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6章 归乡染事

小说: 楚南札记   作者:小小斗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楚南札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章节无错乱精修!
 

楚南的冬阳带着清冽的暖意,阿苗踩着青石板路往老染坊走时,鞋跟敲出的“笃笃”声,和记忆里奶奶唤她回家吃饭的调子重合。挎包里的陶瓮晃出细碎的声响,里面是她从巴黎带回来的塞纳河泥,瓮口用蓝染布封着,布上绣的缠枝莲经过长途颠簸,边角微微起了毛,像个风尘仆仆的旅人。

“阿苗丫头!”李念安拄着拐杖在染坊门口等她,老人的帽檐沾着点白霜,看到她时,眼角的皱纹笑得像朵绽开的菊,“可算回来了,你林叔在后山烧了新染缸,说要给你接风。”

老染坊的院子里晾满了蓝布,风一吹,像片流动的靛蓝云。林舟正蹲在新砌的染缸前添柴,火光在他脸上跳着,映得缸沿的三叠菱形刻痕愈发清晰。“这缸用了楚南的红泥和巴黎的河沙,按你说的‘双土法’砌的。”他首起身,手里还捏着块刚烧好的陶片,“你闻,有塞纳河的清苦气不?”

阿苗把陶瓮递过去,瓮里的河泥混着楚南的红泥,在阳光下泛出奇妙的青金色。“杜邦教授说,这泥里有蓝草最爱的微量元素,混着咱们的红泥,能让染液更活。”她蹲下身,手指插进染缸底部的新土,“还是家里的土实在,踩上去踏实。”

这时,赵刚领着群孩子跑进来,孩子们手里捧着自己染的手帕,蓝白相间的纹路上,歪歪扭扭绣着“家”字。“林副市长,这些是留守儿童之家的娃,跟着李爷爷学了仨月,说要给阿苗阿姨看成果。”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手帕凑过来,帕子上绣着座歪歪扭扭的桥,桥这边是楚南的吊脚楼,那边是巴黎的铁塔。“阿苗阿姨,这是‘回家桥’,李爷爷说您从桥那头回来啦。”

阿苗接过手帕,指尖触到滚烫的针脚——是孩子用体温焐干的。她忽然想起巴黎染坊里,那个金发小男孩也绣过同样的桥,只是桥那边画的是富士山。“等开春,咱们教娃们种蓝草,让他们知道,桥那头的蓝,根其实在这里。”

午后,李念安把修复好的老染板拿出来。染板上的“无界之蓝”纹样经过打磨,愈发温润,边缘新刻的缠枝莲,一半是楚南的针法,一半是巴黎的绣线。“你奶奶当年总说,手艺就像河水,分岔了还会汇到一处。”老人用布擦拭着染板,“现在信了吧?”

阿苗点头时,手机响了,是小野静发来的视频。镜头里,巴黎染坊的院子里,那口补过的老染缸前围满了人,杜邦教授的孙女正用楚南的竹耙搅缸,缸里飘着新收的蓝草,草叶上还沾着楚南的红泥。“阿苗,我们按你说的‘稻壳发酵法’试了,染出的布带着米香呢!”

林舟凑过来看,突然指着视频角落笑:“你看那缸沿,是不是多了道新刻的纹路?像咱们后山的轮廓。”

视频里,小野静正往缸里撒着什么,金色的粉末在阳光下闪着光。“是楚南寄来的金沙!”她笑着说,“混着富士山的雪水,染出的布在暗处会发光,孩子们叫它‘星星蓝’。”

暮色漫进院子时,新染缸的第一锅染液熬好了。阿苗和林舟扶着李念安,三人围着染缸站定,像完成一场庄严的仪式。阿苗取过块素白麻布,林舟往缸里撒了把楚南的草木灰,李念安则添了勺巴黎的果酒染媒。

麻布浸入染液的瞬间,蓝得像被揉碎的夜空。捞出来时,布面上竟浮现出流动的光斑,光斑里,楚南的江浪、巴黎的街灯、富士山的雪影缠缠绕绕,最终融成一片温柔的靛蓝。

“这才是真正的‘无界’。”李念安的声音带着颤,“不分你我,只认缘分。”

孩子们举着手电筒围过来,光柱照在布面上,光斑突然散开,像撒了把会跑的星星。“是蓝草在说话!”孩子们拍手喊着,“它说这里是家!”

阿苗望着染缸里荡漾的蓝,忽然明白奶奶棉纸最后那句“染心即归心”的意思。所谓归乡,从不是回到原点,而是让走过的路、见过的蓝,都成为滋养根须的养分,让故乡的土地,长出能拥抱世界的枝叶。

夜渐深,染坊的灯还亮着。林舟在新染的布上写下“楚南蓝染传习所”,阿苗则在旁边绣上三叠菱形,针脚里,藏着塞纳河的沙、富士山的雪,和楚南永不褪色的红泥。

小小斗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楚南札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