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一章:田园社交

小说: 我在家乡种个田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家乡种个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25U2/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后的第一场晨雾还未散尽,晒谷场上己响起此起彼伏的木锨翻动声。我抱着刚摘的青皮核桃蹲在石碾旁,看王大爷用斧头劈开坚硬的外壳,琥珀色的果仁上还挂着黏腻的汁液。村里的婆娘媳妇们围坐在竹匾边择菜,苋菜的紫红汁液染在指甲上,像涂了天然的蔻丹。

"小林啊,你那大棚里的奶油南瓜咋种的?"张婶把一捆带着泥土的香菜甩在石板上,"我家那几棵结得跟拳头似的,你家的咋就能长到小盆儿大?"

我擦了擦手上的核桃汁,从帆布包里掏出本牛皮笔记本:"张婶,关键在授粉。我用毛笔蘸雄花花粉涂在雌花上,每根藤只留两个瓜,养分集中。"说着翻到夹着黄色便签的那页,上面画着详细的授粉示意图。

王大爷凑过来看,烟袋锅在鞋底磕得咚咚响:"年轻人就是有法子,我们以前都是靠天收。"他缺了半颗的门牙漏着风,笑起来满脸的皱纹挤成一团。晒谷场的另一端,几个壮劳力正把新收的稻谷扛上脱粒机,柴油机的轰鸣混着扬起的金色稻尘,在晨雾里织出暖洋洋的光网。

这样的场景在农场步入正轨后成了常态。每个周末,附近的村民都会自发聚到晒谷场或我的办公室,有时是交换菜种,有时是讨教养殖技术。我把从农科院学到的知识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手册,还在农场开辟了"共享工具间",把闲置的播种机、喷雾器都贴上标签供村民使用。

"林老板又在给乡亲们上课呢?"阴阳怪气的声音像冰锥刺破暖意。王老三叼着根麦穗从晒谷场边缘走来,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歪系着纽扣,眼神在我和村民们之间来回逡巡,"哟,这笔记本画得跟年画似的,就是不知道管不管用。"

张婶立刻沉下脸:"老三,你家那几亩地荒得都长草了,还好意思说别人?"王老三年轻时赌输了家底,老婆带着孩子跑了,如今一个人守着几亩薄田混日子,见不得别人好是出了名的。但今天他的话格外刺耳,尤其是那句"年画",让我想起上周他偷偷翻我放在窗台上的种植笔记。

我压下心头的不快,把笔记本合上:"王三哥要是不嫌弃,下次育苗时我多育些秧苗给你送去。"

"得了吧,"他嗤笑一声,蹲到石碾另一边掏耳朵,"谁知道你那苗是不是跟上次似的,看着光鲜,种下去全是蔫巴货。"这话像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水面,村民们的目光瞬间变得复杂。我知道他指的是之前我从华农禽业买来的问题种苗,但那批苗我从未卖给过村民,他明显是在含沙射影。

王大爷赶紧打圆场:"老三,别瞎说。小林的苗啥样,我们种过的人最清楚。"说着举起手里的南瓜籽,"你看这籽多,哪回不是先紧着咱们村分?"

王老三没再说话,只是用指甲刮着石碾上的青苔,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我注意到他袖口沾着新鲜的泥渍,颜色和我农场育苗棚附近的土壤很像。这个细节让我心头一凛——最近几天,总有几株新栽的菜苗莫名枯萎,难道和他有关?

接下来的半个月,王老三像个幽灵般出现在各种村民聚会中。在李叔家的葡萄架下,大家讨论着如何防治霜霉病,他突然插嘴:"用什么药啊,我看林老板那大棚里的葡萄叶倒是油亮,怕是打了不少激素吧?"在村东头的老槐树下,妇女们分享自制的豆瓣酱,他捏着我的那罐闻了闻:"哟,这豆子发得这么好,不会是加了啥速成的东西吧?"

每次他开口,空气都会瞬间凝固。起初我以为是他性格孤僻,但渐渐地,一些不对劲的细节开始浮现:我放在工具间的测温仪莫名其妙摔碎了,育苗棚的遮阳网被割出几道口子,甚至有次发现仓库的门没锁,幸好及时发现才没丢东西。

"林总,我觉得这事不简单。"技术员小王把监控录像截图放在我面前,画面里王老三穿着深色外套,凌晨三点出现在农场围墙边。虽然没拍到他翻墙,但那段时间正好是育苗棚遮阳网被割破的日子。

我盯着截图里模糊的人影,想起第一次在晒谷场见他时,他袖口的泥渍。那天我特意去育苗棚附近查看,发现有处泥土被翻动过,像是有人试图挖取什么。难道他是想偷我的育苗技术?或者,有更复杂的原因?

重阳节那天,村里按惯例举办"百家宴"。各家各户端着拿手菜聚集在祠堂前的空地上,八仙桌上摆满了粉蒸肉、梅菜扣肉、酸辣土豆丝,热气腾腾的蒸汽混着酒香在暮色里弥漫。我端着自己做的啤酒鸭刚坐下,王老三就端着一碗黑乎乎的东西凑过来,往桌上重重一放:"尝尝我做的霉豆腐,祖传手艺。"

那碗霉豆腐散发着刺鼻的酸腐味,和周围的香气格格不入。张婶皱眉想把碗推开,王老三突然提高嗓门:"怎么,嫌弃我这穷鬼做的东西?不像有些人,靠着花里胡哨的玩意儿骗城里人钱,背地里指不定用了多少脏手段呢!"

"王老三你过分了!"我猛地站起来,啤酒鸭的汤汁溅在桌布上,"我哪里对不起你,你要处处针对我?"

他梗着脖子,眼神躲闪:"我针对你?我只是实话实说。谁知道你那有机蔬菜是不是真的不打药,说不定就是换了个包装骗人!"

"够了!"一首没说话的村长老李头重重拍了下桌子,"老三,小林来村里这几年,帮了多少忙,大家心里都有数。你要是再胡说八道,就别怪我不客气!"

王老三被镇住了,讪讪地坐下,却仍在用怨毒的眼神盯着我。我注意到他放在桌下的手紧紧攥着个东西,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宴会不欢而散,我收拾东西时,无意间看到王老三放在墙角的空碗,碗底粘着一小块蓝色的塑料碎片——和我育苗棚里用来标记特殊品种的标签颜色一模一样。

这个发现让我彻夜难眠。王老三的行为绝不仅仅是嫉妒那么简单,他似乎在刻意破坏我的农场,甚至可能在窃取技术。但他一个光棍汉,要这些做什么?难道背后有人指使?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去镇上买农资,在农机站门口看到王老三正和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说话。那男人穿着挺括的夹克,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两人凑得很近,不时往我农场的方向指指点点。看到我时,王老三立刻闭上了嘴,中年男人则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我假装没看见,转身走进农资店,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那个男人是谁?他和王老三是什么关系?他们在密谋什么?无数个问号在脑海里盘旋,让我想起第18章里被华农禽业坑骗的经历——难道这次,又有竞争对手想通过不正当手段搞垮我的农场?

回到农场,我立刻调阅了最近半个月的所有监控录像。在王老三出现在围墙边的那晚,果然还有另一个模糊的身影和他接头。虽然看不清脸,但那人手里拿着的平板电脑,和我在镇上看到的中年男人用的款式一模一样。

真相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王老三的阴阳怪气、暗中破坏、窃取技术,很可能都是受人指使。而那个幕后黑手,极有可能是附近某个眼红我农场发展的同行。这个发现让我脊背发凉,原来田园生活的宁静表象下,还隐藏着如此复杂的商业竞争。

深秋的风卷起落叶,在晒谷场上堆成金黄的小山。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远处王老三那几亩荒芜的田地,心里五味杂陈。这个总是阴阳怪气的村民,或许只是别人手中的一颗棋子。但无论如何,我必须找出幕后真凶,保护我的农场,保护那些信任我的村民。

夜幕降临,我给镇派出所的老同学打了电话,详细说明了情况。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说:"小林,你做得对。这种事不能姑息。我们会暗中调查,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挂了电话,我走到养殖区,麻鸭们正在稻茬地里悠闲地踱步。月光洒在它们油亮的羽毛上,泛着柔和的白光。我知道,田园社交不仅仅是分享美食和经验,更是一场人心的博弈。而那些隐藏在笑脸背后的暗流,那些看似无意的冷嘲热讽,都可能是未来风暴的前兆。

在祠堂屋檐下,残留的百家宴灯笼还在风中轻轻摇曳。我伸手触摸冰冷的竹篾,想起王老三最后看我时那怨毒的眼神。这个伏笔,就像埋在泥土里的种子,终将在某个时刻破土而出,而我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家乡种个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25U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家乡种个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25U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