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的风裹着寒气,卷过教室窗外的梧桐枝,把最后几片挂在枝头的枯叶吹得簌簌响。
肖胜浩把刚整理好的数学错题本塞进书包,抬头就看见红英正把一本英语词典放进桌肚——那是她前几天借给他查生词的,书页里还夹着张她画的小太阳书签。
教室里己经没多少人了,课桌上堆着卷起来的春联和同学们互赠的贺卡,空气里还飘着刚拆开的奶糖甜味。
红英背上粉色书包,转身跟几个还没走的同学挥手:“新年快乐呀,开学见!”她声音清亮,像冬日里晒暖的溪水,瞬间冲散了几分离别的冷清。
肖胜浩连忙走过去,把一个装着东西的纸袋子递过去:“这是我妈做的糖糕,你拿回去尝尝。”
袋子外面用红绳系着,是他早上特意找出来的——知道红英爱吃甜口,昨天特意让妈妈多蒸了两笼。
红英愣了一下,伸手接过来时,指尖又不小心碰到了他的,两人都像被暖阳烫了似的,飞快地收回手,红英的脸颊泛起和书包带子一样的粉。
“谢谢,我回头也让我奶奶给你装些她做的芝麻酥。”
红英说着,眼睛弯成了月牙,鬓边的碎发被风吹得晃了晃。
肖胜浩点点头,想说点什么,却听见校门口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喊:“红英!”
两人抬头看去,只见建国推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站在路边,车把上挂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应该是给红英带的年货。
红英朝肖胜浩摆了摆手:“我先走啦,你也早点回家!”说着就蹦蹦跳跳地跑过去,像只轻快的小鹿。
建国看见红英,脸上立刻露出笑容,伸手帮她把书包架在自行车后座上,又把布包递过去:“你奶奶说让你路上别贪玩,到家先喝碗热粥。”
红英应着,熟练地坐在自行车横梁上,双手紧紧攥着车把前的横杆。
自行车缓缓驶离校门口时,红英还回头朝肖胜浩挥了挥手,围巾末梢的流苏在风里飘得很远。
肖胜浩站在原地,看着那道粉白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街角,手里还残留着刚才递纸袋子时的温度。
旁边的班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发什么呆呢?再不走,等会儿风更冷了!”
肖胜浩回过神,笑着摇了摇头,把书包往肩上提了提。
风依旧刮得紧,可他心里却暖融融的——口袋里装着红英昨天塞给他的橘子糖,书包里有全班同学签名的新年贺卡,还有和红英约好开学一起给学习小组带年货的约定。
他抬头看向天空,刚才还飘着的零星碎雪不知何时停了,露出一片澄澈的蓝。
肖胜浩迈开脚步往家走,心里悄悄盼着:过年能快点过,这样就能早点回到教室,和红英、和同学们一起,接着在错题本上演算,在梧桐树下讨论,把初一的后半段时光,也过得像糖糕一样甜。
李翠芬把最后一个搪瓷碗放进橱柜时,指腹过碗沿上那圈淡蓝色的碎花——这是她在老房子用了二十多年的物件,搬来儿子家时,她特意用旧布裹了三层,生怕磕着碰着。
蜈蚣小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厨房的抽油烟机还在嗡嗡作响,残留着刚才煎鸡蛋的油烟味,可她总觉得这味道飘不进心里,不如老房子里柴火灶炒出来的青菜香。
她走到客厅的落地窗前,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身上的碎花围裙。
窗外是整整齐齐的居民楼,阳台晾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远处的马路上车来车往,喇叭声时不时飘上来。
李翠芬盯着楼下那片刚栽上没多久的草坪,眼神发空——以前在老房子,推开窗就能看见自家的小菜园,春天种菠菜,夏天搭黄瓜架,秋天摘辣椒,冬天还能在窗台上摆几盆蒜苗,绿油油的看着就舒心。
可现在,眼前除了水泥地就是瓷砖墙,连只叽叽喳喳的麻雀都少见。
“妈,您站这儿干嘛呢?快过来吃水果。”儿媳妇林梅端着果盘走过来,把一瓣削好的苹果递到她手里。
李翠芬回过神,接过苹果却没吃,只是含糊地应了声:“没事,就看看外面。”林梅看她眼神落寞,心里也明白几分,却只轻声说:“外面风大,别站太久,容易着凉。”
等儿子张磊下班回来,家里的氛围热闹了些。张磊边洗手边说:“妈,周末我带您去附近的公园逛逛,听说那儿新开了个花鸟市场,您不是喜欢养花吗?”
李翠芬勉强笑了笑:“再说吧,我这腿脚也不利索,不想折腾。”
其实她心里想的是,再好看的花,也不如老房子院角那棵自己栽的月季花,每年春天开得满院香,邻居家的小姑娘总来讨几朵插在花瓶里。
晚饭过后,儿子儿媳妇在客厅看电视,李翠芬说要早点休息,就回了房间。她坐在床边,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一个旧相册,翻开第一页就是老房子的照片——红砖墙,黑瓦片,门口挂着她亲手缝的门帘,门帘上绣着“吉祥如意”西个大字。她手指轻轻拂过照片里的门框,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以前在老房子,晚上总能听见邻居王婶喊自家孙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早上醒来能听见卖豆腐的梆子声,傍晚坐在门口纳鞋底,还能和路过的老街坊聊上几句。可现在,住了快一个月,她连对门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
有天早上,李翠芬起得早,想着下楼透透气。刚走到单元门口,就看见一个老太太提着菜篮子回来,篮子里装着新鲜的小白菜。老太太看见她,笑着问:“您是新搬来的吧?我就住您楼上,姓刘。”李翠芬愣了一下,连忙点头:“是啊,我姓李,刚搬来没多久。”两人站在门口聊了几句,刘老太太说附近有个早市,菜又新鲜又便宜,还约她明天一起去。
那天晚上,李翠芬躺在床上,心里比往常踏实了些。她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白天刘老太太的笑容,又想起儿子儿媳妇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吃的菜,心里悄悄叹了口气。其实她也知道,儿子儿媳妇是为了她好,怕她一个人在老房子没人照顾。只是这陌生的环境,总让她觉得像少了点什么。
第二天早上,李翠芬跟着刘老太太去了早市。看着满街的新鲜蔬菜,听着小贩们的吆喝声,她心里的堵得慌的感觉好像松了些。买完菜回来,她特意多买了一把香菜,中午给儿子儿媳妇做了他们爱吃的面条。看着儿子吃得津津有味,她坐在旁边,又望向了窗外——虽然还是陌生的楼房,但她心里悄悄盼着,也许再过些日子,这里也能像老房子一样,让她觉得温暖又踏实。
(http://www.220book.com/book/4B3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