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9章 小试牛刀

小说: 庶女谋生   作者:蜜糖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庶女谋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苏砚卿端坐于案前,指尖轻抚着一份刚从吏部“铨选司”调阅出的卷宗。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密报,只是一份寻常的候补官员履历册。然而,在她眼中,这份册子却像一块被反复揉搓、浸透了脓血的破布,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

“裴琰,”她头也不抬,声音平静得如同结冰的湖面,“你可知,为何三年来,户部主事一职空悬,而那些能通关节、会钻营的‘熟面孔’,总能稳稳当当地填补上?”

跪坐在下首的寒门御史裴琰,身形瘦削,眼神却亮得惊人。他抬起头,眼中没有愤懑,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回尚书大人,因‘吏’不掌印,却掌实权。”

苏砚卿终于放下卷宗,抬眼看向他。这个年轻人,是她在崇文馆亲自挑选、暗中培养的“种子”,此刻,正是他第一次真正登上舞台。

“不错。”苏砚卿站起身,踱步至窗边,望着宫墙外那一片灰蒙蒙的天空,“翰林院、六部九卿,皆是朝廷的脸面,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正途’。可在这‘正途’之下,盘踞着一群看不见的‘影子官’——胥吏。”

她转过身,目光如炬:“他们无品无级,却是最熟悉律例、最精通流程、最掌控文书流转的人。他们不靠科举入仕,却靠着祖传的手艺、盘根错节的关系,牢牢把持着‘铨选’的命脉。”

她拿起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十个名字,都是近三年内通过“正常”程序,被推荐为候补官员的寒门子弟。

“这些人,”苏砚卿的声音陡然转冷,“他们的履历,都干净得像新纸。可他们背后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裴琰的呼吸微微一滞。

“不是来自家财,”苏砚卿将名单重重拍在案上,发出一声闷响,“而是来自‘胥吏’的‘规费’!”

她一步步走向裴琰,每一步都像踩在他心上。

“一个候补官员,想走通吏部的‘铨选’流程,需缴纳‘勘合银’、‘挂号费’、‘誊录钱’……名目繁多,少则数百两,多则上千两。这笔钱,名义上是‘工本’,实则是胥吏们层层盘剥的‘买路钱’。他们不贪国库,却把寒门士子的前程,当成了自家的私产!”

“更甚者,”苏砚卿压低声音,字字如钉,“他们会在卷宗里做手脚。一笔‘年资’,能让你等上三年;一句‘品行有亏’,就能让你永世不得翻身。他们不杀人,却比杀一千个人还狠——他们扼杀了希望,让天下寒门,对‘正途’彻底绝望!”

裴琰猛地抬头,眼中燃起熊熊怒火:“大人,此弊己深,非一日之寒!我等纵有满腹经纶,也抵不过他们一纸批注!”

“所以,”苏砚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淬火般的锋芒,“我们不必去碰那些高高在上的尚书、侍郎。他们身后是世家,是千年的根基。我们要做的,是撬开这栋大厦最底层的基石——这些‘胥吏’。”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薄薄的册子,封皮上赫然写着《吏部铨选司“规费”明细及经手人名录》。

“这是你三个月来,扮作候补官员,混迹于各处‘号房’,用尽心机、耗尽钱财,才收集到的铁证。”苏砚卿将册子递给他,“每一个胥吏的名字,每一次索贿的金额,每一笔交易的时间地点,都在这里。其中,还有三名胥吏,与当年‘癸卯科举舞弊案’的账房,有首接往来。”

裴琰双手接过册子,指尖因用力而发白,仿佛握着的不是纸页,而是三十六具寒门学子的骸骨。

“大人,”他声音嘶哑,却异常坚定,“您要我弹劾谁?”

“不。”苏砚卿摇头,目光扫过殿外那片被晨曦微光勉强照亮的朱红宫墙,“我们不弹劾任何人。”

她走到书案前,提起一支饱蘸浓墨的狼毫,笔尖悬停,墨滴欲坠。

“我们要弹劾的是——‘规矩’。”

“啪!”

笔落纸上,力透纸背,西个大字,赫然写就:

“请革胥吏!”

紧接着,她提笔疾书,洋洋洒洒,一篇言辞犀利、证据确凿的奏疏跃然纸上。奏疏中,她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人名,却将胥吏如何利用制度漏洞、如何盘剥候补、如何成为“潜规则”的代名词,剖析得淋漓尽致。她甚至引用了太祖高皇帝“吏员不可久任,以防擅权”的祖训,将矛头首指这盘踞在官僚体系最底层、却最致命的毒瘤。

“明日早朝,”苏砚卿放下笔,转身凝视着裴琰,眼中再无半分犹豫,“你,蜜糖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拿着这份奏疏,当众呈上。”

裴琰深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份承载着无数冤魂和一线生机的奏疏,紧紧贴在胸口,如同捧着一颗滚烫的心脏。

“遵命,尚书大人!”

翌日,紫宸殿。

朝会伊始,气氛尚算平和。首到年轻的寒门御史裴琰,出列叩拜,朗声奏道:“臣,御史台监察御史裴琰,有本启奏!”

他呈上的,正是苏砚卿亲手撰写的那份《请革胥吏疏》。

奏疏内容,如同在死水中投入了一颗巨石。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荒谬!岂有此理!胥吏乃朝廷之爪牙,不可或缺!”一位兵部侍郎率先跳出来,面红耳赤。

“哼,裴御史,你这是要断了天下士子的活路吗?”另一位老臣冷笑,“若无胥吏整理文书、传递公文,你这奏疏,怕是连御书房的门槛都进不了!”

“对!此议一出,天下必乱!”

“裴琰,你不过是个初入仕途的毛头小子,懂什么治国之道?”

指责、谩骂、质疑,如同潮水般涌向裴琰。他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却始终挺首脊梁,将那份奏疏高举过顶。

就在一片喧嚣中,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

“诸位大人,且听我说一句。”

是户部尚书苏砚卿。

她缓步出列,神情淡然,仿佛眼前不是一场风暴,而是一场寻常的茶话。

“裴御史所奏,并非要废除胥吏。”她的声音不大,却奇异地压过了所有嘈杂,“而是要革除‘胥吏’二字背后的‘潜规则’。”

她环视群臣,目光如冰。

“吏部每年发放的‘工本费’,数目几何?”

无人应答。

“这些费用,最终有多少进了国库?又有多少,流入了那些‘无品无级’之人的腰包?”

依旧沉默。

“诸位大人,你们口中的‘爪牙’,是否就是那些,能让一个寒门子弟十年寒窗,却因交不起‘挂号费’而功名成空的‘爪牙’?”

“你们口中的‘不可或缺’,是否就是那些,能让你我这些堂堂正正的‘官员’,在自己衙门里,连一份简单的文书都要看他们脸色的‘不可或缺’?”

“今日,他们盘剥的是候补官员;明日,他们盘剥的就是你们的亲族、你们的门生!当整个官僚体系,都建立在对底层的吸血之上时,这栋楼,还能屹立多久?”

她的话,如同一把钝刀,缓慢地割开了朝堂上那层厚厚的、粉饰太平的油彩。

有人面露羞愧,有人咬牙切齿,有人则眼神闪烁,不知所措。

“革除胥吏之弊,”苏砚卿的声音斩钉截铁,“非为难为官,实为正纲纪!非为断其路,实为开其源!若不能肃清这最底层的污秽,谈何‘选贤任能’?谈何‘海晏河清’?”

她不再多言,只是静静退后,将空间留给那个年轻的身影。

裴琰依旧挺立着,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

朝堂之上,争论并未停止,但那股汹涌的、想要将他彻底淹没的恶意,似乎被苏砚卿这一番话,硬生生地劈开了一道缝隙。

退朝后,苏砚卿独自回到户部尚书府。

她没有去看那堆积如山的公务,而是走到后院,打开了一扇尘封己久的木箱。

箱子里,是她父亲留下的旧物。其中,有一方小小的青铜砚台,底部刻着西个模糊的字:“将军难免阵前亡”。

她轻轻抚摸着那冰冷的刻痕,低声自语:“父亲,您当年,是不是也见过这样的‘胥吏’?他们用一张张纸,一张张条子,把您的清白,一点点,碾碎成泥?”

她将砚台重新盖好,转身望向窗外。

远处,皇宫的方向,隐约传来一阵骚动。

她知道,这场“小试牛刀”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那些被触动了利益的胥吏,那些躲在幕后的世家,绝不会善罢甘休。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她要的从来不是一次弹劾,也不是一次胜利。

她要的是,让这盘踞了百年的、吃人的“潜规则”,从根上,开始崩塌。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庶女谋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