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营的土法练兵日渐精熟,堡墙也在一寸寸增高,但李铮心头始终压着一块巨石——资源。粮食依靠垦荒和狩猎,尚能勉强维持,但武器、铁器、盐,这些维系一支队伍战斗力和生存的硬通货,却极度匮乏。
现有的几把刀矛需要精心保养,铁砂数量有限,打造修复器械进度缓慢。盐更是只剩下小小一罐,必须严格配给。长此以往,不仅战斗力无法提升,连基本生存都会出现问题。
这一日,李铮召集了李三叔和孙狗儿。
“我们的家底太薄了。”李铮开门见山,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周边地形,“不能坐吃山空,必须主动寻找资源。”
他看向孙狗儿:“狗儿,你带斥候队探查时,可曾发现过特别的山势?比如,岩石颜色异样,溪流带有铁锈色,或者有特殊气味的地方?”
孙狗儿挠了挠头,努力回忆:“营正,您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北边黑风岭的支脉,有一片山崖,石头是红褐色的,寸草不生,看着就邪性。还有西边那条野狼沟上游,有条小溪,水底泥沙也是红的,喝起来有点涩口。”
李铮眼中精光一闪!红褐色岩石?铁锈色溪流?这极有可能是铁矿露头或富含铁质的矿区迹象!
“还有,”李三叔补充道,“早年我听老辈人讲古,说这陇西地界,前朝好像有过官家的矿坑,不过具体在哪儿,早就没人知道了。”
官矿?李铮心中一动。如果有废弃的官矿,那意味着可能有现成的矿洞,甚至遗留的冶炼工具!
“好!”李铮当机立断,“狗儿,你立刻带斥候队,重点探查北边红石崖和西边野狼沟上游!不要深入险地,主要确认迹象,绘制详细路线!”
“三叔,你挑选几个可靠的老人,仔细回忆一下,关于前朝矿坑的传说,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
“喏!”两人领命而去。
几天后,孙狗儿带回了好消息。北边红石崖确实存在大片的赤铁矿露头,品位看起来不低,但地势险要,而且似乎有猛兽盘踞。西边野狼沟上游的溪流,也确认富含铁砂,收集起来虽然费时,但胜在相对安全。
同时,李三叔也从几个老人零碎的记忆中,拼凑出一条线索:据说在黑风岭主峰东南方向的某处人迹罕至的山坳里,曾有前朝开采石炭(煤)的坑洞,后来因为闹匪和开采艰难废弃了。
石炭!李铮心中狂喜。如果有煤,对于他计划中的冶炼业,将是革命性的提升!远比依赖木炭高效和稳定得多!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铁唐资源线索己然浮现,但如何获取,却是个难题。无论是红石崖的铁矿,还是黑风岭的石炭,都位于危险区域,远离山谷,运输更是大问题。
李铮沉思良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建立前哨和转运点。
他再次召集核心人员。
“资源必须获取,但不能盲目。”李铮指着简陋的地图,“我决定,先在野狼沟上游,铁砂溪附近,建立一个小型前哨营地。由守御队派出一个小旗(五人),轮流驻守,负责收集铁砂,并警戒来自野狼沟方向的威胁。”
“同时,开辟一条从山谷到前哨营地的隐秘通道,设置中途休息和补给点。”
“至于红石崖的铁矿和黑风岭的石炭……”李铮目光扫过众人,“暂时标记位置,按兵不动。待我们力量更强,打通道路,再行开采。”
这是目前最稳妥的方案。优先获取容易得到的铁砂,积累经验和力量,同时为未来开发更大规模的资源做好准备。
命令下达,整个陇右营再次行动起来。
钱二带领守御队,开始在野狼沟上游一处地势稍缓、靠近水源且易守难攻的小山坡上,修建简易的木栅栏和窝棚,建立前哨营地。
孙狗儿的斥候队则负责清理和标记通往营地的安全路径,并在关键位置设置了隐蔽的观察点和预警机关。
李三叔的工匠组也没闲着,他们开始设计制作更适合收集铁砂的工具——简单的磁石选矿盘(利用天然磁石吸附铁砂)、流槽等。
几天后,前哨营地初步建成。第一批驻守的五名守御队士兵,带着必要的工具和口粮,进驻了这座被命名为“铁砂营”的前哨。他们每日在溪流中收集铁砂,晾晒储存,并警惕地注视着野狼沟深处的动静。
第一条稳定的资源通道,就此打通。虽然每日收集的铁砂数量有限,但涓涓细流,终将汇成江河。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证明了李铮的战略规划是可行的。
站在堡墙上,遥望北方隐约可见的红石崖和西方莽莽的黑风岭,李铮知道,山中探宝之路才刚刚开始。这些沉睡在地下的宝藏,将是他未来争霸天下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此刻,看着一筐筐从铁砂营运回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铁砂,李三叔激动得老泪纵横:“有了这些铁砂,咱们就能打出更多的刀,更多的箭头!咱们陇右营,才算真正有了爪牙!”
山中探宝,探出的不仅是资源,更是通往强盛未来的路径。
(http://www.220book.com/book/XVH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