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5章 寒门曙光

小说: 庶女谋生   作者:蜜糖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庶女谋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章节无错乱精修!
 

距离“菜市口三十七颗人头落地”己过去七日。空气中那若有似无的血腥味似乎还未散尽,与清晨的薄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不安的沉闷。然而,皇榜前的人群,却比上次更加汹涌,更加沉默,也更加……充满了一种近乎悲壮的希望。

苏砚卿没有去现场。

她站在崇文馆的窗前,手中着那份来自北疆、关于“金玉薯”推广受阻的密报。羊皮纸的粗糙质感摩擦着指尖,仿佛能感受到边关将士的焦灼与民夫的无奈。窗外,是刚刚经历一场“血洗”的京城,街道上行人匆匆,眼神中带着敬畏与试探。她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层层城墙,精准地落在了那张刚刚张贴的皇榜之上。

新的皇榜,在一片死寂中张贴出来。

巨大的明黄榜纸,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刺眼。这一次,没有“虫粪拼字”的荒诞,没有“活字记账法”带来的连坐清算。榜单上,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如同一颗颗被尘埃掩盖了太久的星辰,此刻终于得以闪耀。它们代表的,是真正的、凭借才学跃过龙门的寒门学子。

人群死寂。

没有了上次的喧嚣、质疑与骚动,只有一种沉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所有人都知道,这份看似轻飘飘的“公平”,是用菜市口三十七颗滚落的人头,用无数世家大族百年积累的颜面与特权,才换来的。

突然,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年轻人猛地拨开人群,踉跄着冲到皇榜前。他的粗布麻衣洗得发白,袖口和膝盖处都打着补丁,脚上甚至没有穿鞋。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因常年握笔而指节变形的手,颤抖着在榜单上疯狂地寻找,从第一名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看。

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眼神从绝望到期盼,再到难以置信。

终于,他的手指停在了榜首的位置——一个他写了千万遍、刻在骨子里的名字。

他没有狂喜,没有欢呼。他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被定住了。几秒钟后,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紧接着,他的肩膀开始剧烈地抽搐起来,压抑了十年的悲喜、屈辱、孤寂与希望,在这一刻决堤。他没有发出声音,只有无声的痛哭,身体因情绪的剧烈波动而蜷缩成一团。

这无声的哭泣,比任何呐喊都更具力量。它像一颗投入死水中的石子,瞬间在人群中激起了千层涟漪。

“是……是李秀才!李安之!那个在城外破庙里苦读三年的李安之!”人群中有人认出了他,声音带着颤抖。

“榜首!他真的中了榜首!”一个老者老泪纵横,看着跪地痛哭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老天开眼了,真的开眼了啊!”

更多的寒门学子看着李安之,看着榜单上那些同样陌生的名字,眼中渐渐燃起了火苗。那火苗,微弱,却顽强。

而在人群的另一侧,几名衣着华贵的世家考生,脸色却如锅底般铁青。其中一人,正是上次在贡院前出言不逊的户部侍郎之子赵文轩。他死死盯着榜单,上面没有一个他熟悉的名字,没有一个属于他们圈子的名字。

“哼,”他身旁的同伴冷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人听见,“用血洗出来的功名,有什么好得意的?苏砚卿这是要断了天下读书人的根!”

赵文轩没有说话,只是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怨毒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安之,又望向崇文馆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毒。他知道,那个靠“门路”和“潜规则”就能轻松登科的时代,那个他们世家子弟生来就高人一等的时代,己经随着菜市口的血,一去不复返了。

他猛地一甩袖子,转身离去,背影萧索而阴沉。

崇文馆内,苏砚卿放下了北疆的密报,那上面关于地方豪强囤积居奇、阻挠金玉薯种下发的字句,像一根根针扎在她心上。但她没有时间沉浸在这种烦扰中,她拿起一份新的、由她亲自设计的“活字印刷版科举范文集”。

这本范文集,装帧朴素,却异常厚实。它不再是“卫夫人体”那种曲高和寡的孤本,而是用最清晰、最标准的“馆阁体”印刷,每一个字都方正有力,易于辨认。内容是她精选的、真正有思想、有文采的寒门学子文章,其中就包括了李安之的殿试策论。扉页上,没有署名“苏砚卿”,而是用一种古朴的字体,印着三个字——“墨先生”。

她将范文集交给一名刚刚入职的年轻寒门书吏。那书吏名叫陈远,是今年科举的落榜生,但才华出众,被苏砚卿破格提拔。

苏砚卿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陈远,将这个交给印书局。用最快的速度,印一万册。然后,分发到各州府县学,让所有想读书的寒门子弟,都能看到。”

陈远双手接过那本沉甸甸的范文集,翻开扉页,看到“墨先生”三个字时,手都忍不住抖了一下。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泪光,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大人,这……这是真的吗?我们……我们这些穷苦读书人,也能看到‘墨先生’的文章了?我……我以前只在传说里听过,说‘墨先生’的文章是天下寒子的指路明灯,可从不敢想……”

苏砚卿看着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却又带着一丝暖意的弧度。她伸出手,轻轻点了点范文集的封面。

“不是‘墨先生’的文章。”她纠正道,声音清晰而有力,“是你们的文章。是所有寒门学子的文章。”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陈远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一字一句地说道:“从今往后,这‘墨’,不再是我一个人的。它是所有寒门的‘墨’。我要做的,不是让自己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话,而是让‘公平’和‘才华’本身,成为你们每一个人,触手可及的武器。”

陈远愣住了,他看着苏砚卿,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这位女官的深意。这不仅仅是施舍,这是赋能!这是要将打破枷锁的权力,亲手交到他们这些被压迫者手中!

“属下……明白了!”他猛地躬身,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臣服与感激,“属下定不辱使命!”

城楼上,霍临一身玄色劲装,负手而立。他的目光越过京城鳞次栉比的屋檐,看着贡院前那个跪地痛哭的寒门学子,又缓缓移向崇文馆那扇紧闭的窗户。

他身后的亲卫低声问道:“将军,苏大人此举,虽大快人心,但也彻底与世家为敌了。京城之内,暗流汹涌,是否需要加强崇文馆的防卫?”

霍临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沙哑:“不必。她的文治,有她的法度。我的暗局,有我的规矩。”

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权衡什么,然后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北疆的‘金玉薯’,不能再等了。传令下去,告诉边军的李将军,‘金薯计划’,即刻全面推行。所有地方官员,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所有囤积种子、哄抬粮价的豪强……”

他没有说完,但亲卫己心领神会,抱拳道:“末将明白!‘雷霆’之下,不容宵小!”

就在寒门学子们沉浸在“公平”的喜悦中,京城的书肆里开始疯传“墨先生”范文集时,一份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密报,悄然送到了萧景琰的御书房。

萧景琰正拿着朱笔,在一份奏折上批阅。他放下笔,展开密报,目光快速扫过。密报上说,北狄王庭因“金玉薯”在北疆的推广而感到了巨大的生存威胁,他们的巫师声称这是“中原的妖术”,会夺走草原的生机。北狄可汗己经秘密调集了三大部落的大军,意图在秋收之前南下,焚毁所有薯田,给大魏一个教训。

萧景琰看完,将密报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望向贡院方向那涌动的人潮,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冰冷的笑。

“好一个‘寒门曙光’。”他轻声自语,声音里听不出喜怒,“苏砚卿,你用三十七颗人头,劈开了科举的龙门。让天下寒子为你欢呼,让百年世家为你胆寒。好手段,好魄力。”

他转过身,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发出“笃、笃”的轻响,在寂静的御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可这龙门之后,是更广阔的天地,也是更深的漩涡。”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如鹰,“你用朱笔斩断了国内的枷锁,可北狄的刀,可比菜市口的铡刀,要快得多,也狠得多。”

“朕倒要看看,”萧景琰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丝残忍的期待,“你这缕‘曙光’,到底能照亮多远。是能照亮边关的烽火,还是……会被这烽火,烧得一干二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庶女谋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庶女谋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