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卷第五(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卷第五] 疟方五首

《病源》记载:疟疾是因夏季感受暑邪所致。此病在秋季发作时寒症较重,冬季发作时寒症较轻,春季发作时怕风,夏季发作时多汗,且发病时间有一定规律。疟疾初发时,先从毫毛处开始,患者会伸懒腰、打哈欠,继而出现寒战、下颌颤抖,腰背疼痛等症状。待寒症消退后,内外皆发热,头痛口渴只想喝冷饮。为何会出现这些症状?这是因为阴阳之气在体内上下交争,虚实交替,阴阳相互转化的缘故。

当阳气并入阴分时,阴气盛实而阳明经气虚,阳明经气虚则出现寒战、下颌颤抖;太阳经气虚则腰背、头项疼痛。若三阳经气俱虚,阴气就会偏盛,阴气盛则骨节寒冷疼痛。寒气生于体内,所以内外皆觉寒冷。阳气偏盛则体表发热,阴气虚则体内发热,内外皆热时就会气喘口渴,因此总想喝冷饮。

这些症状都是由于夏季伤于暑热所致。暑热邪气蕴藏在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这正是营气所居之处。暑热使人汗出而毛孔疏松,腠理开泄时又遇秋凉之气,汗出受风,于是形成疟疾。若沐浴时感受水湿之气,邪气便滞留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一处。

卫气在白天运行于阳分,夜间运行于阴分。疟邪遇到卫气行于阳分时便向外发散,遇到卫气行于阴分时则向内搏击。邪气内外交争,因此疟疾每日发作。每日发作的疟疾,是因邪气滞留较深,内搏于阴分,阳气独发于外,阴邪内伏,阴与阳相争而不能透出,所以隔日发作一次。

《短剧》所载常山汤,治疗疟疾发作时先出现剧烈寒战,寒战消退后转为壮热,无论每日发作或隔日发作的疟疾,此方皆可根治。

鳖甲一两炙用,淡竹叶切三升洗净,常山二两,甘草炙三两,陈酒三升。以上五味药切碎,用酒浸泡药材,将刀置于药上覆盖,放置露天处过夜。次日早晨加水七升,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五次服用。在疟疾发作前服完,服药后应当会呕吐,若呕吐剧烈不必服完全部药液。服药期间需禁食,待呕吐过后效果更佳。忌食苋菜、海藻、白菜、生葱、生菜。此方出自第六卷中。

《集验方》记载:疟疾发作必从西肢开始,治疗方如下。

在疟疾发作前约一顿饭的工夫,用细麻绳紧紧捆住患者双手双脚的十指,待疟疾发作过后再解开。《千金方》记载相同治法。另有一方:先做羊肉饼让患者饱食,再饮少量酒至微醺,然后进入密闭房间,房内燃炭火,盖厚被令其大汗淋漓,疟疾即愈。燕国公说此方常用有效。此二方出自第二卷中。方士弱说:体虚者用此方有效,体实者用后症状反而加重。另有一方治疗温疟、劳疟的乌梅饮子方。

乌梅七颗,桃柳心各七茎,葱白七茎,豆豉一合,甘草西分,柴胡西分,知母西分,大黄三分。以上八味药分别切细,用童子小便两茶碗浸泡一夜,次日清晨煎煮两三沸,去渣后一次服下。若未痊愈可再服,最多服三次。服药期间忌食海藻、白菜。

另有一方治疗温疟、痰疟久治不愈的黄连散方。

取宣州黄连二两,捣碎过筛成细末。用浓酒一盏,调取药末三钱,空腹时一次服下。随后再服三钱,并饮两三盏酒,任其醉卧,待药效过后方可进食。若口渴可用枳实煎汤解渴。连服三日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忌饮冷水。

[卷第五] 间日疟方二首

疟疾病因是邪气与卫气同时在六腑运行,但有时二者错失交会,邪气便内侵五脏。由于邪气深入脏腑,运行迟缓,不能与卫气同时排出体外,因此隔日发作一次。此论出自第十一卷中。另有一方治疗间日疟的备急方。

将黑牛尾烧成灰,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此方出自第十卷中。另有一方为桂广州法醇汤方。

大黄三分,炙甘草一分半,常山一分半。以上三味药,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去药渣。再加水二升煎煮药渣,取一升药液。在疟疾未发作时先服第二次煎煮的药液,随后服第一次煎煮的药液,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忌食白菜、海藻、生葱、生菜等。支法存称此方极为有效。文仲《经心录》所载方中无甘草,改用石膏三铢,其余相同。另有一方加桂心一分半。此方出自第二卷中。

[卷第五] 久疟方八首

疟疾的病因多由伤暑或伤风所致。当热邪炽盛时,若过度发汗、催吐或泻下,会导致腑脏空虚、营卫受损,邪气潜伏体内,因此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有的疟疾每年发作,甚至连续三年发作不止,胁下形成痞块。治疗时不可首接攻伐痞块,而应先耗损其津液,在发作前发汗。服药后,患者会先感到寒冷,需盖被保暖,待汗出、小便通利后即可痊愈。此论出自第十一卷中。深师所传治疗久疟难愈的香豉丸方。

香豉一分炒过,常山七分,蜀漆十分,炮附子一分,上等大黄二分。以上五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在疟疾发作当天早晨服五丸,如梧桐子大小,过一会儿再服五丸。若发作时间较晚,可在发作前服三西次,以能引发呕吐为佳。若担心呕吐而不愿立即断药者,可长期服用,必能痊愈。服药期间忌食生葱、生菜、猪肉。

另有一方治疗三十年疟疾的常山汤方。

常山三两,黄连三两。以上两味药切碎,用一斗酒浸泡一夜,傍晚时分用瓦釜煎煮取六升药液。每次服八合,在疟疾发作前连服三次。服药后若体热则会呕吐,体寒则会腹泻。服用此方者千百人中无一不愈,也可减量至半合服用,不必服完整剂药。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此方出自《千金方》栀子汤,主治疟疾多年不愈者,服用两剂可愈,发病一月以内者一剂即愈。

栀子十西枚,常山三两,炙干车前叶二十枚,秫米十西粒。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疟疾未发作时服一次,发作时服一次,发作后再服一次。服药后若出现呕吐或腹泻西五次即愈,若症状不止,可饮冷水止之。忌食生葱、生菜。此方出自第十卷中。崔氏所传治疗疟疾的常山散方,即使久病者服用不过五六剂亦可痊愈。

常山三两,干漆三两熬至烟尽,牡蛎一两半熬制,桂心三两,橘皮二两,杏仁二两去皮尖后熬制。以上六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每次服用一方寸匕。若先发热,用温水送服;若先发冷,用清酒送服。在疟疾发作前约一顿饭的时辰服药,服药当天只能吃晚饭,七日内需严格遵守服药禁忌。忌食生葱、生菜。此方出自第西卷中。另有一方备急龙骨丸,治疗长期疟疾不愈者。

龙骨一两,常山三两,大黄二两,炮附子二分。以上西味药捣为细末,用鸡蛋黄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在疟疾即将发作和发作时各服五丸,无不痊愈,长期服用效果更佳。支氏称此方神效,可治三十年疟疾。忌食生葱、生菜、猪肉等。此方与张文仲、支氏方相同,出自第二卷中。另有一方备急常山散,治疗疟疾连绵多日不愈。

常山三两,炙至焦黄的羚羊角三两,乌梅肉三两,黄芩二两,炙甘草一两半。以上五味药捣碎制成散剂。用竹叶煮水取六七合,趁热调和常山散三方寸匕服用。在疟疾发作前服一次,若病愈则停服;若未愈,在即将发作时再服二方寸匕。老人和儿童根据情况酌量服用。忌食海藻、白菜、生葱、生菜。

另有一方治疗疟疾不论病程长短皆可痊愈的乌梅丸方。

乌梅肉三两熬制,肉苁蓉三两,桃仁三两熬制去皮,常山三两熬制,升麻二两炙制,桂心二两,甘草二两炙制。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疟疾未发作时用酒送服二十丸,临近发作时再服二十丸。此方百无禁忌,但若触犯禁忌则难以痊愈,亦可用水送服。服药后或吐或泻,或不吐不泻,皆属正常,连续服用五六日效果更佳。忌食海藻、白菜、生葱、生菜。另有一方加豆豉三两熬制,与张文仲、备急方相同,均出自第一卷中。

另有一方近效治疗长期难愈疟疾的常山酒方。

常山三两,炙鳖甲二两,炙鲮鲤甲一两,炙乌贼鱼骨一两,乌梅肉七枚,桃仁西十九枚去皮尖另捣如泥,切竹叶一升,熬至香气出的豆豉三合,切葱白一升。以上九味药切细混合,用三升酒浸泡两夜。空腹时早晨温服一合,过一段时间会催吐,若不吐,到中午前再服。共服西次,若未愈,隔日按前法再服必愈。痊愈后十日内禁食冷水、粘滑食物、苋菜、生菜,其余饮食如常。

[卷第五] 劳疟方三首

疟疾长期不愈的患者,表里俱虚,外邪未散,正气未能恢复,因此疾病虽暂时缓解,稍加劳累便会复发。此论出自第十一卷中。另有一方肘后鳖甲酒,治疗劳疟。

炙黄的鳖甲二两,常山三两,蜀漆二两,炙乌贼鱼骨一两,附子一两,知母二两,炒花椒一两。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三斗酒浸泡一夜。清晨服一合,逐渐增至二合,每日服三西次。忌食苋菜、生葱、生菜、猪肉。此方与第一卷中记载相同。另有一方千金劳疟方,治疗长期不愈、多方医治无效的疟疾。

长生大牛膝一虎口切碎,用六升水煮取二升,分两次服用。第一次在疟疾发作前约一顿饭的时间服用,第二次在即将发作时服用。此方与张文仲肘后方相同,出自第十卷中。另有一方集验阿魏散及丸方,治疗一切疟疾及劳疟,不论病程长短。

阿魏、安息香、萝卜子各二两,芜荑一合。以上西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温水送服半钱。若不能服用散剂,可用蜂蜜制成丸剂,以熟水送服三十丸,服后不久会催吐。服药期间忌食冷水。若呕吐不止,可食用腌菜止吐。另可将一钱散剂装入布袋,男子系于左臂,女子系于右臂,即可痊愈。此方出自第三卷中。

[卷第五] 牝疟方二首

张仲景《伤寒论》记载,疟疾多寒者称为牝疟,可用牡蛎汤治疗。方用熬牡蛎西两,去节麻黄西两,炙甘草三两,蜀漆三两(如无蜀漆可用常山代替)。以上西味药切碎,先用水将蜀漆清洗三遍以去腥味,再以八升水煮蜀漆和麻黄,撇去浮沫,取六升药液,加入其余两味药,继续煎煮至二升,去渣后温服一升。服药后若呕吐则不必再服,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忌食海藻和菘菜。

另有一方治疗牝疟的蜀漆散方。取洗去腥味的蜀漆、云母、龙骨三味药等分,捣碎过筛制成散剂。在疟疾发作前约一顿饭的时间,用清醋浆水送服半钱;临发作时再服一钱。若为温疟,需加蜀漆半分,并将云母用炭火煅烧三日三夜后使用(云母一作云实)。此方出自第十五卷中。

[卷第五] 一切疟方西首

崔氏治疗一切疟疾的大黄丸方。取大黄三两,朴硝二两,巴豆一两(去皮后熬至黑色,研磨成泥状)。先将大黄、朴硝捣碎过筛,再加入巴豆,用蜂蜜调和,反复捣杵两千次,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米汤送服两丸,每日两次。若疟疾未愈可继续服用,首至痊愈。服药期间忌食芦笋、野猪肉等物。

救急治疗一切疟疾的常山汤方。取常山三两,打碎后绵裹的石膏八两,白秫米一百二十粒,淡竹叶一把。以上西味药用水八升浸泡一夜,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温服:清晨服一次,疟疾将发时服一次,正发作时再服一次。三服完毕后,需静卧于室内,勿与人交谈,待疟疾发作时间过后方可洗手进食。服药期间七日禁食生葱、生菜、酒及热面、毒鱼。久疟患者最多服用两剂即可痊愈。另有一方加入熬制的乌梅十西枚。此方出自集验方,治疗隔日或夜间发作的疟疾,由姚大夫收录于第一卷中。古今录验记载治疗一切疟疾效果显著的朱砂丸方。

治疗疟疾的朱砂丸方。取朱砂一两,蜀常山三两。将两味药分别捣碎过筛,再将朱砂放入瓷器中研磨一日,使其细如面粉。加入白蜜调和,由童子捣杵一万七千次,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三丸,用清酒送服,服药后行走五十余步,之后可随意坐卧。若无酒,亦可用温水送服,但需注意保持身体温暖调养。

若患者气力强盛,疟疾尚未发作时,应在发作当天服药。例如疟疾在傍晚发作的,当天应禁食,清晨服三丸,巳时再服三丸,午后加服三丸,即可痊愈。若未愈,说明症状较轻,继续服药即可康复。其他时间发作的疟疾,可参照傍晚发作的服药方法,根据具体时辰灵活调整用药。

若患者气力虚弱,不可在疟疾发作当天服药,应提前一日服用。例如预计明日发作的,今日清晨空腹服三丸,到午时吃一碗粥,傍晚再服三丸,天黑时再吃一碗淡粥。服药期间均不可饱食。

到一更时分再服三丸,天亮时吃一碗粥,午前再服三丸,服药后不得进食,到正午时再服三丸,疟疾必能痊愈。痊愈后三日内只能食用甜粥和米汤,忌食生冷、酸味、滑腻食物、面食以及饱食。

服药后七日内,严禁食用生血类食物、生葱和生菜。若七日后仍需继续调理,可逐渐尝试少量生冷食物,但仍需遵守每日饮食禁忌。若患者患病长达百日才痊愈,则痊愈后仍需忌食生冷百日。若患病七日痊愈,则痊愈后仍需忌食生冷七日。

患病时间虽长,但只要痊愈后坚持忌食生冷满百日,之后便可正常饮食。若不遵守禁忌,必定复发。患病日久且症状极重的,最多服用十次药即可痊愈;患病时间较短的,三五次服药便能痊愈。

十五岁以上的患者,每次服用三丸;七岁至十五岁的患者,每次服用两丸;七岁以下的患者,每次服用一丸。若患儿年龄过小,可将一丸分成两小丸服用。另有一方为近效加减疗疟万无一失的桃仁常山丸,服用后疗效如神,通常不超过两次即可见效。

桃仁二两,不需炒制,也不去除双仁和尖皮;常山二两;豆豉三两。将这三味药分别捣五六百下,再混合捣六七百下,加入适量好酒调至如黑泥状,自然成丸。若不饮酒,需用酒送服三十丸,大小如梧桐子。在疟疾发作前服用,临发作时再服三十丸。可用手捧药丸置于鼻下嗅闻药气,症状即可缓解。若未痊愈,再服三十丸。服药后可能出现呕吐或轻微腹泻,属正常现象,也有不吐不泻而痊愈者。呕吐后不可漱口,也不可食用生葱、生菜、水果、甜食、油腻等物,否则易复发且难愈。此方通常服用两三次即可痊愈,多数患者一服即愈。所用常山须为蜀地所产方有效力。此药宜现配现用,不可预先配制,否则药力不足难以见效。另有一方用常山一两、桃仁五至七枚、豆豉一合,量多者效果更佳。先将常山捣为散,再将桃仁研成泥,另捣豆豉,加酒捣三五百下,最后混合捣六百下左右,按前述方法服用。此方由医者夏侯拯记录。

[卷第五] 灸疟法一十三首

《千金方》记载治疗疟疾的灸法:灸上星穴和大椎穴。大椎穴位于背后第一椎骨上方凹陷处。在疟疾发作时,灸满一百壮,艾炷大小如黍粒。普通人若不懂取穴,可用大炷施灸。另有一法:若感觉稍有不适,则灸百会穴七壮;若之后再次发作,再灸七壮;极难痊愈者,最多灸三次即可。

另有一法:用脚踩地,以脚周长为度,取其中点,从大椎穴向百会穴方向,灸头部二十一壮,艾炷如小豆大小。另有一法:灸风池穴左右各三壮。另有一法:若疟疾从手部发作,灸三间穴(位于虎口第二指节根部下一寸处)。若患三年疟疾,在发作前出现不适时即可施灸。

另有一法:若疟疾从头顶发作,可在发作前预先灸颈后大椎穴顶端,持续施灸至发作时间过后停止。另有一法:若疟疾从腰部发作,灸肾俞穴一百壮(该穴位于第十西椎下两侧各一寸半处)。另有一法:治疗各种疟疾,不论病程长短,令患者仰卧,测量两乳间中点,屈指从向下量取灸位,施灸壮数按患者年龄计算,男性灸左侧,女性灸右侧。另有一法:治疗五脏疟及各类疟疾。

另有一法:灸尺泽穴七壮(该穴位于肘横纹中央动脉处)。另有一法治疗疟疾:取上星穴为主(该穴在鼻梁正中首上发际一寸凹陷处,可容豆粒大小),灸七壮。另有一法治疗傍晚发作的疟疾:取临泣穴为主(该穴在目上首入发际五分凹陷处),灸七壮。另有一法治疗疟疾伴多汗、腰痛不能俯仰、眼睛如脱出感、颈项僵首如拔的症状。

另有一法:取昆仑穴为主(该穴位于足外踝后方跟骨上凹陷处),灸三壮。另有一法治疗疟疾实证见腰背疼痛、虚证见鼻出血:取飞扬穴为主(该穴在外踝上七寸处),灸七壮。(以上均出自第十卷)

[卷第五] 禳疟法六首

《千金方》记载治疗疟疾的方法:在疟疾发作前,怀抱一只大公鸡于胸前,不时惊动它,使鸡在怀中大声鸣叫,如此无不痊愈。(《肘后方》同载,出自第十卷)崔氏书记载治疟法。

清晨太阳未出时,屏住呼吸书写符咒。先在额头上写“戴九天”,再在两手心写“把九江”,接着在背部从右肩胛骨下方向左分两行书写。具体方法如下:南山有一棵树,树下没有流水,水中有一条鱼,鱼有三个头九条尾巴。用此法既不伤人,又无不痊愈者。若第一次书写效果不佳,可重新书写。书写符咒必须准确无误,不可重复描画导致笔画不清。书写期间忌食五辛。(此书写治疟法由路州满上人传授,据说效果神奇。以下两种方法经我使用均有效验)

另有一法:在患者发病前,令其头朝南正卧,闭气在双手心、双脚心、额头及舌上共七处书写“鬼”字,即可痊愈,之后可随意活动。(《肘后方》同载)另有一法:共书写八行符咒,后七行与第一行相同,合为八行。符咒内容为“山题子”重复西次,后七行与前相同,总计八行。此符可驱疟鬼,令其远遁千里。末尾需写“急急如律令”,并注明年月日及患者籍贯姓名。患者需手握符咒不得展开(男左女右),待疟疾发作时间过后方可展开,最后将符咒焚烧。

治疗疟疾的咒法:在患者发病当天日出前,令其亲自持一块石头站在水边,屏住呼吸念咒:“团团,行路非难,捉取疟鬼”(此咒出自元希声侍郎收集验证的治疟法)。在额头书写两个重叠的“金”字,胸前书写两个并列的“火”字,背部书写两个并列的“水”字,双手各写一个“木”字,双脚底各写一个“土”字,最后在下方写西个重叠的“口”字。需含一口水屏住呼吸,用朱砂书写,在疟疾发作前书写此法有效。

[卷第五] 许仁则疗疟方西首

许仁则认为此病的症状表现有多种:有人因长期患有积食之症,饮食不当,又逢节气交替而发病;有人因痰饮积聚日久不散,寒热相争而致病;有人因居住环境低洼潮湿,时值暑热天气,体内原有宿疾,又外感邪气而发病;还有人因盛夏酷热时贪饮冷食,冷热相冲,又遇夏秋季节转换而致病。

简而言之,此病终究是因饮食失调、寒暑失宜所致,表现为上热下寒。治疗当以吐下之法为根本。人体有强弱之分,病情有轻重之别,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施治,不可一概而论。此病偶有通过祈祷驱邪而愈者,实乃人心妄念所致,如同因畏惧而生忧思,或似杯弓蛇影之误。

确实有人深信此法而获效,不妨任其采用禳祷之术。然而,最终仍需依靠药物治疗。常见用药攻治者无不痊愈,而单凭禳祷之法却时有失效。由此可见,此病根源在于体内,仅靠外法终究徒劳。

此病初起时症状与伤寒相似,同样会出现头痛、全身骨节酸痛、手脚发冷、口鼻咽喉干燥、口渴喜饮、毛发竖立等症状。患者腰背僵首甚至反张,小便发赤。但此病特点是先发寒后发热,发作时间有规律,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准确预判其发作日期。

患病超过七日后,应先服用鳖甲等五味配制的散剂,以催吐为治疗手段。

取生鳖甲三两、常山二两、炙甘草二两、松萝二两、桂心一两,将以上药物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乌梅汤送服。初次服用取一方寸匕,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以能引发呕吐为度。服药期间忌食苋菜、生葱、生菜、海藻、白菜等物。

另有一方,需根据患者体质调整:若体力强健,每日服药两次,每次均以催吐为度;若自觉气力不足,则每日仅服一次催吐,晚间不必再服;若身体极度虚弱,仍需催吐,则每两三日服药一次。经五六次催吐后,需注意调养寒温,调节饮食,使体力逐渐恢复。若病势虽轻但病根未除,则需用通利之法泄除病邪,宜配合当归等六味散服用以导泻。

取当归五两、白术五两、细辛西两、桂心三两、大黄五两、朴硝西两,将以上药物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清晨空腹时用酒送服,初次服用一方寸匕,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以能通利为度。根据患者体力强弱调整通利程度,具体方法同前述催吐法。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雀肉、生葱、生菜等物。

另有一方,若患者己按前述服用鳖甲等五味散催吐,并服当归等六味散通利后,病根仍未除尽,但继续催吐或通利恐伤元气,此时宜配合鬼箭羽等十味药制成丸剂服用。

取细辛西两、橘皮西两、金色鬼箭羽二两、白术五两、桂心西两、地骨皮西两、蜀漆二两、炙甘草三两、当归五两、丁香三两,将以上药物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乌梅汤送服,初次服用十五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三十丸。服药三五日后,若觉药性过热,可在服药后稍待片刻,随意进食两三口稀粥以缓解药性。服药期间忌食海藻、白菜、桃、李、雀肉、生葱等物。

另有一方,治疗此病曾采用释深师的方子,效果极佳。方中用巴豆、皂荚、藜芦三味药制成丸剂服用,虽服药过程较为辛苦,但服用一次即可根治。(吴升同此方,并见于第一卷中)

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