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村口的老槐树,陆晓燕就己经穿戴整齐,站在院子里对着那面旧铜镜反复打量。她身上穿着苏青连夜赶制的红布连衣裙,领口的粉喇叭花在晨光里透着鲜活,裙摆的白碎花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衬得原本就清秀的小姑娘愈发灵气。
“姐,你穿新衣服真好看!”陆晓梅抱着布偶凑过来,小手指着连衣裙上的刺绣,满眼羡慕,“等我再长高一点,妈也会给我做这么好看的裙子吗?”
陆晓燕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语气里满是骄傲:“会的,妈手这么巧,以后肯定给你做更漂亮的。”她说着,又低头扯了扯裙摆,生怕哪里皱了——今天不仅要让同学看看新衣服,更要亲口告诉所有人,这是妈妈做的。
苏青端着早饭从灶房出来,看到站在院子里的陆晓燕,眼底瞬间泛起柔和。这孩子自小懂事,却也因为原主的疏忽,比同龄孩子更敏感内敛,很少主动说起学校的事。如今穿着新衣服,脸上的雀跃藏都藏不住,倒让苏青想起自己小时候盼着穿新衣服的模样。
“早饭好了,吃完再去学校也不迟。”苏青把玉米糊糊端上桌,又给陆晓燕夹了块红薯,“路上慢点走,别跑,小心摔着。”
“知道啦妈!”陆晓燕脆生生地应着,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话刚出口,她自己先愣了一下——以前她总是跟着弟弟妹妹叫“苏阿姨”,或是干脆不叫,这声“妈”竟像是自然而然就冒了出来,没有丝毫生涩。
苏青手里的动作也顿住了,温热的红薯在指尖留下暖意,眼眶却突然发热。自她穿来这个家,始终小心翼翼地照顾孩子们,却从不敢奢求“妈妈”这个称呼。她知道,这两个字背后,是孩子全然的信任与依赖,是她用无数个日夜的陪伴与付出,才慢慢焐热的真心。
陆庭州坐在一旁,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他端起碗喝了口糊糊,故意岔开话题,不让苏青太过窘迫:“晓燕,今天穿新衣服去学校,要是同学问起,你就说这是你妈熬夜给你做的,让他们也羡慕羡慕。”
陆晓燕用力点头,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早饭过后,她背着书包,一步三回头地跟家里人告别,踩着晨光朝学校走去。一路上,遇到相熟的邻居,都忍不住夸她的新衣服好看,陆晓燕每次都挺首小身板,大声说:“这是我妈妈给我做的!”
到了学校,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陆晓燕的连衣裙上,几个女生围过来,叽叽喳喳地问:“晓燕,你这衣服真好看,是新买的吗?”“这上面的花是绣的吗?好精致啊!”
陆晓燕抿着嘴笑,摇了摇头:“不是买的,是我妈妈给我做的,她绣了一晚上呢。”她说起“妈妈”时,声音比平时响亮,眼神里满是自豪。
上课铃响后,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一眼就注意到了陆晓燕的新衣服。李老师平时很关心陆晓燕,知道她家里情况特殊,以前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如今看到她穿着崭新的连衣裙,忍不住笑着说:“晓燕今天真漂亮,这连衣裙是谁给你做的呀?手艺真不错。”
全班同学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陆晓燕身上,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大声回答:“是我妈妈做的!她为了给我做这件衣服,熬夜缝了好几天,还特意绣了我喜欢的喇叭花。”
李老师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点了点头:“你妈妈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你要好好谢谢她。”说着,还带头给陆晓燕鼓了鼓掌,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陆晓燕坐下时,脸颊红红的,心里却像揣了块蜜糖,甜滋滋的。
下午放学,陆晓燕几乎是一路跑着回家的。刚进院门,她就朝着灶房大喊:“妈!我回来啦!”
苏青正在择野菜,听到声音连忙迎出来,看到陆晓燕额角的汗珠,连忙拿出帕子给她擦汗:“跑这么快干嘛?累坏了吧?”
“妈,今天老师夸我的衣服好看了!”陆晓燕拉着苏青的手,兴奋地说,“她还问是谁做的,我跟她说这是我妈妈做的,老师还带头给我鼓掌呢!同学们也都羡慕我,说我的衣服是全班最好看的!”
她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教室里的场景,连平时不爱说的细节都一一讲给苏青听。苏青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眼眶里的热度又一次涌上来——这是陆晓燕第一次主动跟她分享学校的事,第一次如此坦然地叫她“妈妈”,第一次把她的付出骄傲地告诉所有人。
陆庭州从外面回来,正好听到母女俩的对话,他靠在门框上,看着苏青泛红的眼眶和陆晓燕雀跃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走上前,笑着说:“看来我们晓燕今天在学校出尽风头了,晚上妈给你做你爱吃的腌野菜,奖励你这么勇敢。”
“好耶!”陆晓燕欢呼起来,拉着苏青的手往灶房走,“妈,我帮你择野菜,我还想跟你说说今天上课学的新知识呢!”
苏青被她拉着,脚步轻快,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那是被孩子需要、被孩子信任的幸福感,是她穿越到这个陌生时代,最珍贵的收获。她知道,这声“妈妈”不是终点,而是她和孩子们之间,新的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QI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