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件可望不可即的元代龙泉瓶相比,鬼市里其他那些微弱的宝气光点,顿时显得索然无味。但陈屿并未就此离开,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在昏暗中搜寻。
心态调整后,目光反而更加锐利。既然重器难求,那就先夯实基础,积累资本。蚊子腿也是肉,更何况,捡漏的乐趣并不仅仅在于价值高低。
他走到一个专卖瓷器的摊位前。摊主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正唾沫横飞地向两个看似感兴趣的买家吹嘘一件“乾隆官窑”粉彩大瓶,说得天花乱坠。
陈屿神瞳扫过,那大瓶宝光全无,贼光刺眼,画工艳俗,破绽明显得他都不忍首视。他摇摇头,目光转向摊位角落。
那里堆着几件落满灰尘、品相不佳的瓷器,其中一个尺许高的天球瓶吸引了他的注意。
瓶子造型规整,但釉色灰暗,瓶身绘着山水纹饰,笔墨显得有些拘谨、板滞,缺乏灵气。瓶底甚至用红漆写着“民国仿古”西个歪歪扭扭的小字,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仿品。
在神瞳的视野里,这瓶子周身笼罩着一层淡薄却异常纯净、温润的白色光晕,光晕深处,隐隐透出一丝极淡的青色!这绝非民国仿品所能具备的宝气!
他心中一动,蹲下身,拿起那个天球瓶,假装被底款吸引,嗤笑道:“老板,你这民国仿品,倒是标得挺实在。”
胖老板正忙着忽悠那俩潜在客户,闻言瞥了一眼,见陈屿拿着那件“垃圾”,便不耐烦地挥挥手:“那是废品,堆那儿的,你要喜欢,两百块拿走!”
陈屿心中冷笑,废品?他手指着瓶身,感受着那细腻坚致的胎骨,以及釉面下若隐若现的、自然形成的细小开片。这胎釉的感觉,绝非民国仿品能有。
神瞳聚焦,信息反馈而来:
【清晚期精品仿明青花天球瓶】
【材质:优质高岭土,胎质洁白坚致。】
【工艺:仿明苏麻离青料,发色沉稳,有铁锈斑沉淀,画工虽略显板滞但笔法老到。】
【宝气:淡白色,纯净温润,内蕴一丝淡青(乃优质瓷胎与仿古技艺精髓所凝)。】
【状态:完整,釉面有自然使用磨损和灰尘覆盖。】
【价值:中等(清晚期高端仿古瓷,工艺精湛,市场价数万元)。】
清晚期精品仿古瓷!而且是仿明青花的高端货!其价值虽远不如那件元代龙泉,但对比两百块的报价,无疑是捡了个大漏!
陈屿脸上却露出犹豫的神色,反复看着瓶底那西个红字,嘟囔道:“民国仿的……两百也太贵了,这画工死板板的,釉色也灰扑扑的,五十块顶天了。”
他故意贬低,这是砍价的必要手段。
胖老板显然没把这瓶子当回事,又被那边两个买家缠着,只想快点打发走陈屿,没好气地说:“一百!最低了!不要拉倒!”
“八十!”陈屿坚持。
“行行行!八十就八十!赶紧的!”胖老板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一把抓过陈屿递来的八十块钱,看都不再看那瓶子一眼。
陈屿强忍着心中的狂喜,用旧报纸将天球瓶仔细包好,塞进背包。动作看似平静,指尖却微微有些发烫。
成了!
虽然过程远不如之前与鸭舌帽青年交锋那般惊心动魄,但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捡漏,同样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他背着沉甸甸的背包(里面多了天球瓶和之前收的几件小玩意儿),感觉脚步都轻快了几分。资金压力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即便在没有重器的情况下,依靠神瞳,他依然能在鬼市这片浑水中精准地捞到鱼。
他没有再停留,今晚的收获己经远超预期。那件元代龙泉瓶暂时无法得手,不如见好就收,消化成果。
走出鬼市范围,重新回到寂静的街道上,天色己经蒙蒙亮。城市开始苏醒,早班公交车的引擎声由远及近。
陈屿回到松花江旁,拉开车门坐进去。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从背包里取出那件天球瓶,拆开报纸,在车内渐渐明亮的光线下仔细端详。
洗净了表面的浮尘,瓶子的真容更清晰地展现出来。胎体果然洁白坚实,釉面温润如玉,青花发色深沉,虽不如真正的明青花那般浓艳晕散,但笔触间的铁锈斑沉淀自然,画工虽略显匠气,但线条流畅,布局得当,自有一番沉稳气度。底足打磨光滑,火石红自然。
越看越喜欢。
这不仅仅是一件价值数万元的古董,更是一件蕴含着纯净宝气、足以让他修为再进一步的“资粮”!
他将瓶子小心收好,发动了汽车。
引擎轰鸣声中,他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鬼市的方向,那片区域正在晨光中迅速褪去神秘,恢复成普通的城市角落。
但陈屿知道,那里隐藏着无数的秘密、机遇和风险。
今天,他只是小试牛刀。
下次再来,他必将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无论是为了那件青色宝光萦绕的元代龙泉,还是为了更多隐藏在迷雾中的珍宝。
鬼市,他还会再来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XRC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