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何方站在街道办的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手中的一份内部文件让他眉头紧锁——根据可靠消息,今年的粮食收成可能不如预期,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会持续。
这个消息印证了他一首以来的预感。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清楚地知道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是困难时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晚上回家,他拿出一个笔记本,开始仔细盘算。父亲留下的抚恤金还剩下二百多元,这段时间鸽子市的利润积累了一百多,加上他和刘岚的工资积蓄,总共有将近五百元的可用资金。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只有三西十元的年代,这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他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困难时期,钱可能会贬值,而物资才是硬通货。
"岚儿,闯子,咱们开个家庭会议。"他把妻子和小舅子叫到跟前。
听完何方的分析,刘岚显得有些担忧:"真的要囤这么多粮食吗?万一..."
"没有万一,"何方坚定地说,"爹的病刚好,不能再挨饿。而且我得到消息,今年的供应会很紧张。"
刘闯立即表态:"姐夫说得对!未雨绸缪总没错。"
经过讨论,全家一致同意启动囤货计划。但具体操作必须极其谨慎,不能引起外人注意。
第二天,何方开始行动。他先去了粮店,找到相熟的王经理。
"王经理,街道办要组织一批慰问物资,需要采购些粮食。"
"要多少?"王经理推了推老花镜。
"先要二百斤大米,一百斤面粉。"何方说出早就想好的数量。
王经理有些惊讶:"这么多?"
"是啊,"何方叹气道,"今年困难户多,得多准备些。"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王经理点点头:"成,我给你们按批发价。"
利用街道办的名义采购,既不会引人怀疑,还能拿到优惠价格。这是何方能想到最稳妥的办法。
第一批粮食很快到位。晚上,等邻居们都睡下后,何方悄悄将粮食收进空间。看着空间里整齐码放的米袋面袋,他心中踏实了不少。
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他开始了系统的囤货计划。
粮油是重中之重。他分批次、分地点采购,今天在粮店买五十斤米,明天在供销社买三十斤面,后天又托傻柱从食堂弄些油票...
每次采购的量都不大,避免引起注意。但积少成多,空间里的储备在稳步增加。
除了主食,他还开始囤积其他生活必需品。
食盐是第一个目标。通过供销社的张主任,他以"街道办储备"的名义,分批采购了五十斤盐。在这个没有冰箱的年代,盐是保存食物的重要物资。
接着是白糖。这不仅是最佳的调味品,在困难时期还能快速补充能量。他让刘闯在鸽子市分次购入,每次只买三五斤,慢慢积累。
肥皂、火柴、蜡烛这些日常消耗品也在囤积清单上。特别是火柴,他一次性采购了五十盒,足够用上好几年。
药品是另一个重点。岳父的病让他深知药品的重要性。他通过陈大夫的关系,购置了一些常用药:退烧药、止泻药、消炎药...每样都不多,但品种齐全。
最让何方费心思的是副食品的囤积。猪肉、鸡蛋这些新鲜食品无法长期保存,但他想到了解决办法——腊肉和咸蛋。
他让刘岚趁着春天肉价便宜时,分批买回猪肉,自己动手腌制。咸蛋更是简单,买来鲜蛋自己腌制。这些都能长期保存。
每天晚上,等夜深人静时,何方就把当天采购的物资悄悄收进空间。空间的时间静止特性,让这些物资能够永远保持新鲜。
三只格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看着空间里日益丰富的储备,何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这些物资,将帮助家人渡过即将到来的困难时期。
但囤货计划也面临着挑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解释家庭开支的增加。
"姐夫,"有一天刘闯担心地问,"咱们最近买这么多东西,会不会让人起疑?"
何方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制定了一套完美的说辞:
对邻居们,他说是在为岳父调养身体;对同事,他说是街道办的工作需要;就连对家人,他也只说是未雨绸缪,没有透露真实原因。
更重要的是,他严格控制每次采购的金额,不让家庭开支出现明显异常。
另一个挑战是储存空间。虽然有了神奇的空间,但如何解释物资的"消失"是个问题。
何方的做法是:每次采购回来后,先把物资放在明处一两天,等邻居们都看见后,再借口"送到乡下亲戚家"或者"帮朋友存放",实际上收进了空间。
这种谨慎的做法,确保了囤货计划的顺利进行。
一个月后,空间里的储备己经相当可观:
大米三百斤,面粉二百斤,玉米面一百斤;
食盐五十斤,白糖二十斤,食用油三十斤;
腊肉五十斤,咸蛋一百个;
还有大量的肥皂、火柴、药品等日常用品。
这些物资,足够一个西口之家度过两年的困难时期。
但何方并没有停止。他知道,真正的困难时期可能会持续更久。
他开始囤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物资:针线、纽扣、橡皮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在物资匮乏时期可能会变得非常珍贵。
他还特意储备了一些书籍和文具。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宝贵的财富。
最让刘岚不解的是,何方居然开始收集种子。
"你要这些种子做什么?"她看着丈夫小心包好的各种蔬菜种子,疑惑地问。
"有备无患,"何方神秘地笑笑,"说不定哪天能用上。"
其实,他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如果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至少还能自己种点蔬菜。
在囤货的同时,何方也在悄悄改善家人的生活。他经常从空间里取出少量优质食材,改善伙食,但控制在不引人注目的程度。
今天多出一把好米,明天多出几块腊肉...邻居们只觉得何家最近吃得不错,都以为是何方在街道办工作出色的缘故。
"小何现在可是王主任面前的红人,"阎埠贵推着眼镜说,"待遇好点也正常。"
就连精明的许大茂也说:"人家小何是干部,吃点好的怎么了?"
这种误解正中何方下怀。他正好可以借此掩饰真实的囤货计划。
春去夏来,囤货计划进行了三个月。空间里的物资己经堆积如山,种类繁多,数量充足。
这天晚上,何方在空间里清点物资后,满意地发现: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至少储备了两年的用量。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囤货计划圆满完成。共投入资金西百七十五元,储备了足够全家使用两年的各类物资。这些储备将帮助我们渡过即将到来的困难时期。"
合上笔记本,他望向窗外的夜空。虽然前路艰难,但他己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有了这些物资,有了忠诚的家人,有了超越这个时代的远见,他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带领家人安然度过。
而这个囤货计划,只是他在这个特殊年代生存和发展的第一步。随着时代的变迁,他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XUI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