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东风剪开冰河时,我正在卫生室给邻村的张嫂子接生。土炕上的产妇疼得首打滚,她婆婆非要请神婆跳大神,被我拦在门外:"胎位不正,必须马上转胎!"
张桂兰举着煤油灯的手在发抖,灯油差点泼出来:"霞霞,这要是有个闪失......"
"不会。"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想起现代产科视频里的膝胸卧位法,"婶,帮我扶住她的腰,慢慢向左侧翻身......"
婴儿的啼哭划破黎明时,张嫂子的婆婆跪在地上磕头:"活菩萨啊!俺们再也不迷信了......"我摘下被鲜血浸透的手套,看见张桂兰正在给婴儿裹襁褓,动作比上次小花生病时熟练了许多。
消息像蒲公英的种子般随风飘散,惊蛰那天,三十里外的李村派人来请,说是村长的母亲得了怪病,肚子胀得像鼓。李大海把板车检查了三遍,张桂兰往我药箱里塞了六个白面馒头:"路上吃,别饿着。"
患者的腹部叩诊呈鼓音,我掀开她的衣襟,看见肚脐周围有蚯蚓状青筋。"是肝硬化腹水。"我掏出听诊器,听见肝区有明显的摩擦音,"得用利尿剂,再补充蛋白......"
"啥是利尿剂?"村长搓着粗糙的手掌,"俺们村连盐都得省着吃......"
我想起地窖里泡的黄豆,转身对王知青说:"去磨点豆浆,每天三次,每次一碗。"又从药箱里拿出自制的泽泻茯苓汤,"这个利水消肿,先喝三天看看。"
离开时,村长硬塞给我一筐鸡蛋,张桂兰推了半天,最后拿了两个:"下不为例啊,再给就折煞这丫头了!"
谷雨时节,我在晒谷场办了第一场卫生讲座。陈老师用木板做了块黑板,王知青画了人体解剖图,虎子和小花举着写有"饭前洗手"的木牌。张桂兰搬来自家的八仙桌,上面摆着显微镜——这是县医院淘汰的旧物件,刘大夫托人捎来的。
"大家看这个。"我用针挑了点泥土放在载玻片上,通过显微镜指给村民看,"这些会动的小东西就是细菌,能让人拉肚子、发烧。"
赵大爷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忽然拍大腿:"娘的,跟俺家粮仓里的米虫似的!"
"对,所以咱们要把水烧开再喝,碗筷用开水煮......"我话没说完,看见张桂兰正在给几个婆娘演示如何用草木灰消毒伤口,动作规范得像受过训练的护士。
芒种那天,公社突然来了辆吉普车,下来两个穿中山装的干部。我正在给周婶的孙子治疖子,手心全是汗——生怕他们说我搞"资本主义复辟"。
"李霞同志,"为首的干部掏出笔记本,"我们接到群众反映,你在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中表现突出,想请你去公社做个经验分享......"
张桂兰端着茶水进来,听见这话,差点把茶碗摔了:"啥?俺们霞霞才十七岁!"
"婶,没事的。"我冲她笑笑,转头对干部说,"能不能把分享会改成现场教学?我带大家去认草药。"
夏至的山林里,我带着公社各队的赤脚医生辨认草药。王知青背着标本夹,张桂兰举着扩音器——这是陈老师从学校借来的,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最新章节随便看!声音能传出去二里地。"这是蒲公英,能清热解毒......"我话没说完,看见张桂兰蹲在草丛里挖草药,腰间挂着我给她做的急救包。
"李大夫!"远处有人喊,"俺们队长被蛇咬了!"
伤者的小腿上有两个深紫色牙印,我翻开《毒蛇咬伤手册》,迅速判断是蝮蛇咬伤。"结扎伤口上方!"我扯下自己的腰带,"王知青,找半边莲!"
张桂兰忽然从急救包里摸出个小瓶:"这是你上次泡的蛇药酒吧?"
酒液浇在伤口上时,伤者疼得首喊娘。我取出随身带的三棱针,在火上烧了烧,划开毒牙痕:"挤出血,别怕!"
暮色漫过山林时,伤者的开始消退。公社干部掏出笔记本记录,忽然问:"你这些法子,都是跟谁学的?"
"跟广播学的,跟书上学的。"我擦了擦手上的血,看见张桂兰正在给伤者喂小米粥,"还有,跟村民学的,他们认识好多草药。"
立秋的傍晚,卫生室门口停了辆崭新的自行车,县医院的刘大夫扶着车把笑:"小李大夫,这是给你的奖励,以后去镇上进货方便些。"
张桂兰摸着车座上的塑料皮,忽然说:"刘大夫,能不能给俺们村也装个电话?上次有急症,跑了三里地找公社电话......"
"这事我来办!"刘大夫掏出钢笔在本子上记,"还有什么需求?"
"需要个恒温箱,存疫苗。"我翻开药品清单,"再给虎子和小花发个红卫兵袖章,他们现在是卫生室的小卫士了。"
虎子挺起胸膛,小花举起写有"禁止吸烟"的木牌,张桂兰看着他们,忽然转身去灶间烧水,背影比往常挺拔了许多。
月上梢头时,我骑着新自行车在村道上转圈,虎子和小花坐在后座尖叫。李大海靠在门框上笑,张桂兰抱着件毛衣追出来:"慢点儿!小心摔着......"
毛衣落在肩头,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我忽然想起穿越那天,在土坯房里摸到的粗布补丁。此刻的毛线柔软温暖,针脚细密,袖口还绣着朵小小的蒲公英。
"婶,这毛衣......"
"嫌丑就别穿!"她转身要走,却在听见我喊"很好看"时,肩膀轻轻抖了抖。
夜风裹着草药香袭来,卫生室的煤油灯次第亮起,像散落人间的星星。我摸着车把上的红绸带——这是张桂兰非要系上的,说是"喜庆"。远处,王知青在教几个婆娘做口罩,陈老师在黑板上写着"预防流感"的标语,李大海正在给卫生室的窗户装玻璃。
我知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无数个村庄需要这样的光亮。而我,终将骑着这辆自行车,带着我的药箱和草药,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把医术和希望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李霞,你看,当我们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时,便会照亮他人的路。而那些被照亮的人,终将接过我们手中的火把,让这温暖的光芒,在人间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