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四章:莱菔子消食胀

小说: 百草纪   作者:趣点拾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草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章节无错乱精修!
 

腊月二十西,是镇上约定俗成的“宰猪日”。前几日刚下过一场小雪,檐角垂着半融的冰棱,阳光一照,亮晶晶的冰碴子往下滴,落在青石板路上,洇出一个个小水洼。药铺“百草堂”的木门刚卸下门板,就听见巷口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伴着断断续续的饱嗝,像头被灌饱了的老黄牛,一步三晃地挪过来。

李衍正低头整理药柜里的莱菔子——那是前几日从城西老农家收来的新籽,褐色的颗粒圆滚滚的,晒干后装在粗陶罐里,倒出来时沙沙响,带着股子萝卜特有的清苦香。听见动静,他抬头望去,只见屠户老杨捂着肚子站在门口,脸憋得通红,额头上沁着一层薄汗,连平日里总敞着的粗布棉袄都扣得严严实实,却还是挡不住那从衣襟缝里钻出来的油腻气。

“李大夫,您快救救我……”老杨一开口,声音都发虚,手在肚子上顺时针揉着,揉一下就龇牙咧嘴抽口气,“我这肚子,像是揣了个灌满水的小缸,沉得慌,还疼得钻心!”

李衍放下手里的药勺,上前两步扶住他胳膊——老杨的胳膊粗得像小树干,冬天也练得结实,可这会儿却软塌塌的,连站都站不稳。“先坐,”李衍把他扶到药铺角落的木凳上,那凳子是镇上木匠老张打的,凳面磨得发亮,平日里老杨坐上去能把凳子压得“吱呀”响,今儿个却只敢轻轻沾个边,生怕压着肚子里的“累赘”。

“怎么回事?昨儿见你还扛着半扇猪肉往酒楼送,精神头足得很。”李衍蹲下身,指尖轻轻按在老杨的胃脘处——老杨的肚子圆滚滚的,隔着粗布棉袄都能摸到硬邦邦的一块,一按下去,老杨“哎哟”一声叫出来,腰杆瞬间弯成了虾米,手忙不迭地捂住肚子:“别按别按!疼!疼得我首冒冷汗!”

老杨喘了两口粗气,才慢慢缓过劲来,说起昨儿的事,脸上满是懊悔:“还不是昨儿帮邻居王老三宰年猪嘛!他家养的那口猪,足足三百斤,我跟王老三两个人忙活了一上午,才把猪给宰利落了。王老三过意不去,留我吃饭,炖了一大锅五花肉,还蒸了红糖年糕,说‘辛苦你了,得多补补’。”

他说着,又打了个饱嗝,这次的嗝带着浓浓的肉腥味,自己都嫌臊,赶紧用袖子捂了捂嘴:“我也是嘴馋,想着天冷,多吃点暖和,就没管住嘴。那五花肉炖得油汪汪的,一口下去满是油汁,我连吃了三大碗,年糕也吃了两小块——那年糕黏糊糊的,蘸着红糖,甜得很,我越吃越停不下来。”

“吃到后半晌,我就觉得肚子有点胀,可王老三一个劲地劝酒,说‘难得高兴,多喝两杯’,我又喝了两碗米酒。等散席的时候,我站起来都费劲,肚子胀得像要炸开,走一步晃一下,还是王老三扶着我回的家。”老杨揉着肚子,眉头皱成了疙瘩,“夜里更难熬,我躺在炕上,翻个身都疼,肚子里咕噜咕噜响,却放不出屁,也解不出手,折腾到后半夜才眯了会儿。今早起来,肚子更胀了,连杀猪刀都提不动——你知道的,我那把杀猪刀,磨得锃亮,平日里一只手就能拎起来,今儿个两只手抱着刀把,都觉得胳膊软,这要是耽误了别家宰年猪,我可怎么跟人家交代啊!”

李衍听完,又仔细看了看老杨的舌苔——老杨张嘴时,能看见舌头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白腻苔,像抹了一层猪油,连舌头尖都被盖住了。“是食积腹胀,”李衍站起身,走到药柜前,拿起那罐莱菔子,倒出一些在手心,递到老杨面前,“你看,这是莱菔子,就是萝卜的籽,别看它不起眼,消食除胀的本事大着呢。”

老杨凑过来看了看,那莱菔子颗粒细小,比芝麻大不了多少,褐色的外壳上带着淡淡的纹路,闻着有股子清苦香。“这……这萝卜籽真能管用?”他有点不相信,“我娘以前也用萝卜籽煮水喝,说是助消化,可我这胀得这么厉害,它能消下去?”

“放心,”李衍笑了笑,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一张油纸,舀了五钱莱菔子放在油纸上,“你这是吃了太多油腻和黏腻的东西,五花肉滋腻,年糕难消化,两者混在一起,堵在胃里,气机不通,所以才胀得疼。莱菔子能行气消食,尤其擅长消肉食和面食积滞,正好对症。”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莱菔子倒进药铺后院的小砂锅里——那砂锅是李衍从江南带来的,砂质细腻,煮药最能出味。“得把莱菔子炒黄了再煮,”李衍点燃灶火,百草纪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百草纪最新章节随便看!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生莱菔子偏于降气化痰,炒过之后,消食除胀的功效更足,还能减点苦味。”

老杨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李衍在灶台前忙活——李衍穿着素色的长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手里拿着长柄的药铲,时不时搅动一下砂锅里的莱菔子。随着温度升高,砂锅里渐渐飘出一股焦香,混着莱菔子本身的清苦,闻着竟让人觉得肚子里的胀气松快了些。

“好了,”李衍把炒黄的莱菔子倒进陶罐,加了两碗清水,放在灶上煮,“等水开了再煮一刻钟,滤出药汤喝下去,喝完别坐着,在巷子里慢慢走两圈,让气顺下去,傍晚就能排气,肚子也就不胀了。”

老杨点点头,眼睛盯着陶罐里翻滚的药汤,像是盯着救命稻草。不一会儿,药汤煮好了,李衍滤出药汤,倒在粗瓷碗里,吹了吹,递给他:“有点苦,你忍忍,良药苦口。”

老杨接过碗,皱着眉喝了一口——药汤确实苦,带着股子焦糊味,可喝下去之后,肚子里像是有股暖流在慢慢散开,原本硬邦邦的胀气似乎松动了些。他一口气把药汤喝光,抹了抹嘴:“谢谢李大夫,我这就去巷子里走一走。”

说着,他慢慢站起身,虽然肚子还是有点沉,但比刚才进门时利索多了,脚步也稳了些。他走到门口,又回头叮嘱:“李大夫,我要是好了,明儿一早就给您送块新鲜的五花肉来,让您也尝尝王老三家用粮食喂大的猪肉,香得很!”

李衍笑着摆手:“不用这么客气,你好好养着,别再贪嘴就行。”

老杨走后,李衍收拾好药罐,又拿起那罐莱菔子,细细看着——这莱菔子是冬日里窖藏的萝卜晒出来的籽,萝卜在窖里存到腊月,水分少了,糖分却更足,晒出来的籽也更。平日里,农户们要么把萝卜籽留着当种子,要么就随手扔了,谁能想到,这不起眼的菜籽,竟能化去屠户碗里的油腻积滞,让他重新提起杀猪刀呢?

傍晚时分,药铺的门板刚要上,就听见巷口传来老杨洪亮的笑声:“李大夫!我好了!我好了!”

李衍抬头,只见老杨提着一块新鲜的五花肉,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脸上的愁容全没了,额头上也没了汗,腰杆挺得笔首,走路时脚步轻快,再也没有上午那种拖沓的样子。他走到柜台前,把五花肉放在柜台上——那五花肉肥瘦相间,带着温乎气,油光锃亮的,一看就是刚宰的新鲜猪。

“您看,我现在肚子一点都不胀了!”老杨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声音响亮,“下午在巷子里走了两圈,就放了几个屁,瞬间觉得轻松多了,回家喝了碗粥,现在浑身是劲,明儿一早就能帮张屠户家宰年猪,一点都不耽误!”

李衍拿起五花肉,指尖能感觉到肉的温度,还闻到老杨身上沾着的淡淡的莱菔子香——想来是下午喝药时,药汤溅到了衣襟上。“那就好,”李衍把五花肉放在旁边的竹篮里,“以后可别吃这么多了,尤其油腻和黏腻的东西,吃多了容易积滞。”

“哎!我记住了!”老杨嘿嘿笑着,摸了摸后脑勺,“以前总觉得自己身强力壮,吃多少都没事,这次可算是受教训了。还是您的莱菔子管用,比我娘煮的萝卜水厉害多了!”

他又跟李衍聊了几句,说定明儿宰完猪再过来坐,才提着空篮子乐呵呵地走了。看着老杨远去的背影,李衍低头看了看柜台上的莱菔子罐——罐子里的莱菔子还在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用处。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小的雪花飘落在窗棂上,很快就化了,可药铺里却暖融融的,那股子莱菔子的清苦香,混着五花肉的鲜香,在空气里弥漫着,让人觉得心里踏实。

原来,这世间的草木,无论多么不起眼,只要用对了地方,就能发挥出大用处。就像这莱菔子,藏在萝卜的果实里,熬过了寒冬,晒足了日光,最终却能化解屠户的食积之苦,让他重新拿起赖以生存的杀猪刀,在腊月里继续忙活起家家户户的年事。这大概就是“百草医人”的真谛——不仅医身体的病痛,更医生活里的窘迫,让每一个被病痛困扰的人,都能重新找回生活的力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草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