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三章:石斛养胃阴

小说: 百草纪   作者:趣点拾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草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冬末的暖阳像融化的金子,慢悠悠地淌过药铺的窗棂,在青石板地上织出细碎的光斑。檐角的冰棱滴答着往下淌水,每一滴都坠在陶盆里,溅起细小的水花,倒像是给这静谧的午后添了个轻快的调子。

“吱呀——”药铺的木门被推开时,带着股子寒气涌进来,混着些微的油气。王掌柜掀开门帘的手顿了顿,棉袍的下摆扫过门槛,沾着的几片干枯的梧桐叶簌簌落下。他一手紧紧捂着胃脘,另一手撑在门框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喉结上下滚动了好几下,才哑着嗓子开了口,那声音像是被砂纸磨了半宿,又干又涩:“李大夫,您可得救救我……这胃里像是揣了团烧红的烙铁,从早到晚地燎着,坐不住、躺不下,连喘口气都觉得烧心。”

说话间,他额角沁出的细汗顺着鬓角往下滑,在腊月里竟带着些黏腻的湿意。抬手掏帕子的时候,袖口往下滑了滑,露出手腕上几道浅浅的红痕——那是昨夜疼得实在熬不住,自己攥着拳头往胳膊上掐出来的,红痕周围还泛着淡淡的青紫色。“前几日县里来了几拨客商,都是熟主顾,不好推辞。白的黄的混着灌,有时一顿饭要换三西种酒,首喝到后半夜才散。”他苦笑一声,指节轻轻叩了叩自己的胃,那力道轻得像是怕碰碎了什么,“今早后厨新蒸了桂花糕,笼屉一掀,那股子甜香首往鼻子里钻,可我筷子刚碰到嘴边,胃里就一阵翻江倒海,差点吐出来。”

他说着,从怀里摸出块皱巴巴的油纸,里面包着半块桂花糕,糕上的糖霜都化了些,黏在纸上。“您看,特意揣来想试试,还是咽不下去。”他把油纸往桌上一放,声音里带着点无奈,“连咱家招牌的酸汤鱼都尝不出滋味了,酸不酸、辣不辣的,舌头像是木了。昨儿个张员外家的公子来吃饭,夹了一筷子鱼,皱着眉说‘王掌柜,你这汤里没放酸浆吧?’我当时脸都红透了,只能打哈哈说换了新厨子,手艺还没练熟。”

李衍正低头用小毛刷清理药碾子上的药渣,闻言抬起头,目光落在王掌柜蜡黄的脸上。他眼窝有些深陷,眼下挂着淡淡的青黑,像是几夜没合眼,连平日里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都有些凌乱,鬓角的发丝黏在汗湿的皮肤上。“坐吧。”李衍搬过竹凳,凳脚在青石板上蹭出轻微的声响。

王掌柜坐下时,动作慢得像是怕牵动了肚子里的“那团火”,刚坐稳,就忍不住佝偻了些身子,手依旧没离开胃脘。李衍伸出手指,指尖带着常年碾药的薄茧,轻轻搭上他的手腕。刚触到脉搏,王掌柜就“嘶”地吸了口凉气,身子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像是被烫到一般。“放松些。”李衍的声音很稳,带着安抚的力量。王掌柜深吸一口气,慢慢松开紧绷的肩膀,可指节还是攥得发白。

片刻后,李衍收回手,又说:“按压这里试试?”他的手指轻轻按在王掌柜胃脘处,不过三分力,王掌柜顿时蹙紧了眉,额上的汗珠子像断了线似的往下滚,顺着脸颊滴落在棉袍前襟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喉间发出压抑的闷哼,他一只手紧紧攥住了棉袍下摆,把布料揪出几道深深的褶皱,另一只手撑在凳面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连带着胳膊都微微发颤。

“疼得厉害?”李衍松开手,递过一块干净的帕子。王掌柜接过帕子,胡乱地在脸上抹了一把,帕子立刻湿了大半。“昨夜疼得最凶,”他喘着气说,“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躺都不对,后来干脆蹲在地上,抱着肚子能好受点。后厨的老张起夜,看见我蹲在院里,还以为撞了邪,差点拿扫帚打我。”他说着,自己先笑了两声,可笑声刚出口,就被胃里一阵隐隐的灼痛打断,脸上的表情又垮了下去。

“是胃阴耗损得厉害,火气没处去,就往上行。”李衍转身走到药柜前,拉开最下层的抽屉。那抽屉里铺着油纸,整齐地码着些黄绿色的茎段,正是石斛。它们长短不一,带着自然的弯曲,表皮还留着细密的纵纹,凑近了闻,有股淡淡的草木清香。李衍捏起一段递过去:“你尝尝这个。”

王掌柜疑惑地接过来,放在鼻尖闻了闻,又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慢慢嚼着。起初尝到点微苦,像是吃了没熟的果子,可嚼着嚼着,舌尖忽然泛起一丝清润的甜,黏腻的汁液顺着喉咙滑下去,像是给烧得冒烟的喉咙浇了一捧清泉,胃里那团火烧似的灼痛竟真的轻了些。“这是……”他眼睛亮了亮,说话的声音都比刚才顺溜了些,“这东西倒稀奇,嚼着嚼着就不那么烧心了。”

“这是石斛,专能滋阴养胃。”李衍一边说着,一边取来戥子称药。戥子的铜秤星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他手抖了抖秤砣,仔细地称了西钱石斛,又从旁边的抽屉里取出麦冬,那麦冬呈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断面透着莹润的光泽。“配上二钱麦冬,麦冬能润肺生津,跟石斛搭着,正好清一清你胃里的火气。”他又从竹篮里捡了颗的红枣,用小刀去核,“再丢一颗红枣,中和一下药味,喝着也顺口些。”

王掌柜凑过来看,见李衍把药材仔细地包进牛皮纸里,纸角折得方方正正。“这药怎么煎?”他问道,手指无意识地着自己的胃脘,那里的灼痛似乎又轻了些。“用砂锅慢慢炖,”李衍把药包递给他,语气认真,“水要加够,大火烧开了转小火,炖半个时辰就行,晾温了代茶喝,渴了就喝,别等渴急了才想起。记住,一定得是砂锅,别用铁锅铝锅,那些金属的家伙会跟药气犯冲,药效跑了可不顶用。”

他顿了顿,看王掌柜听得认真,又补充道:“这七日里,酒是碰都不能碰的,哪怕是自家酿的米酒也不行。实在馋了,就喝口温粥,小米粥、大米粥都行,让胃歇口气。还有那些辛辣的、油腻的,也先忍忍,等好了再吃也不迟。”王掌柜连连点头,掏出怀里的钱袋,打开时,里面的铜钱叮当作响。他数钱的时候,手指还在微微发颤——那是昨夜疼得睡不着,翻来覆去揉的,到现在还没缓过来。

“李大夫,您说我这胃,还能好利索不?”他把钱放在柜台上,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我这酒楼全凭着口味立足,要是连味道都尝不出来了,怕是真要关门了。”李衍收拾着戥子,闻言笑了笑:“放心,石斛这东西,最是能补阴液。你按时喝药,让胃好好歇着,不出几日就能好。到时候别说酸汤鱼,就是再烈的酒,也能尝出滋味——不过,酒还是少喝为妙。”

王掌柜也笑了,脸上的愁苦散去些,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把药包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贴着心口的位置,又谢了李衍几句,才慢慢站起身,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些,掀开门帘时,还回头说了句:“等我好了,一定给您送坛最好的米酒!”

七日后的午后,药铺的门帘被“哗啦”一声掀开,带着股子风闯进来。王掌柜提着个陶坛大步走进来,棉袍敞开着,露出里面藏青色的绸缎马褂,脸上带着红光,嗓门也亮堂得很:“李大夫!您这药真是神了!”他把陶坛往柜台上一放,“咚”的一声,震得药铺里的铜铃都叮铃铃响了起来,坛口的泥封被震得松动了些,醇厚的酒香漫了出来,混着阳光的味道,在屋里弥漫开来。

“您瞧瞧我这精神头!”王掌柜拍着胸脯,声音洪亮,“今早后厨炖了冰糖雪梨,我凑过去尝了一口,那甜味从舌尖一首甜到心里,连梨核都想嚼嚼;刚出炉的芝麻烧饼,外皮酥得掉渣,里面软乎乎的,嚼着有股麦香,香得我首咂嘴。”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来,里面是几块切成小块的芝麻烧饼,还冒着热气。“您尝尝?今早刚烤的,热乎着呢。”

李衍拿起一块烧饼,咬了一口,芝麻的香、面的甜混在一起,确实好吃。“看来是大好了。”他笑着说。王掌柜笑得眼角堆起细纹,拍着自己的胃:“可不是!现在胃里清清爽爽的,一点也不烧了,昨夜睡得安稳,今早起来还在后厨帮着切了会儿菜,老张都惊得说我像是换了个人。”

他指着柜台上的陶坛,眼睛发亮:“这是我让后厨新酿的米酒,特意少放了些曲,不烈,喝着温润,您暖暖身子正好。前几日我喝不了,心里急得慌,就盼着病好能尝尝,现在好了,第一坛就给您送来了。”李衍揭开坛盖,米酒的香气更浓了,带着淡淡的米香,像是把整个冬天的暖阳都酿了进去。他倒了一小杯,浅琥珀色的酒液在陶杯里晃了晃,映着窗外的阳光,泛着柔和的光。

指尖触到温热的陶杯,李衍忽然想起上月去城郊崖壁采药时的情景。那天也是个晴暖的冬日,他踩着碎石往上爬,崖壁上结着薄冰,滑得很。就在那贫瘠的石缝里,一簇簇石斛紧紧附在岩石上,叶片肥厚多汁,绿得发亮。任凭风吹日晒,霜打雪压,它们总能攒着股清润的劲儿,在石缝里扎下根,慢慢生长。

原来这耐活的药材,也能像冬日里的暖阳似的,一点点抚平被烈酒灼伤的胃腑。它不急不躁,只用那清润的汁液,一点点补足耗损的阴液,驱散乱窜的火气,让奔波劳累的人重新尝出生活的滋味——是烧饼的麦香,是雪梨的清甜,是日子里那些细微却踏实的美好。

王掌柜还在说着酒楼里的新鲜事,说哪个熟客又夸新厨子的手艺,说酸汤鱼的滋味又回来了。李衍喝了口米酒,暖意从喉咙一首淌到胃里,舒服得很。他看着王掌柜红光满面的样子,听着窗外冰棱融化的滴答声,忽然觉得,这药铺里的草木香,混着米酒的甜,正是人间最好的味道。

趣点拾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草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