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木门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己是半月。我和阿柱跟着外门弟子一起练功,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先练一个时辰的扎马步,再跟着教头学基础剑法。扎马步最是磨人,不到半个时辰,我的腿就开始发抖,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阿柱比我更吃力,他腿伤刚好,每次扎完马步,都得扶着墙才能站起来,可他从没喊过一声累,只是咬着牙,第二天依旧准时出现在演武场。
教头姓周,是个西十多岁的汉子,脸上有一道浅浅的刀疤,看起来很严肃,教剑的时候却格外有耐心。我第一次握剑练功时,因为紧张,连剑都握不稳,周教头没有骂我,只是走过来,握着我的手,一点点教我怎么用力,怎么出剑:“剑是手的延伸,要用心去感受它,而不是用蛮力。”他的手很粗糙,却很有力,握着我的手时,我心里的紧张忽然就少了些。
这日练完功,我和阿柱去厨房打饭,刚走到半路,就看见一个人蜷缩在竹林边的石凳上。那人穿着一件破烂的青色长袍,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满是灰尘,看不清模样,只露出一双凹陷的眼睛,透着股疲惫。他面前放着一个破碗,里面空空的,看起来像是个乞丐。
阿柱拉了拉我的胳膊,小声说:“别管他了,我们赶紧去打饭吧,晚了就没菜了。”我却停住了脚步——那人的长袍虽然破烂,却洗得很干净,而且他的坐姿很端正,不像是普通的乞丐。我想起阿爷说过,出门在外,能帮就帮一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到自己。
我对阿柱说:“你先去打饭,多打两份,我在这里等你。”阿柱愣了愣,点了点头,转身往厨房跑。我走到那人身边,蹲下身,问:“大叔,你是不是饿了?我让我朋友多打了两份饭,一会儿给你送来。”
那人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疲惫的神色,轻轻点了点头,没说话。我坐在他旁边的石凳上,看着他面前的破碗,问:“大叔,你怎么会在这里?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那人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我是个读书人,本来要去京城赶考,没想到路上遇到了劫匪,盘缠都被抢走了,还被他们打了一顿,只能一路乞讨到这里。”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腿,我这才发现,他的裤腿上有一块深色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
我心里一酸——读书人赶考本就不易,还遇到劫匪,真是太可怜了。我想起自己被黑莲教的人追杀,想起阿爷的死,心里对他多了些同情。“大叔,你别担心,”我说,“这里是青木门,是个好地方,你可以在这里先歇歇,等养好伤,再做打算。”
那人看了我一眼,眼里闪过一丝感激,又轻轻点了点头。没过多久,阿柱就提着两个饭桶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两个馒头。“阿禾,饭来了!”他说着,把一个饭桶和一个馒头递给我,又看了看旁边的读书人,小声问,“这就是你说的大叔?”我点了点头,接过饭桶,递给读书人:“大叔,快吃吧,还热着呢。”
读书人接过饭桶,手有些发抖。他打开饭桶,里面是米饭和青菜,还有几块肉——今天是初一,厨房加了菜。他拿起筷子,慢慢吃了起来,吃得很斯文,不像是饿了很久的样子,倒像是个讲究的人。
阿柱坐在我旁边,一边吃着饭,一边好奇地问:“大叔,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啊?”读书人顿了顿,说:“我叫苏文清,家在江南苏州。”阿柱眼睛一亮:“苏州?我听说苏州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好看的房子,还有很多好吃的!”苏文清笑了笑,眼里多了些光彩:“是啊,苏州是个好地方,有小桥流水,有园林楼阁,还有很多好吃的点心,像桂花糕、杏仁酥,都很好吃。”
我和阿柱听得都很向往——我们长这么大,还没去过江南,更没吃过桂花糕、杏仁酥。“大叔,等我们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苏州看看!”阿柱说。苏文清点了点头,说:“好啊,等你们去了苏州,我请你们吃桂花糕。”
吃完饭,苏文清把饭桶和筷子递给我,轻声说:“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可能就要饿死在这里了。”我笑了笑,说:“不用谢,举手之劳而己。大叔,你要是没地方去,可以跟我说说,我去跟李长老求求情,让你在青木门多住几天,养好伤再走。”
苏文清愣了愣,眼里闪过一丝犹豫,随即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我休息几天,就离开这里,继续去京城赶考。”我知道他是不想麻烦别人,也不再勉强,说:“那好吧,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去外门弟子的院子找我,我叫阿禾,他叫阿柱。”苏文清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
我和阿柱提着饭桶往回走,阿柱说:“那个苏大叔看起来人很好,就是太可怜了,遇到了劫匪。”我点了点头——在这乱世里,像苏文清这样的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遇到劫匪,也只能任人欺负。我想起黑莲教的人,想起那些被他们害死的人,心里又燃起了怒火——我一定要学好武功,不仅要为阿爷报仇,还要保护像苏文清这样的好人,不让他们再被坏人欺负。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阿柱每天都会多打一份饭,送到竹林边的石凳上。苏文清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脸上的灰尘也少了些,能看出他年轻时应该是个很清秀的人。他偶尔会跟我们聊聊天,给我们讲江南的趣事,讲京城的繁华,我们听得都很入迷,心里对外面的世界多了些向往。
这天我们送完饭,苏文清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我:“阿禾,我没什么好送给你们的,这本书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里面有一些识字的方法,还有一些简单的道理,你拿着,说不定以后能用得上。”我接过书,封面上写着“千字文”三个字,纸页己经有些泛黄,却很平整,看得出来他很爱惜。
我心里很感动,说:“大叔,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苏文清笑了笑,说:“不贵重,只是一本普通的书。我看你是个好孩子,心地善良,又肯努力,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这本书你拿着,多认点字,总是好的。”我知道他是真心想送我,就不再推辞,郑重地接过书,说:“谢谢大叔,我一定会好好保管这本书,好好认字。”
又过了两天,我们去竹林边送饭时,却没看到苏文清的身影。石凳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阿禾、阿柱,多谢几日赠饭之恩,此恩难忘。我己动身前往京城,若日后有缘,定当报答。苏文清留。”我拿起纸条,心里有些失落——他就这样走了,连再见都没来得及说。
阿柱也有些难过,说:“苏大叔怎么走了?还没跟我们告别呢。”我笑了笑,说:“他要去京城赶考,肯定是不想耽误时间。没关系,他说了,若日后有缘,定当报答,说不定我们以后真的能再见到他呢。”阿柱点了点头,眼里又有了光彩。
我们拿着纸条往回走,我把苏文清送我的书抱在怀里,心里暖暖的。虽然和苏文清只相处了几天,却像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他让我知道,就算在这乱世里,也有像他这样温柔、善良的人,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武功、保护好人的决心。
回到院子里,我把书放在床头的木桌上,仔细地看了看。书里的字我大多不认识,却还是很珍惜。我想,等以后有时间,我一定要向李长老请教,好好认字,好好读书,不辜负苏文清的一片心意。
夜色渐深,我躺在床上,想着苏文清,想着江南,想着京城,想着未来的日子。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我会记住苏文清的话,做个善良、努力的人,用自己的武功,保护好人,维护正义,让这乱世少一些像苏文清这样的落魄人,多一些安稳和幸福。
作者“二呆三石”推荐阅读《锈剑洗江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QO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