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桥遗址旁的老槐树又抽出了新枝,嫩绿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晃,像无数只小手在招手。林舟站在树下,指尖抚过树干上那道深深的刻痕——那是他小时候刻的,歪歪扭扭的“舟”字旁边,还依偎着个更小的“爸”字,岁月把边缘磨得圆润,却没让这两个字淡去半分。
“林市长?”身后传来顾远山的声音,老人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底铺着块蓝布,“我刚从早市回来,买了些新摘的槐花,你小时候最爱吃槐花饼,尝尝?”
林舟转身时,正看见顾远山弯腰从篮里拿出个白瓷盘,金黄的槐花饼叠得整整齐齐,热气透过薄纱冒出来,混着槐花香,瞬间把记忆拽回十年前——也是这样的春天,父亲把他架在肩膀上,在老槐树下摘槐花,母亲站在远处喊“小心别摔着”,声音被风揉得软软的。父亲当时笑着回:“我们小舟是要当工程师的,这点高度算什么?”
“顾叔,您还记得我爸当年总说的那句话吗?”林舟接过槐花饼,咬了一口,清甜混着麦香在舌尖散开,“他说‘树得有年轮,人得有念想’,那时候我不懂,现在摸着这树皮上的圈圈,忽然就明白了。”
顾远山摸着树干,指腹划过那些凸起的年轮:“你爸啊,心思比这树的纹路还细。当年修楚南桥时,他每天下班都来这树下坐会儿,有时候拿着图纸看,有时候就对着河水发呆。有次我问他愁啥,他说‘桥是死的,人是活的,可这桥要是塌了,压死的是活人’——”老人忽然停住,声音有些发颤,“现在想想,他那时候怕是早就知道要出事了。”
林舟的目光落在树洞里,里面塞着半块砖头,砖头上还留着水泥印。他忽然想起,父亲当年总爱往树洞里塞东西:有时是片写满公式的草稿纸,有时是颗捡来的螺丝,还有一次,是他掉的第一颗乳牙,用红布包着,现在想来,那大概是父亲偷偷收起来的。
“顾叔,您看这树洞。”林舟伸手掏了掏,指尖碰到个硬纸筒,抽出来一看,是卷用塑料袋裹着的图纸,“这是……”
“像是你爸画的桥体结构图!”顾远山凑过来看,眼睛忽然亮了,“你看这标注——‘主梁加固方案V3.0’,他当年跟我说过,总觉得原设计少了道保险,原来真的在偷偷改。”
图纸上的字迹己经有些褪色,但红色批注依旧清晰:“此处需加三道箍筋,间距15cm”“桥墩预埋件要深1.2m,原设计太浅”……每一笔都力透纸背,像是用尽了心思。最底下有行小字:“2014.4.17,小雨,补画第三版,但愿用不上。”
林舟的手指抚过那行字,忽然想起2014年的春天,楚南河下了场罕见的暴雨,父亲冒雨去了工地,一夜没回家。后来才知道,他是带着工人给桥墩加了道临时支撑,说“雨太大,怕出事”。现在看来,那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
“这图纸得收好。”顾远山小心翼翼地把图纸卷起来,塞进林舟手里,“你爸当年没说出口的话,都在这上面了。”
正说着,赵铁军骑着电动车来了,车筐里放着个铁皮盒,车把上挂着个塑料袋,装着两包盐汽水。“林舟,你要的东西找到了!”他把铁皮盒往树下石桌上一放,打开盖子,里面是堆生锈的零件——几颗螺丝,一段断了的钢筋,还有个变形的扳手,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楚南札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这是当年从楚南桥废墟里捡的,你爸说留着‘说不定有用’,我就一首收在车库角落,要不是整理旧物,差点忘了。”
林舟拿起那段钢筋,比了比之前从看守所带回来的32号钢筋,粗细果然一致。他忽然明白,父亲当年不是被动地换钢筋,而是早就备好了材料,甚至连替换的工具都藏在了这里——那把变形的扳手上,还留着父亲的指印,虽然锈迹斑斑,却像在无声地说“我没做错”。
“赵叔,您看这螺丝。”林舟指着铁皮盒底的几颗螺丝,“这上面有编号,跟我爸笔记本里记的‘备用件清单’能对上,他果然是有计划的。”
赵铁军一拍大腿:“我说他当年总往工地仓库跑,原来是在攒这些‘宝贝’!有次秦柏年撞见了,还骂他‘捡破烂’,他也不还嘴,就嘿嘿笑,现在才知道,他是把秦柏年省下的材料克扣,全换成了好东西。”
阳光穿过槐树叶,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金。林舟忽然想,父亲当年坐在这树下时,会不会也像他现在这样,看着光斑在图纸上晃,心里却亮堂得很?
“顾叔,赵叔,”林舟把图纸和零件小心地收进铁皮盒,“这树洞里,怕是还藏着更多故事。咱们把树洞清一清吧,说不定能找到我爸留的‘年轮’。”
顾远山回家取了把小刷子,赵铁军找了双旧手套,林舟则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往外掏树洞里的杂物:半块橡皮,上面还印着“楚南一小”的字样,是他小学时丢的;一张电影票根,日期是母亲生日那天,片名是《桥》;最底下是个铁皮哨子,一吹,还能发出刺耳的声响——
“这哨子!”赵铁军忽然喊起来,“你爸当年在工地指挥,就用这哨子!红黄绿三色旗配着哨声,工人都服他,说‘林工的哨子比喇叭还好使’。”
林舟把哨子举到嘴边,轻轻一吹,尖锐的声音划破槐花香,惊飞了树上的麻雀。恍惚间,他好像看见父亲站在桥墩上,手里挥着红旗,哨声一响,吊臂精准地落下,钢筋稳稳地嵌进桥墩——那是他童年最清晰的画面,原来早就刻进了骨子里。
清理完树洞,林舟把找到的东西一一摆开:橡皮、电影票根、哨子、半块粉笔、还有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上他骑在父亲脖子上,母亲站在旁边,手里举着刚摘的槐花。
“这照片我找了好几年。”林舟用纸巾轻轻擦去照片上的灰尘,眼眶忽然热了,“我妈总说,这是我们家最齐整的一张。”
顾远山看着照片,忽然叹了口气:“你爸当年总说,等桥修好了,就带你们去拍张全家福,就站在桥头上,背景是楚南桥,多气派。可惜……”
“会有那么一天的。”林舟把照片小心地放进铁皮盒,“等楚南桥重建那天,我带着这张照片去,让我爸妈‘看着’我们站在新桥上。”
风又起,槐花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白毯子。林舟把铁皮盒抱在怀里,感觉沉甸甸的——里面装的不是零件和废纸,是父亲用年轮般的心思,一圈圈绕起来的念想,是比楚南桥更坚固的东西。
他抬头看了看老槐树,阳光透过枝叶,在树干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那些圈圈圆圆,像极了父亲当年画在图纸上的坐标,指引着他往前走,一步都不会偏。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