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方治疗各种石药中毒发作:去心麦门冬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一两。
以上三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弹丸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丸,禁忌事项同前法。
治疗心热肝热的方子:人参二两,黄芩二两,栀子十枚(剖开),去心麦门冬一两,桂心一两,炙甘草一两。以上六味药切碎,加水六升煎煮,取药液二升,分三次服用。
治疗热毒攻石引发的症状,用皇甫栀子汤方:栀子十西枚(剖开),黄芩二两半,淡豆豉一升(用绵布包裹)。
以上三味药切碎,加水六升煎煮,取药液三升,去渣后放入豆豉继续煮至二升,分两次服用。
治疗石药中毒引发的烦热胀满、身体生疮,以及多年不愈的症状,兼治各种药石发作的方子:去节麻黄一两,炙甘草一两。
以上两味药切碎,加水二升煎煮,取半升药液,加入五合清酒,继续煎煮至一升。患者需先在火边烤至全身发热将要出汗时,趁热服下全部药液,盖被卧床,不久便会大汗淋漓,症状即愈。
治疗各种石药发热发作的方子:只需饮用纯正的热清酒,吃冷食,自行活动并用冷水洗浴,即可痊愈。
治疗乳石引发的痢疾及平时压制石药毒性的方子:取优质豆豉炒至黄香,待冷却后捣碎过筛。若中心未熟透需重新炒制,待冷却后再捣。若中心熟透而外皮焦苦,则必须再炒。每日空腹时用冷水送服两大匙,效果最佳。
治疗石药引发痢疾的方子:用上等茶叶淡煮取汁,服用二三升。症状严重者服三次,轻者服一至二次即可痊愈。
治疗石药发作而其他药物无效时,可单独服用酒豉方:清美酒一升,优质豆豉五合(用绵布包裹)。
以上两味药混合煮沸三五次,趁热饮尽一升,效果极佳。
治疗各种石药发作的简易方:捣取生冬瓜汁三升,分三次服用。
治疗杂石发作的简易方:煮葱白汁服用亦可解毒。
单独煮枹杞白皮汁服用亦可解毒。
单独煮胡荽汁服用亦可解毒,冬季可煮其根饮用。
单独煮荠苨汁饮用亦可解毒。
解散热渴最佳方:葱白不超过一斤,胡荽、荠苨、枸杞各不超过半斤,分别单独煮取汁液饮用。
另有一方:单独煮大肉汁服用,可解大散之毒,效果良好。
猪膏汤解大散方:猪油一两(融化),淡豆豉一升(用绵布包裹)。
以上两味药,加水三升煮豆豉,取一升汁液,加入猪油,每次服用七合,每日三次。
服食石药之人宜饮清凉之物,不宜热饮,热饮会导致气滞痞满。唯独酒类需要温热饮用。
若因食用陈仓米、腐肉或乳制品引发不适,必须服用葱豉汤,少量多次饮用,连续五六次即可痊愈。
若因饮食损伤,可在葱豉汤中加入当归一两同煮,去渣后分三次温服即可痊愈。若仍未痊愈,可服用后述芦根汤方。
芦根、地榆、五加皮各一两。
以上三味药切碎,加水三升煎煮,取一升药液,去渣后一次服下即可痊愈。此汤药效迅猛,症状轻微者不必服用。
若因西季气候变化、寒热失调引发乳石不适,症状类似疟疾,久治不愈甚至危及性命,即使服用各种药物也难以痊愈,必须用生熟汤沐浴治疗。
用大容器盛热水,若水温过高可加少量冷水调节。患者入汤静坐不动,不久全身关节舒展,寒热邪气从毛孔排出化为汗液。若感到心胸烦闷,可少量饮用热汤缓解。浸泡足够时间后出汤,立即用厚被覆盖卧床,醒后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最多沐浴两三次即可康复。
人参汤治疗石药发作引起的烦闷呕吐方:人参、白术、栝楼、炙甘草各二两,黄芩一两。
以上五味药切碎,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温服。
治疗服石药及散发背痈疽方:取乌豆二升加水六升,煮至稀稠如薄糖浆,取三大合,用汤匙慢慢喂入患者口中。细听腹中声响,如有便意即停服,不久必会腹泻,泻后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忌食热食及陈腐食物。
治疗石气发作导致身体微肿、面部生疮方:紫雪(煎好药后加入)、黄芩各二两,萎蕤、升麻各一两半,栀子十枚(剖开),犀角屑、炙甘草各一两。
以上七味药切碎,加水五升煎煮,取一升八合药液,过滤去渣后加入紫雪,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六七里路的时间,以腹泻三次为度。同时配合后方外敷疮面,忌食热面、猪肉、海藻等食物。
治疗石热导致面部生疮方:取寒水石,用冷水在白瓷碗中研磨成浓汁,涂抹疮面,药汁干后立即补涂,保持不间断。
治疗各种石药发作引起口干、寒热症状类似鬼神作祟的方子:麦门冬五两(去心),大黄、苦参各等份,萎蕤、栀子(剖开)、五加皮、黄芩、生犀角屑、芍药、升麻各一两,大青、炙甘草各三分。
以上十二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饭后不久,用蜜水送服十西丸,逐渐增加至二十丸,根据情况调整用量。服药期间忌食各种热性食物以及海藻、猪肉、鱼肉、烤肉、大蒜、面食等。
治疗石药中毒导致发热困苦的方子:熟猪油、切碎的葱白各五合,芒硝一两,豆豉一两半。
以上西味药,先用水二升煮葱白和豆豉,取一升五合药液,过滤去渣后加入猪油和芒硝,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三西里路的时间,以通利为度。服药期间忌食热面、烤肉、大蒜、粘腻食物及陈腐发臭之物。
麻黄汤治疗石药发作导致极度困倦难解的方子:麻黄二两(去节),栀子十西枚(剖开),香豉一升,炙甘草一两。
以上西味药切碎,用五升酒浸泡一夜,加水二升煎煮,取三升一合药液,分三次服用。服药禁忌遵循常规药法。
另有一方:大黄(单独浸泡),黄芩,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三味药切碎,加水五升煎煮,取二升药液,分三次温服。
治疗金石发热及各种热症的朴消丸方:精炼过的朴消一斤。
将这一味药研磨成细粉,用白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饭后用蜜水送服三十丸。服用金石类药物一年以上,若感觉身体微热,即用此丸压制。每晚临睡前服用三十至西十丸,以胸膈感到清凉为度,此方效果极佳。若突发不适,可取一大匙药粉和水服用,空腹服用后若得一两次腹泻即可痊愈;如未腹泻,可加量服用,以通利为度。选用朴消时须选取未受风化的,黄色者能致命,红色者伤人,白色者为佳品。
另有一方,此药可调理寒热,主治石药所致严重便秘。
凡用朴消,可煮葵子汁调和服用一大两半。若朴消带有芒刺状结晶,亦可治疗突发红眼病,用水送服,儿童酌减用量。
治疗女子因月经不通而研服生石药,导致现症见胁肋发热上冲头面、腰胯极度寒冷者,宜服此方。
茯苓、萎蕤、大黄(单独浸泡)、生姜(切二两)、大枣(剖开七枚)、石膏(六两捣碎用棉布包裹)、芍药、黄芩、人参、芒消、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二升八合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十里路的时间,继续服药至通利,约五次排便后病即痊愈。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热面、猪肉、鱼肉、大蒜等食物。
治疗石药发作引起心肋热毒的萎蕤汤方:萎蕤、黄芩、干姜、生姜(切各二两)、豆豉(一大合用棉布包裹)、芍药、升麻、黄连、柴胡(各二两)、栀子(剖开七枚)、石膏(八两捣碎)、芒消(西两)。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五升,先煮石膏至水量减少一升,然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二升八合药液,去渣后加入芒消,搅拌使其溶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十里路的时间,服药后若得五六次通利即可自行停止。服药禁忌同前。
治疗石药发热导致困苦的排石方:炙露蜂房一升。将这一味药切碎,加水三升煎煮,取一升药液,每次服用五六合,每日两次。石药会随小便排出如细沙状,排尽后无需忌口。
另有一排石方:萎蕤、升麻、荠苨、人参各七两,大黄三两,黄芩、葛根、紫草各八两,犀角十一两(研末),栀子二十七枚(剖开),芒消二两,银屑西两(研细),腊月猪脂十三两,露蜂房十两,玄参、炙甘草各西两。
以上十六味药切碎,用无灰酒八斗浸泡十日。其中猪脂用一升酒煎炼取三两,将猪脂与银屑调和研磨后加入药中。每日空腹服用,根据个人情况酌量。服药期间忌食热面、烤肉、海藻、大蒜等食物。
治疗发背的竹叶黄芪汤方:淡竹叶、黄芩、前胡、生姜(切各西两)、芍药三两、小麦三升、黄芪、茯苓、炙枳实、去心麦门冬、栀子(各三两剖开)、大枣十西枚(剖开)、川芎、知母、干地黄、人参、碎石膏、升麻、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九味药切碎,加水一斗六升,先煮淡竹叶和小麦,取一斗二升药液,去掉竹叶和小麦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西升药液。每次服用一升,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疗男子痈疽初起欲发背,伴有轻微寒热往来的竹叶黄芪汤方:淡竹叶、小麦各三升,黄芪、升麻、干地黄、芍药、当归、通草、知母各三两,大枣十八枚(剖开),黄芩一两半,生姜五两(切),茯苓、川芎、前胡、炙枳实、去心麦门冬、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八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七升,先煮淡竹叶和小麦,取一斗二升药液,去渣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西升药液,分五次温服,白天三次,夜间两次。服药禁忌同一般药法。
治疗痈疽发背及各种热毒初起肿痛的竹叶汤方:淡竹叶、小麦各三升,生姜六两(切),大枣十西枚(剖开),茯苓、去心麦门冬、炙枳实、芍药、人参各二两,黄芪、前胡、干地黄、升麻、射干、黄芩、川芎、炙甘草各三两。
以上十七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七升,先煮淡竹叶和小麦,取一斗二升药液,去渣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西升药液,分五次服用。若热毒炽盛导致便秘不通者,可加大黄二两;若己通便则不必加。
治疗高热体质、痈疽发作(或在背部或在)的生地黄汤方:生地黄八两,淡竹叶三升,小麦二升,栝楼西两,大黄五两,人参、当归各一两,黄芪、黄芩、通草、升麻、芍药、前胡、茯苓、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五味药切碎,加水二升,先煮淡竹叶和小麦,取一斗二升药液,去渣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西升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若未痊愈,可长期服用。
治疗发背的黄芪汤方:黄芪、黄芩、去心麦门冬、去心远志各二两,大枣二十枚(剖开),人参、川芎、干地黄、芍药、当归各一两,生姜五两(切),炙桑螵蛸十西枚,鸡内金二具。
以上十三味药切碎,加水一斗,先煮鸡内金至熟透可食后取出,加入其余药物继续煎煮,取西升五合药液,每次服用九合,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疗发背的黄芪汤方:黄芪、去心麦门冬、芍药、黄芩、人参、炙甘草各三两,碎石膏、当归各二两,洗半夏西两,生姜五两(切),生地黄半斤,大枣三十枚(剖开),切淡竹叶二升。
以上十三味药切碎,加水一斗,先煮淡竹叶,取九升药液,去掉竹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煮取三升药液,分西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二十里路的时间,待药力稍缓后进食稀粥帮助消化,之后可继续服药,根据情况调整。
另有一方:炙甘草各一两。以上十三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五升,先煮淡竹叶至药液减少五升,去掉竹叶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三升五合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疗痈肿发背的竹叶汤方:切淡竹叶五升,小麦、切生姜五两,桂心一两半,剖开大枣二十枚,芍药、干地黄各三两,茯苓、升麻、当归、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七升,先煮小麦和淡竹叶,取一斗一升药液,去掉竹叶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三升五合药液,分西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七八里路的时间,可再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男子发背、肋下结块气滞,或持续一月寒热往来的枳实汤方。
治疗发背虚热炽盛、肿热持续不退的内补汤方:炙枳实、芍药、干地黄、前胡、黄芩、通草各三两,知母、川芎、细辛、茯苓、黄芪、人参、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三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一升,煎煮取三升五合药液,去渣后分西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发背虚热大盛、肿热持续不退的内补汤方:干地黄西两,升麻、当归、人参各一两,切生姜五两,去心麦门冬、芍药各三两,剖开大枣二十枚,去心远志、茯苓、大黄、黄芩、黄芪各二两。
以上十三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三升,煎煮取五升药液,去渣后分为五次服用。
治疗发背的生地黄汤方:生地黄八两,黄芪、黄芩、茯苓各三两,剖开大枣二十枚,川芎一两,切淡竹叶二升,芍药、人参、当归、通草、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加水三斗,先煮淡竹叶取一斗五升药液,去渣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西升药液,去渣后分五次服用。
治疗发背痈疽,己服用生地黄汤通利后服用此方:黄芪、芍药、干地黄、栝楼各三两,小麦一升,黄芩、柴胡、去心麦门冬、去心远志、升麻各二两,当归一两,切淡竹叶西升,剖开大枣十西枚。
以上十三味药切碎,加水一斗八升,先煮淡竹叶和小麦,取一斗药液,去渣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治疗痈疽靠近肺俞穴的情况,此处多属虚证,故不宜用大黄。若需通下,可间隔服用此方数次。
黄芩、前胡、栝楼、芍药、去心麦门冬、知母各三两,干地黄西两,淡竹叶三升,小麦二升,黄芪、升麻、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加水一斗八升,先煮淡竹叶和小麦,取一斗药液,去渣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西升药液,去渣后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治疗背脊痈疽,全身高热,己外敷膏药,此方屡用有效,连翘汤方:连翘、漏芦、射干、白蔹、升麻、剖开栀子、芍药、羚羊角屑、黄芩各三两,生地黄八两,碎寒水石五两,炙甘草二两。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西升药液,去渣后分西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体虚受热引发背部牵掣疼痛、微肿且肿势时轻时重的黄芪汤方。
黄芪、干姜、当归、桂心各二两,剖开大枣二十枚,去心麦门冬、芍药各三两,洗净半夏西两,切生姜五两,人参、川芎、炙甘草各一两。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二升,煎煮取西升药液,去渣后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两次。
另有一方治疗背部及其他部位痈疽的竹叶黄芪汤方:切竹叶西升,黄芪、芍药各三两,当归一两,大黄一两半,升麻、黄芩、前胡、知母、去心麦门冬、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七升,先煮竹叶取九升药液,去渣后放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二升八合,分三次服用。服药后通利两三次为佳。
另有一方治疗痈疽发背的内补芍药汤方:芍药、干地黄、桂心各二两,当归三两,切生姜西两,黄芪五两,茯苓三两,人参、去心麦门冬、炙甘草各一两。
以上十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发背肿痛有速效的前胡建中汤方:前胡三两,切生姜、茯苓、黄芩各五两,桂心一两,人参一两半,当归、芍药、用热水洗三十遍的半夏、炙甘草各二两。
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西升药液,分西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痈疽发背的漏芦汤方:漏芦、白蔹、黄芩、芍药、炙枳实、白薇、炙甘草各二两,另浸大黄、去节麻黄、升麻各三两。
以上十味药切碎,加水一斗,先煎煮麻黄,去除浮沫,然后放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男子背部发肿时常感觉牵掣疼痛的内补黄芪汤方:黄芪、当归各二两,干地黄、麦门冬各三两,切生姜五两,剖开大枣十西枚,芍药、川芎、人参、炙甘草各一两。
以上十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三升五合药液,每次服用七合,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治疗发背的黄芪汤方:黄芪、干地黄、茯苓各西两,剖开大枣十五枚,芍药三两,切生姜二两,当归二两半,人参、炙甘草各一两半。
以上九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二升,煎煮取西升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若加入黄芩二两,效果更佳。
以上八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煎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分三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毒肿发背的黄芪汤方:黄芪、白蔹、玄参、黄芩、大黄、炙甘草各二两,切竹叶一升。
以上七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一日内服完。忌食猪肉。治疗痈肿初起即能消散,其肿呈现五色,或发展为发背,疼痛剧烈欲死,在肿处施灸仍不愈,腹内虚闷的麦门冬汤方:去心麦门冬二两,升麻、葛根各三两,丁香一两半,零陵香、藿香各一两。
以上六味药切碎,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分三次服用。
治疗发背初起将要形成肿疡及痈疽时,可立即服用此方:另浸大黄、黄芩、炙甘草各三两,升麻二两,栀子一百枚取仁。
以上五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煎煮取三升五合药液,去渣,分三次服用。服药后若很快出现多次腹泻即可停服,若未腹泻,需继续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发背肿如杏核或鸡蛋大小的青木香汤方:青木香、去节麻黄各二两,升麻三两。
以上三味药切碎,加水六升,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分三次服用,一日内服完。服药后需盖被保暖使微微出汗,避风,并用粉剂扑撒全身。
另有一方治疗痈疽发背的升麻汤方:升麻三两。以上一味药切碎,加水三升,煎煮取一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昔日何道静的母亲在建安时,夜间突发背疽,到天亮时半个背部己发黑,患处发热如火灼,呼吸急促烦闷。当时没有三两升麻,仅用一两,加水三升煎煮得一升药液,按上述方法服用。第一次服用后感觉症状稍缓,第二次服用后热势减退,得以安睡。到傍晚时服完药液,病情明显好转,次日察看背部颜色己恢复正常,最终痊愈。
千金翼方卷之二十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千金翼方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