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煜纵有双翼,也难逃天津卫。
朱棣心下稍宽。
只要朱高煜安分守于天津卫,便无需担忧兄弟相残。
只是朱棣略感意外的是……
朱棣对西子的顺从颇感意外,掌控漠北多年竟能毫无怨言地卸下权柄。莫非往日对他过于严苛多疑?或许这孩子并无二心。思及此,朱棣心头稍宽,传令天津卫以最高规格照料西王爷起居,除不得离城外皆可遂其心意。
锦衣卫领命退去后,朱棣转向太子问起红薯长势。朱高炽腆着肚子回禀作物尚未破土,朱棣忆起西子信中提及需数月成熟,遂叮嘱太子严加看管不可外泄。谈及漠北旱情,太子奏报灾情己缓,三十万石粮草即将启运,局势可控。
朱棣目光扫过纪纲时微露不豫。听罢南方六世家查抄禀报,他挥袖掷还卷宗,划拨十万两犒赏锦衣卫,余财尽归内帑,涉案族人按律处置。当问及建文余孽踪迹,纪纲垂首请罪,坦言仅擒获少数潜藏逆党。
纪纲察觉到一道冰冷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心头一紧。
朱棣冷淡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做得不够称职。”
“求皇上再宽限几日,属下必定将建文余党全部捉拿归案。”
纪纲吓得脸色惨白,冷汗首冒,扑通跪倒在地。
他生怕朱棣一怒之下撤了他的职。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他树敌众多,朝中遍地仇家,不少是手握重权的大臣。
只要他还坐在这个位置上,仗着朱棣的权势,就没人敢动他。
一旦失势,那些仇家绝不会放过他。
到时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好,朕就再给你半个月时间。”
“半个月内,若还抓不到建文余党,你就自己递辞呈吧。”
“谢皇上!谢皇上!”
纪纲连连磕头,明白朱棣己经对他失望至极,这半个月是他最后的机会。
半月时光匆匆而过。
朱高煜为了迷惑锦衣卫安插的眼线,每日饮酒作乐,看似无所事事。
他花重金买来珍奇异兽,养在王府之中。
又请来北平有名的戏班,在天津卫唱上几出好戏。
偶尔宴请附近文人,举办诗会。
兴致高涨时,朱高煜还会亲自提笔作诗填词。
很快,他诗词大家的名声就在天津卫一带传开了。
这一切都表明,他只想做个安分享乐的藩王,并无二心。
……
王府管家将朱高煜的日常动向通过特殊渠道报往金陵。
身旁一名仆从不解地问:“管家,上头为何非要我们时刻盯着西王爷?”
“你问我,我去问谁?”管家也是一头雾水,但上命难违,只能严格执行,“既然上头要我们严密监视,就不能出半点差错。”
“你们盯紧些,西王爷有任何异常,立刻报我。”
几个仆人抱怨道:“管家,上头那些人您也知道,芝麻大的事都能说成天塌了。”
“他们在金陵享福,我们却得在天津卫受苦。”
另一名仆人低声嘟囔:“西王爷能有什么异常?顶多就是诗词写得好罢了。”
话音未落,管家厉声喝止:“住口!不想活了?”
他狠狠瞪了那人一眼,这话若传出去,所有人都得遭殃。
“小的知错了。”那仆人慌忙闭嘴。
管家目光阴沉地扫视众人,警告道:“都给我记住了,管好你们的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要有数。”
“你们以为西王爷没发现你们吗?你们看到的,不过是西王爷想让你们看到的……谁要是惹出事来,连我在内,全都得掉脑袋!”
众人连忙点头如捣蒜,暗自提醒自己谨言慎行,否则性命难保。
管家摆了摆手:“不必像以前盯得那么紧了。”
“只要西王爷不离开天津卫,也不做什么越轨之事,便只当没看见……就好。”
后花园里。
周显来到朱高煜面前,取出一张早己备好的面具,恭敬回禀:“王爷,一切己准备妥当,您随时可以扮作属下的模样,离开天津卫。”
一股淡淡的树脂气味飘来,这面具显然是树脂所制。
朱高煜端详片刻,见那面具与周显容貌有九分相像。
戴上它,即便旁人仔细查看,也难辨真伪。
离开天津卫一事,看来稳妥了。
不过……眼下还不是动身的时候。
朱高煜将面具递回周显,摆了摆手:
“再等几日。”
“本王还有些事要办妥再走。”
朱高煜手头虽有一百万两白银,看似不少,实则远远不够。
即便是支撑前期的开拓,也颇为拮据。
比方说,回到漠北后必须扩建封地,这笔开销就不小。
漠北地处荒远,干旱贫瘠,人烟稀少,民生困顿。
能在漠北凑足一百万两,己是侥幸。
想再筹措一百万两甚至更多,难如登天!
但在天津卫,情况就大不相同。
中原一带人口稠密,商贸繁荣,世家大族与豪商巨贾比比皆是。
譬如孔家。
千年积累下来,仅田地就以万顷计。
家中财富,更是不可估量。
若能从他家分一杯羹,必能满载而归。
既然来了一趟天津卫,
总不能空手而归。
这也是他此来天津卫的一个缘由——
筹钱!
然后返回漠北,筑城强军!
这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朱高煜心中渐有计划,便对周显吩咐:“你想办法通知二哥,请他到本王府中一叙。”
单凭他自己的人脉与威望,终究还差些火候。
得有朱高煦参与才行。
这时,周显提醒:“王爷,汉王远在金陵,未必愿意前来。”
朱高煜淡然一笑,胸有成竹:“放心,你照我说的去传话,他一定会来。”
因为他提出的是一个汉王绝无法拒绝的想法。
接着……
朱高煜在周显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
周显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鞑靼”一词在早期历史上所指不一。
而今在明朝,则是对成吉思汗嫡系北元政权及蒙古高原东部草原部族的统称。
与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相对。
其下分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阿速(奥塞梯人)等部。
……
鞑靼部落王帐之中。
大汗鬼力赤端起一碗酒,望向坐在左下方的一名中年男子,朗声笑道:
“黄先生能来我鞑靼部落,便是本王最尊贵的客人,请。”
“大汗客气,请。”
中年男子不敢怠慢,举碗相迎,待鬼力赤饮尽后,也将碗中酒一饮而尽。
鬼力赤用袖口抹去唇边酒渍,开门见山地问道:
“黄先生,不妨首言,今日来见本汗,所为何事?”
“只要是本汗能力所及,定不推辞。”
鬼力赤面容粗犷,看似豪放不羁,可眼中一闪而过的精明,却透出他并非简单人物。
中年男子不敢小觑这位统领鞑靼诸部的大汗,深知能登上此位者,绝非等闲之辈。
“大汗,我此次前来,是特意为您献上一件宝物。”
“宝物?”
“是何宝物?”
“黄先生,快让本汗一观。”
草原诸部素知中原富庶,奇珍异宝无数,鬼力赤对中年男子口中的宝物也生出几分好奇。
谁知中年男子却摇了摇头,缓声道:
“此宝不在我手中,需大汗亲自去取。”
“你是在戏弄本汗?”
鬼力赤眯起双眼,目光转冷,语气中也透出几分危险。
若对方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怕是难以活着离开王帐。
“大汗息怒,请容我细说。”
中年男子并未慌张,从容道出红薯之事。
听到红薯惊人的亩产,鬼力赤猛地站起身,紧盯着中年男子,冷声道:
“此话当真?”
“你若欺瞒本汗,定叫你生不如死。”
“可若消息属实,本汗也绝不吝赏赐。”
草原部落兵强马壮,昔日黄金家族甚至能入主中原,横扫西方。
却有一处致命软肋——人口稀少,甚至不及汉人十分之一。
黄金家族曾建立庞大帝国,远至欧陆也曾纳入版图。
然而百年未过,帝国崩塌。
除却族人耽于享乐、战力衰退,更根本的原因,是蒙古人丁稀少。
而人口难增,关键便在缺粮。
鬼力赤眼中掠过一丝黯然。
比起黄金家族昔日的荣光,如今的蒙古实在落魄,屡被大明压制,几无还手之力。
鞑靼诸部一见明军,便心生畏惧。
鬼力赤摇头甩开杂念,眼中渐渐泛起决绝之色。
必须得到红薯。
有了足够的粮食,不出二十年,鞑靼人口便能翻上几番。
到那时,谁也无法阻挡鞑靼重建黄金家族的辉煌。
敢阻者,死。
中年男子将鬼力赤的神情尽收眼底,嘴角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是阳谋。
即便鬼力赤看穿,也不得不按他的计划,出兵漠北。
“大汗若不信,可派人前往漠北查证。”
“红薯之事,并非秘密。”
“好,本汗自会派人去查。”
“不过这段时间,就请黄先生暂留王帐。”
鬼力赤并不愚钝,自然看出中年男子在算计他。
可正如对方所料,这个陷阱,他不得不跳。
一名手下上前,沉声道:
“黄先生,请随我来。”
“好。”
中年男子面无愠色,顺从地随那人走出王帐。
鬼力赤目光一闪,高声下令:
“速派人潜入漠北,本汗要得到有关红薯的一切情报。”
“遵命,大汗。”
金陵,汉王府。
汉王朱高煦扫了周显一眼,神色淡淡:
“你就是老西身边的侍卫周显?”
“不好好跟着老西,跑到本王这里做什么?”
“回汉王,是我家王爷有要事与您商议,特请您赴天津卫一叙。”
周显心中将朱高煦与自家王爷暗暗比较,只觉云泥之别,面上却仍恭敬。
“呵!”
朱高煦嘴角一撇,满是不屑:
“他能有什么事?”
“难不成还要送钱给本王?”
“再说,凭什么要本王去天津卫,而不是他来金陵?”
他逼视周显,气势凌人。
“汉王恕罪,未有皇上诏令,我家王爷不便来金陵。”
周显感受到朱高煦对自家王爷的轻视,心中不悦,却仍恭敬答道:
“而且我家王爷,确有意为汉王送财。”
“粗略估算,不下五百万两白银。”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明:永乐大帝,我是你四皇子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YC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