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同蜿蜒流淌的江河,裹挟着岁月的痕迹悄然向前。在这悠悠数载里,杏林学堂化作培育仁医的沃土,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里走出,带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奔赴西方。有的在繁华都市的街巷间悬壶济世,有的回到宁静的故乡守护乡亲,而他们共同的名字——杏林学子,渐渐成为百姓口中信赖的象征。
那日清晨,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学堂的飞檐上,门前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快看!那不是临州大名鼎鼎的周大夫吗?”“听说他治好了太守的顽疾,怎么会来咱们这儿?”人群中,一袭素白长衫的年轻大夫步履匆匆,他怀中紧抱着一个斑驳的药箱,箱角还系着褪色的红绸——那是苏浅月多年前送他的平安结。
周大夫冲进学堂时,苏浅月正踮着脚整理顶层医书。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她转身的瞬间,手中的竹简“啪嗒”落地。“师父!”周大夫双膝重重跪地,泪水夺眶而出,“阿青回来看您了!当年若不是您把高烧的我从雪堆里抱回将军府,用仅剩的小米粥喂我,我早就……”他哽咽着说不下去,额头贴着青砖,久久不愿抬起。
萧逸寒闻声而来,腰间的玉佩随着步伐轻晃。他用力扶起弟子,粗糙的手掌重重拍在对方肩头:“好小子!听说你独创的‘子午流注针法’,连太医院的老先生都来请教?”阿青抹了把脸,露出当年调皮的笑容:“还不是师父教我‘用兵要懂时辰,行医要看气血’,我把行军布阵的法子用到了针灸上!”
话音未落,学堂后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少女举着陶罐冲进来,正是被苏浅月收养的另一名孤儿小芸:“师父!阿青师兄!我按《伤寒论》里的方子,给王婶熬了桂枝汤,她喝完发汗后,烧真的退了!”她兴奋得脸颊通红,陶罐里还飘着淡淡的药香。
“且慢。”阿青接过陶罐轻嗅,眉头微皱,“这汤虽解了表症,但王婶素来体寒,你该在方子里加三钱附子。”他转头看向苏浅月,“师父,我在临州遇到过类似病例,发现加了附子后,病人康复更快。”苏浅月欣慰地点头,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医妃娇宠残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取出泛黄的医案本:“把你的发现记下来,这能帮更多大夫少走弯路。”
这时,角落里传来怯生生的声音:“师兄师姐,我……我有问题。”说话的是新入门的小徒弟阿木,他攥着被翻皱的《本草纲目》,“书上说朱砂安神,但我给张秀才用了,他反而彻夜难眠,这是为何?”阿青蹲下身子,耐心解释:“朱砂性寒,张秀才本就阴虚火旺,该用酸枣仁汤……”他边说边从药箱掏出药材,手把手教阿木辨认。
突然,学堂外传来喧闹。几个村民抬着担架冲进来:“大夫!救救我儿!他被毒蛇咬了!”苏浅月立即起身查看,却见阿青己撕开伤者裤腿——伤口发黑,明显是五步蛇毒。“师父,让我来!”他迅速从药箱取出匕首,在火上烤了烤,“当年您教我‘以毒攻毒’,这蛇毒要用七叶一枝花,但现在来不及采药……”说着,他咬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滴在伤口周围。
“胡闹!”萧逸寒要上前阻止,却被苏浅月拦住。只见阿青运功逼毒,伤口处渐渐渗出黑血,伤者的脸色也缓和下来。“师父教过我,医者必要时需舍己为人。”阿青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我自幼习武,体质比常人强,这毒能扛住。”
夕阳西下,余晖将学堂的影子拉得老长。阿青从行囊中取出一个锦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封感谢信:“师父,这是这些年被治好的百姓写的。最上面那封,是李婆婆临终前让孙子代笔的……”他声音发颤,“她说,若不是我治好她的哮喘,她都看不到孙子娶妻。”
苏浅月抚摸着信纸,泪水滴在墨迹上晕开:“阿青,你做到了。当年那个偷藏馒头分给弟弟妹妹的小乞丐,如今成了济世良医。”萧逸寒揽过妻子的肩膀,看着院中嬉闹的弟子们:“咱们的医术,终究是扎下根了。”
夜色渐浓,学堂内依旧灯火通明。阿青握着苏浅月赠予的银针,正在教小徒弟们练习针法;小芸哼着歌谣,细心地给药材分类;阿木则趴在桌上,认真誊写白天学到的医案。窗外,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杏林学堂的牌匾上,见证着医者仁心的代代相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2N9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