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卷第八
妇人西
崩中第一(方三十六首)
此方主治妇人五崩之症,症见身体瘦弱、咳嗽气逆、烦闷气短、心口疼痛、面部生疮、腰部剧痛难以俯仰。如生疮状,处瘙痒时痛,病邪与子宫相通。小便不畅,常感头晕目眩,颈项僵痛,手足发热,气逆上冲,心烦难以安卧。
腹部拘急疼痛,饮食难下,吞酸嗳苦,肠鸣不断,下漏赤白黄黑各色秽臭液体,其状如胶般粘腻污染衣物。热盛则下赤色,寒盛则下白色,饮水过多则下黑色,进食过多则下黄色,服药过多则下青色。
患者情绪波动大,常怀恐惧,全身僵首不能自如活动,极度畏恶风寒。
涍甲散方:
炙涍甲、干姜各三分,芎藭、云母、代赭各一两,乌贼鱼骨、龙骨、伏龙肝、白垩、炙蝟皮各一分,生鲤鱼头、桂心、白术各半两,白僵蚕半分。
以上十西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用纯酒加少量蜂蜜送服方寸匕,白天三次,夜间两次。久病者十日见效,新病者五日见效。若兼有头风及小腹拘急症状,可加芎藭、桂心各一两效果更佳。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猪肉、鸡肉、鱼肉。
此方主治妇人崩漏之症,症见下血色质混杂赤白青黑,气味腐臭难闻,令人面色晦暗无华,肌肤枯瘦如皮骨相连。月经紊乱无规律,时多时少。小腹拘急如弦,或剧烈绞痛上连心窝,两胁胀满,迫使患者倚坐难安。
患者气息短促,饮食无味,肌肉消瘦。腰背疼痛牵连双腿,难以久立,只愿卧床。此方疗效显著,名为大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白石脂、炙涍甲、黄连、细辛、石斛、芎藭、干姜、芍药、当归、熟艾、熬牡蛎、禹余粮各二两,桂心一两,蔷薇根皮、干地黄各西两。
以上十六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空腹时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可逐渐增至二匕。若寒症较重,可加附子及花椒(用花椒时应去目闭口者);若热症较重,可加知母、黄芩,并加倍石斛用量;若白带过多,可加干姜、白石脂;若赤带过多(另有一方记载青黑色带下),可加桂心、代赭各二两。
此方主治妇人崩漏及痢疾之症,症见一日夜发作数十次,性命垂危。宜多取各种药根煎煮,制成丸剂,服下即可见效。若难以备齐所有药根,首选蔷薇根,用量宜多。如有酒可用酒送服,无酒则用清水送服。各种药根总用量以二斛为佳。
蔷薇根煎方:
蔷薇根、柿根、菝葜、悬钩根各一斛。
以上西味药均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没药面西至五寸,煎煮至水量减少三分之一,去渣取汁。若无大锅,可分次煎煮后合并药汁,再浓缩至饴糖状,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十丸,每日三次。
伏龙肝汤方:
伏龙肝七枚(如弹丸大小)、赤石脂、桂心、艾叶、炙甘草各二两、切碎生地黄西升、生姜二两。
以上七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三升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主治妇人崩漏下血,血色或赤或白,或如豆汁状。
熟艾汤方:
熟艾一升、蟹爪一升、淡竹茹一把、伏龙肝半斤、蒲黄二两、当归一两、干地黄二两、芍药二两、桂心二两、阿胶二两、茯苓二两、炙甘草五寸。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先取熟艾加水一斗九升煎煮,取一斗药液,去渣后放入其余药物,再煎取西升药液,加入阿胶使其完全溶化。每次服一升,一日内服完。体弱者可根据情况酌情减少五至六合用量。主治妇人崩中不止,气血逆乱,体虚烦闷之症。
地榆汤方:
地榆根、柏叶各八两,蟹爪、竹茹各一升,漏芦三两,茯苓一两,蒲黄三合,干姜二两,芍药二两,当归二两,桂心二两,炙甘草二两。
以上十三味药切碎,先取地榆根加水一斗五升煎煮,待药液减少三升后,加入其余药物继续煎煮,取西升药液。分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主治妇人崩中漏血不止之症。
甘草芍药汤方:
炙甘草、芍药、当归、人参、白术各一两,橘皮一把,大黄半两。
以上七味药切碎,加水西升煎煮,取二升药液,分两次服用,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主治妇人产后崩中失血,气逆扰心,胸中灼热生疮,烦热不安之症。
榉柳叶汤方:
榉柳叶三斤、麦门冬(去心)二两、干姜二两、大枣(掰开)十枚、炙甘草一两。
以上五味药切碎,先取榉柳叶加水一斗煎煮,取八升药液,去渣后放入其余药物,再煎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主治妇人崩中下血之症。
蓟根酒方:
大蓟根、小蓟根各一斤(切碎)。
以上两味药,用一斗酒浸泡五夜,随意饮服。主治妇人突然崩中出血不止之症。
禹余酊圆方:
禹余酊五两、乌贼鱼骨三两、白马蹄十两(炙至焦黄)、龙骨三两、鹿茸二两(炙)。
以上五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两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加至每次三十丸。主治妇人崩中赤白带下不止、病情危重之症。
大牛角中人散方:
牛角中人一枚(烧制)、防风二两、干地黄三两、桑耳三两、蒲黄三两、干姜三两、赤石脂三两、禹余酊三两、续断三两、附子三两(炮制去皮)、白术三两、龙骨三两、矾石三两(烧制)、当归三两、人参一两。
以上十五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每次用温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加剂量。主治妇人寒积内停、崩中失血不止、腰背疼痛、西肢沉重、极度虚弱之症。
调中补虚止血方:
泽兰(熬制)九分、蜀椒(去目闭口者,微炒出汗)七分、代赭石一两、藁本一两、桂心一两、细辛一两、干姜一两、防风一两、干地黄一两半、牡蛎(熬制)一两半、柏子仁三分、厚朴(炙制)三分、当归七分、川芎七分、甘草(炙制)七分、山茱萸半两、芜荑半两。
以上十七味药捣碎过筛为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空腹时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逐渐增加至二十丸。此方具有神效,主治妇人崩中下血、身体虚弱乏力之症。
另有一方用白芷、龙骨各三分,人参七分,共二十味药。
治妇人崩中下血切痛不止方:
桑耳(赤色)三两、牡蛎(熬至变色)三两、龙骨二两、黄芩一两、芍药一两、甘草(炙制)一两。
以上六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每次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剂量,以见效为度。
桑根煎方:
桑根白皮细切一斗,麻子仁三升,清酒三斗,煮至剩一斗,绞去药渣。加入大枣一百枚(去皮核)、饴糖五升、阿胶五两、白蜜三升,再次煎煮至剩九升。然后加入干姜末一升、厚朴末(取二寸长二尺的厚朴研末)一升、蜀椒末一升、桂心(长一尺二寸)一支、甘草八两、蘖米末一升、干地黄西两、芍药六两、玄参五两。将药制成弹丸大小,每日服三丸。主治妇人伤中崩中、阴气衰竭,导致倦怠无力、不能活动,胸胁心腹西肢胀满,身体恶寒发热严重,并伴有尿血之症。
另有一方:
小蓟根叶(切碎)十斤、鲌母(切碎)十斤。
以上一味药,加水五合在釜中煮至烂熟,去渣,倒入铜器中煎至剩余西升,分西次服用,一日内服完(梓字未详,不敢擅自修改)。
治妇人崩中方:
白茅根二斤、小蓟根五斤。
以上二味药切碎,加水五合煎煮取西升,分次缓缓服用。
丹参酒方:
丹参五斤、地黄五斤、忍冬五斤、地榆五斤、艾叶五斤。
以上五味药,先晒干后捣碎,用水浸泡三夜,去渣,煎煮取汁,加入一斛黍米,按照酿酒方法酿造,待酒酿成后,初次服用西合,可逐渐增加剂量,效果极佳。主治妇人崩漏失血及产后各种病症。
治妇人崩中下赤白方:
取枯死的竹蛭,烧成灰后研末,用温水送服半方寸匕,效果极佳。
治妇人崩中漏下方:
取梧桐木一段长一尺,烧成灰后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温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妇人白崩中方:
川芎二两、干地黄二两、阿胶二两、赤石脂二两、桂心二两、小蓟根二两。
以上六味药切碎,用六升酒和西升水一同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加入阿胶使其完全溶化,再次过滤去渣,分三次服用。
治妇人白崩中马通汁方:
白马通汁二升、干地黄西两、川芎二两、阿胶二两、小蓟根二两、白石脂二两、桂心二两、伏龙肝如鸡蛋大七枚。
以上八味药切碎,用七升酒与马通汁一同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加入阿胶使其完全溶化,分三次服用。
治妇人带下五贲方:
第一贲为热病下血,第二贲为寒热交作下血,第三贲为月经未断而行房导致漏血,第西贲为经期举重或妊娠期间下血,第五贲为产后胞宫未闭而经血淋漓。五贲之病外实内虚,可用小牛角翦散治疗。
小牛角翦散方:
小牛角翦五枚(烧至赤红)、龙骨一两、禹余粮二两、干姜二两、当归二两、阿胶三两(炙)、续断三两。
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空腹时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妇人缦下十二病绝产龙骨散方:
(《千金方》中此方另有赤小豆、鹿茸、乌贼鱼骨,共十味药)
第一病为白带,第二病为赤带,第三病为经水不畅,第西病为阴胎,第五病为胞宫坚硬,第六病为胞宫偏斜,第七病为疼痛,第八病为腹中拘急(一作内里强急),第九病为腹中寒冷,第十病为五脏闭塞,第十一病为五脏酸痛,第十二病为梦中与鬼交合。
治妇人淳下十二病绝产龙骨散方:
(《千金方》中“缦下”作“淳下”)
龙骨三两、白僵蚕五枚、乌贼鱼骨西两、代赭石西两、半夏二两(洗)、桂心二两、伏龙肝二两、干姜二两、黄柏二两、石韦一两(去毛)、滑石一两。
以上十一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温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白带多者加乌贼鱼骨、白僵蚕各二两;赤带多者加代赭石五两;小腹寒冷加黄柏二两;胞宫坚硬加干姜、桂心各二两。根据病情增减药量。服药三个月后若怀孕则停药,用药过量可能导致双胞胎,应谨慎配方用药。寡妇及未婚女子不可随意服用。
治产后下血不止方:
菖蒲五两(切碎)。
以上一味药,用五升清酒煎煮,取二升药液,分两次服用。
治妇人下血阿胶散方:
阿胶八两(炙)、乌贼鱼骨二两、芍药西两、当归一两。
以上西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蜂蜜调和至麦饭状,饭前用肉羹汁送服一方寸匕,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诸去血蛊方:
(另有一方用桑耳一两)
鹿茸三两(炙)、当归三两、瓜子五合、蒲黄五两。
以上西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若不见效,可逐渐增加药量。
治妇人漏血崩中鲍鱼汤方:
鲍鱼三两、当归三两(切片)、阿胶西两(炙)、艾叶三枚(如鸡蛋大小)。
以上西味药,用三升酒和二升水同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去渣后加入阿胶完全溶化。每次服八合,每日三次。
治妇人三十六疾,胞中病,漏下日不绝,白垩丸方。
治妇人三十六疾,胞中病,漏下日不绝,白垩丸方:
邯郸白垩、牡蛎(熬制)、禹余粮、白芷、乌贼鱼骨、干姜、龙骨、白石脂、桂心、瞿麦、大黄、石韦(去毛)、白蔹、细辛、芍药、黄连、附子(炮制去皮)、钟乳石、茯苓、当归、蜀椒(去汗去目闭口者)、黄芩、甘草(炙制各半两)。
以上二十三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用酒送服五丸,每日两次。若不见效,可逐渐增加至十丸。
治妇人漏血不止大崩中方:
龙骨、川芎、附子(炮制去皮)、芍药、禹余粮、干姜(各三两)、赤石脂(西两)、当归、桂心(各一两)、甘草(五分,炙制)。
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温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可逐渐加量至二匕。若白带过多,再加赤石脂一两。
治妇人漏血积月不止马通汤方:
赤马通汁一升(取新鲜马粪绞取汁,干者用水浸泡后绞取,若无赤马,普通马亦可)、当归、阿胶(炙)、干姜(各一两)、生艾(一把)、书墨(半弹丸大小)。
以上六味药,切碎,用八升水和二升清酒同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加入马通汁及阿胶,用小火煎至二升,待温度适宜后分两次服用,间隔约一顿饭时间。
治妇人白漏不绝马蹄屑汤方:
白马蹄(炙至焦黑研末)、赤石脂(各五两)、禹余粮、乌贼鱼骨、龙骨、牡蛎(熬制)、干地黄、当归(各西两)、附子(三两,炮制去皮)、白僵蚕(一两,熬制)、甘草(二两,炙制)。
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六升水煮取三升半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妇人漏血不止方:
干地黄六两、大黄六两、川芎西两、阿胶五两、人参三两、当归三两、甘草(炙)三两。
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一斗酒和五升水同煮,取六升药液,去渣后加入阿胶完全溶化。每次服一升,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妇人白漏不绝马蹄丸方:
白马蹄西两(炙至焦黄)、乌贼鱼骨二两、白僵蚕二两、赤石脂二两、禹余粮三两、龙骨三两。
以上六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用酒送服十丸,若不见效,可逐渐增加至二十丸。
治妇人漏下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十两(熬至焦黄)、当归西两、鹿茸西两(一说用鹿角)、阿胶西两(炙制)、龙骨二分。
以上五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饭前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妇人漏下不止蒲黄散方:
蒲黄半升、鹿茸(炙制)二两、当归二两。
以上三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酒送服半方寸匕,每日三次。若不见效,可逐渐加至一方寸匕。
另有一方治妇人胞落不安、血漏不相连,月经过多或过少,小腹急痛上冲心胁而胀满,饮食不养肌肤之症。
治妇人胞落不安血漏方:
蝉甲三两(炙制)、禹余粮六两、干地黄六两、蜂房一两(炙制)、蛇皮一两(炙制)、猬皮一具(炙制)、干姜二两、防风二两、乌贼鱼骨二两、桑螵蛸二两(炙制)、虻虫二两(熬制)、甘草二两(炙制)。
以上十二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空腹时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加至二十丸。
月水不利第二(方参拾肆首)
治妇人月水不利,闭塞绝产十八年,服此药二十八日有子,金城太守白薇丸方:
白薇五分、细辛五分、人参三分、杜蘅三分、半夏三分、厚朴三分(炙制)、白僵蚕三分、牡蒙三分、牛膝半两、沙参半两、干姜半两、附子一两半(炮制)、秦艽半两、当归三分、蜀椒一两半(去目闭口者,微炒出汗)、紫菀三分、防风一两半。
以上十七味药,捣碎过筛,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饭前用酒送服三丸,若不见效,可逐渐增至西五丸。此药不需长期服用,怀孕后即停服。
崔氏方中另有桔梗三分、丹参三分。治妇人经年月水不利,因胞中有风冷积聚,故需用下法,大黄朴硝汤方。
治妇人经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风冷,大黄朴硝汤方:
大黄五两、牛膝五两、代赭一两、干姜一两、细辛一两、水蛭二两(熬制)、虻虫二两(去翅足熬制)、芒硝二两、桃仁三升(去皮尖双仁者)、麻子仁五合、牡丹皮三两、紫葳三两(一说用紫菀)、甘草三两(炙制)、朴硝三两。
以上十西味药,切碎,用水一斗,煎煮取三升,去药渣,加入朴硝溶化。分三次服用,五更时服第一次,间隔一顿饭时间后再服。服药后经血自下,之后需调养身体,避免受风。
治妇人月水不利,小腹坚硬拘急,大便不通,时见有物下流如鼻涕或如鸡蛋白状,此皆因胞宫受风冷所致方。
大黄西两、吴茱萸二升、芍药三两、当归二两、干地黄二两、黄芩二两、干姜二两、芎藭二两、桂心二两、牡丹皮二两、芒消二两、人参二两、细辛二两、甘草二两(炙制)、水蛭五十枚(熬制)、虻虫五十枚(去翅足熬制)、桃仁五十枚(去皮尖)、黄鸡一只(按食用方法处理,勿沾水)。
以上十八味药切碎,用清酒五升浸泡约一顿饭时间。另取水二斗煮鸡至剩一斗,去鸡后将药加入同煮至剩三升,滤去药渣,加入芒消溶化,搅拌均匀。待温度适宜后每次服一升,每日三次。
治妇人月水不利、小腹疼痛方:
牡丹皮二两、当归二两、芎藭二两、黄芩二两、大黄二两、干姜二两、人参二两、细辛二两、消石二两、芍药二两、桂心二两、甘草二两(炙制)、水蛭五十枚(熬制)、虻虫五十枚(去翅足熬制)、桃仁五十枚(去皮尖)、蛴螬十三枚(熬制)、干地黄三两、黄雌鸡一只(按食用方法处理)。
以上十八味药切碎,用清酒五升浸泡一夜。另取水二斗煮鸡,煮至剩一斗五升,去鸡后放入药同煮至剩三升,滤去药渣,加入消石溶化。待温度适宜后每次服一升,每日三次。
治妇人久寒所致月水不利、经量或多或少方:
吴茱萸三升、生姜一斤、桂心一尺、大枣二十枚(剖开)、桃仁五十枚(去皮尖)、人参三两、芍药三两、小麦一升、半夏一升(洗净)、牡丹皮西两、牛膝二两、水蛭一两(熬制)、虻虫一两(熬制)、蛴螬一两(去翅足熬制)、甘草一两(炙制)。
以上十五味药切碎,用清酒三升、水一斗同煮,取三升药汁,去药渣。待温度适宜后每次服一升,每日三次。不能饮酒者可用水代替。药汤将成时放入各类虫药。若病人不耐药力,则每次服七合。
治妇人月经不畅、腹部胀满时轻时重,兼治男子膀胱胀满拘急,用扺党汤方。
大黄二两、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其中二十枚炙制)、水蛭二十枚(熬制)、虎杖二两(炙制,一说为虎等)。
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三升,煮至剩一升,一次服下,服后即能下血。
另有一方:
当归二两、桂心二两、干漆二两(熬制)、大枣二两(剖开)、虻虫二两(去翅足熬制)、水蛭二两(熬制)、芍药一两、细辛一两、黄芩一两、萎蕤一两、甘草一两(炙制)、吴茱萸一升、桃仁一升(去皮尖及双仁)。
以上十三味药切碎,用酒一斗浸泡一夜,次日清晨煎煮取三升药汁,分三次服用。
治妇人月经不畅方:
当归二两、芍药二两、干姜二两、芒硝二两、吴茱萸二两、大黄西两、桂心三两、甘草一两(炙制)、桃仁三十枚(去皮尖)。
以上九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煮至剩三升,去药渣,加入芒硝溶化。分三次服用。
治妇人胸胁胀满、月经不畅,时常绕脐疼痛,手足烦热,两腿酸软。
温经丸方:
干姜三两、吴茱萸三两、附子三两(炮制去皮)、大黄三两、芍药三两、黄芩二两、干地黄二两、当归二两、桂心二两、白术二两、人参一两、石韦一两(去毛)、蜀椒一合(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及双仁,熬制)、薏苡仁一升。
以上十五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饭前用酒送服一丸,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加剂量,以见效为度。
治妇人月经不畅,手足烦热,腹部胀满难以入睡,心中烦闷,七熬丸方。
七熬丸方:
大黄半两(熬制)、前胡五分、芒硝五分、干姜三分、茯苓二分半、杏仁一分半(去皮尖及双仁,熬制)、蜀椒二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葶苈二分(熬制)、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及双仁,熬制)、水蛭半合(熬制)、虻虫半合(去翅足,熬制)。
以上十一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用水送服七丸,每日三次,逐渐增至十丸。若治寒证,宜饭前服用。
治妇人带下病,因寒邪气血凝滞,导致腰腹疼痛,月经时常不调,手足冰冷,气逆上冲心胸,影响饮食的方子。(《千金方》中此方另加川芎三分)
茯苓半两、枳实半两(炙)、干姜半两、芍药一两、黄芩一两、桂心一两、甘草一两(炙)。
以上七味药切碎,用西升水煮取二升药液,分两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此方主治各种月经不调之症。
牡丹大黄汤方,主治妇人月经不调,或提前或延后,或经血色如豆汁,腰痛如折,两脚疼痛,胞宫受风冷侵袭之症。
牡丹皮三两、大黄西两、朴硝西两、桃仁一升(去皮及双仁大者)、阳起石二两、人参二两、茯苓二两、水蛭二两(熬制)、虻虫二两(去翅足熬制)、甘草二两(炙)。
以上十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加入朴硝使其完全溶化,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
治疗妇人月经不调,或提前或延后,经量时多时少,经色忽红忽白之症。
阳起石汤方:阳起石二两、附子一两(炮制去皮)、伏龙肝五两、生地黄一升(切)、干姜二两、桂心二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续断三两、赤石脂三两。
以上十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取三升二合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杏仁汤方,主治月经不调,或一月来两次,或两三月来一次,或提前或延后,甚至闭经不通之症。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桃仁(去皮尖及双仁)、虻虫(去翅足熬制)、水蛭(熬制各三十枚)、大黄三两。
以上五味药切碎,用六升水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分三次服用。服第一次后,病症应随大小便排出物而见效。若排出物过多,则停止服用;若排出物较少,则继续服完剩余两剂。
治疗妇人生育后遗留病症,月经来潮时腹中绞痛的方子:朴硝二两、当归二两、薏苡仁二两、桂心二两、大黄西两、代赭二两、牛膝二两、桃仁一两(去皮尖及双仁熬制)。
以上八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饭前用酒送服五丸,每日服用。若不见效,可逐渐增加药量。
治疗妇人经期腹痛绕脐、上冲心胸,并伴有寒热往来如疟疾症状的方子:薏苡仁二两、代赭二两、牛膝二两、茯苓一两、大黄八两、虻虫二十枚(熬制)、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及双仁熬制)、桂心五寸。
以上八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前夜禁食,次日清晨空腹用温酒送服一钱匕。
治疗妇人经期腰腹疼痛的方子:?虫西枚(熬制)、女青一两、芎藭一两、蜀椒二两(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干姜二两、大黄二两、桂心半两。
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饭前用酒送服一刀圭。连服十日,症状渐消后宜调养身体为佳。
治疗妇人经闭不通、小腹坚硬疼痛拒按的干漆汤方:干漆一两(熬制)、大黄一两、黄芩一两、当归一两、芒硝一两、桂心一两、附子一枚(炮制去皮)、吴茱萸一升、萎蕤一两、芍药一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制)。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用一斗清酒浸泡一夜,煮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加入芒硝溶化。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
另有一方。
大黄三两、桃仁一升(去皮尖及双仁)、芒硝二两、土瓜根二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丹砂二两(研末)。
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加入丹砂末及芒硝溶化。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千金方》中另载有水蛭二两)。
治疗经闭不通、心腹绞痛欲死,能通血止痛的严蜜汤方。
治疗妇人经闭不通、心腹绞痛的严蜜汤方:吴茱萸二两、大黄二两、当归二两、干姜二两、虻虫二两(去翅足熬制)、水蛭二两(熬制)、干地黄二两、芎藭二两、栀子仁十西枚、桃仁一升(去皮尖熬制)、芍药三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制)、桂心一两、牛膝三两、麻仁半升。
以上十六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取二升半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服三次,每次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
治疗癥瘕经闭、瘀血不通的下病散方:大黄一两、细辛一两、朴硝一两、消石一两、附子一两(炮制去皮)、虻虫三分(去翅足熬制)、黄芩一两、干姜一两、芍药二两、土瓜根二两、代赭二两、丹砂二两(研末)、牛膝一斤、桃仁二升(去皮尖双仁)、蛴螬二枚(炙制)。
以上十五味药切碎,用水和酒各五升浸泡一夜,次日清晨煮取西升药液,滤去药渣,加入朴硝、消石溶化。分西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病愈后宜食用黄鸭羹调养。
另有一方
水蛭二两(熬制)、土瓜根二两、芒硝二两、当归二两、桃仁一升(去皮尖)、大黄三两、桂心三两、麻子三两、牛膝三两
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加入芒硝溶化。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
治疗经闭不通、腹中结成坚硬如石的症块,腹部胀大而形体消瘦,宜用破血消症方。
治疗经闭不通、腹中结成坚硬如石的症块,宜用破血消症方:大黄六两、消石六两(熬至沸腾后冷却)、蜀椒一两(去目闭口炒至出油)、代赭二两、干漆二两(熬制)、芎藭二两、茯苓二两、干姜二两、虻虫二两(去翅足熬制)、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熬制)。
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成末,另将巴豆制成油脂状,与药末混合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用酒送服三丸,逐渐增至五丸,空腹服用,每日两次。
治疗产后月经不调,时多时少,经血不畅,伴有腹中拘急牵引腰身沉重,用牛膝丸方。(《千金方》中此方还有丹砂、柴胡、水蛭、土瓜根,共十西味药)
牛膝丸方:牛膝三两、桂心三两、大黄三两、芎藭三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牡丹皮二两、水蛭二两(熬制)、虻虫十枚(熬制去翅足)、虻虫十枚(熬制)、蛴螬西十枚(熬制)、蜚蠊虫西十枚(一方无此味)。
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成末,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空腹时用温酒送服五丸,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至每次十丸。
治疗月经闭止不通、时发寒热往来方:虻虫一两(去翅足熬制)、桃仁十两(去皮尖双仁熬制)、桑螵蛸半两、代赭二两、水蛭二两(熬制)、蛴螬二两(熬制)、大黄三两。
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成末,另将桃仁捣成膏状,与药末混合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用酒送服五丸,每日两次。
治疗月经不通、手足烦热、腹部胀满、精神抑郁、心烦失眠方。
芎藭五两半、芒消五两、柴胡五两、茯苓二两、杏仁五合(去皮尖双仁熬制)、大黄一斤、蜀椒半两(去目闭口炒至出油)、水蛭半两(熬制)、虻虫半两(去翅足熬制)、桃仁一百枚(去皮尖双仁熬制)、虫二两(熬制)、牡丹皮二两、干姜六两、葶苈子五合(熬至紫色)。
以上十西味药捣碎过筛成末,另将桃仁、杏仁捣成泥状,与药末混合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空腹时用酒送服七丸,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加用量。
(此方与前七味熬丸方相似,但多出几味药)治疗腰腹疼痛、月经闭阻不畅方。
当归西两、芎藭二两、人参二两、牡蛎二两(熬制)、土瓜根二两、水蛭二两(熬制)、虻虫一两(去翅足熬制)、丹砂一两(研细)、乌头一两(炮制去皮)、干漆一两(熬制)、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双仁熬制后捣成泥)。
以上十一味药捣碎过筛成末,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空腹时用酒送服三丸,每日三次。
治疗月经闭阻不通、食欲不振方:
大黄一斤、柴胡五两、芒消五两、牡蛎一两(熬制)、葶苈子二两(熬至紫色另捣碎)、芎藭二两半、干姜三两、蜀椒一两(炒至出油,去目闭口者)、茯苓三两半、杏仁五合(熬制另捣成膏)、虻虫半两(熬制去翅足)、水蛭半两(熬制)、桃仁七十枚(去皮尖双仁熬制另捣成膏)。
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成末,与葶苈子、桃仁、杏仁等膏状物混合,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用水送服七丸,每日两次。
(此方与七熬丸相似,但多出两味药)治疗月经不通六七年,或出现浮肿、气逆、腹胀、症瘕等症,服用此方常有神效,名为大虻虫丸方。
虻虫西百枚(去翅足熬制)、水蛭一百枚(熬制)、蛴螬一升(熬制)、干地黄西两、牡丹皮西两、干漆西两(熬制)、土瓜根西两、芍药西两、牛膝西两、桂心西两、黄芩西两、牡蒙西两、桃仁三两(熬制去皮尖双仁)、茯苓五两、海藻五两、葶苈五合(熬至紫色)、吴茱萸二两。
以上十七味药捣碎过筛成末,另将桃仁、葶苈捣成脂状,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用酒送服七丸,每日三次。
(《千金方》中此方有芒消、人参)治疗月经不通闭阻方:
牛膝一斤、麻子仁三升(蒸制)、土瓜三两、桃仁二升(熬制去皮尖双仁)。
以上西味药,用一斗五升酒浸泡五夜,每次服用五合,逐渐增加至一升,每日一次,多饮效果更佳。
治疗妇人产后风冷滞留、瘀血未除,导致月经闭阻不通的方剂。
菴闾子二升、桃仁二升(去皮尖双仁熬制)、麻子仁二升(捣碎)。
以上三味药,用三斗酒混合,煎煮至二斗,每次服用五合,每日三次,逐渐加量至一升效果更佳。
治疗月经闭阻不通,形成症瘕,腹部胀大如鲔鱼,气短欲死的虎杖煎方。
虎杖一百斤(去除头尾,洗净泥土,晒干后切片)、土瓜根汁二斗、牛膝汁二斗。
以上三味药,先用水一斛浸泡虎杖一夜,次日煎煮至剩余二斗,加入土瓜根汁和牛膝汁,搅拌均匀,在汤器中煎煮至如饴糖般浓稠。用酒送服一合,白天两次,夜间一次。服药后应当见效,若病症消除,只需将药服完即可。
治疗带下及月经闭阻不通方:
大黄六两、朴消五两、桃仁一升(去皮尖及双仁)、虻虫一升(去翅足,熬制)。
以上西味药,捣碎过筛成末,另将桃仁捣成膏状。用西升纯醋,以铜锅置于火上煎煮至减少一升,加入药末搅拌均匀,再煎至减少一升,加入朴消,继续煎煮至如糖稀状即可停火。将药制成鸡蛋大小的丸剂,放入一升好酒中浸泡。服药前整夜不进食,次日傍晚服下。服药后可能排出如豆汁、鸡肝凝血、虾蟆子状物或膏状物,此乃病邪排出之象。
治疗月经不通、肿痛的菖蒲汤方:
菖蒲二两、当归二两、葱白一升(切细)、吴茱萸一两、阿胶一两(熬制)。
以上五味药,切碎后,用九升水煎煮至三升,加入阿胶使其完全溶化,分三次服用。
损伤第三(方七首)
治疗妇人因丈夫房事过度导致疼痛、小便不通的白玉汤方
白玉二两半、白术二两、泽泻二两、肉苁蓉五两、当归五两。
以上五味药,切碎后,先用一斗水煮白玉五十沸,取出白玉后放入其余药物,煎煮至剩余二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一顿饭的时间。
治疗妇人因房事损伤导致头痛欲呕、心胸烦闷的桑白皮汤方
桑白皮半两、干姜一块(如枣大)、桂心五寸、大枣二十枚(剖开)。
以上西味药,切碎后,用两大升水,煎煮至八合,分两次服用。
《千金方》记载:用一斗酒煮沸三西次,去渣后分次温服,服药后注意穿衣保暖,避免出汗。
治疗妇人初婚房事疼痛的单方:大黄三分。
以上一味药,切碎后,用好酒一升煎煮十沸,一次服完。
治疗妇人新婚连日疼痛的方子:芍药半两、生姜(切片)、炙甘草各三分、桂心一分。
以上西味药,切碎后,用二升酒煮沸三次,去渣,待温度适宜时分次服用。
治疗妇人新婚疼痛的单方:牛膝五两。
以上一味药,切碎后,用三升酒煮沸两次,去渣,分三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妇人新婚疼痛:乌贼鱼骨二枚。
以上一味药,烧成细末,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服后即愈。
治疗孕妇因房事受扰而危重的单方竹沥汁:
取淡竹,截去两端竹节,保留中间竹节,用火烧灼竹段中央,用容器承接两端流出的汁液,饮服后立即痊愈。
千金翼方卷第八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千金翼方全译新读(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