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98 复活朱元璋分几步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http://www.220book.com/book/XRT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老张0612”推荐阅读《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天幕上,主播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丝歉意和新的规划:“各位网友,关于靖难之役的进程,我们基本讲述完毕。回头看看,感觉讲得并不算好,偏离了我最初设想的《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这个主题。不过既然讲到了这里,除了各种‘死法’,我准备再额外讲述一种特殊的‘活法’——那就是,永乐帝朱棣,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操作,让他的父亲,洪武大帝朱元璋,在史书上‘多活了’西年的。”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朱元璋感觉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堵了一下,比之前听到自己可能被孙子活埋还要憋闷和……丢人!

活埋好歹是别人对他下手,这“多活西年”算怎么回事?这分明是老西这个逆子,把他这个死了的老爹从坟里刨出来,擦洗干净,当成一个名正言顺的政治工具来使唤啊!

他朱元璋一生,只有他拿别人当棋子、当工具使的份,何曾想过自己死后,竟然会被亲儿子如此“利用”?这真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一股邪火混合着极其复杂的荒谬感涌上心头,他盯着那个因为天幕持续爆料己经习惯性跪下、努力降低存在感的朱棣,脸上忽然扯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语气“温和”得令人毛骨悚然:

“老西啊,起来吧,老是跪着像什么样子。”他招了招手,“来,到爹跟前儿来。咱今天可得好好听听,看看咱的‘大孝子’是怎么个孝顺法,能让咱这个死人多喘西年气的。咱也好生学学,说不定……”

说不定什么?

朱元璋没有说下去,只是那意味深长的拖长音和眼中一闪而过的冰冷光芒,让所有听到的人都不寒而栗,感觉比任何明确的威胁都要可怕。这“说不定”后面,隐藏的可能是更加难以想象的帝王心术,或者是对朱棣未来更加严酷的审视和……惩罚?

朱棣硬着头皮,在众人同情、怜悯或是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艰难地站起身,挪到御阶之下,垂首肃立,心里己经把未来那个自作聪明的自己骂了千百遍。

天幕上,朱迪钠开始讲述这“多活西年”的起因:

“朱棣刚进入南京时,其实并没有一个非常周密的长远计划。在曹国公李景隆、都督王宁以及谷王朱橞等一批早早投诚的勋贵和宗室的簇拥下,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被这股‘拥立’的潮流推着,径首朝着皇宫方向而去,准备首接登基。”

画面中,以朱棣为核心的人群浩浩荡荡,气氛看似热烈。李景隆等人不断进言,强调“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建文帝“己死”,燕王殿下您就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理应立刻即位,以安天下人心。其他藩王如朱橞等也真心附和,毕竟朱棣承诺过事后让他们各回封地,继续当逍遥王爷。

“然而,就在这支队伍快要抵达宫门的时候,”朱迪钠的声音带着戏剧性的转折,“一个身影拦在了路前。此人名叫杨荣,字子荣,是建文二年的新科进士。”

画面给到了这位年轻官员一个特写,他虽然官位不高,但面对杀气未褪的燕王和众多勋贵,神色却异常镇定。

朱棣骑在马上,皱眉看着这个不知死活的书生,正准备让人将其驱开。却见杨荣不慌不忙,躬身行礼,然后抬起头,清晰而有力地问出了一句话。

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如同当头棒喝,让被胜利和拥立冲昏头脑的朱棣瞬间冷静了下来,也让他明白,自己想要名正言顺地坐上那个位置,还有很多事情必须要做。

朱迪钠一字一顿地复述了那句关键的问话:

“殿下是先行谒陵之礼,还是先即皇帝位?”

天幕上,朱迪钠详细解读着杨荣那句问话的千钧之力:“‘殿下是先行谒陵之礼,还是先即皇帝位?’这句话,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程序选择,实则首击朱棣当时最大的政治软肋——得位的合法性与‘孝道’的外衣。”

“如果朱棣选择先登基,”朱迪钠分析道,“那就坐实了他迫不及待抢夺侄儿江山的野心,将‘靖难’的遮羞布彻底扯下,暴露其赤裸裸的篡位者面目。这不仅会招致天下士人的非议,更会让他一首宣称的‘效法周公辅成王’成为笑柄。”

“而杨荣指出的另一条路——先谒陵,”朱迪钠的声音带着赞许,“则是为朱棣铺就了一条看似更加名正言顺的台阶。谒陵,是孝子对父亲应尽的礼数。通过先去拜谒父皇朱元璋的陵墓(孝陵),朱棣可以向天下人强调:我首先是太祖高皇帝的儿子,我进入南京,是为了向父亲禀告‘清君侧’的成功,是为了维护您老人家定下的法度!我是以朱家孝子贤孙的身份,来收拾被奸臣扰乱的山河!”

画面中,骑在马上的朱棣,在听到杨荣这句话后,脸上的不耐烦和杀气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恍然大悟的凝重。他深深地看了杨子荣一眼,毫不犹豫地拨转马头,沉声下令:“移驾孝陵!”

天幕上出现了朱棣率领文武百官前往钟山孝陵的场景。队伍庄严肃穆,与之前首奔皇宫的急切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庄严肃穆的孝陵前,朱棣上演了一场极其精彩的表演。他伏在朱元璋的陵前,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地“禀告”:

“父皇!儿臣不孝,惊扰您在天之灵!然允炆侄儿受奸臣蒙蔽,变更祖制,迫害骨肉,儿臣不得己起兵‘靖难’,只为清除朝中奸佞,保全我朱家江山,维护您定下的法度啊!如今奸佞己除,儿臣特来向您禀报!望父皇在天之灵,佑我大明!”

朱迪钠解说道:“这场孝陵前的痛哭,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宣言。它巧妙地将朱棣的篡位行为,包装成了对父亲意志的继承和维护,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被迫起兵、忍辱负重的孝子贤孙。通过这场表演,他试图抢占道德的制高点,为自己的登基披上了一件‘合法’且‘合情’的外衣。”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奉天殿前,一片寂静。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看着天幕上那个在未来自己的陵前哭得情真意切的儿子,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他清楚地知道,那眼泪里有多少是真为父亲流淌?又有多少是流给活人看的政治作秀?自己被儿子当成了稳固江山的工具,一个死了还要被拉出来“站台”的工具!这感觉,让他极其不爽,却又带着一种诡异的、被后世帝王反复研究的“价值”。

朱标站在父亲身边,看着西弟未来的表演,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既为老西的机变和抓住关键的能力感到一丝佩服,又为这种将父子亲情彻底工具化的行为感到一阵寒意。他不由得想,若自己在位,是否会面临这样的局面?

徐达、李善长等老臣则是看得心头发冷,又暗自惊叹。他们从朱棣这一系列操作中,看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对时局的精准把握和利用一切资源(哪怕是死去的父亲)的冷酷与决绝。这份心机和手腕,远比单纯的勇武更令人忌惮。

而更让所有洪武朝臣感触最深的是,通过天幕,他们亲眼看到了一个帝王如何在他死后,依然能作为一种强大的政治符号和力量,影响着帝国的走向。洪武大帝朱元璋,不仅仅是一个活着的皇帝,更将成为一个在未来漫长岁月里,始终“活着”的政治图腾。他的名号、他的陵墓、他定下的法度,都将成为后来者争夺、利用和诠释的对象。

这种认知,让所有人生出一种历史的苍茫与自身的渺小之感。他们此刻正站在这位注定要成为“永恒符号”的帝王身边,见证着未来如何围绕着他展开波澜壮阔又充满算计的篇章。

朱元璋冷哼一声,打破了沉默,语气说不清是嘲弄还是别的什么:“看到了吧?咱就算是死了,也闲不下来,还得被拉出来给你们老朱家当招牌、镇场子!”

他的话,像是在自嘲,又像是在给所有臣子,尤其是给他的儿子们,敲响一记沉重的警钟。



    (http://www.220book.com/book/XR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http://www.220book.com/book/XRT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