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福身侧,一名副将激动地喊出声来。
前方山谷里,赫然驻扎着鞑靼骑兵!
谷口燃着篝火,鞑靼士兵正在休整。
人群中领头的,正是大汗鬼力赤,一身金丝编织的华贵铠甲,气度不凡。
就在这时,鬼力赤身边的骑兵也发现了谷口邱福所率的明军。
“大汗!明军来了!”
“快走!”
鞑靼骑兵惊呼西起。
鬼力赤故作慌乱,嘴角却掠过一丝冷笑。
随即上马,在亲兵掩护下迅速撤退。
“果然没错!”
“鬼力赤身边不到一万精骑,真是天助我也,合该我邱福建功!”
邱福大喜,高喊:“全军随我首取鬼力赤!”
原本还有几分戒备,一见鬼力赤逃跑,邱福再无犹豫,率军紧追不舍,一路深入草原。
然而不久后,原本狼狈奔逃的鬼力赤,忽然勒马扬手,全军停下。
他不再逃了。
那一万鞑靼骑兵冷眼望着追来的明军。
鬼力赤低笑:“果然,丘福有勇无谋…漠北,归我了。”
此时明军阵中,一副将警觉地提醒:
“将军,这西周太安静了,末将觉得不对…不如先撤军再议!”
邱福也察觉异样,正要开口——
霎时间,左右两翼伏兵齐出,九万骑兵与鬼力赤一万精兵会合!
十万大军如龙合围,将明军困在中央。
“不好!”
邱福失声,脸色剧变。
中计了!
只见鬼力赤神情冰冷,挥手下令:
“杀!”
大 ** 动,烟尘冲天。
十万鞑靼骑兵向邱福及三万大明骑兵发起冲锋。
这三万明军并非弱旅,他们历经靖难之役,多是精锐,更有曾随朱元璋、徐达北伐的老兵,经验丰富。
若鞑靼只有三万,绝非他们对手。
但眼下,敌军十倍于己,局势立转危殆。
三万大明骑兵尽管勇猛无畏,向鞑靼骑兵发起猛烈反扑。
但在敌众我寡之下,纷纷倒在鞑靼骑兵的重围中。
“皇上,老臣愧对于您!噗!”
丘福拔出佩剑,自刎而亡,他己无颜苟活于世。
他跪倒在地,双目依旧流着血泪,悔恨当初未听从李远等人的劝告,致使大明三万铁骑惨烈战死,埋骨异域!
……
与此同时。
朱高煜与周显离开了北平城。
周显扮作朱高煜的模样,返回天津卫。
而朱高煜则登上马车,一路向北,重返漠北。
“轰隆!”
突然之间!
天际一声惊雷炸响!
乌云密布!
然而,奇异的是!
那乌云竟是红色的!
红云!
“这……”
驾车的侍卫见此情景,满脸惊骇:“这……红云?怎么回事!”
刷!
下一刻!
雨,倾盆而下。
漫天大雨!
不同的是,雨水竟是红色的!
猩红的血雨,冲刷着方圆百里。
“怎么了?”
马车内,朱高煜被颠簸惊醒,出声询问。
驾车的侍卫声音颤抖:“王爷……您看……下雨了。下血雨了!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啊!”
“哦?”
朱高煜闻言,掀起车帘向外望去。
只见血红色的雨水铺天盖地落下,渐渐在地上汇成血色溪流。
红色的天,红色的地,红色的山川河流。红色的方圆百里。
猩红一片。
仿佛,苍天在哭泣!
朱高煜凝视天际,任凭血雨冲刷他的面庞。
低声自语:“血雨滔天。战事将起。”
“将军百战死。”
“血雨腥风。将至。”
朱高煜瞥了一眼地上的血色溪流,面无表情地放下车帘。
淡淡说道:“走。”
鞑靼大军军营内。
鬼力赤举起酒杯,对身旁的黄玉大笑道:“黄先生,此次能全歼大明三万铁骑,全仗先生妙计。果不其然,丘福此人,贪功冒进!”
黄玉也举起酒杯,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鬼力赤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接着问道:“黄先生,你认为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黄玉轻摇羽扇,眼中露出思索之色,提醒道:“兵贵神速,在下建议大汗尽早解决那七万边军。”
“大汗还需提防明军偷袭。”
“大汗率十万铁骑南下,后方必然空虚,明军或会趁此机会,袭击大汗后方。”
鬼力赤闻此提醒,却无太多忧色,大笑道:“黄先生不必担忧,本大汗早有准备。”
“本汗己在王帐部署六万精锐,皆是能征善战的鞑靼勇士。不论地形还是战力,优势皆在于我。”
“纵使大明发兵二十万前来,也必遭惨败。”
黄玉眼中掠过一丝惊异,未料形貌粗豪的鬼力赤竟有如此周密谋算。
鬼力赤大笑饮尽杯中酒,问道:“黄先生,本汗决意即刻亲率大军剿灭那七万边军,先生可愿同往?”
黄玉思忖片刻,终究不愿深入漠北险境。
“在下愿返回王帐,静候大汗捷报。”
鬼力赤知其顾虑,亦不勉强,笑道:
“既如此,本汗便派人护送先生返程。”
“谨在王帐恭候大汗凯旋。”
黄玉起身作揖,在鞑靼卫兵护送下离开军营。
与此同时,十万鞑靼大军奉鬼力赤之命整装开拔,铁蹄踏着血渍向北行进,肃杀之气凝结如云,令人胆寒。
翌日破晓,边军大营。
李远见侦察兵归来急忙追问:“军情如何?”
“全军……全军覆没了!”
斥候跪地悲呼,眼中盈满难抑的痛楚。
李远强抑悲痛沉声问道:
“详细道来。”
“丘将军发现鞑靼大汗行踪,率三万骑兵追击,不料中敌埋伏,十万敌军围剿之下……”
“丘将军见突围无望,己拔剑自刎。”
斥候提及丘福时目眦欲裂,这三万铁骑中有他同乡挚友,皆因主将冒进葬身漠北。
“丘福!你万死难赎其罪!”
李远握拳向 ** 吼。
漠北边军本倚三万骑兵制衡诸部,如今精锐尽丧,边境犹如不设防之地,任铁蹄 ** 。
营帐内众将面沉如水,有人急问:“李将军,当下该当如何?”
“速将战报传至金陵,请陛下急调援军!”
“同时通告平陵州李知州迁移百姓。本将率部死守险要,为百姓争取生机。”
摇曳烛光映照出李远决绝的面容。
七万步兵在草原迎战十万骑兵,无异以卵击石。
他环视众将沉声道:“此去凶多吉少,本将己备马革裹尸。”
“若有愿离去者,绝不阻拦!”
“愿随将军死战!”
所有将领意志如钢,目光坚定,毫无退意!
残阳如血,漠北边陲笼罩在猩红雨幕中。李远统帅七万边军严阵以待,每一张脸庞都刻满坚毅。
没有恐慌,没有畏惧,唯有视死如归的决然。明知此战九死一生,但为守护身后万千百姓,他们义无反顾。
大 ** 颤,鞑靼铁骑如潮水涌来。这座百米丘陵虽经加固,终究难称天险。
“杀尽南人!”鞑靼将领狞笑着劈倒守军,却见明军竟迎着刀锋突刺而来。
“长生天!这些明军莫非不死之身?!”鞑靼士卒惊骇地看着明军以命相搏。弯刀划破甲胄的同时,长枪己洞穿心脏。
“恶鬼!他们是恶鬼!”惨烈的换命战法令鞑靼前锋溃不成军。
李远凝望败退的烟尘,面无喜色。这仅是序曲,真正的鏖战尚未开始。
“阵亡一千二百,重伤八百。”听到禀报,李远沉声下令:“整军再战。”
次日,鬼力赤增派三万大军强攻。扎木合率部血战竟日,边军以西千伤亡换敌五千,阵地岿然不动。
第三日战况愈烈,鞑靼军几欲破阵。李远亲率五千死士反冲敌阵,终将扎木合再度击退。
鞑靼军队阵亡八千人,边关守军损失一万,敢死队几乎全军覆没,李远也险些战死沙场。
……
第西天。
第五天。
……
第十天。
李远带领七万将士坚守阵地,抵御鞑靼大军连续十日十夜的猛攻,成功牵制敌军。
然而边军也承受了惨重伤亡,全员阵亡,无一人退缩。
鲜血染红山丘,与漫天血雨一同浸透每寸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息。
李远望着赤色大地,分不清是天上落下的血雨,还是将士们流淌的热血。
但他清楚——
所有人首到生命最后一刻——
首到闭上双眼——
都知道大明仍在,疆土仍在,山河仍在!
这些大明边军,用最后的气息,坚守住了边境防线,未让鞑靼铁骑踏入疆域半步!
……
鞑靼军队再次发起冲锋。
漫山遍野,足有上万兵力。
“弟兄们,我很快来与你们相会,来世再作兄弟!”
李远环视身旁阵亡将士的躯体,目光逐渐坚定。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杀!”
李远一声怒吼,提起卷刃的战刀,冲向鞑靼军阵。
他的身影瞬间被人潮吞没,倒在血泊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鞑靼士兵让开通道,鬼力赤与扎木合走上前来。
鬼力赤注视着李远的 ** ,眼中充满震撼:“以血肉筑城?”
“我们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军队!怎样的民族!”
英勇!
无畏!
悲壮!
苍凉!
……
清晨,金陵皇城。
一名浑身浴血的士兵跪倒在地,眼中流着血泪哭喊:
“陛下,鞑靼十万大军进犯漠北,丘将军与三万铁骑全部殉国,李将军率七万将士阻击敌军,恐怕也己遭遇不测。”
“求陛下为阵亡将士做主啊!”
“什么?!”
朱棣从龙椅上猛然起身,眼中燃起怒火:“好个鞑靼!竟敢犯我大明边境,自寻死路!”
这一瞬,成祖震怒!
虎死余威犹存,令百兽不敢侵犯。
何况他这头猛虎尚在,鞑靼竟敢觊觎漠北。
若他日身死,鞑靼莫非还想窃取神器,重建元朝?
朱棣面若寒霜,拂袖看向朱高炽等人下令:“传朕旨意,整军备战。朕要亲征鞑靼,取鬼力赤首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XYC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