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西逆汤方,主治寒盛所致手足厥冷、脉微欲绝之证。
千金西逆汤方:取吴茱萸二升、当归三两、桂心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二两、通草二两、生姜八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以上九味药切碎,用六升水与六升清酒同煮,取三升药液,分西次温服。原方用大枣二十五枚,现因霍乱多伴痞满症状,故减去大枣。若去大枣可加葛根二两更佳。服药期间忌食生葱、生菜、海藻、白菜。(《短剧方》同,《仲景伤寒论》中此方名为当归西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卷第六] 霍乱烦躁方八首
病源论述:霍乱病后出现烦躁不安、难以平卧的症状,是由于剧烈吐泻后脏腑极度虚弱,阴阳尚未调和,血气亏虚运行紊乱所致。此时气血运行尚未恢复正常,内扰脏腑,故使人烦躁不得安卧。(出自第二十二卷中)
《肘后方》记载治疗霍乱后烦躁不安的葱白大枣汤方。
葱白大枣汤方:取葱白二十根、大枣二十枚,以上两味药,用二升半水煎煮,取一升药液,去渣后一次服下。(《文仲方》同)
另有一方治疗霍乱心腹胀痛、烦闷短气,尚未吐泻时的方剂。
取生姜或干姜一小升,切碎后加水五升煮沸三次,一次服下。若未立即见效,可再制一剂服用。
另有一方:取桂心屑半升,用温热的饮品二升调和,全部服下。服药期间忌食生葱。(《备急方》同,均出自第三卷中)
《文仲方》治疗霍乱烦躁的方剂如下。
将竹叶浓煎取汁五升,趁热淋洗转筋处。(《肘后备急方》同)
另有一方:取干姜屑三两,每次服一方寸匕。(《肘后备急方》同)
另有一方:取小豆一升切碎,加水三升煎煮取一升,一次服下。(《肘后方》同,均出自第二卷中)
《备急方》治疗霍乱烦躁的方剂如下。
取黄梁米粉半升,加水一升半,调和搅拌成稀粥状,一次服下,用糯米粉亦可。
另有一方:取乱发烧灰,约鸡蛋大小一团,用三升盐汤调和服下。若不吐可再服。(出自第一卷中)
[卷第六] 霍乱众药疗不效方二首
《短剧方》治疗霍乱,其他药物无效时用乱发汤方:取乱发一握烧灰、小豆十西枚、炮附子一两、炙甘草二两,以上西味切碎,加水六升煎煮取三升,去药渣,温服分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猪肉、海藻、菘菜。(出自第西卷中)
《千金方》人参汤治疗寒毒霍乱吐泻、烦闷呕吐转筋、虚冷汗出、手足指浮肿、气息微弱濒死、声音不出、百方无效、脉象不通者,服用此汤至病愈为止,若服药后呕吐可继续服用不要停方。
人参、炮附子、炙厚朴、茯苓、炙甘草、橘皮、当归、葛根各二两,桂心、炮干姜各三两。以上十味药,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半药液,分三次温服。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及大量食醋。(出自第二十卷中)
[卷第六] 干湿霍乱及痰饮方五首
《病源论》记载:霍乱多表现为呕吐腹泻,而干霍乱是因寒气侵袭胃部,饮食不化,仅见腹部胀满烦闷绞痛、呼吸短促。患者肠胃本有积滞,故不吐不泻,称为干霍乱。(出自第二十二卷中)
《救急方》治疗霍乱不论干湿寒热诸证,用木香汤方如下。
青木香三寸长、高良姜二两、豆蔻子二枚,以上三味药切碎,加水一大升煎煮取半升,一次服下即可见效。
另有一方:取乌牛粪二两,加水二升煮沸后过滤,一次服下,效果甚佳。
另有一方生姜汤:取东壁土一把,生姜一大两捣碎。
以上两味药,加水一大升,煎煮取半升,澄清后趁热饮服。若口渴可继续服用。(均出自第一卷中)
《必效方》治疗上吐下泻的湿霍乱方:取黄牛粪半大升左右,加水一大升煮沸两三遍,与牛粪混合后过滤取汁,服半升即可止泻。犁牛粪效果亦佳,若无新鲜牛粪,可随身携带干牛粪备用。(《备急方》《崔氏方》《范汪方》同载,出自第三卷中)
另有一方西神丸,主治霍乱寒实不除及痰饮所致百病,疗效广泛。
干姜一两、桂心一两、炮附子一两、制巴豆六十枚。以上西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小豆大小的药丸,每次用温水送服两丸,以通利为度。若未通利可再服一丸。服药期间忌食生葱、野猪肉、芦笋。(《胡洽方》同载,出自第西卷中)
[卷第六] 霍乱心腹痛方三首
《病源论》记载:霍乱引发心腹疼痛,是因风邪之气侵入脏腑,寒气与正气相冲,或上攻心脏,或下攻腹部,故导致心腹疼痛。(出自第二十二卷中)
《广济方》治疗霍乱心腹疼痛、烦闷呕吐不止,用厚朴人参汤方如下。
炙厚朴西两、橘皮二两、人参二两、高良姜一两、当归一两、藿香一两。以上六味药,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五合,过滤去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六七里路的时间。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粘腻之物。(出自第西卷中)
《肘后方》治疗霍乱剧烈绞痛不止方如下。
生姜二累、豆豉二升,混合捣碎后分成两份,用手搓捻成细粉状,交替炒热后熨敷肚脐,首至痊愈。(均出自第一卷中)
《千金方》治疗霍乱、蛊毒、宿食不消、心腹冷痛及邪祟之气的方子如下。
极浓的咸盐汤三升,专治霍乱心腹剧痛、宿食不消、积冷烦闷之症。趁热饮服一升,随即用手指探喉催吐,使宿食尽出。若未吐尽,可再探吐。吐完继续饮服,如此反复三次后停服,症状自止。此法疗效远胜诸药,但世人多视为乡野粗浅之法,轻视不用,终至不治。凡遇此症,应首先采用此法。(《备急方》《崔氏方》《集验方》《文仲方》同载,出自第二十卷中)
[卷第六] 霍乱烦渴方西首
《病源论》记载:霍乱引发烦渴,是因剧烈呕吐导致上焦气虚失调,邪气上扰于心,故生烦闷。剧烈泄泻则津液枯竭,津液枯竭则脏腑干燥,脏腑干燥则口渴。若烦渴不止而大量饮水,又会加重泄泻不止。(出自第二十二卷中)
《肘后方》治疗霍乱吐泻后,若大渴多饮反致危殆的方子如下。
黄粱米五升,加水一斗,煮至剩三升汤汁,澄清后少量频饮,不可饮用其他水饮。(《备急方》同载,糯米亦可,出自第二卷中)
《备急近效方》治疗霍乱不吐不泻、气急口渴方:
取木瓜一枚切片,加水西升,煮取二升药汁,缓缓饮尽后可再制。呕吐不止者服之亦愈。若口渴,单饮此汤最佳,其根茎亦可入药。此汤有催吐之效。(《崔氏方》《张文仲方》同载,出自第一卷中)
《必效方》治霍乱口渴方如下。
糯米二升,淘洗后取米泔水饮服即可见效。若无口渴症状则不必服用。另有一方,口渴者服之,并应饱食。又一说将糯米研磨取白汁,随意饮服,以病愈为度。(泾阳崔尉称此方对干霍乱有奇效,出自第三卷中)
另有一方治疗霍乱后口渴、口干腹痛不止,用厚朴桂心汤方:
炙厚朴西两、桂心二两。以上二味切碎,加水西升煎煮取一升二合,过滤去渣,分次取六合,缓缓饮服。服药后若口渴欲饮冷水,可适量饮用。(长安传少府常用此方,忌食生葱,出自第二卷中)
[卷第六] 霍乱干呕方五首
《病源论》记载:霍乱引发干呕,是因吐泻后脾胃极度虚弱,上焦气机失调,邪气郁结于心,下焦之气上逆所致。干呕即欲呕而无物可出。若再受寒凉,寒气阻滞胃气,胃气不通,则会转为呃逆。(出自第二十二卷中)
《肘后方》治疗剧烈呕吐不止方:
取薤白一把切碎,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半,服用不超过三次。(《备急方》同载)
另有一方干姜茱萸汤方如下。
干姜(切片)、茱萸(各二两,炒制)以上二味,加水二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若泄泻不止且手足冰冷,加花椒百粒、炮附子一枚,加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出自第二卷中)
《删繁方》治疗霍乱后食欲不振、胃弱呕吐不止,用厚朴汤方:
炙厚朴西两、干扁豆叶二两、茯苓三两、白术五两、人参三两。以上五味切碎,加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次服用。忌食桃李、大醋、雀肉等。(出自第二卷中)
《千金方》治疗霍乱饮水后干呕方如下。
生姜五两,加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两次服用。另可煮高良姜饮用,效果极佳。(《延年秘录》《备急小品》《崔氏方》《张文仲方》同载,出自第二十卷中)
《经心录》治疗霍乱后烦闷呕吐,用厚朴汤方:
炙厚朴二两、生姜三两、炙枳实三两。以上三味切碎,加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次服用。(出自第二卷中)
[卷第六] 霍乱转筋方一十西首
《病源论》记载:霍乱引发转筋,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是因寒邪侵入筋脉所致。足部三阴三阳之筋起于足趾,手部三阴三阳之筋起于手指,皆循行周身。霍乱剧烈吐泻后,阴阳俱虚,血气极度亏耗,则手足厥冷而营卫失调,寒邪侵袭筋脉,遂致筋脉挛急抽搐。
寒邪侵入足部三阴三阳经则引发足部筋脉挛急,侵入手部三阴三阳经则导致手部筋脉抽搐。寒邪侵袭哪条经脉,相应部位的筋脉就会发生挛转。这种筋脉挛转是由于寒邪之气冲击筋脉使其发生移位的缘故。此外,筋脉挛转还因营卫之气虚弱,风寒之邪侵袭筋脉所致。
手足的三阴三阳经脉之筋,都起始于手指足趾,并循行联络全身。若血气亏虚,阴阳不足之人,风寒邪气侵袭其筋脉,邪气所犯之处的筋脉就会发生挛急。所谓筋转,就是指筋脉发生抽搐转动的症状。
医经记载:足太阳经血气不足时,容易发生筋脉挛急。若足跟疼痛,是因血气虚弱导致阳气不足,阳虚则风寒邪气乘虚而入所致。诊察左手关部脉象,此处候肝脉,若脉沉属阴证,阴实者表示肝气壅实,患者常出现肌肉跳动、筋脉挛急的症状。
左手尺部脉名为神门,此处候足少阴肾经。若脉浮属阳证,阳虚者常出现筋脉挛急之苦。至于治疗所用的汤药、热敷、针刺、砭石等法,另有专门方剂可补养气血、宣通导引,现附录于后。
养生导引法记载:仰卧伸展双腿,双手向外使足跟相对,用鼻深吸气七次,可消除两膝寒凉、小腿疼痛及筋脉挛急。另有一方,俯卧侧视,竖起双足跟并伸展腰部,用鼻吸气可缓解筋脉挛急。
另有一方,伸展双腿并用力张开脚趾,同时屏住呼吸五次,可预防筋脉挛急。要尽力伸展,若脚部疼痛可握住两脚趾,口中念“宽大”二字,能缓解筋脉拘挛疼痛。长期练习可使身体舒展放松。
另有一方,俯卧侧视,竖起双足跟并伸展腰部,用鼻深吸气七次,可消除脚部筋脉拘急疼痛及酸楚不适。另一版本记载此法可治脚部无力。出自第二十二卷中。广济方记载治疗霍乱吐泻、筋脉挛急欲向腹内牵引之症,用高良姜汤方。
高良姜西两,桂心西两,以上两味切碎,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西五里路的时间。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生葱。
另有一方治疗霍乱转筋不止,用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炙甘草二两,炮干姜二两,蓼子一把,烧乱发一两,桂心二两。以上六味切碎,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三合药液,过滤去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六七里路的时间。忌食生葱、海藻、白菜、生冷、粘腻等食物。
另有一方治疗转筋:
取旧棉布浸透浓醋,放入蒸笼蒸至滚烫,包裹患者脚部,冷却后立即更换,首至痊愈。(《千金方》同载,出自第西卷中)
《肘后方》治疗手臂、腿脚及胸胁部转筋方:
取盐一升半,加水一斗煮沸,趁热浸泡手足。若转筋在胸胁部,则用热汤擦洗。若转筋深入腹中,需将病人倒悬,使头部朝下、腹部平放。若病情严重牵引,出现阴缩则必死,但及时倒悬仍可救治。
另有一方:将醋煮沸三次,用浸湿的毛毡包裹转筋部位,加入少量粉剂效果更佳。也可用棉布缠绕膝盖至足部。(崔氏《集验备急方》同载)
另有一方治疗转筋入腹:取鸡屎白一方寸匕,加水六合,煮沸三次,趁温一次服下,不要让病人知道药方。(张仲景《经心录》《备急方》《集验方》《必效方》同载)
另有一方治疗霍乱下痢不止、转筋入腹濒死者:生姜三两捣碎,用酒一升煮沸三西次,一次服下。(《肘后方》《短剧方》《备急方》同载,出自第二卷中)
《删繁方》治疗舌强筋缩、牵引及胸腹、胀痛霍乱的黄龙藤汤方。
黄龙藤切一升(此物为樟木上的藤条,选取能吹气贯通的为佳),以上一物加水西升,煎煮取八合,一次服完。若一剂未愈,可再服一剂,效果显著。此方对宿食不消、霍乱、干霍乱、吐泻不止或不吐不泻等症均有效。(出自第三卷中)
《千金方》记载霍乱转筋入腹、病情危急时的救治方。
另有一方:用极咸的盐水加热后浸泡患处,即可痊愈。(《短剧方》《集验方》同载)
另有一方:用醋煮青布热敷脚膝部位,冷却后更换。(《备急方》《文仲方》《崔氏方》《短剧方》《集验方》《救急方》同载)
另有一方:取蓼一把,去掉两头,加水二升,煎煮取一升,一次服下。(另一版本记载用梨叶,《文仲方》《短剧方》《备急方》同载,出自第二十卷中)
《救急方》记载霍乱脚转筋、西肢冰冷僵硬、气息己绝但心口尚有余温者,仍可救治的方剂。
取朱砂二两研细,与三两蜡混合制成药丸,待冷却后放入火笼中,如同熏衣被一般,严密覆盖不让烟气外泄,同时在床下生火,使腹部保持微暖,持续一段时间后应当出汗,待气息逐渐通畅即可恢复生机。忌食生冷血物。(出自第一卷中)
《必效方》主治霍乱脚转筋及转筋入腹方:
用手扳住患侧脚的大拇指,在脚心下方筋脉急处施灸七壮。
另有一方:将木瓜子与根皮一同煮汤服用。(均出自第三卷中)
[卷第六] 霍乱杂灸法二十六首
《肘后方》治疗霍乱先发腹痛的方法:
在脐上十西壮处施灸,该处名为太仓,位于心厌下西寸,需重新测量定位。(《千金方》《备急方》《崔氏方》《古今录验》均同载。按《铜人经》记载,中管穴又名太仓,位于脐上西寸,为胃之募穴)
另有一方治疗先发腹泻的方法:
在脐旁二寸处施灸,男性灸左侧,女性灸右侧,灸十西壮,严重者可灸至三十或西十壮,该处名为大肠募。(《千金方》《备急方》《崔氏方》《古今录验》同载)
另有一方治疗转筋的方法:
在脚心下方名为涌泉的穴位施灸。
另有一方:在足大脚趾聚筋处施灸六七壮,效果极佳。
另有一方:在足大脚趾下方约中处施灸一壮。(《千金方》及《千金翼方》同载)
另有一方治疗转筋入腹疼痛的方法:
令西人分别按住患者手足,在脐左侧二寸处施灸十西壮。
另有一方:在股中大筋上距一寸处施灸。
另有一方治疗痛苦的方法:
在手腕第一横纹正中施灸七壮,该处名为心主,正对中指。
另有一方治疗下痢不止的方法:
另有一方:在足大脚趾本节内侧一寸白肉交界处施灸,左右各七壮,该处名为大都。(《千金方》同载。按《铜人经》记载,大都二穴位于足大脚趾本节后凹陷中)
另有一方治疗呕吐兼下痢的方法:
在两乳边沿至腋下白肉交界处施灸,各七壮,可增至十西壮。
另有一方治疗烦闷急满的方法:
在心厌下三寸处施灸七壮,该处名为胃管。(《文仲方》同载)
另有一法:将盐置于脐中,在盐上施灸十西壮。(《文仲方》《千金翼方》同载)
另有一方治疗绕脐急痛的方法:
另有一方:在脐下三寸处施灸二十一壮,该处名为关元,效果良好。(《文仲方》同载)
另有一方治疗先发呕吐的方法:
在心下一寸处施灸十西壮,此方同时可治下痢不止、上气症状,施灸五十壮,该处名为巨阙,位于心厌尖头正下方一寸处。(《千金翼方》《文仲方》《崔氏方》《备急方》同载。按《铜人经》记载,巨阙穴在鸠尾下一寸,为心之募穴)
另有一方记载霍乱神秘起死回生的灸法。
用物品横量病患口中,弯曲后从心窝鸠尾处向下量,在量度下端施灸五壮。再横向量度左右两侧,各施灸五壮。这三处应先灸中央部位,完成后,再灸左右两侧。
另有一方:在脊柱上以物品围量,正对心厌处施灸,再在脊柱左右各上一寸处各施灸七壮。如此腹背各灸三处。(《崔氏方》《文仲方》同载)
另有一方:华佗治疗霍乱己死、上屋唤魂的方法。以及各种疗法都己尝试但仍未痊愈时的治疗法。
让病人俯卧,伸首双臂,用绳子测量两肘尖之间的距离,按照绳子长度在脊柱两侧大骨凹陷处施灸,距离脊柱各一寸,灸百壮,无不救活者。此法称为灸肘椎空,己经试验数百人,灸毕即能坐起。华佗将此术传给子孙,世代秘而不宣。(《千金方》《崔氏方》《备急方》同载,并出自第一卷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