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6章 货币改革,秦半两通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驿道如同帝国的筋骨,正在各地舒展延伸,而赢元嫚深知,若要气血畅通,光有筋骨还不够,必须有一套强健而统一的血脉系统——那便是货币。

一日,萧何与治粟内史联袂求见,面色凝重地呈上了一份奏报。奏报中详细列举了近年来各郡县,尤其是原关东六国地区,在货币流通上存在的诸多积弊。

“陛下,”萧何指着奏报上的数据,“虽先帝己下令统一币制,废止六国旧币,推行秦半两。然执行多年,顽疾犹存。”

治粟内史接着补充,语气带着无奈:“其一,各地私铸猖獗。奸民劣吏为牟暴利,熔铸劣钱,铜料不足,掺杂铅铁,钱体轻薄,文字模糊。此等恶钱充斥市面,百姓深受其害,往往足额铜钱换回一堆劣铁,怨声载道。”

“其二,”萧何继续道,“即便官铸半两,因各地铸钱工坊技艺参差,铜料来源不一,导致钱币轻重、成色仍有差异。一枚蜀郡所铸半两,与一枚邯郸所铸,重量可能相差数铢。商贾精明的很,交易时往往挑肥拣瘦,甚至拒收外地重钱,只愿用本地轻钱,纠纷不断,严重阻碍商贸。”

“其三,边远地区,尤其是新征服的百越、西南夷等地,旧币未能尽绝,甚至仍有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朝廷政令、赋税征收在此难以有效推行。”

赢元嫚听着汇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些问题她早有预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混乱的货币体系,不仅盘剥百姓、阻碍商业,更会削弱中央的财政控制力和政令权威,是她构建大秦盛世蓝图中必须拔除的一根毒刺。

“朕知道了。”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货币乃国之重器,岂容如此混乱不堪!非彻底革新不可!”

她并未立即召集群臣辩论,而是先私下召见了墨非和格物院中几位精通冶金铸造的工匠。她需要技术上的保障。

数日后,一场关于币制改革的御前会议在麒麟殿召开。赢元嫚首接将几枚新旧对比鲜明的钱币掷于案上。一枚是私铸的劣钱,轻薄如叶,字迹不清;一枚是各地铸造的、轻重不一的“官钱”;还有一枚,则是格物院根据她的要求,新试铸出的钱币样品。

这枚新钱,依旧圆形方孔,但轮廓更加规整,铜色纯正,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手感极佳。钱文“半两”二字,是小篆体,笔画清晰,挺拔有力,深峻匀称,仿佛蕴含着帝国的威严。

“诸位爱卿都看看吧。”赢元嫚道,“这便是朕欲推行天下的新‘秦半两’!”

百官传看,尤其是李斯、治粟内史等重臣,仔细掂量观察,眼中都露出惊讶之色。这新钱不仅精美,更重要的是其重量、成色似乎高度一致。

“陛下,此钱精美足值,然……”治粟内史又喜又忧,“若要全国鼓铸如此精良之钱,耗费工本巨大,且如何保证各地铸钱皆能如此统一?若不能,则新钱旧钱混杂,恐问题依旧。”

“谁说要让各地分散铸造了?”赢元嫚语出惊人。

群臣愕然。自周以来,货币铸造多有地方参与,秦虽统一,许多郡县仍设有官营铸坊。

赢元嫚站起身,宣布了她的核心改革方案:“朕意己决!废除各地分散铸币之权!于咸阳设立‘中央铸币厂’,由少府首辖,格物院提供技术督导。天下钱币,唯此一厂可铸!”

“中央铸币厂将采用格物院新研制的‘叠铸范盒’之法(一种可批量铸造、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技术),统一铜料配比,统一模具,统一重量标准!每一枚出厂的‘秦半两’,都必须重量、成色、形制完全一致!差一丝一毫,皆熔毁重铸!”

“旧有钱币,无论官铸私铸,限期一年内,至各地官府设立的兑换点,按实际含铜量兑换新钱。一年后,旧钱一律作废,严禁流通!私铸者,一经发现,以叛国罪论处,株连家族!”

这条条政令,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位官员的心上。中央集权铸币!这是将金融命脉彻底收归中央的绝对手段!其意义之深远,甚至超过统一度量衡。

李斯深吸一口气,他瞬间明白了此举对加强中央集权的巨大好处,立刻出列支持:“陛下圣明!货币归一,则民心归一,财权归一!此乃强本弱枝,巩固社稷之良策!臣全力赞成!”

也有掌管地方财政的官员面露难色,觉得此举过于霸道,且兑换旧币事务繁杂,恐生乱子。

赢元嫚目光锐利:“乱一时,而治万世。些许兑换之繁琐,比起货币混乱对国之侵蚀,孰轻孰重?此事无需再议!丞相府、治粟内史府即刻会同制定细则,公告天下!各郡县官吏必须严格执行,若有阳奉阴违、拖延推诿者,严惩不贷!”

她再次拿起那枚新钱,高高举起:“朕要让这枚‘秦半两’,成为天下最硬的通货!让秦人持之自豪,让商贾信之无疑,让外邦见之即知我大秦之信誉与强盛!此非止于一钱,乃是我大秦之国格!”

皇帝的意志如山,改革的大幕轰然拉开。

诏令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新建的驿站系统发往全国各郡县。中央铸币厂在咸阳城外择地大规模兴建,高大的水排(水力鼓风机)开始架设,格物院改进的熔炉日夜不息, standardized的陶范层层叠叠,流水线般的铸造工艺开始运作。

各地官府设立兑换点,官吏们忙碌地称量、计算、兑换着一堆堆杂乱无章的旧钱,然后将它们熔铸成铜锭,运往咸阳。市井之间,最初确实有些混乱和抱怨,尤其是那些囤积了大量劣钱企图牟利的好商损失惨重。但更多的百姓,在拿到一枚枚崭新、沉重、精美的“秦半两”时,脸上露出了踏实和信任的笑容。

商贾们的感受最为明显。交易变得简单了,不再需要为钱的成色重量争吵不休,计算成本利润也更容易了。跨郡甚至跨国的贸易,因为有了公认的硬通货,风险大大降低,积极性空前高涨。

一种名为“金融秩序”的无形力量,开始伴随着那枚小小的圆形方孔钱,渗透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赢元嫚偶尔会微服,在咸阳的市场间行走,听着商贩和百姓用那崭新的“秦半两”进行交易,讨价还价声中不再有对钱币本身的质疑,只有对商品价值的衡量。她心中充满了欣慰。

统一货币,看似只是经济领域的一步,实则是中央权威向地方延伸的最深刻体现之一。它无声地宣告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这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将在帝国统一的规则和信誉下运行。

帝国的血脉,正因这枚小小的“秦半两”,变得越发纯净、有力且畅通无阻。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