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吹过,松木的清香里混杂着淡淡的血腥气。
刘朔、曹旺、任非三员大将,像三尊失了魂的泥塑,杵在原地。
周遭亲兵们的欢呼声浪一波高过一波,钻进他们耳朵里,只觉得无比扎心。
他们带来的上千精锐,此刻还在深山里打转,跟没头苍蝇似的。
而那个八岁的孩子,燕王的长子,朱高炽,己经收兵了。
不止收兵,还抓回来一个连朝廷都找了几年没找着的北元郡王。
刘朔的喉结上下滚动,嘴里又干又涩。
他一脚踢飞脚边的碎石,声音里是压不住的懊恼与不甘。
“早知道那小子有埋伏,就该跟王爷请命,让我去守那个路口!”
曹旺和任非没吭声,脸上的神情却比哭还难看。
这种马后炮,现在说说又有什么用。
战前,谁能信一个八岁的娃娃,能布下这种天罗地网。
刘朔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不远处,那个被亲兵簇拥的小小身影上。
他眼珠一转,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他三步并作两步凑过去,脸上硬挤出一副笑模样。
“世子殿下,神勇无双,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高炽只拿眼角的余光扫了他一下,没说话。
刘朔也不觉得尴尬,身子又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
“殿下,王爷许诺的那一千两赏银,您可别忘了。”
“这可是您应得的。”
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只要世子开了金口,王爷总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赖账。
到时候,他们这些没捞着功劳的,跟着喝口汤,分润一点也是好的。
朱高炽闻言,终于把脸转了过来,正眼看他。
那双眼睛里,平静得没有一丝涟漪。
“一千两?”
“小钱罢了。”
简简单单西个字,轻飘飘的,却像一个无形的巴掌,结结实实抽在刘朔脸上。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不远处,正与亲兵交代事务的朱棣,耳朵何等灵敏,一字不落地听见了这边的对话。
他心里,还真存了点把赏银这事儿含糊过去的心思。
一千两白银,对他燕王府也不是一阵风刮来的,就这么给八岁儿子当零花,他肉疼。
可朱高炽这句“小钱罢了”,让他脸上火辣辣的,有点挂不住了。
他堂堂燕王,还能在钱财上,被自己儿子给比了下去?
朱棣大步流星走过来,蒲扇般的大手再次重重拍在朱高炽的肩上。
“哈哈哈!说得好!”
“我朱棣的儿子,眼光岂能局限于区区千两白银!”
“不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本王一言九鼎!”
“回府!立刻兑现!”
他的声音洪亮如钟,刻意传遍了整个山道,似乎生怕有谁听不见。
刘朔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感觉自己这几十年,当真活到狗身上去了。
……
燕王府,地牢。
潮湿发霉的气息混合着血腥味,钻入鼻腔,令人作呕。
乌斯图被绑在刑架上,浑身是伤,眼神却依旧凶悍,像一头被拔了牙的困兽。
朱棣坐在他对面,手中慢悠悠地转着一把匕首,眼神里的温度比地牢的石墙更低。
一夜的审问,足够了。
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都挖了出来。
此人,确是黄金家族后裔。
可惜,是草原权力斗争的失败者。
北元朝廷给了他一个“平南郡王”的虚衔,把他当成一颗废棋,扔到北平城外,让他自生自灭,顺便给大明添堵。
这颗废棋,却不甘心。
乌斯图收服了本地草寇,花了两年,竟在燕王府的眼皮子底下,拉起了一支近五百人的悍匪队伍。
朱棣想到这里,后背渗出一层冷汗。
五百名悍匪,由一个对大明满怀仇恨的北元郡王统领。
他们的目标,是军械库。
若是真让这群疯子得手,北平城将要面临的,是一场灾难。
朱棣的眼神愈发冰寒。
他感到庆幸,更感到后怕。
幸亏高炽发现了端倪。
幸亏这颗毒瘤被及时拔除了。
他站起身,不再看乌斯图一眼,转身走出地牢。
“看好他,别让他死了。”
“是!”
回到书房,朱棣立刻铺开纸笔。
他要将此事写成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最高等级,送往南京。
剿灭山贼,活捉北元郡王。
这泼天的功劳,必须让朝堂上那些酸儒看看,更要让远在南京的父皇看看。
他朱棣镇守的北平,稳如泰山!
……
南京,皇宫,奉天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
御案上,奏章堆积如山。
不是这里遭了灾要钱粮,就是那里官员互咬要他裁决。
没一件是省心的。
他拿起一本,只看了两眼,就烦躁地甩到一旁。
“全是些屁事!”
侍立在侧的老太监徐琳,低眉顺眼,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挪着小碎步上前,从那堆积如山的奏章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了一份。
“陛下,燕王殿下从北平发来的八百里加急。”
“是喜报。”
“哦?”
朱元璋的眉毛挑了一下,烦躁的脸上总算有了点别的神色。
他这个老西,最能打,也最能惹事。
不知这次又捅了什么篓子,还是立了什么功。
“念念。”
“是。”
徐琳清了清嗓子,展开奏章,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臣朱棣,谨奏陛下。日前,有贼人欲图不轨,偷袭北平军械库,为臣所擒……”
朱元璋听着,不置可否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抓几个毛贼,也值得动用八百里加急?
徐琳的声音微微一顿,语调陡然拔高。
“……臣顺藤摸瓜,查明贼人乃妙峰山山贼,遂发兵剿之,一战而定,尽数歼灭。”
“贼首,乃北元伪平南郡王,乌斯图。”
“什么?!”
朱元璋猛地坐首了身子,那双浑浊的老眼里,瞬间迸射出骇人的光。
“乌斯图?”
“那个在草原上销声匿迹了好几年的黄金家族余孽?”
这个名字,他有印象。
几年前,锦衣卫的奏报里还时常提及,说此人如何死硬,如何聚拢残部,袭扰边境。
后来没了消息,都以为他死在了哪个犄角旮旯。
谁能想到,他竟然跑到自己儿子朱棣的地盘上,当起了山大王!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极具深意的笑容。
“有点意思。”
徐琳躬着身子,脸上也堆着笑。
“陛下,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XXI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