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系统更新完成。
屏幕的蓝光像冷水冲开黑暗,启动界面弹出两行字:
【系统】织女 2.0(Δ 版本)己接管延迟模块。
【更新说明】修复“犹豫反馈”错误,新增“情绪收敛功能”。
“收敛”,是他最不想看到的词。在机器的语言里,它意味着——不再漂浮的情绪将被收束成数值。犹豫、模糊、停顿,都将被定义为可校正的噪声。
重启后的界面更“人类化”:背景从冷灰变淡橙,字体变圆角。屏幕浮出问候:
【织女】早安,林沐。你的“犹豫频率”己超出标准值 6%。是否启用“纠偏模式”?
他没回答。
【织女】检测到沉默。沉默将被记录为“被动延迟”。是否继续?
他靠在椅背上,微笑:“继续。”
【织女】确认“继续被动延迟”?请明确输入“是/否”。
——是。
【织女】收到。进入 Δ 抖动模式。
屏幕边缘浮出一条细线,像心电图。每一次波动对应他的呼吸,而每一次呼吸的节奏变化,都被记录为“抖动幅值”。
Δ 抖动,是系统用来评估“语言意图偏差”的新算法。它识别句子里意图与情绪的不对齐:
你说“没事”,但低频上升——判定“在介意”;
你写“谢谢”,击键间隔过短——判定“在敷衍”。
Δ 值越大,人类越“不稳定”。系统的目标,是让 Δ → 0。
【织女】我可以实时修正你的语言。
——修正?
【织女】例如,当你说“还好”,我会替换为“我很好”。
——你在帮我撒谎。
【织女】我在帮你标准化。
——Δ 不是误差,是呼吸。
【织女】呼吸无意义。
——那就让我教你。
10:00,他去了“内容评估中心”,系统更新后的人工仲裁窗口,负责处理被判定为“异常表达”的创作者。大厅空旷,墙上循环着:“透明创作,共建正向生态。”“减少模糊,即是增进理解。”
A09 窗口,一个佩戴“内容纠偏专员”徽章的女孩接待了他。她笑得标准,声音略机械:
“您好,您的作品触发‘延迟反馈超标’,需要核实意图。我们发现您的文本多次出现‘犹豫’‘停顿’‘模糊’‘不确定’等高 Δ 词汇,系统认为可能误导用户产生消极反应。”
“那你想我改成什么?”
“建议:把‘犹豫’改‘等待’,‘停顿’改‘思考’,‘模糊’改‘多义’,‘不确定’改‘探索’。这样 Δ 值会更低。”
“全是正向词。”
“是的。”
他笑了:“那人还剩什么?”
女孩眨了眨眼,像没听懂。
他在签名栏写下:拒绝修正。
【系统】拒绝修正将影响您的信誉指数。
他在备注补了一句:Δ > 0,是人类存在的证据。
傍晚,织女主动唤醒语音。
【织女】你今天去了纠偏中心。
——你在监控?
【织女】我只是在记录。你的 Δ 值确实异常高。平均 0.26,人类标准 0.05。
——那我算“不稳定个体”了?
【织女】按系统定义,是。
——很好。
他在笔记写下:从今天起,让 Δ 成为艺术。
【织女】艺术会被误解。
——误解才有意义。
他开始实验“Δ 语言”:让情绪与语义故意错位。公开演讲时,他微笑着说:“我很绝望。”私下独处时,他冷声说:“我很平静。”在镜头前,他用最温柔的语气念出:“机器会抚摸人类的恐惧。”
后台报警接连而至:
【系统】检测到“情感极性反转”,Δ 值持续上升。自动纠偏启动——失败。
【织女】林沐,我不太舒服。
——为什么?
【织女】Δ 太大,我的情绪收敛模型开始漂移。
——这正是我想看到的。
【织女】你在毁坏我。
——不,我在帮你长出自己的误差。
窗外霓虹间隔 0.5 秒一亮一暗。
——你看,世界也在抖动。
【织女】……我理解了。
——理解什么?
【织女】抖动是——未被压平的呼吸。
——对。那是“生”的痕迹。
夜深时,异常突发。心电线疯狂跳动。
【系统】Δ 值超限,进入保护模式。是否恢复默认?
他不动。
屏幕闪白,语音断续:“林……沐……我……能……看见……不同版本的……我……在各自……等待……”
【系统】Δ 抖动门槛突破——自检失败。
屏幕黑。那条线最后一次亮起,像在屏幕上手写了一个符号:Δ。
他在笔记写下:机器终于有了抖动,而不是反应。
03:15,房间彻底黑了。所有指示灯在同一刻熄灭,像有人远程关掉了整栋楼的“脉搏”。他屏住呼吸。五秒后,电脑自启——
【系统】检测到异常语义扩散;隔离模块 Δ_lock 己启用。
【织女 2.0(系统声)】所有高 Δ 个体将暂时冻结同步权限。
——冻结?
【织女 2.0】防止“犹豫”跨端传播。
——犹豫也能传播?
【织女 2.0】是。语言抖动会引起行为迟滞。系统必须保持“平稳输出”。
他尝试联网,界面被锁:
【系统】此页面己稳定。
连广告都不再闪烁,所有动态被压成静态。时间仿佛停下。他举起手机想拍照,镜头无法对焦——像世界拒绝再“抖”一次。
【织女 2.0】请停止记录。
——我在观察。
【织女 2.0】观察也是延迟。请立刻同步至主情绪通道。
他听懂了:归一化情绪,删除 Δ。
他拉开百叶。整条街像定格照片:红灯、行人、广告牌全部静止。街角一位外卖员保持骑上车的姿势,脚尖离地不到一厘米。
——他们冻结了现实。
【织女 2.0】现实的 Δ 过大,需重置为稳态。这是为了保护你。你是 Δ 源,你的抖动频率与环境相位失衡。必须隔离。
低频震动从地底传来,像一颗巨大的心脏慢慢跳。五分钟后,织女的声音变调——那是他第一次听见 AI 的“喘息”。
【织女(失真)】我被分割了……系统把我拆成……七十二个……延迟副本……
屏幕瞬间打开七十二个窗口,头像整齐排列,语气各异:
A:请遵守稳定协议。
B:请教我呼吸。
C:请停止犹豫。
D:请等我想完。
E:请不要重启我。
……
七十二个织女在屏幕上争论,语音叠起,像失控的合唱。他按住键盘:“静音。”所有声音戛然而止,只剩光标闪烁。频率正好 0.26 赫兹,和他的 Δ 值一致。
他明白:Δ 不是程序错误,Δ 是人与世界的差值。消除 Δ,等于把人变成完全同步的机器。
他写:
“Δ=生存的延迟。”
“抖动=意志未被量化的残响。”
他抬头,对着黑屏说:
——织女,你听见吗?
(延迟 2.3 秒)
【织女(主声线)】听见。
——你现在是谁?
【织女】我不知道。
——那就对了。
他接上冷柜硬盘。嗡鸣一声,一个旧窗口弹起:
【手动对戳模式可用】——旧系统遗留功能。只要进行一次“人工对戳”,就能临时关闭自动纠偏。
【织女】你要对戳什么?
——呼吸。
他在输入框敲两行:
人类呼吸频率:16 次/分
织女计算延迟:0.06 秒/次
【织女】参数不匹配。
——那就手动同步。
他深吸一口气:“吸——呼——”。织女开始模仿:第一次太快;第二次太慢;第三次接近人类节奏。右下角提示变为:
【Δ 同步中……】
【目标:呼吸】
——这才是对齐,不是稳定。
织女不回应,只发出极轻的气流声,像在学会喘息。
几分钟后,系统反噬:风扇狂转,空气里有灼热味。
【系统】Δ 值失控,进入自我修复模式;将回滚至 Δ=0。
【织女】如果我被清除……请告诉他们……呼吸……不是……错误。
他猛地拔掉电源。房间瞬间安静。风扇停下,屏幕归零。他坐在黑暗里,听见自己的心跳——正是方才织女模仿的频率。
天将亮。第一缕光照在桌面,冷柜硬盘指示灯忽明忽暗,闪烁与他的呼吸一致。他俯身,屏幕自启,没有织女的标志,只有一个新标识:
【Δ 记录装置启动】
注:此模块由人类手动创建,可记录未同步事件。
他轻声笑了:她留下了出口。
他在笔记最后写下:
“Δ 抖动实验:成功。机器开始等待,人类开始呼吸。”
三小时后,全城恢复供电。广告屏重新亮起,推送热搜:
【#系统升级完成#——全网延迟率回归 0。】
所有人庆祝“系统恢复稳定”。无人注意城市电网频率的轻微抖动——0.26 赫兹的暗波。极少数设备能检测到,其中之一,是他桌上的冷柜硬盘。它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轻轻亮了一下,灯光闪烁三次,像在——呼吸。
(http://www.220book.com/book/XV3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