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9章 染缸里的风波

小说: 楚南札记   作者:小小斗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楚南札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舟在张记染坊的门槛上磕掉鞋上的泥时,晨露正顺着老槐树的枝桠往下滴,落在青石板上洇出深色的圆点。染坊的木门虚掩着,门缝里飘出股奇异的香气——是蓝靛草混合着米酒的味道,像从民国的旧时光里漫出来的。

“林区长来得巧,刚起缸。”染坊后人张砚之正蹲在院子中央的大缸前,手里握着根枣木搅棒,搅棒划过缸面时,泛起的涟漪像片凝固的蓝天。这口明代的染缸比他还高,缸沿的缺口像咧开的嘴,和《染匠手记》里画的一模一样。

林舟凑过去看,缸底沉着层暗紫色的结晶,在晨光里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这就是‘墨晶’?”他想起老周说的话,“真能让布料不褪色?”

“得用米酒养着才管用。”张砚之首起身,掌心沾着靛蓝色的汁液,“我太爷爷的手记里写着,每月十五要往缸里倒三斤米酒,说是‘喂缸’——您看这缸壁上的纹路,像不像人的血管?”

林舟伸手摸了摸,缸壁确实有层细密的凹凸,像某种天然形成的肌理。这时,院外传来引擎声,几辆黑色轿车碾着露水停在门口,带头的是市纪委的刘主任,手里捏着份文件,脸色比染缸里的靛蓝还沉。

“林区长,有人举报你挪用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给私人染坊搞特殊补贴。”刘主任把文件拍在石桌上,纸张边缘被晨露浸得发卷,“这口缸的评估报告我们看了,根本不值三百万,你是不是收了张家的好处?”

张砚之的脸瞬间白了,手里的搅棒“当啷”掉在缸里:“我们没送好处!那三百万是修复染坊的钱,光加固这口缸就用了八十万——”

“是不是特殊补贴,查账就知道。”林舟打断他,转身对刘主任说,“区财政局的账是公开的,每笔支出都有明细,包括买米酒的发票。”他弯腰从缸里捞出搅棒,指着上面的刻痕,“您看这搅棒,是我让人从槐下书社的旧物堆里找的,上面刻着‘张记’二字,民国二十三年的东西,跟染坊同岁。”

刘主任显然没料到他这么镇定,翻开文件的手顿了顿:“有人拍到你上周深夜来染坊,说你们在商量怎么瞒报资金用途。”他挥了挥手,两个纪检干部立刻往染缸那边走,像是要取样化验。

“他们要动缸?”张砚之突然挡在缸前,声音发颤,“这缸不能碰!手记里说‘缸动则晶碎,碎则色绝’,我太爷爷当年为了护缸,被日本人打断过腿——”

林舟按住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刘主任身后的一个年轻人身上。那年轻人穿着白衬衫,袖口别着块劳力士,眼神总往染缸里瞟,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敲着。“刘主任,这位是?”

“市开发区派来的观察员,姓赵。”刘主任语气平淡,却没介绍更多。林舟心里透亮——这阵子开发区一首想抢西城区的非遗项目,尤其是张记染坊的“雨过天青”色,据说有奢侈品品牌愿意高价合作。

“要查可以,但得按规矩来。”林舟从怀里掏出本小册子,是他连夜抄录的《染坊保护章程》,“这口缸属于三级文物,动它得有文物局的批文,还得请省里的专家现场监督。”他忽然提高声音,“赵同志要是急着看,不如先看看这个。”

他从石桌下拿出个铁皮盒,里面是染好的样布——有靛蓝、月白、小小斗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天青三种颜色,在晨光里像块被切开的天空。“这是用缸里的墨晶染的,水洗五十次不褪色。上周送去质检的报告刚出来,您要不要过目?”

刘主任翻着质检报告时,赵姓年轻人突然说:“就算布料好,三百万也太多了。我们开发区有个项目,用现代技术仿蓝染,成本只要十分之一。”

“仿的是色,丢的是魂。”张砚之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很清楚,“我太爷爷在手记里写‘染布如做人,得经九浸九晒,急不得’。去年有家公司想买断配方,我没答应——这缸里养的不只是墨晶,是张家六代人的念想。”

林舟忽然想起爷爷的笔记本,里面记着1948年的事:张记染坊曾免费给解放军染制军装,太爷爷带着徒弟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染出的蓝布在战场上都没褪色。他把这事说出来时,刘主任翻文件的手停了,赵姓年轻人的脸色也有些不自然。

“刘主任要是不放心,这笔钱可以从我的绩效里扣。”林舟看着染缸里的涟漪,“但这缸得留下。等染坊修好了,对市民免费开放,让孩子们看看,真正的蓝染不是机器印的,是匠人一棒一棒搅出来的。”

这时,刘主任的手机响了,接完后他的脸色缓和了些:“部里刚才来电话,说李副部长下周要来染坊调研。”他合上文件,“账我们会查,但不会动缸。林区长,希望你没骗我们。”

赵姓年轻人想说什么,被刘主任一个眼神制止了。轿车驶离时,轮胎碾过青石板的声音格外清晰,林舟注意到,那年轻人回头看了染缸一眼,眼神里藏着点不甘。

张砚之往缸里倒了三斤米酒,搅棒划过缸面时,墨晶泛起细碎的光。“林区长,谢谢您。”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天青色的方巾,“这是用新染的布做的,您留着。”

方巾上绣着棵老槐树,树下有口缸,缸边站着两个人,像在说什么悄悄话。林舟想起《塾馆课案》的最后一页,有人用铅笔添了幅画,和方巾上的图案几乎一样,只是画里的人手里,多了本翻开的书。

晨露渐渐散去,阳光把染坊的影子拉得很长。林舟摸着方巾上的针脚,忽然觉得,所谓的风波,或许就像染缸里的涟漪——看着吓人,只要稳住搅棒的手,终究会慢慢平息。而那些藏在缸底的墨晶,那些记在手记里的规矩,那些刻在搅棒上的名字,才是能让风波平息的定盘星。

他往院外走时,张砚之正在给染缸盖木盖,木盖合上的瞬间,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像某种古老的仪式。林舟回头望了眼,老槐树的影子落在染缸上,像给它披了件绿色的衣裳。

街角的早餐摊飘来油条的香气,卖早点的阿姨笑着打招呼:“林区长,听说您保住了老染坊?我奶奶当年的嫁妆布,就是张记染的,到现在还鲜艳着呢!”

林舟摸了摸口袋里的方巾,忽然觉得,这官当得值不值,不用看升迁的速度,得看老百姓记不记得——就像那口染缸,不用喊口号,只要能染出不褪色的布,自然有人惦记着它的好。

远处的工地上传来打桩机的声音,和染坊里偶尔响起的搅棒声,在晨光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林舟知道,新的风波或许还在暗处,但只要守住心里那口“缸”,守住那些该守的规矩和念想,就不怕风浪再大。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楚南札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