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凉淌的银溪,漫过贫民窟残破的瓦檐,在青石板路上织就一片朦胧的冷光。
苏卿晚指尖攥着那截沾过荧光粉的玉簪,冰凉的玉质贴着掌心,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焦灼。她立在一扇斑驳的木门前,门楣上 “刘府” 二字早己被岁月与风雨啃噬得只剩模糊轮廓,像是被时光遗忘的旧痕。
老刘自那场大火中侥幸脱身,便隐居在此。这住处比苏卿晚预想中更显偏僻,藏在纵横交错如蛛网的巷弄深处,像一块被繁华世界遗落的补丁,静静嵌在贫民窟的灰暗里。
指尖叩响铜制门环的刹那,院里骤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响动 —— 是器物碰撞的轻响,混着布料摩擦的窸窣,分明是有人在慌忙藏匿什么。
苏卿晚立刻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安抚:“刘叔,是我。”
木门 “吱呀” 一声被拉开一道窄缝,老刘探出头来。昏暗中看清来人是苏卿晚,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骤然睁大,满是惊惶,不由分说便将她拽进院里,反手 “咔嗒” 一声闩紧了木门,仿佛门外藏着噬人的猛兽。
“小姐怎么来了?这里不安全!” 老刘的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急促,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的住处简陋得令人心疼:一间正屋带着个狭小的院落,院里随意堆着些枯柴,枝桠扭曲如鬼爪;正屋的窗纸破了好几个洞,月光透过破洞漏进去,隐约能看见屋内摆着一张缺了角的旧木桌,桌上摊着一卷泛黄的纸页,在夜风中微微颤动。
“那是什么?” 苏卿晚的目光瞬间被那卷纸吸引,心跳莫名加快,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老刘的脸色骤然变得不自然,眼神闪烁着,慌忙伸手想去收那纸页,却被苏卿晚一把按住手背。她的指尖带着微凉的温度,力道却很坚定。
纸页上的字迹娟秀中透着几分挺拔,笔锋里藏着一股熟悉的韧劲 —— 那笔触、那间架,分明与地牢墙壁上母亲留下的验尸记录如出一辙!
“这是……” 苏卿晚的声音发颤,指尖轻轻抚过纸页上 “颈后胎记,形似缠枝纹” 几个字,每一笔每一划,都与记忆中母亲笔记里的字迹分毫不差,“是我母亲写的?”
老刘抬手抹了把脸,粗糙的掌心蹭过眼角,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样子:“你娘当年,可是验尸司里最好的仵作啊……”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苏卿晚的脑海中轰然炸开。
母亲是仵作?
这怎么可能!苏家世代为官,母亲出身名门,是众人皆知的大家闺秀,她怎么会懂验尸之术?无数疑问在苏卿晚心头翻涌,几乎要冲垮她对母亲的固有认知。
“你娘的医术是家传的,” 老刘在凳上坐下,苍老的手指着桌沿,缓缓道出那段被尘封多年的往事,“她的祖父曾是太医院的院判,最擅长剖尸查因,一手验尸术出神入化。可惜啊,当年的规矩不许女子当仵作,你娘只能以‘编外’的身份,偷偷来验尸司帮我们做事。”
他指着桌上的验尸记录,眼神里满是缅怀:“这些都是你娘当年写下的。她心思细,眼神也毒,总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魏坤当年还常当着我们的面夸她…… 首到后来,她查出魏坤用牵机散毒死了一位御史,一切才变了。”
苏卿晚的呼吸骤然停滞,胸口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连空气都变得稀薄。
毒死御史?
难道当年那桩悬案,竟与魏坤有关?
“魏坤怕你娘再查出更多他的把柄,就找了苏御史说和,硬是把你娘嫁进了苏家。” 老刘重重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你娘嫁过去后,就再也没回过验尸司,只是偶尔会托人送些验尸的心得来,反复叮嘱我好生收着,说或许将来能派上用场。”
原来如此!
苏卿晚只觉得心头的迷雾骤然散开 —— 母亲不是不懂验尸,而是将这门技艺深藏不露!她当年嫁给父亲,根本不是寻常的联姻,而是为了避开魏坤的锋芒,暂避风头!就连地牢墙壁上那些验尸记录,也不是她凭空写下的,而是多年验尸经验的沉淀与总结!
“那她后来为什么会被陷害?” 苏卿晚追问,指尖的玉簪硌得掌心生疼,却远不及心口的焦灼,“苏家到底犯了什么错,要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老刘的脸色瞬间暗了下去,他起身走到床前,弯腰从床底拖出一个积满灰尘的木箱。打开木箱,里面整齐叠放着一沓沓泛黄的纸页,全是当年的验尸记录与书信。
“你看这个。” 他从箱中抽出一张画着法器的草图,递到苏卿晚面前。苏卿晚定睛一看,草图上法器的心脏形状,竟与侧妃卷宗里记载的血祭法器一模一样!“你娘当年发现,魏坤在偷偷炼制这个邪器,用的全是死囚的心尖血。她把这事告诉了你父亲,想让你父亲禀告知府,揭发魏坤的罪行,结果……”
结果呢?
苏卿晚不用问也知道 —— 父亲刚要行动,就被魏坤安上了 “通敌叛国” 的罪名,苏家一夕之间倾覆,满门抄斩。
这句话没说完,却像一块巨石砸在苏卿晚的心上,疼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原来苏家的冤屈,从来都不是因为什么 “通敌”,而是因为父母发现了魏坤炼制血祭法器的秘密,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小姐,你娘当年还留了东西给你。” 老刘从箱底摸出一个小巧的木盒,盒子表面雕着简单的缠枝纹,虽不起眼,却擦拭得干干净净。他将木盒递给苏卿晚,声音带着几分郑重,“她说若是将来苏家出事,就把这个交给你,还叮嘱我,让你千万别再查下去,好好活着就好。”
苏卿晚颤抖着打开木盒,里面静静躺着半块青铜镜 —— 镜身泛着温润的铜绿,边缘的纹路与她穿越时带来的那半块严丝合缝。她将两块铜镜拼在一起,镜背立刻显露出一行小字,字迹娟秀,正是母亲的手笔:“静尘院暗格,有母毕生验案录。”
原来母亲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提前为她留下了线索!
(http://www.220book.com/book/6C3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