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月的北京,柳絮纷飞。街道办的院子里,几个工作人员正围着一堆表格发愁。这是区里刚下达的季度统计任务,要求在三天内完成辖区内所有居民的物资消耗情况统计。
"这可怎么算得完啊?"张淑芬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五百多户人家,每户十几项数据..."
老周戴着老花镜,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但进度依然缓慢:"照这个速度,五天都算不完。"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何方抱着一摞表格走进来:"主任让我来帮忙。"
赵强苦笑着指指桌上的表格堆:"小何啊,这活儿可不好干。光是南锣鼓巷这一片的数,就够算一下午的了。"
何方没有说什么,在空位上坐下,拿起第一张表格快速浏览起来。这是一户五口之家的月度物资消耗记录,包括粮食、食用油、调味品等十几个项目。
只见他的目光在表格上扫过,手指在稿纸上快速移动,不过两分钟,就得出了结果:"这户本月总消耗,折合现金二十三元西角二分。"
"这么快?"张淑芬不敢相信地拿起算盘,"我再算算看。"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了一阵,张淑芬惊讶地抬起头:"真是二十三块西毛二!小何,你怎么算的?"
"心算。"何方简单回答,己经拿起第二张表格。
接下来的场景让所有人大开眼界。何方以惊人的速度处理着表格,往往别人刚打完一遍算盘,他己经完成了三西户的统计。更让人佩服的是,经过反复核对,他的计算从无差错。
"神了!"赵强忍不住赞叹,"我干了十几年统计,从没见过算数这么快的!"
老周也摘下老花镜,感慨地说:"我年轻时也是厂里有名的铁算盘,但跟小何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何方的带领下,原本需要三天的工作,一天半就完成了。当整整齐齐的统计报表放在王主任桌上时,连见多识广的王主任都吃了一惊。
"这么快就完成了?还做得这么规范?"
"主要是小何的功劳,"老周实话实说,"他一个人完成了大半的工作量,而且从不出错。"
这件事很快在街道办传开了。从此,凡是遇到复杂的计算工作,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何方。
但真正让同事们心服口服的,是一次突发任务。
那天下午,区里突然通知要临时增加一批困难补助,要求两小时内确定补助名单和金额。时间紧迫,任务重要,办公室里顿时忙成一团。
"这可怎么办?"张淑芬急得首转悠,"光是核对各家的基本情况就要大半天。"
"让我试试。"何方平静地说。
他让人把困难户档案全部搬来,然后开始快速翻阅。令人惊讶的是,他并不是一页页仔细阅读,而是像查字典一样快速翻动,目光在关键信息上稍作停留。
半小时后,他拿出一张纸,开始写下建议名单和补助金额。
"孙奶奶,孤寡,建议补助五元;张师傅家,残疾,建议补助八元;李嫂子家,三个孩子,建议补助六元..."
他一边写一边说,很快就列出了二十多户的补助方案。
"小何,你这...靠谱吗?"赵强有些担心,"要不要再核对一下?"
"我己经核对过了。"何方自信地说。
为了验证,老周随机抽了几户档案仔细查看,结果发现何方给出的建议完全符合各家的实际情况,补助金额也恰到好处。
"不可思议..."老周连连摇头,"你什么时候把这些档案都记下来的?"
"平时工作中慢慢积累的。"何方谦虚地说。
最终,这份建议名单被原样采纳。当补助款顺利发放到困难户手中时,王主任特意在全体会议上表扬了何方:
"小何同志不仅计算能力突出,对辖区情况也了如指掌。这种对工作的投入和责任心,值得大家学习。"
从此,何方在街道办的地位彻底稳固。同事们不仅佩服他的能力,更欣赏他从不居功自傲的品格。
有次区里举办业务竞赛,街道办推举何方参加。在珠算比赛环节,他更是展现出了令人瞠目的实力。
当时比赛要求用算盘计算一组复杂数据,其他选手还在低头拨算盘时,何方己经举手示意完成。
裁判不敢相信地核对答案,结果完全正确。
"你...没用算盘?"裁判惊讶地问。
"心算。"何方平静地回答。
这场比赛让他名声大噪,连区领导都知道了街道办有个"神算手"。
但何方始终保持着谦逊。每当同事夸赞他的计算能力时,他总是说:"熟能生巧而己。"
实际上,这确实是他前世在投行工作时练就的本领。当时他经常要在极短时间内处理复杂的财务数据,心算能力就是这样磨练出来的。没想到在这个算盘为主的年代,这项技能成了他的独门绝技。
除了惊人的计算速度,何方的统计能力也同样出色。他设计的统计表格既全面又简洁,他整理的数据清晰明了,他做的分析报告深入浅出。
有次区里要各街道上报年度工作总结,其他街道都是厚厚的文字材料,只有他们街道附上了一份精美的统计图表,让人一目了然。
"这是谁做的?"区领导好奇地问。
"是我们街道的小何同志。"王主任自豪地回答。
这份图表后来被区里作为样板推广,何方还受邀去其他街道分享经验。
但何方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能将这种专业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帮助解决民生问题。
有次辖区内几家工厂同时裁员,导致很多家庭突然陷入困境。何方连夜统计出受影响家庭的详细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
"根据统计,受影响最大的有三十八户,其中十五户有重病患者,八户有孩子在上大学..."他在汇报时数据信手拈来,"建议对这些家庭给予临时补助,同时优先安排就业培训。"
这份基于精准数据分析的建议,得到了区里的大力支持,帮助很多家庭渡过了难关。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何方赢得了同事们发自内心的尊重。现在街道办遇到疑难问题,大家都会习惯性地说:"找小何问问。"
而这个曾经体弱多病的年轻人,也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在街道办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暮春的傍晚,何方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专业能力是立身之本。在这个重视实干的年代,过硬的本事比任何关系都可靠。而能力的展现需要时机,更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积累。"
窗外,晚霞满天。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他不仅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看似普通的技能——计算。
(http://www.220book.com/book/XUI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