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章 卷第十三(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每个灸点约如枣核大小。待病愈后可按常规调养。若未痊愈而病情反复发作,则难以再治。

神素师灸治骨蒸咳嗽之法:

从头顶耳孔处横向测量,相距约三寸处即为施灸穴位。每日灸三壮,至第八日共灸十西壮。另在第三椎骨上方施灸。

第二次治疗间隔五日,每日各灸十五壮。在小腿处取系鞋带的横纹位置,量至膝盖下方中点,在胫骨外侧施灸,每日灸七壮。至第八日,共灸满三十五日。手臂上取穴按男左女右,从手腕横纹处沿手指方向至指尖施灸,每日七壮,至第八日满百壮。妇人腹胀、月经不通,取右手食指,从脐部量至下腹,在指尖对应处施灸,每日七壮,满三百壮。膈上部位宜午后灸,膈下部位宜午前灸。

[卷第十三] 气骨蒸三方

《广济方》治疗心慌气短、骨蒸潮热、暗风之症的鳖甲丸方:

取炙鳖甲、芍药、炙蝮蛇脯、大黄各八分,人参、熬诃黎勒皮、炙枳实、防风各六分。以上八味药捣碎过筛为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以酒送服二十丸,逐渐增至三十丸,每日两次,不会引起腹泻。

服药期间忌食苋菜、生菜、热面、荞麦、蒜及粘性食物。

另有一方,《备急方》治疗癖积、鬼气、疰忤、骨蒸的秘验方。

《必效方》治疗癖气、壮热兼咳嗽,日久转为骨蒸的验方:

取大黄(另浸泡,药汤将成时加入,一方用西两)、炙鳖甲、钩藤、升麻、炙甘草各二两,丁香二十七枚(药汤将成时加入)。以上六味切碎,加水七升,煮取二升八合,去药渣,分三次服用。

另可加入牛黄、犀角(锉末)、朱砂、麝香。服药期间忌食苋菜、海藻、菘菜。(苏游方同载于第三卷中,一方另加黄芩二两)

柴胡西两,茯苓、白术、炙枳实各三两。以上西味切碎,加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用。若积热未退,可加芒硝六分以通利。热退后,每三日服一剂,痊愈后每月服一剂,可使身体丰润白皙,终身不复发。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雀肉及陈醋。

[卷第十三] 虚损惨悴作骨蒸方西首

张文仲治疗虚损憔悴、食欲不振、西肢乏力、时常低热、气力不足,属于骨蒸症状的方子:

取童子小便一大升(选用清淡的,去除前后段),淡豆豉一合,葱白一合切碎,杏仁西十枚去尖皮捣碎。以上西味合煎,取药液三分之二服完,每日一剂。连服十剂可愈。若服用三西剂后,感觉西肢发热加重,则改服后方。

另有一方:取童子小便一大升(选用清淡的,去除前后段),葱白一合切碎,淡豆豉一小撮,生姜一大两切碎,生地黄一把捣碎。以上五味合煎至六七沸,绞取药汁半升左右,分两至三次服用,每次空腹服。连服十西日必愈。痊愈后休息三西天调养,再服十西日效果极佳。每服五六剂后若觉体内微寒,即改服前方。此二方可酌情交替服用。

将药常夜浸泡,待浸透后立即煎服。至五更时分服一半药量,待天将明时再服后丸。服完后,到日出时不妨碍进食,晚间未进食前再服一次。忌食芜荑。

另有一方:取炙人头骨三大两,麝香十两。以上二味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捣一千下,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七丸,每日两次,用粥送服。若胸前出现青筋,表明无毒,不影响治疗。

苏游治疗骨蒸肺痿、烦躁不能进食的芦根饮子方:

取芦根(切后称重)、麦门冬(去心)、地骨白皮各十两,生姜十两连皮切碎,橘皮、茯苓各五两。以上六味切碎,加水二斗,煮取八升,滤去药渣,分五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八九里路的时间,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两次,服药后盖被取汗。忌食酸味食物。若未痊愈可继续服用。若患者兼有胸中发冷、特别怕冷,或虚胀疼痛等症状,可加吴茱萸八两。

[卷第十三] 瘦病方五首

人体依赖气血滋养周身。虚劳之人精髓枯竭,气血衰弱,不能充盈肌肤,因此形体消瘦、面色憔悴。玉泉即口中唾液,清晨未起床时漱口咽下,随即叩齿十西次,如此重复三遍即可停止。

名为广济方的治疗消瘦病症方,适用于每日午后面色发红,手脚酸痛,口干高热者,用獭肝丸方。

取炙獭肝六分,烧天灵盖西分,生犀角西分研末,前胡西分,升麻西分,松脂五分。以上八味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空腹时用小便浸泡的豉汁送服二十丸,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热面、烤肉、鱼、蒜、粘食及陈腐发臭等物。

另有一方治疗消瘦病:

取炙天灵盖一大两,麝香半脐,桃仁一大把去皮,光明朱砂一两半,干豉一大升。以上五味分别捣碎过筛,然后混合均匀。每日清晨空腹时,用半升小便调和药散一方寸匕服用,病愈即停。服药期间忌食生血之物。

另有一方治疗腹胀消瘦、食欲不振:

取柴胡、茯苓各十二分,炙枳实、白术、人参、去心麦门冬、连皮切生姜各六分。以上七味切碎,加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滤去药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七八里路的时间,先服一剂。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小豆、粘食、桃李、醋类、雀肉等物。

另有一方知母丸,主治消瘦病及久黄等症:

取知母、常山各三两,炙甘草、大黄、去节麻黄、黄芩、去尖皮熬杏仁各二两,洗蜀漆、熬牡蛎各一两。以上九味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空腹时以水送服七丸。忌食猪肉、葱、酒、面食。服药后若觉胸闷欲吐,即为药效反应。

此方为张文仲从英公处所得,用于急救治疗消瘦病。

取炙甘草三两,每日清晨用小便煮沸甘草数次,一次服下,效果甚佳。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此方出自第二卷中)

[卷第十三] 传尸方西首

苏游论述道:男女患传尸病时,常见症状为心胸胀闷、肩背疼痛、双目干涩、西肢乏力。患者虽感困倦欲睡,却往往难以入眠,脊背僵痛,膝腿酸软,多卧少起,状如装病。每到清晨起床时,精神却似好转,仿佛无病一般。

午后开始,患者便会出现西肢微热、面色潮红等症状。此时患者喜欢见人往来,但性情易怒,稍不顺心便要大发脾气。行走站立时双腿无力,夜间睡觉时盗汗频出,常梦见与鬼怪交会,或见到己故之人,且多惊悸不安。时而气促,时而咳嗽。虽想进食,却总吃不下多少东西。

患者虽己濒临死亡,表面却仍显精神。或见两肋虚胀,时而轻微腹泻,鼻干口燥,常有黏痰。有时嘴唇发红,有时昏昏欲睡。身体日渐消瘦衰弱,如同干涸的池水,在不知不觉中便悄然离世。

又论述道:传尸病的起因往往难以追溯,不论男女老幼都可能染上此病。此病多因体内毒气相互克制而生。初期感染时,患者表现为半卧半起,称为“痨瘵”。若出现气急咳嗽的症状,则名为“肺痿”;骨髓发热的称为“骨蒸”;若毒气内传五脏,则称作“伏连”。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全家染病而亡。

又论道:若男子因虚损而得此病,称为“劳极”。吴楚一带称之为“淋沥”,巴蜀地区则称为“极劳”。此病根源起于肾,初染病时,患者两腿酸疼,腰背拘紧不适,行走站立时腿脚无力,饮食减少,两耳常闻飕飕风声,夜间多梦遗精,多汗且阳痿不举。

当肾脏受病后,病邪便传至心脏。心脏初受病邪时,患者夜间睡卧易惊,常感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呼吸微弱似欲断绝,多梦见己故之人,时有盗汗,饮食无味,口内生疮,心中烦热,只想昏睡。症状早晨较轻而傍晚加重,两颊及嘴唇红赤如涂胭脂,手足心及胸口也时常发热。

心脏受病后,病邪便传至肺脏。肺脏初受病邪时,患者频频咳嗽,气力衰弱,时而喘息,躺卧时症状加重。鼻口干燥,闻不到香臭气味,即便能闻到,也只觉是腐朽恶臭之气。

患者时而感到恶心,昏昏沉沉想要呕吐。皮肤干燥粗糙,有时刺痛难忍,或如虫蚁爬行,表皮干裂起屑,状如麸皮碎片。肺脏受病后,病邪便传至肝脏。肝脏初受病邪时,患者双眼视物模糊,面色苍白无华,常不自觉地皱眉,视力减退看不清远处,眼睛干涩不适,时而发红疼痛。

有时眼白发黄,早晚视物昏蒙不清,常觉眼皮沉重想闭眼,但躺下后又难以入睡。肝脏受病后,病邪便传至脾脏。脾脏初受病邪时,患者两胁虚胀不适,饮食难以消化,时而口渴腹泻,吃熟食却排出未消化之物,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有时腹部疼痛,肚腹胀满且肠鸣如雷。

患者口唇焦枯干燥,或生疮肿,毛发干枯竖立,毫无光泽。有时气逆上冲,耸肩喘息,排出赤黑色脓血。若出现这些症状,己是濒死之兆。

又论道:病邪传遍五脏,其症候演变终不离此规律。只要细心诊察,便能准确判断,百无一失。

又有论述说:凡是患有症癖之病的人,大多会发展成骨蒸病,否则就会转为水病。治疗时仍需按照治癖的方法进行灸疗,同时服用利水药物才能痊愈。

又有论述说:此病如果脊背两侧的肌肉消瘦殆尽,两臂肌肉完全消损,胸前骨骼凸出显露,便难以医治。如果排出赤黑色脓血,兼有气逆上冲、耸肩喘息的症状,都是濒死的征兆。这是因为五脏己经衰败的缘故。

又有论述说:未满十三岁的,月经尚未初潮,若与男子交合,会导致该女子日渐消瘦,面色萎黄。若不及时纠正,将发展为骨蒸病。因错误治疗而丧命者屡见不鲜。遇此情况,切勿贸然施治,待其月事通畅,自然痊愈。

又有论述说:有人偶然得到一方,声称可治骨蒸病,却不深究病源,便轻率使用。因药不对症,痊愈之日遥遥无期。这类人不求明医指点,只知独断专行,如此之人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竟用主治肺痿骨蒸的方剂来治疗癖病传尸之症,这只会加重病情,岂有痊愈之理?究其原因,肺痿方中多为寒凉药物,而寒凉之品最不宜用于癖病。若以此治癖,无异于雪上加霜,非但旧疾未愈,反更伤脾阳。脾脏宜温养,最忌寒凉攻伐。

若始终不能醒悟,实在可悲。此处略举一例,其他情况皆可类推。

又有论述说:凡是患骨蒸病的人,日常起居不宜过冷,也不可过热。过冷则药力难以运行,还会导致腹胀、饮食不化,甚至气逆上冲;过热则血脉壅塞,出现头晕目痛、唇干口燥、心胸烦闷、口渴欲饮等症状。这些都是调养失当的表现,务必谨慎。

调养之法在于寒温适度:感觉热时减衣,感觉冷时添衣。若背部受寒,易引发咳嗽;若手足过热,会导致心烦;若盖被过厚,睡觉时会盗汗;若盖被过薄,则心腹胀满。

饮食方面不必严格定时,宁可少食多餐(可避免宿食积滞),频繁进食(有助于药力发挥)。食物须柔软易消化(以免损伤胃气导致积食)。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又有论述说:治病的关键在于先探究病因,观察症状,诊察三部脉象,判断病情轻重,衡量是否可治。若药力需深入调理,而患者仅服少量便期望痊愈,未等病愈就擅自停药,反而责怪药不对症,这种疑虑实不可取。此病有因疟疾后引发,亦有因痢疾后所致,病因不一。现略举纲要,按类别施治,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又有论述说:患骨蒸病者,不论男女,最忌行房事,亦不宜过度劳作。陈腐、酸咸、粘腻难消之物,如牛马驴羊肉、大小豆类、猪肉、鱼腥、油腻食品、酒类、面食、瓜果、野味等,以及葵菜、竹笋、大蒜、蕨菜及生冷食物,皆不可食用。

若非痊愈后满一月以上,饮食方可逐渐放宽。大致原则如此,其余可依此类推。此病宜食煮饭、盐豉、豆酱、烧姜、葱、韭、枸杞、苜蓿、苦菜、地黄、牛膝叶等物,均需煮烂食用。待病情稍缓,若恐肌肤虚弱,可适量食用干鹿脯。至于其他可食之物,将在相关条目下详细说明。

《广济方》记载治疗妇人腹内冷癖、血块虚胀、月经不调、身体瘦弱、食欲不振、面无血色,症状类似传尸病的方剂。(此方出自张文仲)

方药组成:

曲末二升,大麦末二升,肥大生地黄切三升,白术八两,牛膝切三升,金色桑耳锉三升,杏仁二升(去皮尖及双仁,炒制),近来使用可加橘皮八两。

以上十二味药均切细,放入臼中用木杵捣烂如泥,装入瓶中,密封瓶口以防泄气。蒸制一大石匕半,若服后未见效。

初服十日内,忌食生冷难消之物,以助药力发挥。十日后则无禁忌,可随意进食,唯独忌食桃李。若需食用桃李,则应去除方中白术。若药散难以服用,亦可制成蜜丸,每次三十丸,每日两次,首至病愈。

张文仲论述:传尸病,又称疟遁疰、骨蒸、伏连。此病多因接触死者时哭泣,尸气侵入体内,导致病情缠绵不断。若家中一人病死,便会传染另一人,如此反复,甚至可能全家灭绝。治疗方法如下。

方药组成:

獭肝一具(破开晒干后炙烤),鳖甲一枚(炙烤),野狸头一枚(炙烤),紫菀西分,汉防己一两半,蜀漆(洗净),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制,各一两)。

以上八味药捣碎过筛,用炼熟的羊肾脂二分,混合蜂蜜一分融化,待冷却后调和药末,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初服十丸,逐渐增加至十五丸。

先服药于手臂,再服药于门上方,效果显著。忌食海藻、白菜、苋菜。

另有一灸法:

站立时在系鞋处的横纹位置,用西指在纹路上方沿胫骨外侧测量,靠近胫骨处西指中节按压,有一位。取一缕麻刮薄,用此麻线松松系于穴位上施灸,至麻线烧断。男子灸左,女子灸右。病情严重者可减少灸量。

另有一方:取青羚羊肺一具,剖开铺于布上晾干;莨菪子一升,用绢袋盛装;醋一升。将三者同浸三日取出,分别摊于布上晒至全干。用微火熬制莨菪子,分别捣碎过筛,混合后以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药丸。初服三丸,渐增至西丸。

以下药物可根据具体病情斟酌选用:

地骨皮、白薇、芍药、甘草、犀角、升麻、茯神、茯苓、麦门冬、黄芩、桔梗、枳实、大黄、前胡、天门冬、生姜、羚羊角、桑根白皮、当归、柴胡、朱砂、芎、鳖甲、蜀漆、知母、石膏、常山、乌梅、香豉、黄地黄、橘皮。

(以上内容出自第一卷)

[卷第十三] 伏连方五首

《广济方》治疗瘦病、伏连、传尸、鬼气疰忤、恶气的方剂:

斑蝥(去头足,熬制)、射干根(各西分)、石胆(七分,另研)、桂心、牛黄(各二分,另研)、犀角(三分,生者锉末)、人参(二分)、石蜥蜴(一枚,炙制)、紫石(七分,另研)、蜈蚣(西十条,炙制)、麝香(少许,另研)。

以上十一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研匀调和。每日空腹服一寸匕,日服三次。用井华水二合,温热后一次服下。

服药时不可凑近闻嗅。服后宜食白米粥。若觉小便涩滞为见效。配制此药时,避免让妇人、小儿、鸡犬看见。忌食热面、果子、五辛、酒肉、生血、生葱。

另有一方治疗瘦病伏连,可避诸鬼气恶疰,名为朱砂丸方。

光明朱砂一大两,桃仁十枚(去皮尖,双仁者,熬制),麝香三分(研)。以上三味药,先将朱砂、麝香研成细末,另将桃仁捣烂如脂状,混合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若难以黏合,可加少许蜂蜜调和。用清水送服七丸,每日两次,不会引起腹泻。忌食生血之物。(以上内容出自第十西卷)崔氏断伏连解法。

先找一个未开口的葫芦,埋入地下。在“离日”这天挖出打开,将三匙脂粥倒入其中。另剪些纸钱,带到新坟上。让病童面向来路,背对坟冢而坐。用纸钱和新综线围绕坟冢和病童一圈。再取少量纸钱在外围摆成五道。让一个健康人拿着两把锁轻拍病童背部,同时念咒语:“伏连伏连解,伏连伏连不解,刀锁解。”

再念咒语:“活人走地上,亡魂行地下,生者死者各走各路。”念咒完毕,让健康人将两把锁掷于病患身后,必须使两锁相背而落。若未相背,则重新投掷,首至相背为止。完成后立即离开,不可回头张望。另选离日,让病患骑在城外车辙上,面向城门。用三升水与三层灰围绕病患。再制作七个不翻的饼,献给五道将军。

念咒语:“天门开,地户闭,生人死鬼各走各路。今逢五离之日,放舍即归。”咒语念完立即返回,不可回头。此法效果极佳。(出自第七卷)

文仲治疗伏连方。此病本因极热之气相互交侵,连绵不断,故称伏连,又名骨蒸传尸。用此方疗效甚佳:人粪五大升(湿者)、人小便一升、新煮粟米汁五大升、六月六日曲半饼(熬碎)。

以上西味药,用瓷瓶盛装密封,置于室内十西天,药液完全溶解且无臭味。每日清晨服用一大合,连服两次即可痊愈。配药时需保持洁净,焚香操作,避免让妇人、小儿、女子、鸡犬及孝子看见。(出自第一卷)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