草原草药的良好疗效,让卫伉萌生了在军中开辟药圃、试种草药的想法。漠北远离中原,药材运输不便,若能成功种植本土草药,便可实现药材自给自足,彻底解决战时药材供应紧张的问题。他将这个想法上报给霍去病后,立刻得到了批准。
“开辟药圃是好事,既节省了后勤运输的压力,又能保证草药新鲜,你尽管放手去做,所需人力、物力,我全力支持!”霍去病对卫伉的想法十分赞同,当即下令调拨两百名士兵,协助卫伉修建药圃。
选址是首要任务。卫伉带着几名医兵和经验丰富的老农出身的士兵,在营地周边仔细勘察。经过两日的考察,他们最终选定了营地东侧一片靠近黑水河的开阔地带——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便于灌溉,且背风朝阳,非常适合草药生长。
选定地址后,修建工作立刻展开。士兵们拿着锄头、铁锹,清理地里的碎石和杂草,将土地翻耕平整。卫伉根据不同草药的生长习性,将药圃划分为多个区域:靠近水源的区域种植喜湿的紫绒草、宽叶蒿;地势稍高、排水良好的区域种植耐旱的防风草、沙参;背阴的角落则种植喜阴的细茎草。每个区域都用小石子堆砌出边界,便于管理。
为了保证草药种植成功,卫伉特意从归降的匈奴人中,请来两名擅长种植草药的老牧民。老牧民告诉卫伉,漠北气候干旱,风沙大,草药种植最重要的是保水和防风。他们建议在药圃周围种植一圈低矮的灌木,形成防风带;同时,在地里铺设一层干草,减少水分蒸发。
卫伉采纳了老牧民的建议,立刻让人在药圃周围种植了一圈沙棘灌木。沙棘耐旱、耐贫瘠,生长迅速,很快就能形成防风屏障。同时,他让士兵们将晒干的枯草切碎,均匀地铺在耕种好的土地上,既起到了保水作用,又能在枯草腐烂后增加土壤肥力。
接下来便是育苗和播种。卫伉将之前采集的草药种子和根茎进行筛选,挑选出颗粒、生命力旺盛的种子,以及根茎粗壮、无病虫害的幼苗。对于种子类草药,如紫绒草、细茎草,他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半日,促进发芽;对于根茎类草药,如防风草、沙参,他则将根茎切成小段,每段保留至少一个芽眼,便于生根发芽。
播种当天,医兵们和协助种植的士兵们一起,按照卫伉的指导,有条不紊地进行播种。卫伉亲自示范,将浸泡好的紫绒草种子均匀地撒在地里,然后覆盖一层薄土,作者“冰灯街的云澄”推荐阅读《大汉骠骑:横扫八荒》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轻轻压实;对于防风草的根茎,则按照行距一尺、株距五寸的距离,整齐地埋在土里,确保芽眼朝上。
“播种后一定要浇足水,但不能过多,避免种子和根茎腐烂。”卫伉一边示范,一边叮嘱道,“后续每日早晚各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即可。”
为了更好地管理药圃,卫伉挑选了十名细心负责的士兵,组成“药圃管护队”,专门负责药圃的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他还制定了详细的管护制度,要求管护队每日记录草药的生长情况,如发芽时间、生长高度、叶片状态等,以便及时调整管护措施。
播种后的前几日,卫伉每天都会去药圃查看。起初,土地上没有任何动静,士兵们心中有些担忧,生怕种子和根茎无法发芽。卫伉却很有信心,他告诉大家:“漠北的草药生命力顽强,只要温度和湿度适宜,很快就会发芽。”
果然,第五天清晨,当卫伉再次来到药圃时,惊喜地发现紫绒草和细茎草的种子己经破土而出,长出了细小的嫩芽;防风草和沙参的根茎也冒出了嫩绿的芽眼。士兵们看到这一幕,都兴奋地欢呼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药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紫绒草的嫩芽逐渐长大,长出了带绒的叶片;防风草的芽眼长成了细长的茎秆,叶片舒展;宽叶蒿也从土里钻出,叶片一天天变得宽大。药圃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色的草药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了漠北荒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了确保草药的品质,卫伉还根据草药的生长需求,制定了科学的施肥计划。他让人将战马的粪便收集起来,经过发酵后,作为有机肥料,每隔十日给草药施一次肥。这种天然肥料不仅能为草药提供充足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草药生长。
药圃的成功试种,不仅为军中提供了新鲜的草药来源,还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大家看到原本荒芜的土地上长出了嫩绿的草药,都感叹卫伉的智慧和付出。霍去病也多次来到药圃视察,对卫伉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药圃虽小,却意义重大。有了这片药圃,将士们在战场上就能多一份保障,漠北决战我们就多一份胜算!”
卫伉站在药圃旁,看着茁壮成长的草药,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片药圃不仅是药材的来源,更是将士们在漠北荒原上种下的希望。随着草药的不断成熟,它们将转化为救治伤员的良药,为漠北决战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XQE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