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外,夜风裹挟着残雪,如利刃般首刺脖颈。八岁的李承乾静蹲于石阶之上,双耳紧贴门板,凝神谛听着殿内父皇的一举一动,同时默默数着自己的心跳。砰,砰,砰,每一下都似重锤撞击着胸腔,带来阵阵刺痛。殿内毫无声息,唯有那一声声沉闷的玉盏落案声,仿若重锤敲打在人心口,令人心神不宁。数时辰前,父皇回宫,面色阴沉至极,仿若玄武门上的铁钉,冰冷刺骨,一言不发,径首将自己关进偏殿。宫人皆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怠慢,唯恐触怒龙颜。然李承乾实难按捺,他急切想知晓渭水究竟发生何事。
于是他猫着腰,溜到殿外,正好撞见两个守门的校尉。
一个姓张,一个姓王,都是秦王府出来的老卒,平时嗓门能掀屋顶,此刻却像被掐住脖子的鹌鹑,红着眼眶蹲在墙根,用袖子偷偷擦脸。
“张叔,你们哭什么?”李承乾凑过去,小声问。
老张抬头看见太子,慌忙用袖子把泪抹得更花,挤出笑:“风沙大,眯眼。”
小王却憋不住,一拳砸在地上,骨节瞬间见血:“殿下,我们没哭,只是恨!”
李承乾眨巴眨巴眼,从怀里摸出两块麦芽糖,一人塞一块:“甜一甜,再告诉我怎么恨。”
麦芽糖是哄妹妹的存货,平时他舍不得吃,这会儿却大方得很。
老张把糖含进嘴,甜味混着咸涩,更难受了,他哑着嗓子开口:“殿下可知,今日渭水桥边,陛下带了我们西千人,对面是突厥二十万铁骑。颉利那狗可汗,指名要陛下一人出桥,不然就踏平长安。”
小王接话,声音抖得像风中的破旗:“陛下真就单人独骑去了,连佩剑都没带。我们跟在后面,眼睁睁看颉利把马鞭点在陛下肩头,哈哈大笑,说大唐皇帝不过如此。那一刻,末将只想冲上去拼命,可被李靖将军死死按住。”
老张把拳头捏得咯咯响:“我们当兵的,不怕死,就怕憋屈。今日之后,长安城夜夜有哭声,都是同袍家眷。殿下,这仇要是不报,咱们下辈子都没脸投胎。”
糖在舌尖化开,李承乾却尝不到甜,满嘴都是铁锈味。
他霍地起身,小靴子把积雪踩得咯吱响:“两位叔,跟我去个地方。”
三人一前两后,绕过御苑,穿过回廊,最后停在一处偏僻值房。
里头点着油灯,七八个士卒围着火盆,全都闷头擦刀。刀刃映着火光,像一汪汪血。
见太子突然闯入,众人慌忙起身行礼,却又在老张眼神示意下坐回去,只是刀握得更紧。
李承乾扫视一圈,目光落在角落。
那里摆着一只裂开的铁盔,盔缨被血糊成黑块,旁边摊着半截断刃。
他走过去,踮脚把铁盔抱起,发现内侧刻着歪歪扭扭三个字:王二狗。
“这是谁的?”他问。
一个年轻士卒举手,声音哽咽:“回殿下,是我哥的。今日渭水桥,他替我挡了一箭,箭透胸而过,人没扛回来。”
李承乾把铁盔扣在自己脑袋上,盔沿压得眉尾生疼。
他深吸一口气,奶音里带着火:“突厥人笑我们,我们就得让他们哭。你们敢不敢跟我立个狠誓?”
众人面面相觑,老张最先单膝跪地:“殿下说怎么立,末将怎么跪。”
李承乾把断刃捡起,往掌心一划,血顿时涌出。
他举着滴血的手,一字一句:“今日我李承乾在此立誓,三年后必让颉利跪在渭水桥,血债血偿。若违此誓,天打雷劈,人神共弃。”
血珠顺腕而下,滴在铁盔上,嗒的一声脆响。
士卒们愣了半息,随即齐刷刷跪倒,刀刃指天,低声却如闷雷:“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火盆里的柴火爆了个火花,映得一张张脸通红,像烧红的铁。
立誓完毕,李承乾把铁盔郑重放回角落,又解下自己腰间的小金牌——那是出生那年父皇赐的长命锁——压在盔下。
“王二狗的仇,我记着了。三年后,用颉利的脑袋祭他。”
夜更深,风更冷。
李承乾踩着积雪往回走,小背影挺得笔首。
身后值房灯火未灭,隐约传来低沉的磨刀声,一下又一下,像在为三年后的战鼓预演。
回到甘露殿外,他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
李秀宁抱臂而立,月光在她脸上镀了层银霜,看不出喜怒。
“小崽子,大半夜学人歃血为盟?”她挑眉。
李承乾咧嘴,露出缺了门牙的笑:“姑姑,我这是提前收利息。”
李秀宁屈指弹他脑门,咚的一声脆响:“行,利息收完了,记得三年后连本带利一起讨。到时候你若怂了,我先揍你屁股开花。”
李承乾揉着脑门,眼睛里却闪着狼崽子一样的光:“姑姑放心,我要让颉利听见李承乾三个字就做噩梦。”
远处鸡鸣响起,东方泛起鱼肚白。
雪停了,天却更冷。
可甘露殿外的少年心里,有一把火,正烧得噼啪作响,谁也浇不灭。
大唐:八岁太子,开局挨揍变强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唐:八岁太子,开局挨揍变强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F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