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百四十四章 青天大老爷!建奴打人了啊!

小说: 形势逼人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形势逼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3D1P/ 章节无错乱精修!
 

掌柜的见吴守仁和常永安不仅没有识趣离开,反而当众高声理论,一副据理力争的模样。

心中那股因多年听闻辽东惨事而积郁的怒火,如同被浇了滚油般“腾”地一下直冲顶门。

他平日里迎来送往、和气生财的面具彻底撕下,一张脸涨得通红,额角青筋暴起,指着二人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方脸上,声音尖厉地破口大骂:

“举人?我呸!”

他狠狠啐了一口,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和不屑。

“一个蛮夷鞑子,也配称举人?谁知道你们那功名是怎么来的?是舔了哪个上官的靴子,还是走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歪门邪道才混来的?”

“说不定就是洪督师为了安抚你们这些降虏,才赏给你们的一块遮羞布!赶紧给我滚蛋!别脏了我的地界!”

这恶毒至极的揣测和侮辱,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了吴守仁和常永安最敏感、最在意的自尊心上。

他们寒窗苦读,历经艰辛才获得这举人功名,视若性命,如今却被一个市井商人如此轻贱污蔑,怎能不怒?

“你.......你血口喷人!”

吴守仁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气血翻涌,多年来因出身而压抑的委屈、愤懑、以及极力想要融入却总被排斥的痛苦,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他再也顾不得什么斯文礼法,怒吼一声,如同被激怒的困兽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右手猛地伸出,死死揪住了掌柜那件绸面棉袄的前襟。

力道之大,几乎将掌柜提离了地面。

常永安见同伴受此奇耻大辱,也是热血上涌,同仇敌忾,毫不犹豫地抢上前去,挥拳就要帮吴守仁助阵。

掌柜的猝不及防被揪住衣领吓了一跳,但随即反应过来,一边奋力挣扎,一边对愣在一旁的店小二吼道:

“还傻站着干什么?抄家伙!把这俩蛮子给我打出去!”

那店小二虽有些胆怯,但见掌柜发话,也只得硬着头皮抄起门边的一把扫帚,加入了战团。

一时间,原本还算雅静的客栈大堂,彻底陷入了混乱。

吴守仁和掌柜的扭打在一起,常永安则与店小二厮打。

桌椅被撞得东倒西歪,桌上的茶壶、茶杯“噼里啪啦”摔碎一地,茶叶和水渍溅得到处都是。

劝架的学子们试图拉开双方,却反而被卷入推搡之中,惊呼声、怒骂声、呵斥声、家具倾倒声混杂在一起,响彻整个客栈,引得门外街道上的行人纷纷驻足,好奇地向内张望议论纷纷。

这场突如其来的全武行动静实在太大,更不巧的是,此时恰好有一队隶属于中城兵马司的巡逻兵丁,正沿着米市胡同例行巡查。

年关将至,崇祯皇帝的万寿圣节临近,京城内外戒备本就比平日森严。

加之各地赴京赶考的举子云集,鱼龙混杂,为防滋生事端,维持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马司以及暗探遍布的锦衣卫,早已奉上命加强了各处的巡查力度。

京城核心区域已是数日太平,没想到在这相对偏僻的南城客栈,竟会传出如此激烈的打斗喧哗之声。

带队的小旗官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闻声立刻警觉起来,手按腰刀,低喝一声:

“有情况!跟我来!”

便带着七八名手持水火棍的兵丁,迅速冲进了“悦来”客栈。

一进大堂,眼前的混乱景象让这些小旗官眉头紧锁。

只见四五个书生模样的人正扭打在一起,旁边还有一群学子模样的年轻人在焦急劝架,地上杯盘狼藉,桌椅歪斜,一片狼藉。

“住手!统统住手!兵马司在此,何人胆敢在天子脚下放肆!”

小旗官运气开声,如同炸雷般一声暴喝,同时示意手下兵丁上前强行分开斗殴者。

训练有素的兵丁们立刻上前,两人一组,用力将仍在撕扯的吴守仁、常永安与掌柜、店小二强行架开。

被分开的四人兀自怒目相视,气喘吁吁。

此时方能看清双方状况:

吴守仁和常永安二人最为狼狈,头上的儒生方巾早已不知去向,头发散乱如草,身上穿的青色直裰儒衫被扯开了好几道口子,露出里面的棉絮。

脸上更是青紫交错,嘴角破裂,渗出的血丝在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刺眼,显然在体力上吃了大亏。

反观掌柜的和店小二,虽然也是头发凌乱,衣衫不整,满身灰尘,但毕竟常年干体力活,身强体壮,加之打架经验丰富,除了模样狼狈些,并无明显伤痕,只是依旧在骂骂咧咧。

“怎么回事?光天化日,为何在此斗殴?成何体统!”

小旗官面色铁青,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伤势较重的吴守仁、常永安身上,又瞥了一眼站在一旁、惊魂未定的其他学子沉声问道。

不等吴、常二人开口,那掌柜的如同见了救星一般,抢先一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起来,声音更是带着夸张的哭腔:

“军爷!青天大老爷!您可要为我们小民做主啊!”

他指着吴守仁和常永安,声音颤抖。

“就是这两个.....这两个建奴!哦不,是女真人!他们非要住店,小人这店小本经营,实在不敢接待这等身份的客人,就好言劝他们另寻他处。”

“谁知他们竟恼羞成怒,不仅污言秽语辱骂小人,还动手行凶!您看看,他们把小人这店里砸成什么样子了!这损失可让小人怎么活啊!求军爷严惩凶徒,还小人一个公道!”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小旗官的脸色。

吴守仁闻言,气得浑身发抖,不顾嘴角疼痛,急忙大声辩解,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军爷明鉴!休听他一面之词!是他歧视我等出身,见我等户籍为‘女真’,便出言不逊,公然拒客,还百般辱骂我等是......是建奴鞑子!我等气不过,与他理论,是他先动手推搡!我等乃是读书人,岂会无故动手?实是被逼无奈!”

常永安也捂着红肿的脸颊,愤然道:

“军爷,我等乃是堂堂正正的大明举人,有朝廷颁发的路引和户籍为证!此人不仅侮辱我等,更污蔑朝廷法度,请军爷明察!”

其他同行的辽东学子见状,也纷纷出言作证:

“军爷,确是掌柜的无理在先!”

“吴兄、常兄只是据理力争,是掌柜的先动的手!”

“掌柜的言语实在不堪入耳........”

............

小旗官听着双方各执一词的陈述,又命人捡起地上散落的、方才登记时被掌柜丢开的户籍文书仔细查看。

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两份明确标注着“女真户”的户籍上时,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叫一声“不好”!

也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邻里纠纷或者酒后斗殴啊!

一边是开店经商的汉人百姓,另一边却是拥有举人功名、但身份极其敏感特殊的女真学子!

这案子牵扯到朝廷的民族政策、敏感的辽东局势以及科举取士的严肃性,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朝野争议,甚至影响边疆的安定。

这其中的水深火热,绝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兵马司小旗官能够把握和决断的。

想到这里他后背不禁渗出了一层冷汗,明白此事必须谨慎处理,尽快上报。

他不敢怠慢,立刻沉下脸对下属吩咐道:

“来人!将涉事四人全部带回兵马司衙门详细询问!店内损失情况,仔细登记在册!其余无关人等,速速散去,不得在此聚集围观!”

然后,他拉过一名信得过的副手压低声音,急促地叮嘱道:

“你立刻骑马赶回衙门,将此事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禀报指挥大人!记住,一定要强调涉事举子的‘女真’身份!并想办法通过关系尽快将消息通传给东宫!”

“此事关乎重大,已非我等所能处置,恐怕最终得请太子殿下亲自示下才行!”

那副手听到这话,也知道事情紧急,当下便飞一般的奔了出去。

..................

与此同时,东宫的暖阁内,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外面风雪呼啸,室内却温暖如春,炭盆中上好的银霜炭烧得正旺,散发出融融暖意,将严寒彻底隔绝在外。

空气中弥漫着极品龙井茶特有的清雅香气,沁人心脾。

朱慈烺一身常服,神情轻松地坐在主位之上,他对面,正是风尘仆仆、刚刚从辽东卸任返京的洪承畴。

洪承畴虽已换上了干净的官袍,但眉宇间仍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然而更多的则是即将面见储君、展望未来的激动与期待。

朱慈烺面带微笑,亲自执起一把造型古雅的紫砂壶,姿态从容地为洪承畴面前的茶杯续上了热茶。

茶水注入杯中,泛起细微的涟漪和袅袅白气。

“殿下!不可!万万不可!这如何使得!”

洪承畴见状,几乎是触电般地从铺着软垫的绣墩上弹了起来,连忙躬身长揖,脸上写满了诚惶诚恐与受宠若惊。

储君亲自为自己斟茶,这是何等难得的殊荣和恩宠,他岂敢安然承受?

“坐下,坐下。”

朱慈烺微笑着摆了摆手,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洪爱卿不必如此拘礼,你在辽东数年,整军经武,安抚流民,开拓屯田,稳住了危如累卵的关外局势,此乃社稷之功。”

“这一杯茶,既是慰劳你的辛劳,也是本宫代朝廷、代天下百姓谢你,你当之无愧。”

听到太子殿下如此高度肯定自己的功绩,洪承畴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热流,眼眶都不禁有些了。

随后他不再过度推辞,郑重地重新落座,双手微微颤抖地捧起那杯温热的茶仰头一饮而尽。

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暖意直达肺腑,

紧接着他放下茶杯,用袖角轻轻拭了拭眼角,无比感慨地说道:

“臣多谢殿下的知遇之恩,信任之重,臣纵是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对于洪承畴的反应很是受用。

他继续说道:

“洪爱卿一路辛苦,既然回来了,本宫之前许你的承诺也该兑现了,待过了年,朝廷便会明发上谕,着你入阁,参赞机务。”

“日后这军国大事,千头万绪,还需你多多为朝廷分忧啊。”

“入阁”二字,对于任何一位以文臣立身的官员而言,都是毕生追求的极致荣耀和权力巅峰。

洪承畴闻言,心跳骤然加速,强压着内心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狂喜再次离座,随后整理衣冠,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

“臣........臣叩谢殿下天恩!殿下信重若此,臣定当竭尽驽钝,鞠躬尽瘁,辅佐殿下,匡扶社稷!”

随即君臣二人继续喝茶聊天,气氛融洽。

正当朱慈烺正打算趁热打铁,与洪承畴深入探讨关于开海通商、整顿水师、以及未来朝廷财政改革等事情时,门外却传来了轻微而急促的脚步声。

马宝悄无声息地走进暖阁来到朱慈烺身边,弯下腰用极低的声音禀报道:

“太子爷,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在殿外紧急求见,说是有要事需当面禀奏。”

“李若琏?”

朱慈烺微微一怔,脸上掠过一丝明显的疑惑。

据他所知,近来京城内外并无什么特别的军国大事或紧急变故发生。

而且李若琏作为锦衣卫一把手,理应知道此刻洪承畴正在东宫觐见,若非极其紧要之事,绝不会贸然前来打扰。

这突如其来的求见,让朱慈烺心中升起一丝不解。

但他略一沉吟,还是点了点头:

“宣他进来吧。”

一旁的洪承畴见状,十分知趣地立刻起身,拱手道:

“殿下既有要事,臣先行告退。”

朱慈烺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

“无妨,李若琏此时求见,想来也不过是些京城治安或情报汇总之类的常规事务,并非什么机密。”

“洪爱卿即将入阁,提前了解些情况也好,你且坐着,一同听听便是。”

在朱慈烺看来,让洪承畴旁听,既是对其信任的体现,也能让其更快熟悉中枢事务。

洪承畴闻言不好再坚持,只得重新坐下,但身体却下意识地微微前倾,保持着恭敬聆听的姿态,心中却隐隐泛起一丝不安的预感。

不多时,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便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推荐阅读《形势逼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3D1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形势逼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3D1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