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6章 百家论道,佛道之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竺沙门迦旃延获准暂居西方馆,并可译经讲法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块石子,在咸阳的士人阶层中激起了远比朝堂更为广泛的涟漪。

对于恪守孔孟之道、钻研刑名之术的儒家法家学者而言,那些“众生平等”、“轮回转世”、“慈悲不杀”的异域学说,不过是荒诞不经的奇谈怪论,一笑置之便可。但对于其他学派,尤其是同样注重心性修养、宇宙观探讨的道家、阴阳家等,却产生了奇特的吸引力。

西方馆内,专门辟出了一间静室供迦旃延使用。很快,这里便不再是冷清之地。时常有好奇的士子、寻求精神慰藉的失意之人、乃至一些对未知知识充满渴求的百家学者,前来听这位异邦老者讲述那名为“佛法”的奇妙道理。

迦旃延通过结结巴巴的通译,艰难地阐释着西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他带来的贝叶经被小心地展开,上面的奇异文字如同天书,但他试图用中原人士能理解的方式打比方、讲故事(本生故事)。那平和的气质、充满智慧的比喻,确实让一些听者感到新奇甚至有所触动。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深居简出的道家高人耳中。此时咸阳附近,恰有一位名为“玄微子”的道家名士(虚构人物),精通黄老之术,对宇宙人生亦有深刻思考。他听闻有天竺来的“觉者”,宣讲不同于道家却也探讨终极真理的学说,不禁心生好奇,亦有些许不服。

这一日,玄微子广袖飘飘,手持拂尘,带着几名弟子,径首来到了西方馆,要求与迦旃延“论道”。

此举立刻引起了轰动!道家名士要与天竺沙门辩论!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不仅百家学者蜂拥而至,连许多官员、甚至一些皇室子弟都闻讯赶来,将西方馆的静室外围得水泄不通。鸿胪寺官员不敢怠慢,连忙加派人手维持秩序,并火速入宫禀报。

赢元嫚正在批阅奏章,闻报后,嘴角微微上扬。这正在她的意料之中,甚至可以说是她所乐见的。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文化的融合方能孕育新生。她并未阻止,反而下令:“让他们论。多派几名通译,务必准确传达双方意思。令史官记录论道之言,一字不漏。”

她本人虽未亲临,却对这场即将发生的辩论充满了兴趣。

西方馆内,一场跨越了文明与地域的思想交锋即将开始。一方是代表中原本土最高哲学思索之一的道家名士玄微子,另一方是承载着古印度智慧结晶的佛门使者迦旃延。

玄微子率先发问,拂尘一摆,首指核心:“长者言‘空’,言‘无我’。然我道家亦言‘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不知贵教之‘空’,与我道之‘无’,有何异同?” 问题极具深度,牵涉本体论。

迦旃延合十,缓缓答道:“道法自然,善哉。然道家之‘无’,似指万物本源之状态,或处世之态度。我佛门之‘空’,非谓虚无,乃指缘起性空。万物皆因缘和合而生,无独立不变之自性,故曰‘空’。‘无我’亦复如是,作者“颜幻薇”推荐阅读《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非说没有这个身心现象,而是说其中找不到一个恒常主宰的‘我’。” 他试图用通译能翻译的词汇解释。

玄微子微微蹙眉,稍作思索,再问:“既言无我,谁在轮回?谁受果报?” 这个问题极为犀利,首指佛教理论中的一个难点。

迦旃延答道:“犹如焰火,相续不断,非前焰后焰,然有焰相延续。众生业力相续,因果不昧,然无实常之‘我’在轮回。乃识之流转,业之相续。”

接着,玄微子又从“修行法门”入手:“我道家修行,讲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乃至羽化登仙,乃长生久视之道。贵教修行,止息妄念,趋于寂灭,岂非趋于死寂?与自然生发之道相悖?”

迦旃延摇头:“非是死寂,乃是涅槃寂静,熄灭烦恼之火,得大自在,是大安乐,非是断灭。犹如灯焰,熄灭的是燃烧的苦恼,而非灯盏本身。修行是转迷为悟,非是毁灭身心。”

辩论逐渐深入,涉及“道”与“法性”、“无为”与“无执”、“齐物”与“平等”等诸多看似相近实则内涵差异巨大的概念。双方引经据典(虽然经典不同),妙语连珠。通译忙得满头大汗,竭力传达双方的精微思想。

围观的士人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陷入沉思。他们从未想过,世间还有如此奇特而深邃的思想体系,与道家思想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截然不同的路径和归宿。

辩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并未能辩出个明确的胜负高低。玄微子未能说服迦旃延放弃“虚无”的轮回观,迦旃延也未能让玄微子完全理解“性空”的奥义。但二人在某些层面上,如对欲望的警惕、对心灵境界的追求上,也找到了些许共鸣。

玄微子最后拂尘一礼,感叹道:“长者之学,别开生面,深奥玄妙,贫道受教了。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各有其途,各归其境罢。” 他保持了道家的超然与自信,却也承认了对方学说的价值。

迦旃延亦合十还礼:“道长所言甚是。法门无量,皆可渡人。愿众生皆得离苦。”

一场精彩的论道,在一种相互尊重却又保持距离的氛围中结束。围观者心满意足地散去,心中都充满了震撼与思考。这场辩论的内容,也随着史官的记录和士人的口耳相传,迅速在咸阳乃至更广的范围流传开来。

赢元嫚仔细阅读了史官记录的论道全文,沉吟良久。她看到的是两种古老智慧的碰撞与交流,它们或许无法互相取代,但却可以互相参照,丰富彼此。这对于打破思想壁垒、促进文化融合大有裨益。

她下令将辩论记录整理成册,抄送格物院、招贤馆及各学宫,允许士人研讨。同时,她也再次叮嘱鸿胪寺,对迦旃延的活动既不过度干预,也需保持关注,确保其传播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一场佛道之辩,如同一颗投入水潭的石子,虽然未能改变水流的根本方向,却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涟漪,让大秦的思想界,变得更加活跃和多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