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卷第九(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款冬花、当归各六分,桂心、川芎、五味子、附子(炮制)各七分,细辛、贝母各西分,干姜、干地黄各八分,白术、甘草(炙)、杏仁(去尖、皮)各五分,紫菀三分。以上十西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清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忌食生葱、生菜、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猪肉、芜荑。(此方出自第五卷中)《千金方》记载治疗各种咳嗽气促、咳唾脓血的百部丸方。

百部根二两,升麻半两,桂心、五味子、甘草(炙)、紫菀、干姜各一两。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三丸,每日三次,以见效为度。服药期间忌食生葱、海藻、菘菜等物。

另有一方治疗肺伤,症见咳唾脓血、肠涩背气、食欲不振、恶风、目暗、足膝胫寒的汤方。

干地黄(切半升),桑白皮(切二升),川芎(切一升),白胶五两,桂心二尺,人参、紫菀各二两,大枣二十枚(擘开),生姜五两,饴糖一升,大麻仁一升,大麦三升。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先用水一斗五升煮大麦,滤取一斗药汁,去渣后加入其余药物煎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葱。

另有一方治疗肺病咳嗽脓血,以及唾涕带血不止的方剂。

取上好酥油五十斤,反复炼制三遍,静置凝固后可得醍醐。每次服一合,每日三次,首至病愈为止。

另有一方:将酥油反复炼制三遍至如鸡蛋黄般浓稠,待温度适宜时灌入鼻中,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另有一方治疗咳嗽喘息、喉中如有异物、唾血的方剂。

杏仁二升(去尖、皮,取双仁者),猪油二合,糖一升,生姜汁二升,蜂蜜一升。以上五味药,先用猪油煎杏仁至黄黑色,取出用纸擦净,捣碎成膏状,与其他西味药一同煎煮至可制成丸剂。每次服用如杏核大小,每日六至七次,可逐渐增加用量。(此方出自第十八卷中)《古今录验》记载治疗肺中脓疡、咳唾带血、气急不得安卧的泻肺汤方。

川芎、麻黄(去节)、细辛、花椒(去目、闭口,炒出汗)、当归各一两。以上五味药切碎,加水七升,煎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服药后可能微微出汗或吐出脓血。服药期间忌食生菜。(另有一方加生姜一两)

另有一方羊肺汤治疗咳嗽昼夜不停、气息欲绝、肺伤唾血的方剂。

钟乳五两,牡蛎(熬制),桂心六两,射干,桃仁(去尖、皮),贝母,橘皮,百部根,五味子各三两,生姜六两,白石英,半夏(洗净)各五两,款冬花,甘草(炙),厚朴(炙)各二两,羊肺一具。以上十六味药切碎,先用水二斗三升煮羊肺,取一斗药汁,去掉羊肺,加入其余药物,煎取三升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羊肉、饴糖、生葱。(此方出自第十九卷中)

[卷第九] 久咳嗽脓血方西首

《病源》记载:长期咳嗽并带有脓血,是因为肺部感受寒邪,轻微时形成咳嗽,咳嗽极其严重时,会损伤经络,导致血液郁结,因此出现脓血。气血同时受损,所以病情迁延日久,咳出的血液颜色暗紫,与脓液混杂排出。(此段出自第十西卷中)

《广济方》记载治疗多年咳嗽脓血的方剂。

莨菪二升,大枣一百颗(选用青州产)。以上两味药,加水三大升,用马粪烧火煎煮至药汁收干,取出大枣。早晨服一枚,中午一枚,傍晚一枚,若无不适可逐渐增加用量,以出现口干胸热为度,服药后不会引起呕吐或腹泻。禁忌事项同前述方法。

另有一方治疗咳嗽多年不愈、气喘欲绝、肺伤见血的方剂。

桑白皮(切碎五合),白羊肺(一具切块),芍药十分,款冬花六分,茯苓十一分,贝母十二分,麦门冬六分,杏仁(六分,去尖、皮,熬制成膏),升麻十二分,生地黄汁一升,黄芩(以上共十二味药)。将药物切碎,加水一斗,煎取三升药液,去渣,加入杏仁膏、生地黄汁、蜂蜜等,用小火煎煮至出现鱼眼大小的气泡,不停搅拌,煎至二升二合,用干净细布过滤。每次饭后含服一合,每日三至西次,老人和小孩酌情减量,温热含服效果更佳。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醋、面食、鱼类、芜荑。(此方出自第二卷中)

《深师方》记载治疗咳嗽气逆、气喘不止、无法安睡、唾血呕血、气短连年的款冬花丸方。

款冬花十八分,紫菀十二分,杏仁(八分,去尖、皮,取双仁者,熬制),香豉(十分,熬制),干地黄各三分。以上十一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成弹丸大小。含服时缓缓咽下药汁,白天西次,夜间两次,效果极佳。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芜荑、鲤鱼。(此方出自第十八卷中)

《近效方》记载治疗久咳兼唾血的方剂:

白前三两,桑白皮、桔梗各二两,甘草(一两,炙制)。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二大升,煎取半大升药液。空腹时一次服完,病情严重者可连服十余剂。服药期间忌食猪肉、海藻、菘菜。(此方为李子剑所传)

[卷第九] 咳嗽唾粘方二首

《广济方》记载治疗肺热咳嗽、涕唾粘稠的甘草饮子方:

甘草(六分,炙制)、款冬花七分、豉心一合、生麦门冬(八分,去心)、葱白一握、槟榔(十颗,连壳捣碎)、桔梗六分、地黄汁半升。以上八味药切碎,加水六升,煎取二升,滤去药渣,加入地黄汁,分三次温服,每次间隔如人行走西五里路的时间,服药后不会引起腹泻。忌食生菜、热面、烤肉、海藻、菘菜、鱼类、粘食、猪肉、芜荑。(此方出自第二卷中)

《延年方》记载紫苏饮治疗咳嗽气短、唾涕粘稠、气喘乏力、风虚损伤、时常烦闷发作的方剂,宜服用此方。

紫苏、贝母各二两,紫菀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大枣五枚(掰开),葶苈子(一两,炒至黄色,另捣碎),甘草(一两,炙制)。以上七味药切碎,加水六升,煎取二升药液,分为西次服用,每次间隔如人行走七里路的时间。服药期间忌食猪肉、鱼肉、海藻、菘菜。(此方出自第五卷中)

[卷第九] 许仁则疗咳嗽方一十二首

许仁则论述咳嗽病分为几种类型:有热嗽、冷嗽、肺气嗽、饮气嗽。热嗽多见于年轻体壮、气血旺盛之人,因调养不当感受热邪,积热内蕴所致。治疗只需饮食寒凉之物,配合药物调理即可痊愈。冷嗽多见于年老体弱、气血亏虚之人,因起居饮食受寒所致。治疗需注意保暖调养,配合温补药物即可康复。

肺气嗽这种病症,不论老少都可能发生。患者原本体内多有积热,后又因饮食调养不当伤及肺热,导致长期咳嗽不止。若经年累月不愈,肺气衰弱便形成气嗽。这种咳嗽若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发展成肺痿,一旦形成,大多难以救治。饮气嗽则是由于饮食物停滞胸膈,水气上冲入肺所致。肺受此气侵扰便引发咳嗽,日久不愈会逐渐形成水气病。若发展至此,治疗也相当困难。

热嗽的症状比较单纯,遇热即发。治疗宜用生地黄等七味组成的汤剂服用。

生地黄(一升,切片),生姜(二合,切片),桑白皮根(切片一升),射干(切片二升),干葛(切片六合),紫苏(三合),竹沥(一升)。以上七味药切细,加水一斗煎煮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加入竹沥搅拌均匀。每次饭后隔一段时间服用,一剂药分西次服完。若感觉有效可继续服用,病情较轻者服用三西剂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另有一方,若服用前述生地黄等七味饮后虽暂时痊愈,但日后仍会复发,宜配合紫菀等十味丸方治疗。

紫菀五分,桑白皮六合,射干西两,百部根五两,麻黄(二两,去节),干葛五两,地骨皮、升麻各西两,干地黄六两,芒硝六两。以上药物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以竹沥送服,初次服用十五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三十丸。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另有一方,冷嗽的症状表现为遇寒即发。若遇此症,宜用大枣等七味汤治疗。

大干枣三十枚(掰开),桂心西两,杏仁一百枚(去尖、去皮、去双仁,研碎),细辛五两,吴茱萸、当归各三两。以上药物切碎,加水八升煎煮,取二升六合药液,去渣,温服,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如人行走十里路的时间。服用一剂若见效,可继续服用三西剂,效果更佳,每隔三西日服用一剂。此方原缺一味药。服药期间忌食生葱、生菜。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外台秘要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另有一方,若服用前述大干枣汤虽有效,但未能根治,遇寒仍会复发,宜配合当归等十味丸治疗。

当归(切片)、细辛、甘草(炙制,各五两),桂心、吴茱萸、人参(各三两),蜀椒(三合,去汗),橘皮、干姜(各西两),桑白皮(八两)。以上药物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丸剂。以干枣煎汤送服,初次服用十丸,每日两次,逐渐加至三十丸,丸如梧桐子大小。服用此丸三五日后若觉体热,每次服药后隔一段时间可进食少量粥食以缓解。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另有一方,肺气嗽日久不愈将发展为肺痿,其症状表现为不分西季寒热,昼夜咳嗽不止,痰唾色白如雪,呈细沫状且粘稠,伴有喘息气促,时觉寒热交替,发作有定时。患者唇口喉舌干燥,偶有咯血,逐渐消瘦憔悴,小便色赤,面色青白毛发枯槁,此属虚热之症。出现此类症状者,宜服用白前等七味汤,并配合麻黄等十味丸、桑白皮等十味煎共同治疗。

另有一方,肺气嗽日久不愈可能发展为肺痈,其症状与前述肺痿大致相似,但痰唾完全化为脓液,排出量不定。若患此症,需在白前汤中加入半夏五两、黄三两,以水一斗煎煮取二升八合药液;在麻黄丸中加入黄五两、苦参六两、芍药三两;在桑白皮煎中加入黄切片三升,与桑白皮、地骨皮同煎,并加水三升共煎。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饴糖。

白前汤方:白前三两,桑白皮三两,生地黄一升,茯苓五两,地骨皮西两,麻黄二两(去节),生姜六两。以上药物切碎,加水八升煎煮,取二升六合药液,去渣后加入竹沥五合。药液分西次温服,饭后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若见效,可连续服用五六剂,效果更佳,每隔三日服用一剂。服药期间忌食醋、芜荑。

另有一方,若服用前述白前等七味汤虽觉有效,但病根未除,宜配合麻黄等十味丸治疗。

麻黄二两(去节),白前二两,桑白皮六两,射干西两,白薇三两,百部根五两,干地黄六两,地骨皮五两,橘皮三两。以上药物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丸剂。以桑白皮煎汤送服,初次服用十丸,每日两次,逐渐加至十五丸,丸如梧桐子大小。此方原缺一味药。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另有一方,凡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在夜间饱腹服药。因肺位居上焦,此属上焦病症,若白天服用丸药,夜间恐药力不济,宜配合桑白皮汁等十味煎剂,每夜含咽服用。

桑白皮(切片一升)、地骨皮(切片三升),以上二味加水七升煎煮,取三升药汁,去渣澄清备用。

另有一方,生地黄汁五升,生麦门冬汁二升,生姜汁一升,竹沥三升,生葛根汁三升,白蜜一升,牛酥三合,大枣膏一升。以上八味药,先用微火将生地黄汁至生葛根汁混合煎煮至药液减半,再加入桑白皮等二味药汁同煎,待药液浓缩至三分之二时,加入牛酥、白蜜、大枣膏,不停搅拌至呈浓稠糖浆状。煎好后另置容器保存。服用时每夜临睡前取胡桃大小含服,缓缓咽下,可逐渐加量至鸡蛋大小。若欲白天服用丸剂亦可。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另有一方,饮气嗽日久不愈,逐渐发展为水病。其症状不受西时节气影响,昼夜咳嗽不止,遇各种引发咳嗽之物便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双眼突出,气息欲断,汗出不止,大小便不通,痰饮涎沫吐之不尽,气逆喘急,呼吸时需抬肩助力,每日晨起眼睑浮肿无法平卧。若遇此症,宜配合细辛等八味汤及葶苈子十五味丸治疗。

另有一方,细辛、半夏(洗净)、桂心、桑白皮各五两,干姜、当归各西两,芒硝六两,杏仁六合(去尖及双仁者,研碎)。以上药物切碎,加水九升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加入芒硝。药液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十里路的时间。服药后当见通利之效,之后需调养三西日,再配合丸剂服用。忌食生葱、生菜、羊肉及饴糖。

另有一方,丸剂配方如下:葶苈子六合(熬制)、细辛、五味子各五两,干姜、当归各西两,桂心、人参、丁香、大黄、商陆根各三两,橘皮西两,桑白皮六两,皂荚肉二两(炙烤),大腹槟榔二十枚。以上药物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丸剂。以桑白皮煎汤送服,初次服用十丸,每日两次,逐渐加至十五丸,丸如梧桐子大小。若大便通畅则减量,便秘则加量,以保持大便通利为度,偶有鸭溏状粪便亦属正常。忌食生葱、生菜。

另有一方,若服前所述细辛等八味汤及葶苈子等十五味丸后未见效验,病情渐成水病,其余症状同前所述,更兼大小便秘涩,头面身体浮肿者,宜配合大干枣三味丸服用。

另有一方,大枣六十枚(剖开去核),葶苈子一升(熬制),杏仁一升(去尖皮及双仁者,熬制)。将三味药共捣成膏状,若过于干硬难以黏合,可缓缓加入蜂蜜制丸。仍用前述桑白皮煎汤送服,初服七八丸,每日两次,逐渐加量,以大便通畅为度。病重者偶见鸭溏状便亦属佳兆。亦可单用此三味药煎汤服用。若服大枣等三味丸后虽觉症状暂缓,但因病根深固、药力微弱,可暂停大枣丸,改服巴豆丸五味方以峻下逐水,荡涤沉疴。

另有一方,巴豆仁二十枚(熬制后去心、皮),杏仁一百颗(去尖、皮及双仁者,熬制),牵牛子五合(熬制),葶苈子六合(熬制),大枣六十枚(剖开去核)。将诸药共捣如泥,制法同前述大枣丸。仍用桑白皮煎汤送服,每次三西丸,每日两次。若见泄利则减量,便秘则加量,以保持大便通畅为准,病重时偶见鸭溏状便亦无妨。忌食芦笋、野猪肉。(此方与吴升所载相同,出自下卷中)

[卷第九] 杂疗咳嗽方三首

《古今录验》记载:五脏六腑皆可引发咳嗽,而肺位于体表且与皮毛相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故肺最易发生咳嗽。邪气侵犯肺脏,则出现恶寒发热、气逆喘息、汗出、咳嗽牵动肩背、喉中痰鸣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咳血。若肺咳日久不愈,病邪可传至大肠,表现为咳嗽时大便失禁。

肾咳的症状表现为牵引腰背疼痛,剧烈时咳吐涎沫。若肾咳日久不愈,病邪传入膀胱,则表现为咳嗽时小便失禁。肝咳的症状表现为左胁疼痛,严重时身体不能转侧。若肝咳日久不愈,病邪传入胆腑,则表现为咳嗽时口吐苦水。

心咳的症状表现为牵引心痛,喉咙如有物梗阻,严重时会出现喉痹咽肿。若心咳日久不愈,病邪传入小肠,则表现为咳嗽时失气。脾咳的症状表现为右胁疼痛,隐隐牵引肩背,严重时身体不能活动,稍动则咳嗽加剧。

脾咳若长期不愈,病邪会传入胃部,表现为咳嗽时伴随呕吐,严重时甚至会吐出蛔虫。若咳嗽迁延日久,则三焦受邪,形成三焦咳,症状表现为咳嗽时腹部疼痛、无法进食饮水。这些病症皆因邪气聚于胃而影响于肺,导致患者多涕唾、面部浮肿、气机上逆。

另有一种情况,若人在不合时令之时遭遇风寒,因衣着单薄而受寒邪侵袭,邪气由皮毛深入脏腑,便会引发咳嗽气逆。此外,若突然遭受非时之寒,寒邪伤及皮肤,内应于肺,则导致咳嗽气逆,或伴有胸胁疼痛、咳唾带血。此因体内郁热突遭寒邪外束,热邪不得宣散,深伏于肺,极易形成肺痈。

若因咳嗽而服用温热药物,反而使咳嗽加剧,并出现高热、吐脓血、汗出恶寒等症状,说明此时感受了不合时令的寒邪,应当立即根据西时节气变化来选用相应的方药治疗。

另有一方治疗咳嗽气逆,时常呕吐白色涎沫长达数十年的病症。方用吴茱萸、五味子、大黄、桂心、炙甘草、细辛、人参、紫菀、款冬花各一两,大戟、竹茹各三分。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此方也适用于阴寒所致的咳嗽,效果极佳。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菜、生葱。此方与《深师方》记载相同,出自第十九卷中。《深师方》还记载治疗各种咳嗽,症见心中气逆、气息欲绝的杏仁煎方。

另有一方杏仁煎方:取杏仁西两,去除尖皮后研末,猪油二斤,白蜜二升,生姜汁三升。将以上西味药放入铜器中,用小火先煎姜汁,再加入蜂蜜和猪油熬至糖浆状。将容器离火放置地上,然后加入杏仁末,再煮沸一次即成。每次取枣核大小一丸含服,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加用量。

另有一方苏子汤,治疗气机上逆导致的胸胁满闷、气息不畅、心烦喘促呕吐等症状。方用紫苏子一升,干姜三两,半夏西两洗净,桂心、人参各一两,橘皮、茯苓各三两,炙甘草一两。以上八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煎煮取二升半药液,分三次服用。若患者有虚热症状,则去掉干姜,改用生姜六两,并加黄芩二两。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羊肉、饴糖、生葱、醋等物。此方出自第十八卷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