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好了接下来的创作重点,斯语的思绪转回了当下。
窗外是漫长的寒假,天气酷寒,呵气成冰。
之前几个月忙于各种事务,几乎没什么空闲,原本计划的旅行一拖再拖。
如今真的空下来了,却被这凛冽的寒冬劝退,只想窝在温暖如春的室内,丝毫不想动弹。
“总得找点事情做做。”
斯语暗自思忖。
一个念头悄然浮现——学习乐器。
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兴起。
早在之前清音阁听戏时,他就对那些悠扬的胡琴、清脆的琵琶心生好感。
上次晚会救场时借用尤克里里的经历,也让他对亲手奏出旋律有了一丝微妙的体验。
他发现,不知是否因为穿越所带来的某种隐性福利,或是这具身体本身潜藏的天赋被激活,他的学习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似乎远超前世。
就像那尤克里里,救场时他只是凭着些许模糊的记忆和手感勉强应付。
事后他出于好奇自己买了一把更好的在家练习,不过短短数日,手指便仿佛自行记住了琴弦的间距与按压的力度。
原本生涩的扫弦变得流畅自如,甚至能尝试一些更具韵律感的复杂节奏型,进步速度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这种发现激发了他的兴趣。
他想系统地学习一两种乐器,不为考级,不为表演,仅仅是为了满足内心对音乐更深层次的好奇,为了能更首接地触摸到音符的脉络。
或许,也能为自己未来的音乐创作提供多一种可能。
他让顾磊帮忙物色几位顶尖的、有耐心的私人教师。
目标乐器,他暂定了两种:
一是音色凄美婉转、极富叙事感的二胡,他总觉得那两根弦里,能拉出人生百态与说不尽的江湖恩怨;
二是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既能金戈铁马又能浅吟低唱的古筝。
他期待着,当自己的手指真正触碰到琴弦,是否能更深刻地理解《精忠报国》的苍茫、《牵丝戏》的缠绵,乃至未来可能从脑海中流淌出的其他旋律。
这个寒假,外面是冰雪的世界,而云顶苑温暖的书房兼琴室内,则将开启一段与丝竹为伴的静谧时光。
斯语很清楚,无论是即将动笔的《神雕侠侣》,还是刚刚起步的乐器学习,都注定是漫长而需要沉浸的过程。
但他享受这种状态,在喧嚣与荣耀之后,回归到一种更为私人、更为基础的积累与探索之中。
世界的节奏仿佛也随之慢了下来,只有窗外的雪花无声飘落,以及在他心中悄然酝酿的,新的故事与新的音符。
顾磊的办事效率一如既往地高。
没过几天,他便联系了两位在帝都音乐圈内颇有声望的器乐老师,并亲自带着他们来到云顶苑进行试课。
首先到来的是一位年约西十、穿着得体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男老师,姓王,主攻二胡。
他毕业于国内顶尖的音乐学院,曾是某著名民族乐团的二胡首席,获得过包括“金钟奖”在内的多项国内重要民乐赛事奖项。
如今除了在音乐学院兼课外,也主要从事私人教学,学生中不乏考入名校或在比赛中获奖者。
他带来的二胡看起来价值不菲,琴筒油润,琴弓齐整。
然而,当他开始演示时,斯语微微蹙起了眉头。
王老师的技巧无疑是娴熟的,一首《映月》拉得流畅而规范,强弱处理也符合教科书式的标准。
但斯语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琴声里,似乎掺杂了一丝过于刻意展示技巧的匠气,少了原曲中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与命运抗争的悲怆与苍凉。
尤其是在某个快速换把的乐句衔接处,有一个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因按压力度稍欠而导致的音色微微发虚的瑕疵。
或许在普通听众甚至大多数专业评审耳中都会被忽略,但在斯语那仿佛被强化过的、异常敏锐的听觉捕捉下,却显得格外刺耳。
就像一幅几乎完美的画作上,有一处微不足道的颜料颗粒,在懂得欣赏且追求极致的人眼中,便足以破坏整体的和谐与沉浸感。
接着是一位三十多岁、气质优雅的女老师,姓李,专精古筝。
她同样出身科班,是某青年古筝演奏家的同门师妹,自身也在多项国际民族乐器邀请赛中斩获金奖,教学经验丰富,据说很善于引导学生。
她演奏了一曲《渔舟》,指法灵动,音色清越,将夕阳映照、碧波荡漾的意境描绘得颇为生动。
可是,斯语听着,脑海中却不自觉地浮现出《渔舟唱晚》,他们有些相似之处,。
他聆听过一些古筝大师的版本。
相较之下,李老师的演奏,在情感的投入和意境的深度挖掘上,似乎总隔着一层薄纱。
她的《渔舟》“晚”景很美,却少了几分劳作一日后归家的那份踏实喜悦与面对浩瀚江湖的淡淡惆怅。
那是一种更内在、更生活化的气息,而李老师的《渔舟唱晚》,则更像是在舞台上精心编排过的、追求视听效果的表演,美则美矣,魂却未至。
两位老师无疑都是优秀的,他们的资历和技巧足以让绝大多数学习者满意。
但斯语的情况特殊。
他脑海中储存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经过时间洗礼和无数人验证的、堪称“完美”的听觉记忆模板。
他的耳朵又偏偏敏锐得能捕捉到最细微的偏差。
这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听觉体验,让他无法轻易接受那些虽然优秀却仍存在一丝匠气或情感隔阂的演奏。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者,更是一位能引领他触摸到乐器灵魂、理解其背后深厚文化底蕴的引路人。
显然,这两位在现行教育体系和比赛机制下培养出的精英教师,暂时未能达到他内心那把过于严苛的标尺。
送走两位老师后,顾磊看向斯语,等待他的决定。
斯语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技巧很好,但……缺了点什么。感觉不对。”
顾磊了然,他深知斯语在艺术上近乎偏执的追求,并不多言,只是开始思考其他的寻访渠道。
斯语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了什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http://www.220book.com/book/XRG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