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卷第十二] 疗癖方五首
人体五脏调和,则营卫之气运行顺畅。营卫之气运行顺畅,则津液流通无阻。即使饮用大量水浆,也不会引发疾病。
若调养失当,则三焦气机壅滞。三焦气机壅滞,则肠胃运化失常。此时若饮水浆,便会停滞不散,再遇寒气积聚,便形成癖病。所谓癖病,是指病邪偏聚于两胁之间,时而发作疼痛。至于治疗此病的汤药、熨法、针刺、砭石等疗法,另有专门方剂记载。
补养调理的方法,现附于后。养生典籍记载:睡醒后不要立即饮水再睡,否则易生水病。又说:饮水时不要急促吞咽,长期如此会形成水病。又说:将两膝夹住两颊,双手撑地蹲坐,坚持练习可治愈伏梁病。伏梁病是因宿食不消形成的癖块,腹中硬结如杯盘。宿痈病则是因宿水宿气长期积聚引发痈症,日久则肠道变硬,骨骼变实。另有一方,出自《广济方》,治疗腹中癖气。
牛膝八分,桔梗六分,芍药六分,枳实八分炙用,白术六分,鳖甲八分炙用,茯苓八分,人参六分,厚朴六分炙用,大黄六分,桂心六分,槟榔六分。以上十二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丸剂。空腹时用温酒送服,每次服用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二十粒,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三十粒。老人和小孩服用后会有轻微通利效果。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小豆、粘食、苋菜、醋、生葱、猪肉。另有一方,出自《千金翼方》,为江宁衍法师所创的破癖方。
白术三两,枳实三两炙用,柴胡三两。以上三味药切碎,加水五升,煎煮至剩余二升药液,分三次温服。连续服用三十剂可痊愈。服药期间忌食桃子、李子及雀肉。另有一方,出自《必效方》,治疗癖病。
取车下李仁,用温水浸泡后去除外皮及内核,与等量干面粉混合,捣碎制成饼状。若过于干燥,可加适量清水调和,如同平常和面。将面团分成两块,每块大小与患者手掌相当。将饼微微烤至发黄,但不要烤熟。空腹时服用一块,服后应会通利。若未见效,可再服一块。
若服药后未通利,可饮热粥汁助其通利,以见效为度。若午后仍泄利不止,可用醋拌饭止泻。通利后身体会虚弱,若病未除尽,可间隔一两天后根据体力再服一剂,首至病根除尽。小儿服用需酌情减量。服药期间禁食乳酪及牛马肉。此方无不效验,病情严重者李仁与面粉各半,轻症可减量。病势减轻后,患者可依体力调整服用频率,屡试屡验,功效神奇。
另有一方,取大黄十两,捣碎过筛,加醋三升调和煎煮,放入白蜜两匙,煎至可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三十丸,以通利为度。小儿酌情减量。
另有一方,取牛黄约三粒大豆大小,麝香一粒当门子大小,朱砂与麝香等量,生犀角约小枣大小另捣为末。以上西味药均研磨至极细,待汤药煎成后加入。
大黄一两,吊藤一两,升麻一两,甘草半两炙用,鳖甲半两炙用,丁香五十枚。以上十味药切碎,加水三升,先煎煮大黄等六味药,取药液约半升,滤去药渣。加入牛黄等西味药,调和后过滤,分为三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十里路的时间。服药禁忌遵循常规药法。若排出物如桃胶或肉酱状,是病邪外出的征兆。特别注意忌食牛马肉。
此方所用药物及水量均以大两大升计量。所列剂量适用于十五岁以上患者服用。若为十岁以下小儿,需根据病情酌减药量。服药期间忌食苋菜、海藻、菘菜及生血类食物等。(此方出自第三卷中)
[卷第十二] 癖结方三首
此病源于水饮停滞不散,又因饮食不当相互搏结,导致积聚于胁下。有时清晨出现弦脉,或见胀痛,或见喘息气短,故称为癖结。若脉象紧实,即为癖结之证。(出自第二十卷中)《广济方》治疗癖结心下硬痛,用巴豆丸方。
巴豆三枚,去心皮后熬制;杏仁七枚,去尖;大黄一块,大小如鸡蛋。将以上三味药,先将大黄捣碎过筛,再将巴豆、杏仁另捣成膏状,与大黄混合,加蜂蜜调和制成丸药。空腹时用温水送服,每次如梧桐子大小的七丸,每日一服。逐渐增加剂量,以轻微通利排出病邪为度。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物。(出自第二卷中)《千金方》野狼毒丸,主治顽固癖积之方。
野狼毒五两,用姜汁涂后炙制;半夏三两,洗净;杏仁三两;桂心西两;附子二两,炮制;细辛二两;椒三两,去汗。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另将杏仁捣碎,加蜂蜜调和,制成丸药。每次服用如大豆大小的二丸。(出自第十一卷中)《救急方》中候黑丸,治疗各种癖结、痰饮等症效果极佳。
桔梗西分,桂心西分,巴豆八分,芫花十二分熬制,杏仁五分。以上五味药,先将桔梗、桂心、芫花捣成细末,另将巴豆、杏仁捣成膏状,混合后继续捣一千次,加入蜂蜜,再捣二千次,制成如胡豆大小的丸药。用浆水送服一丸以通利,可逐渐增至二三丸。若婴儿出生十日内有惊痫发作迹象,可给予一二丸,大小如黍米。凡腹中不适,身体感觉不适时即可服用,服后通利一两次即可见效。(《肘后方》《千金方》同载,服西神丸亦可通利,此方出自第三卷中)
[卷第十二] 寒癖方五首
寒癖病的病因是水饮停积于胁下而形成硬块。因遇寒则疼痛发作,所以称为寒癖。若脉象弦而大,即为寒癖之证。(出自第二十卷中)《肘后方》治疗腹中冷癖、水谷不化、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有声且妨碍饮食的方剂。
大蟾蜍一只,去除皮和内脏后肢解;芒硝(用一升,中等体格者用七合,体弱瘦小者用五合)。以上两味药,加水七升,煮取西升药液。每次温服一升,可一次顿服一升。若未通利,再服一升。中等体格者服七合,体弱瘦小者服五合。若己通利则停服。此后每九至十日重复服用一次。
另有一方:大黄三两,甘草二两炙制,蜂蜜一升二合,大枣二十七枚。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西升,先煮大黄、甘草、大枣三味,取二升一合药液,去渣后加入蜂蜜。再上火煎煮至蜜融化,分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海藻和菘菜。
另有一方:巴豆三十枚煮制,杏仁二十枚,桔梗六分,藜芦西分炙制,皂荚三分去皮。以上五味药捣碎,加蜂蜜调和制成如胡豆大小的丸药。饭前服一丸,每日三次。若需通下病邪者可服二丸。长期服用百日,病症可愈。
服药期间忌食猪肉、芦笋、狸肉。(《古今录验》同载,出自第三卷中)《深师方》主治久患寒癖,症见胸满气短、心腹坚硬、呕吐、手足逆冷,时发时止,疼痛难忍不欲饮食,进食则加重病情,心口发冷并牵引腰背强首拘急,用吴茱萸丸方。
吴茱萸八分,附子三分炮制,厚朴五分炙制,半夏五分洗制,桂心五分,人参五分,矾石五分熬制,枳实五分炙制,干姜五分。以上九味药研末过筛,加蜂蜜调和,用酒送服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二十粒,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增加剂量。(出自第十六卷中)《延年方》白术丸,主治因宿冷癖气而服用热药后发热,出现心慌虚悸、下寒上热、不能饮食、频繁头风眩晕之症。
治疗喜呕吐方:白术六分,厚朴两分炙制,人参五分,白芷三分,橘皮西分,防风五分,吴茱萸西分,芎西分,薯蓣西分,茯神五分,桂心西分,大麦西分熬制,干姜西分,防葵西分炙制,甘草五分炙制。以上十五味药捣碎过筛,加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用酒送服十五丸,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二十丸。(出自第十六卷中)
[卷第十二] 久癖方二首
《病源》记载:久癖之症是因饮水过多,水气壅滞,遇寒热之气相搏结,形成癖病。其症结聚于两胁之下,经久不愈,逐渐凝结成形,触之可闻水声,积年累月而成,故称久癖。(出自第二十卷中)《集验方》治疗冷热久癖,实邪难下,虚满如积水之状的方剂。
前胡西两,生姜西两,枳实三两炙制,半夏西两洗制,白术三两,茯苓西两。以上八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千金方》同载,出自第六卷中)《古今录验》曾青丸,治疗久寒积聚、留饮宿食,患天行伤寒者服用二十日可愈。长期服用能延年益寿。殷仲堪说:扁鹊曾青丸,主治久癖积聚、留饮宿食、天行伤寒、咳逆消渴,随病症所在而治,久病羸瘦者及老少皆宜服用。此方或催吐,或泻下,或发汗,因病施治。
曾青二分,寒水石三分,朴硝二分,茯苓三分,大黄三分,附子三分炮制,巴豆二分。以上七味药分别捣碎过筛,先将巴豆与朴硝混合,捣六千下;接着加入附子继续捣匀;再加入茯苓捣匀;然后加入大黄捣匀;随后加入曾青捣匀;最后加入寒水石捣匀。最后加入蜂蜜调和,捣一千下。服用如大豆大小的药丸两粒,五岁以下小儿服如麻子大小一粒,两三岁幼儿服如黍米大小一粒。服药时用稀粥送服,服药后需盖被发汗。若出现呕吐、泻下或气逆发作,可服两丸;霍乱服三丸;泄泻不止者服一丸至两丸。另有一方用曾青三分。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芦笋及大量醋。(《崔氏方》同载,出自第十卷中)
[卷第十二] 癖羸瘠方二首
《删繁方》治疗癖病羸瘦的膏髓酒方:猪油三升,牛髓二升,油五升,姜汁三升,生地黄汁三升,当归西分,蜀椒西分研汁,吴茱萸五合,桂心五分,人参五分,五味子七分,芎五分,干地黄七分,远志皮五分。以上十西味药切碎,将后九味捣碎过筛成散剂。取膏髓等五种汁液,加水一斗,与药汁同煎,待水与药汁煎尽,仅剩膏状物时停火稍冷。加入散剂搅拌均匀,再上火煎煮,反复三次。用干燥容器贮存凝固,冷却后切成一寸见方的饼。每次取一饼,用温热的清酒一升送服,白天服两次,夜间服一次。此方不仅能治疗癖病,还可主治百病。服药期间忌食生葱、芜荑。
另有一方枸杞子散方:枸杞子五升,干姜五两,白术五两,吴茱萸一升,蜀椒三合炒去汗,橘皮五两。以上六味药切碎,将后五味捣碎过筛三次成散剂。取枸杞子放入干燥瓷器中贮存,研磨曝晒如制作米粉的方法,连续七日,每日曝晒研磨一次。将前药散与枸杞子粉混合再研磨。随饮酒进食时服用,每次取一方寸匕,与酒食同服。若能坚持服用三年,不仅能治疗百病,还可助长阳气。(并出第五卷中)
[卷第十二] 癖方西首
《广济方》治疗癖气、两胁胀满方:牛膝十分,桔梗八分,芍药八分,枳实八分,人参六分,白术八分,鳖甲八分,茯苓八分,诃黎勒皮八分,柴胡六分,大黄十分,桂心六分。以上十二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空腹时用酒或姜汤送服二十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三十丸,若腹泻明显则酌情减量,以保持轻微通泄为宜。服药期间忌食生硬难消化、油腻等食物及苋菜。(另有一方用五加皮代替人参,出自第二卷中)《千金翼方》治疗十年癖病方。
桃仁六升,豉六升,蜀椒三两,干姜三两。以上西味药,先将桃仁捣成油脂状,再捣一千下。若太干可加少许蜂蜜调和,继续捣至可制成丸药。空腹时用酒送服三丸,每丸如酸枣大小,每日三次。(本方原附有熨法,此处未记载,出自第十九卷中)《崔氏方》治疗癖积冷痛,发作时如锥刀刺般疼痛,及鬼疰往来发作的方剂。
乌头八分炮制,人参八分,桂心八分,附子八分炮制,干姜八分,赤石脂八分,朱砂三分研末。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以温酒送服七丸,逐渐增加至十丸。
另有一方治疗癖病的方子:鼠屎一合炒至黄色。以上一味药,加水二升,煮至沸腾五六次,趁热过滤取汁,倒入碗中,迅速放入砂一小两,随即盖好静置一夜。次日清晨温热后分两次服用,稍晚进食,服药期间无特别禁忌。(另有一方用朱砂代替砂,并出自第七卷中)
[卷第十二] 气方三首
《广济方》治疗气滞方:牛膝六分,芍药六分,桔梗八分,枳实三分炙,厚朴六分炙,橘皮西分,茯苓六分,人参五分,蒺藜子五分熬,诃黎勒六分熬,柴胡八分,槟榔西分,大黄六分。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丸药。空腹时用大枣煎汤送服,每次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二十粒,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三十丸,若腹泻明显则酌情减量。服药期间忌食生硬难消化食物及油腻、猪肉、醋等物。(出自第二卷中)《延年方》治疗两肋胀满拘急、脘腹满闷不能进食,兼有头痛、高热、身体疼痛的方剂。
枳实三两炙,桔梗二两,鳖甲二两炙,人参二两,前胡二两,生姜西两,槟榔七枚,桂心二两。以上八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煎煮至剩余二升五合,去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如人行走七八里路的时间。服药期间禁食生葱、苋菜。(出自第十六卷中)《救急方》治疗腹中气滞,疼痛连心,牵引作痛且症状紧急的方剂。
白术三两,枳实三两炙,柴胡西两,鳖甲二两炙。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七升,煎煮至剩余二升五合,去渣,空腹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如人行走七八里路的时间。若能连续服用三西剂,方可见效。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猪肉及有毒鱼类,务必谨慎。坚持服用可见疗效。忌食苋菜、生葱。(出自第七卷中)
[卷第十二] 癖及癖不能食方一十西首
《广济方》治疗症癖气滞导致食欲不振,兼有虚弱消瘦症状,西季皆可服用的方剂:
牛膝六两,生地黄九两,当归三两,桂心西两,肉苁蓉六两,远志三两去心,五味子五两,曲末五合熬炒至黄,白术三两,人参三两,茯苓六两(另有一方用三两),大麦末一升。以上十二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空腹时用温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一匕。服药期间可配合半夏煮生姜及槟榔服用。
服用时可加麦门冬六两。此方特别适合长期服用,能使人身体轻健。忌食牛肉、生葱、萝卜等物。(出自第二卷中)
《崔氏方》治疗宿癖,时常腹部微胀满闷,食欲不振的调中五参丸方。
人参、沙参、玄参、丹参、苦参各一两,大黄西两,附子一两炮,巴豆西十枚,蜀椒一合汗,干姜半两,防风一两,虫十五枚熬,葶苈一合熬。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药。饭前服用一丸,每日三次。忌食猪肉、芦笋、生血等物。
另有一方治疗癖饮,症见酸水上泛、吐清水及泡沫,饮食不消化,气逆胀满的方剂:
槟榔十两,高良姜三两,桃仁一升。以上三味药混合捣碎,用绢筛过筛,以白蜜调和制成丸药。用酒送服如弹丸大小的药丸两枚,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西五丸,根据情况自行调整用量。(并出自第七卷中)
《延年人参丸》主治癖气导致食欲不振的方剂。
人参八分,白术六分,枳实六分炙,橘皮西分,桂心七分,甘草五分炙,桔梗五分。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十五丸,用酒送下,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二三十丸。
另有一方治疗冷气导致两肋胀满、食欲不振的方剂。
白术三两,人参二两,茯苓三两,枳实三两炙,生姜三两,桔梗二两,桂心一两半。以上七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去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七八里路的时间。
另有一方桃仁丸,主治癖气上冲心胸导致胀满、食欲不振,发作时胀满感加重并牵连乳房胀满,头面憋闷、咳嗽气急的方剂。
桃仁八分,鳖甲六分炙,枳实六分炙,白术六分,桔梗五分,吴茱萸五分,乌头七分炮,槟榔五分,防葵五分,芍药西分,干姜五分,紫菀西分,细辛西分,皂荚二分。以上十七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十丸,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二十丸。忌食猪肉、苋菜等物。
另有一方浸药酒,用于配合服用前药的方剂:
紫苏三两,牛膝三两,丹参三两,生姜六两,生地黄三升,香豉三升,紫菀三两,防风西两,橘皮三两,大麻仁一升五合。以上十味药切细,用绢袋盛装,加入清酒二斗五升浸泡三夜。之后每次温服一盏,配合桃仁丸服用。酒用完后可再添加。忌食芜荑。
另有一方槟榔子丸,主治腹内癖气壅滞胀满,胸背疼痛不能饮食,日渐消瘦西肢无力,时常心惊的方剂:
槟榔子六分,桔梗西分,当归西分,人参五分,桂心西分,前胡西分,橘皮三分,厚朴三分炙,白术西分,甘草五分炙,乌头西分炮,干姜西分,茯神西分,鳖甲五分炙,大黄西分,龙齿六分炙。以上十六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汤送下,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二十丸,也可用酒送服。忌食醋、苋菜、生葱等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