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板上的功能战争
1994年12月的第一个周末,团队在机房召开功能设计会。王小龙在白板上画了个圆圈,写下“珞珈通核心功能”,周雨薇用蓝色马克笔标出“实时聊天”“群组讨论”,陈宇立刻用红色笔加上“广告位”“会员充值”,赵阳则在角落画了个带问号的小人,旁边写着“匿名树洞”。
“用户需要的是纯粹的交流空间!”周雨薇指着白板,“加广告会破坏用户体验,就像在图书馆里贴小广告。”陈宇反驳:“投资人要求年底盈利,不做商业化,50万很快烧完!”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大,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
王小龙敲了敲桌子:“先别急着吵架,说说各自的理由。雨薇,你从技术角度讲。”周雨薇推了推眼镜:“现在校园网带宽只有128Kbps,广告图片会拖慢传输速度,而且......”她看了眼赵阳,“匿名功能容易引发谣言,我们没有内容审核机制。”
“但匿名树洞是用户投票最高的功能!”赵阳翻开调研表,“63%的学生想有个不暴露身份的倾诉空间,尤其是贫困生和考研党。”陈宇冷笑:“投票?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像他们想要‘视频聊天’,但我们的Modem连语音传输都卡。”
林小柔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她在北京实习,通过拨号接入会议:“我支持匿名功能,但可以加个‘关键词过滤’,比如屏蔽敏感词。至于广告......”她停顿片刻,“能不能做成‘知识广告’?比如图书馆推荐新书、讲座信息,既实用又不扰民。”
二、机房里的角色扮演
王小龙突然站起身:“我们做个角色扮演游戏。老陈,你扮演广告主;雨薇,你是技术骨干;赵阳,你当用户代表;小柔,你做产品经理,我是CEO。现在开始模拟谈判。”
陈宇立刻进入状态,掏出钢笔当话筒:“我是‘武汉精武鸭脖’老板,想在聊天界面顶部放个动态广告,点击能跳转至提货点地图。”周雨薇皱眉:“动态广告需要GIF格式,我们的客户端不支持,会导致死机。”赵阳举手:“用户小王说,他不想一打开软件就看见鸭脖,他刚失恋,看不得红色。”
林小柔微笑:“李女士是外语系教师,她需要在软件里发布免费英语角通知,能不能做个‘校园服务’专区,广告主支付少量费用即可发布,用户可自主订阅。”王小龙点头:“这个思路好,既满足商业需求,又不破坏体验。现在投票:支持‘校园服务专区’的请举手。”
除了陈宇,其他人都举起了手。陈宇挠头:“好吧,但专区得有数据统计功能,我要知道每条广告的点击量。”周雨薇接口:“可以用文本日志记录,每周生成报表,不过需要增加服务器负载......”王小龙拍板:“先做轻量级版本,用ASCII字符画广告位,等升级服务器后再优化。”
三、深夜的代码原型战
争论持续到凌晨三点,白板上的功能模块图己经改了七版。赵阳突然站起来:“我们别光说不练,用代码说话!每人用两小时做个功能原型,明天早上PK。”
周雨薇选择优化聊天界面,用汇编语言重写了消息队列,使响应速度提升40%;陈宇做了个简易广告系统,用ANSI转义码在聊天窗口底部显示滚动文字;赵阳的匿名树洞支持密码保护,用户需设置问题答案才能查看留言;林小柔通过远程终端,用HTML格式做了个“校园服务”页面——虽然浏览器还未普及,但她坚持这是未来趋势。
王小龙把西个原型摆在服务器上测试。当看到陈宇的广告系统导致聊天延迟增加0.5秒时,赵阳夸张地捂住胸口:“用户小王说,这0.5秒足够他打完‘我喜欢你’又删掉了!”林小柔的HTML页面在字符终端显示为乱码,但王小龙盯着那些错位的标签,忽然说:“小柔,你超前了三年。”
最终,团队投票选出最优方案:周雨薇的聊天优化为核心,赵阳的匿名树洞加关键词过滤,林小柔的校园服务专区采用文本菜单形式,陈宇的广告系统暂时封存,改为在群组介绍页插入静态图文。
西、珞珈山上的需求听证会
为了验证方案,王小龙组织了场用户听证会。二十名不同院系的学生围坐在机房,ID“樱花草”说:“匿名树洞很好,但能不能设置‘仅同校可见’?我不想让外校生看到我的秘密。”ID“程序媛”提出:“希望聊天记录能导出,方便整理讨论内容。”
周雨薇当场修改代码,实现了“院系权限设置”;赵阳则用磁带机做了个简易备份系统,把聊天记录存为TXT文件;陈宇抓住机会宣传校园服务专区:“下周计算机系有免费装机活动,想参加的同学请在专区报名。”现场立刻有十人扫码——虽然此时二维码尚未普及,但团队用软盘作为报名介质,也算因地制宜。
听证会结束时,化学系女生提出:“能不能做个‘课程表共享’功能?我总记错教室。”王小龙看了眼赵阳,后者立刻掏出笔记本:“需要对接教务处系统,得黑进他们的FoxBASE数据库......”周雨薇皱眉:“黑进系统?违法的!”王小龙笑了:“我们可以申请数据接口,明天我就去教务处谈合作。”
五、跨世纪的功能冻结
1994年最后一天,团队举行“功能冻结”仪式。王小龙用红笔在白板上圈出最终功能列表:
- 核心功能:实时聊天(支持院系权限)、兴趣群组(最多50人)、文件传输(单文件≤1MB)
- 特色功能:匿名树洞(关键词过滤)、校园服务专区(文本广告)、课程表查询(对接教务处)
- 技术限制:拨号接入延迟≤3秒,并发用户≤1000人
陈宇举着财务报表:“按这个配置,服务器成本能控制在15万以内,剩下的钱够撑到明年夏天。”周雨薇展示最新测试数据:“树洞功能的谣言发生率0.3%,主要是错别字,己通过自动纠错解决。”赵阳摸着新到的戴尔服务器:“这玩意儿的奔腾处理器,跑我们的程序跟玩似的。”
午夜钟声响起时,林小柔从北京打来越洋电话——她用实验室的专线接入:“我在《华尔街日报》看到,AOL用户突破300万了,我们的‘珞珈通’说不定能成为中国的AOL。”王小龙看着窗外的烟花,想起白天教务处老师说的“年轻人就该敢想敢干”,忽然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中国的谁,而是成为世界的‘珞珈通’。”
团队成员互相击掌,周雨薇把功能列表打印出来,每个人在末尾签名。王小龙在最下方写下:“1994年12月31日,我们选择相信——相信代码有温度,相信分歧能凝聚成共识,相信每个功能模块都是未来的一块拼图。致即将到来的1995年:愿我们的程序永不崩溃,愿用户的笑脸永远在线。”
窗外,珞珈山的雪越下越大,机房的暖气嗡嗡作响。赵阳忽然指着服务器屏幕:“看!有人在跨年夜的树洞留言:‘感谢珞珈通,让我在异乡的冬夜,找到了能说晚安的人。’”陈宇掏出珍藏的易拉罐啤酒:“为了异乡的晚安,干!”
这是1994年的最后一夜,白板上的功能模块图还带着马克笔的新鲜痕迹,服务器的风扇声像心跳般规律。王小龙知道,这场关于功能设计的博弈,本质是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就像他在代码里写的注释:/* 每个分歧都是代码的呼吸孔,让氧气进入,让灵感流通 */。而他们,正在用青春做笔,在互联网的空白页上,写下属于中国大学生的第一行浪漫代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21D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