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沃土新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的阳光晒得人发懒,我蹲在村委会的土坯墙下筛麦种,新收的麦粒在竹筛里泛着金黄的光。张桂兰抱着账本过来,账本边角露出半张土壤检测报告:"霞霞,赵大爷他们又在祠堂唠嗑,说你要引进'洋麦子'......"

"走,去听听。"我拍了拍裤腿上的麦屑,顺手把检测报告塞进兜里。祠堂里弥漫着旱烟和霉味,十几个老农围坐在八仙桌旁,赵大爷的烟袋锅子敲着桌沿:"俺种了三十年'老金黄'小麦,亩产二百斤稳当当,你说的那'高产9号',吹得亩产八百斤,鬼才信!"

"就是,"周大叔抠着指甲缝里的泥土,"前年公社推广的'跃进稻',秆子倒是高,一场风全吹倒了,收的稻谷还没草多!"

我摊开检测报告,用铅笔尖点着土壤养分数据:"大爷们,咱村的地氮含量低,'老金黄'耐贫瘠,但产量上不去。'高产9号'需肥量大,不过咱们有沼气池的沼液,正好补上。"

李大海蹲在墙角削木叉,忽然开口:"俺跟着霞霞在试验田试种过,麦秆比'老金黄'粗两圈,抗倒伏。"他掏出个布包,里面是颗粒的麦粒,"你们看,千粒重比咱们的种子高五克。"

赵大爷捏起麦粒对着阳光看,忽然哼了声:"光杆粗有啥用,要是遇着倒春寒......"

"所以得搭配种植。"我展开轮作示意图,"咱们把地分成三块,两块种'高产9号',一块留着种'老金黄'当保险。开春育秧时,先在温室里炼苗,增强抗寒能力。"

王知青抱着笔记本进来,上面画着气温变化曲线图:"根据近十年的气象数据,倒春寒平均每三年出现一次,咱们可以提前用烟熏法预防。"

周大叔盯着曲线图,忽然挠了挠头:"你这图上的弯弯曲曲,比俺家孙子的算术题还难懂......"

"简单说,"我拿起桌上的粗瓷碗,"就像熬粥,火候到了才能稠。咱们提前看好天,给麦苗穿'防寒衣',就能熬过低温。"

张桂兰忽然从兜里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烤得金黄的麦饼:"都尝尝,这是用试验田的麦子磨的面,比'老金黄'多三成麸皮,劲道!"

赵大爷咬了口饼,腮帮子鼓得老高,忽然瞪我一眼:"就算麦子行,你说的那个啥'甜玉米',咋能生吃?俺活了六十岁,没见过玉米能当水果啃!"

"我见过!"虎子从门外探进头,手里攥着根试管,"姐寄到省农科院的玉米芯检测报告出来了,含糖量百分之十七,比西瓜还甜!"

我掏出手机,点开存了三年的视频——那是穿越前在超市拍的水果玉米货架:"大爷们看,这是大城市卖的'金银粟',黄白相间,煮熟了吃着像糯米饭,生的嚼着像甘蔗。"

祠堂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周大叔凑到屏幕前,鼻尖几乎碰到玻璃:"真有这么稀罕的玉米?"

"咱们先试种半亩。"我指着窗外的试验田,"就用大棚育苗,错峰上市,赶在中秋前成熟,能卖上高价。"

李大海忽然站起来,把削好的木叉递给赵大爷:"老哥哥,俺们这辈子守着几亩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 不就盼着多打些粮?霞霞说的这些,俺试过,靠谱。"

赵大爷握着木叉,忽然叹了口气:"唉,俺不是不想试,是怕糟蹋了种子......"

"这样吧,"我掏出自己的粮票本,"种子钱算我的,要是试种失败,我赔给大家。要是成了,秋后分红多给大爷们两成。"

会议室里沉默了片刻,赵大爷忽然拍了下桌子:"啥赔不赔的!俺们信你!不过丑话说前头,要是这'洋麦子'长得不如俺的'老金黄',你得给俺们唱三天大戏!"

"成!"我伸出手,和他粗糙的手掌握在一起,"要是成了,大爷们得跟我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散会后,张桂兰拽着我往试验田走,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霞霞,你真拿自己的粮票换种子?"

"没事,"我望着远处正在翻整的土地,"去年油坊分红,我攒了些钱。再说,咱们不是还有向日葵种子当'保底'吗?"

她忽然从兜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向日葵花盘:"这是俺偷偷留的种,要是玉米不成,咱就补种这个......"

我接过花盘,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老茧,忽然想起三年前她举着烧火棍骂我的模样。如今她的手不再只会打人,还会记账、绣花、播种希望。

暮色浸透试验田时,李大海正在搭育苗棚,虎子和小花往营养钵里撒种子。我蹲在田埂上,用树枝画下株距标记,忽然听见赵大爷在身后嘀咕:"傻丫头,咋把自己的退路断了......"

"大爷,"我回头笑了笑,"您看这土地,哪有什么退路?咱们只管往前种,总能长出花来。"

他猛地咳嗽了两声,转身往家走,却在路过我身边时,往育苗棚里添了捆塑料布:"夜里冷,盖上......"

月光爬上棚顶时,虎子举着荧光棒跑来:"姐,我在每个营养钵上都做了记号,A区用沼液,B区用化肥,C区用草木灰......"

"好样的。"我摸了摸他的头,看见小花正在给玉米种子讲故事:"小种子快快长,长大了去城里见世面......"

远处的蛙声此起彼伏,我躺在育苗棚旁的草垛上,望着满天星斗。手机在兜里轻轻震动,虽然没有信号,但锁屏壁纸依然清晰——那是穿越前我在郊区拍的麦田,和眼前的土地如此相似。

张桂兰端着热汤过来,坐在我身边:"霞霞,你说的那个'农业嘉年华',真能引来城里的娃娃?"

"能。"我指着星空,"等咱们的水果玉米成熟了,他们会坐着大巴来,摘玉米、磨面粉、看萤火虫,临走时还会买走咱们的向日葵花束。"

她忽然笑了,汤勺碰着碗沿发出清脆的响:"俺这辈子,还没见过萤火虫能卖钱......"

我望着她的侧脸,忽然想起母亲字典里的那句话:"土地从不辜负耕耘的人。"此刻的星光下,新的种子正在土壤里舒展根系,就像我们的希望,在质疑与信任的交织中,深深扎进这片充满可能的土地。

李霞,你看,每一次破土都伴随着阵痛,但只要有光,有汗水,有愿意陪你试错的人,春天就永远不会太远。而我们,终将在这垄新苗中,看见比星光更璀璨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