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未过,太极宫外的晨钟还在嗡嗡作响,李承乾己经赤足狂奔。他套着一件半旧的软甲,下摆被风鼓得像风筝,手里拎着一杆木枪,枪头绑了块红布,远远看去像一撮跳动的火苗。沿途宫女太监纷纷避让,生怕被这位八岁小太子撞成滚地葫芦。
“殿下,鞋!”春桃提着靴子追在后面,声音被甩出三条街。
李承乾充耳不闻。昨夜父皇回宫时的脸色在他脑子里烙了印,黑得比锅底还厚。突厥二十万骑,像一片会吃人的乌云,正从原州方向压过来。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天不亮就爬起来,决定亲自去城墙看看。不是观风景,是去闻闻那股带着血腥的风。
明德门外,守门禁军横戟一拦:“太子殿下,无诏不得登城。”
李承乾刹住脚步,木枪往地上一杵,扬起小片尘土:“我父皇昨夜亲口允我随军观战,你敢拦?”
禁军队正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名叫薛义,被这声奶凶的呵斥吓得一哆嗦,却仍硬着头皮:“陛下口谕,凡皇子未奉诏不得涉险。”
“涉险?”李承乾踮脚往城头指,“突厥还没影呢,我就上去看一眼,能掉块肉?”
薛义额头见汗,正不知如何接话,旁边副将凑过来低语:“太子殿下刚立誓雪耻,火气旺,别硬顶。”
话音未落,李承乾己经猫腰往侧门钻。薛义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后领,像拎小猫似的把人提回来。李承乾双脚离地乱蹬,木枪当啷掉在地上,红布沾了土,像被踩扁的辣椒。
“大胆!”他怒喝,声音却带着童音的脆,威慑力大打折扣。
薛义苦笑:“殿下,您要真上去了,末将脑袋就得下来。要不这样,末将派人抬您上箭楼,隔着窗棂看一眼?”
“隔着窗棂能闻到血味吗?”李承乾翻白眼,突然弯腰捡起木枪,摆出个起手式,“要不咱俩打一架,赢了就让我过。”
薛义差点给他跪下。跟太子打架,赢了是欺君,输了是废物,左右都得掉脑袋。正僵持间,一声轻咳传来,李秀宁穿着便装,慢悠悠从拐角转出,手里还拎着马鞭,像散步又像巡街。
“怎么,八岁就想当先锋?”她挑眉。
李承乾像见到救星,立刻告状:“姑姑,他们不让我上城!”
李秀宁扫了薛义一眼,后者立刻立正行礼。她弯腰捡起木枪,掂了掂分量,忽然一笑:“枪不错,就是短了点。想上去也行,但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
“说!”李承乾眼睛放光。
“第一,把鞋穿上,免得踩到钉子哭鼻子。第二,只能看,不许喊,一喊就暴露目标。第三……”李秀宁顿了顿,用鞭梢点点他胸口,“看完回来写五百字观后感,写不出就加练五百枪。”
李承乾差点咬到舌头,但还是重重点头。薛义见状,赶紧命人搬来软梯,亲自护送这对姑侄上城。
城墙上风大,吹得李承乾耳朵生疼。他扒着垛口往外看,远处平原尽头,一缕黑烟笔首冲天,像一条粗壮的狼尾。更远处,隐隐有马蹄声滚雷般传来,震得脚底发麻。
“那就是突厥?”他小声问,嗓子发紧。
“还没来,那是斥候烧的烽火。”李秀宁用鞭梢敲敲他脑袋,“二十万人,走路也得走三天。现在慌什么?”
李承乾却盯着那缕黑烟,眼睛亮得吓人。他忽然转身,对薛义说:“回头给我准备一桶桐油,再要十张牛皮。”
薛义懵了:“殿下要这些作甚?”
“做风筝。”李承乾咧嘴一笑,“带火的那种,烧他们粮草。”
李秀宁闻言,一鞭子轻轻抽在他屁股上:“小崽子,还没学会走就想飞。先把观后感写出来再说。”
城墙下,春桃终于气喘吁吁赶到,手里高举着两只小靴子,像举着投降的白旗。李承乾趴在垛口,冲她挥手,风吹得他的声音七零八落:“别急,等我看完就下去!”
远处,第二道烽火燃起,比第一道更粗更黑。李承乾握紧木枪,红布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簇不肯熄灭的火苗。
(http://www.220book.com/book/6F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