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过去,村里人都收拾闲散的心思,准备新一年的春耕。
好彩婶背着凛生从外面回来,经过供销社门口,编织袋里装着香烛和纸钱。
“好彩婶,过几天是什么日子吗?怎么要买香烛?”
“嘘,这种事不要张扬,等下被说封建迷信。
“我们凛生百日了,要带他去拜拜榕树干爹,保佑他平安长大。”
“凛生百日啦,我可以一起去吗?我也要为他祈福!”
“可以,榕树谁都能拜,是保佑这里全部人的。
“你们来了这么久都没拜过,赶紧跟着一起去吧,不然榕树干爹要怪你们不识礼数了。”
领坡村的榕树神供奉在林场里。
在笔首高大的松树、杉树林里,一棵枝叶宽阔茂盛的榕树落地成丘,静静地等待着村民的到来。
长叔和好彩婶剥开榕树的根须,找到树下的神龛。
他们支起小木桌,摆上苹果、柑橘、猪肉,又从地上捡了几枝榕树的枝叶放上去。
在桌上点燃红烛,把香插在树根的缝隙里,好彩婶将凛生抱在怀里,闭上眼睛,双手合十,虔诚许愿。
沿着来时开辟的小路回去,一行人将落叶踩出“唦唦”的声响。
“哎呀,这里有几个香菇!”长叔惊喜地喊道。
“这么走运,咱们凛生真有福气!”
长叔走近枯树干,把香菇摘下来。
“回去加餐咯!”
“长叔,好彩婶,还是不要吃野生的蘑菇吧,万一是有毒的怎么办。”
“没事的,我们认得。”长叔自信地说,“这个就是香菇。”
“那还是有吃到毒蘑菇的风险,想吃的话我们采购一些人工种植的回来,这样安全些。”
“买的香菇可贵了,我们吃不起。”
回去后起妍一首放心不下,长叔、好彩婶还是把香菇下锅了,好在吃了以后没有不舒服。
为了吃到香菇,他们居然敢冒这样的险,这在“现代人”起妍看来很难理解。
香菇在这时这么吃香吗?
起妍问了乔母。
“香菇?我也好久没吃了。
“从前在城里,也是过年的时候才放几个干菇到锅里一起煮花肉,家明小时候香得把菜汁拌进饭里一起吃。”
“上周进货时我看了一眼,”家明说,“干香菇要二十块钱一斤呢。”
那确实是很奢侈。
起妍在系统里搜寻,这个时期的香菇种植以人工段木栽培为主,对于木质的要求高,需要砍伐栎树、桦树等。
但林木资源是很珍贵稀缺的,采伐许可很难申请。
但其实,代料栽培技术这个时候己经出现,并在十年后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普及,取代了木材基质,降低了种植香菇的成本,还提高了产量。
而其中可以作为代料的棉籽壳,在谷宁江上游的棉花试验田里刚好就有!
起妍激动万分,在本子上做好笔记,打算先在他们家房子前的空地上试种一批。
她到村里农科所的驻地,以3分钱一斤的价格收购了他们完成试验丢弃的棉籽壳。
因为试验取样的棉花量比较少,所以棉籽壳上残留的棉绒比较多,这就非常适合拿来种香菇。
麸皮在刘二强那喂鸡有,她用原价买了一些。
之后,她到跑了一趟省城,买了少量石膏、生石灰,还购买了塑料膜和多菌灵粉末。
由于野生香菇携带杂菌较多,种出别的有毒蘑菇的风险比较大,起妍还需要到农科所购买经过筛选、纯化的菌种。
一切准备好后,起妍拿起铁锹,开始她的种菇致富大业!
乔母看着家门前凭空出现的铁棚,里面堆起了一个胸口那么高,展臂那么长的土堆,好奇地靠近。
“妈,停一下,不要进去,会污染环境的!”
“哦对不起,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研究低成本种香菇,成功了就推广到村里。
“你看,这是棉籽壳、麸皮、石膏、生石灰拌成的培养料,上面铺了塑料膜保温,六七天之后就可以把菌种种下去了。”
这时是初春,气温有点低,起妍搬了几个瓦盆到棚里,烧些木柴来增温。
培养料发酵好后,她把料装进耐高温的塑料袋,扎实袋口,又在上面扎了几个孔,然后放进蒸锅里高温灭菌了一整天。
到了接种菌种这天,她将多菌灵粉末配成溶剂,喷洒在铁棚各处消毒,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取出菌种,种入菌袋里。
在漫长的发菌期,起妍时时留意铁棚里是不是太潮湿,把石灰撒在地面吸湿、抑菌。
一个多月过去,菌袋里长满了菌丝,铁棚的顶盖可以拆掉一半让菌种晒晒太阳了,但这时反倒要经常喷水保持高湿度。
两个月的时间里,起妍看着自己精心照料的香菇从绿豆那么小长到虎口那么宽,心里也慢慢跟着开了花。
收获这天,张书记和林组长也来帮忙。
香菇一摘下来就放到土灶上烘干。
到了傍晚,天上布满彩霞,村政府前的空地上平铺着两三百斤干香菇。
七月天里,太阳刚下山,地面暑气未消,把干香菇烘得香喷喷的。
村民们围聚在一起,对着它们啧啧称奇。
“这么多干香菇,能卖多少啊?”
“得五六千哦。”
“种田得种十年的地。”
“乔家发财了。”
“不得了。”
起妍挤进人群,打断了村民们的议论。
“各位,请先听我说。
“刚刚的算法不太妥当,这五六千还得扣除一半的成本。
“而且种香菇非常耗费精力,你们看,我这半年都瘦了一大圈。所以只种香菇的话,种这么多,就不能干别的农活了。
“但我计算过,在家里少量种植,每年可以增收至少两百块,多的话五百块,这作为副业还是很可观的。
“我准备找个时间,向大家分享我这半年来的经验,到时感兴趣的都可以来听听。”
听到这里,村民们异常兴奋,仿佛炸开了锅,纷纷举手说要报名。
起妍将收下来的干香菇以比市场价低两三块的价格销售,很快就被订购一空。
扣除成本,她给自己留下了20%,其余的存到村集体的基金里。
领坡村种出低价香菇的事传到了邻近的镇村,村领导派出干部找起妍取经。
这天,一位许久未见的贵客来到了村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27R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