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旱季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泼在新垦的蓝草田里。卡玛跪在田垄上,指尖捻着楚南带来的草籽,混着当地的红土轻轻撒下去。草籽落在土里的瞬间,远处的猴面包树落下几片叶子,像在为这场跨越万里的播种祝福。
“阿苗老师说,蓝草要喝够晨露才肯长。”卡玛用葫芦瓢舀起河水,沿着田垄慢慢浇下去,水珠在红土上渗开,晕出淡淡的青痕——是楚南青金沙的粉末,她特意拌在灌溉水里的。
难民营的孩子们围在田边,手里举着染疗布做的小旗子,旗子上用朱红纹路画着太阳和星星。“等蓝草长出来,我们就能染好多好多布了!”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染缸,“要像楚南的大缸一样,能装下整个草原的风。”
阿苗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的染坊。茅草屋顶的轮廓在阳光下泛着暖黄,屋檐下挂着的蓝染布随风摆动,像串垂落的靛蓝天光。她刚收到林舟的消息,说传习所的第一批雪茶种子己经发芽,特意留了半亩地给卡玛,等她去楚南时亲手栽种。
“卡玛,你看!”医疗队的同事举着显微镜跑过来,镜片里映着蓝草籽的切片,胚根处竟泛着淡淡的红,“是血竭的成分在起作用!它们在适应非洲的土壤呢。”
卡玛的眼睛亮起来,突然摘下头上的蓝染头巾,铺在草地上。头巾上的凤凰花纹是用当地的茜草染的,此刻在阳光下,竟和楚南的缠枝莲纹路慢慢重叠,像幅活过来的画。“祖母说,好的颜色会自己说话。”她轻轻抚摸着头巾,“现在它们在说,我们是一家人。”
染坊落成那天,草原上的部落都派了代表来。长老们带来了最珍贵的驼毛,女人们捧着收集的雨水,孩子们则献上亲手编的蓝草花环。阿苗和卡玛一起点燃了染缸下的火,柴火噼啪作响,映得缸里的蓝草汁泛起粼粼波光,像把碎星星撒进了靛蓝的湖。
“这口缸叫‘火种’。”阿苗往缸里撒了把楚南的草木灰,“就像楚南的老染缸传了百年,我们也要让非洲的蓝草,在孩子们的手里继续燃烧。”
卡玛的母亲突然走上前,手里捧着个牛皮袋,里面是块用兽皮包裹的东西。解开一看,是块发黑的蓝布,布角绣着模糊的三叠菱形,边缘还留着火烧的痕迹。“这是我婆婆的嫁妆,”妇人的声音带着敬畏,“当年村庄被战火烧毁,只有这块布裹着的孩子活了下来。现在看来,它和你们的染疗布是亲戚。”
阿苗的心跳漏了一拍,这块布的针法比苏念慈那辈更古老,显然是更早的楚南匠人所制。她忽然明白,蓝染的缘分从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像风一样,在时光里自然流动,落在需要它的土地上,就生根,就开花。
旱季的第一场雨来临时,蓝草田长出了第一片真叶。卡玛跪在田里,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上的绒毛,沾起的露水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它们在长!”她回头朝阿苗喊,声音里带着哭腔,“阿苗老师,它们真的在非洲扎根了!”
阿苗走过去,和她一起蹲在田里。雨水打湿了两人的头发,却浇不灭眼里的光。远处的染坊烟囱里升起袅袅青烟,和草原上的晨雾混在一起,像条连接天地的蓝丝带。她想起李念安说的“染布先染心”,此刻看着卡玛被蓝浆染蓝的指尖,突然觉得所谓传承,就是让这抹蓝,带着不同土地的温度,继续去温暖更多的人。
这天夜里,卡玛做了个梦。梦里她站在楚南的蓝草田里,身边是阿苗和李念安,远处的林舟正朝她挥手。染缸里的蓝草汁漫出来,汇成了楚南江,江面上漂着非洲的蓝草籽,每颗籽上都坐着个笑盈盈的孩子。
醒来时,卡玛发现自己的手心攥着颗蓝草籽,是从梦里带来的。她小心翼翼地把籽埋进染坊前的土里,上面插了根猴面包树枝,树枝上系着块染疗布,布上用朱红纹路写着两个字:“等我”。
阿苗看着卡玛认真的样子,悄悄打开了行李箱。里面有件叠得整齐的楚南蓝染长衫,是李念安特意给卡玛做的,袖口绣着半朵缠枝莲,另一半等着她到了楚南再绣完。旁边还放着本笔记,里面贴着楚南的蓝草标本、巴黎的河沙照片、日本的雪茶图谱,最后一页留着空白,等着非洲的蓝草来填满。
旱季结束时,阿苗要回楚南了。卡玛送她到草原边缘,手里捧着个陶瓮,里面装着非洲的蓝草籽和红土。“这是给传习所的礼物,”她的眼睛红红的,“告诉林叔和李爷爷,非洲的蓝草会想他们的。”
阿苗把楚南的染勺交给她,勺柄上刻着“火种”两个字:“等你去楚南,我们就用这把勺子,一起染块能盖住两个大陆的布。”
汽车驶离时,阿苗回头望去,只见卡玛站在蓝草田边,手里挥舞着染疗布做的旗子,红色的预警纹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像团燃烧在草原上的蓝焰。远处的染坊烟囱里,青烟依旧袅袅,和楚南传习所的烟、巴黎分坊的烟,在天空中慢慢相融,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网住了所有关于蓝染的故事,所有关于守护的约定。
楚南札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楚南札记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