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点头考虑双都制的消息,像一块巨石砸进池塘,激起的浪花还没平息,更大的波澜就来了——西都到底该建在哪儿?
这下可好,朝堂上彻底吵翻了天!
以前大家还能维持表面和气,现在涉及到未来几百年的权力格局和切身利益,谁也顾不上脸面了,撸起袖子就开始干!
第一派,是“西域派”。以几个常年经营西域的将领和老臣为首,嗓门最大。
“这还用选吗?”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将军拍着桌子吼道,“当然是放在西域!楼兰、龟兹,随便选个地方!那里是通往西方的咽喉!把西都建在那儿,往东能控扼河西走廊,往西能震慑中亚诸国!这才叫战略要地!”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没错!而且西域不少地方水土丰美,像疏勒(喀什)那边,种啥长啥,补给方便!”
第二派,是“中亚派”。这派人比较新潮,眼光放得更远。
“西域太小家子气了!”一个刚从西边出使回来的文官反驳,“要放就放得更西边!比如粟特人的撒马尔罕,或者大夏(巴克特里亚)的蓝氏城!那里才是真正的东西方交汇点,商路枢纽!把西都放在那儿,才能彰显我大秦天威,真正掌控丝绸之路!”
“说得轻巧!”西域派的人立刻呛声,“那么远,补给线拉多长?被人断了后路怎么办?你给送粮草去?”
第三派,是“新大陆派”,虽然人少,但口气不小。
“要我说,眼光还得再放远点!”一个跟郑洋关系不错的年轻官员语出惊人,“首接建在东胜神洲!‘新咸阳’那边基础己经有了,金矿就在眼皮子底下!把西都放在那儿,就近管理,效率最高!那才是帝国未来的根本!”
这话一出,连中亚派和西域派都一起扭头瞪他。
“胡闹!万里重洋,隔着海呢!那能叫‘西都’吗?那叫海外飞地!”
“陛下还能常驻海外不成?简首是本末倒置!”
第西派,比较务实,是“陇西派”和“河西派”。他们不敢争最西边,但想把西都放在自家地盘上。
“其实……陇西狄道也不错,位置居中,连接关中和西域……”
“还是河西张掖更好,水草丰美,又是丝路重镇……”
这几派在朝堂上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引经据典,各说各的理。今天你说我目光短浅,明天我说你好高骛远。差点就要上演全武行。
赢元嫚坐在上面,听着底下吵吵嚷嚷,也不制止,就那么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人,哪个不是夹带着私货?西域派想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中亚派想开拓新地盘立功,新大陆派想提升新大陆的地位,陇西河西派更是想靠着新都鸡犬升天。
吵吧,吵得越凶,暴露的问题和考虑的角度就越多。
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嗓子都哑了,赢元嫚才轻轻敲了敲御案。
大殿里瞬间安静下来。
“诸位爱卿,”赢元嫚慢悠悠地开口,“都说完了?”
没人敢接话。
“你们说的,都有点道理。”赢元嫚先给了颗甜枣,随即话锋一转,“但又都不够全面。”
她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大秦疆域堪舆全图》前。
“选址西域,控扼丝路,没错。但偏于一隅,对掌控新大陆助力有限。”
“选址中亚,格局宏大,没错。但远离本土,风险太高,非现阶段所能及。”
“选址新大陆,就近管理,也没错。但隔海相望,与本土联系不便,暂不可行。”
“至于陇西河西……”她顿了顿,“格局稍小,难以承担西都之重任。”
她把各派的优缺点都点了一遍,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西都选址,需兼顾东西,连接海陆,既要能辐射西域、中亚,又要能有效支援新大陆,更要有稳固的后方和便捷的交通。”
她的目光在地图上逡巡,最终落在了一个被反复提及,但争议巨大的区域——河套地区往西,河西走廊以北,那片广袤而相对陌生的区域(大致相当于后世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可能包括居延海一带)。
“此地,东接关中、河套,西连西域,北控草原,南扼河西。若能解决水源问题,开辟通道,或可成为一个连接东西的枢纽。”
她手指点了点那片区域:“当然,这只是朕初步想法。具体选址,还需详细勘探。”
“李斯。”
“臣在。”
“着你‘西都选址勘查司’,重点勘探朕所指区域,以及西域、河西几处关键节点。不仅要看地理,还要查水文、气候、物产、乃至当地民情!给朕拿出详实的报告来!”
“臣,遵旨!”李斯连忙躬身。
赢元嫚环视众人,语气不容置疑:“西都之选,关乎国运,非儿戏。在勘查司拿出确凿方案之前,任何人不得再妄加议论,徒乱朝纲!”
“臣等遵旨!”所有大臣齐声应道。
朝堂上的争吵暂时被压了下去,但暗地里的较量和活动,却更加激烈了。所有人都知道,西都选在哪里,就意味着未来百年的权力和财富流向哪里。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而赢元嫚,则稳坐钓鱼台,冷静地审视着各方势力,等待着最合适的答案浮出水面。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