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馆的晨光,透过高窗,斜斜地洒在青石地面上,将一排排书架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墨锭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新竹简的清冽气息。这里没有户部的喧嚣,没有朝堂的刀光剑影,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年轻学子们压低的讨论。
苏砚卿站在廊下,看着院中那群正在埋头苦读的身影。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眼神却比任何锦衣玉食的世家子弟都要亮。他们是寒门子弟,是被科举制度的铁幕压得喘不过气,却又不甘沉沦的萤火。
三个月前,漕运郎中仅被罚俸了事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浇灭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天真。她曾以为,只要证据确凿,律法自会伸张;她曾以为,只要自己足够聪明,就能撬动这盘根错节的铁板。
可现实告诉她,铁板不会因一记重锤而碎裂,它只会将锤子震得粉碎。
“苏尚书,”一个清瘦的年轻人捧着一叠整理好的卷宗走来,声音恭敬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这是‘考成法’推行后,江南三府上报的亏空追缴明细,与您上月所列的‘重点核查名录’完全吻合。”
苏砚卿接过卷宗,指尖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每一份数据背后,都是一个被榨干的县衙,一个饿死的孩童,一个家破人亡的家族。她没有看,只是将卷宗轻轻放在案头。
“做得好。”她点头,声音平静无波。
年轻人退下后,她才缓缓坐下,从袖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条——那是昨夜,由霍临的“暗局”密使送来的。上面只有一行小字:“承恩伯府,私铸铜钱,己入贡品库,明日启程进京。”
她盯着那行字,良久不动。
三个月前,她想用雷霆手段,首接掀翻承恩伯府,以此为突破口,连根拔起整个江南世家网络。她甚至己经拟好了弹劾奏章,准备在朝会上,当众引爆。
结果呢?她的奏章刚递上去,便被内阁以“证据尚不充分,恐有诬陷之嫌”为由,压了下来。紧接着,承恩伯府的管家“病故”,所有相关账目“意外”焚毁。而那位负责调查的御史,三天后被发现醉死在青楼。
她不是败给了承恩伯,她是败给了这个系统本身——一个能将正义扼杀于无形,让真相永远沉没于泥沼的庞大机器。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的选择。他不是懦弱,他是看透了。他明白,要对抗这样的铁板,单靠一个人的正首和智慧,是徒劳的。
你无法用一根手指,去推倒一座山。但你可以,让无数根手指,一起用力。
苏砚卿站起身,走到书架最深处,取下一本不起眼的《汉书·循吏传》。翻开内页,夹层里藏着的,是一份名单——整整三十七个名字。
这些名字,是她在崇文馆担任校书郎这三个月里,亲手挑选、秘密培养的寒门精英。他们中有精通算术的账房学徒,有记忆力超群的抄录生,有擅长辨识笔迹的文书吏,还有……一个能潜入内务府库房的“失明”老匠人。
她不是在招揽人才,她是在织网。
这张网,不靠权势,不靠军力,而是靠知识,靠信息,靠对这个体制漏洞的精准理解。
她让账房学徒,系统性地学习“活字记账法”和“模块化审计”,教他们如何从一堆混乱的账本中,找出微不可察的逻辑矛盾;她让抄录生,背诵历代科举舞弊案的所有细节,让他们能一眼认出伪造的试卷格式;她让那个“失明”的老匠人,通过触摸,记住所有贡品的纹路、重量、材质——因为,只有真正熟悉“真品”的人,才能分辨出“赝品”。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崇文馆这座看似平静的象牙塔里。没有人知道,这里正在孕育一场无声的革命。
与此同时,霍临的“暗局”,也悄然运转。
不再是过去那种孤狼式的刺探,而是如同蛛网般,渗透进了京城每一个角落。那些曾经只负责传递军情的斥候,如今变成了收集市井流言、监控官员往来、追踪贵重物品流向的“情报节点”。他们不再追求惊天动地的刺杀,而是耐心地,收集着一片片、一缕缕,足以拼凑出真相的碎片。
今天,他们收集到的是承恩伯府的铜钱。
明天,他们或许会找到礼部尚书府邸书房里,那本被刻意烧毁一半的“癸卯科举舞弊案”原始名册。
后天,他们可能截获一封来自燕王,内容是“若太子倒台,愿分江南盐利三成”的密信。
苏砚卿知道,这些碎片,单独看,毫无意义。它们会被轻易抹去,会被解释为“巧合”、“误会”或“小人构陷”。
但当它们汇聚在一起,当三十个寒门学子,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将这些碎片一一对应、交叉验证、形成闭环时——
那便不再是碎片,而是一座无法撼动的铁证之山。
她不需要皇帝立刻下令诛杀承恩伯。她只需要,在未来的某一天,当皇帝需要一个理由,来清洗整个腐败的官僚体系时,这份“智囊团”精心编织的、无可辩驳的证据,就会成为那柄,最锋利、最干净的刀。
她不再试图去改变皇帝的心意。她要做的,是让皇帝不得不改变。
她要让“铁板”自己崩塌,而不是由她去硬撞。
苏砚卿将那份写着“承恩伯府私铸铜钱”的纸条,轻轻夹回《汉书》的夹层。她转身,走向院中那群埋头读书的年轻人。
“今日,我们讲《唐律疏议》。”她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庭院,“重点,是‘盗铸钱者,绞’这一条。”
学生们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苏砚卿看着他们,嘴角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真正的、近乎温柔的笑意。
她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