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青海湖还浸在晨雾里时,陈默己经踩着结冰的露水站在了训练基地的跑道上。风裹着湖面的寒气,像无数细碎的冰碴子,钻进防风运动服的领口,贴在皮肤上凉得刺骨。他刚做了两组高抬腿,就觉得胸口发闷,吸进的氧气像掺了沙,顺着喉咙往下滑时,带着涩涩的痛感——这是海拔3000米的低氧在作祟,比他预想的更难缠。
“先慢跑2公里试试,别勉强。”林晚跟在他身后,手里攥着便携血氧仪,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昨晚熬到凌晨两点,把《高原低氧环境运动指南》翻得卷了边,连“每跑1公里监测一次血氧”“补水要小口慢咽”的细节都用红笔标了出来,此刻全化成了落在陈默背影上的担忧目光。
陈默点点头,放缓脚步顺着跑道出发。刚开始的500米还算平稳,他刻意用观想法“守静”调着呼吸,两步一吸、两步一呼,让气流像温吞的水流,慢慢淌过肺部。可跑到800米时,缺氧感突然加重——眼前的跑道开始晃,像是被晨雾揉成了模糊的色块,左腿的股西头肌也开始发紧,每抬一次腿都像绑了块小石子。
“停下!快停下!”林晚的声音从身后追来,带着点发颤的急。她冲过来把血氧仪夹在陈默的指尖,屏幕上的数字跳了两下,最终停在“82%”——低于90%的安全线,己经到了轻度缺氧的临界点。
陈默扶着膝盖大口喘气,额角的汗珠子砸在跑道上,瞬间洇出一小片湿痕。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内原本活跃的气流像被冻住了,流转得格外滞涩。这时,李师傅当初在黄山教他观想法的话突然冒出来:“常定境界的要义,是‘以意导气,无视境变’,就算缺氧,也能让气流带着氧气找身体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闭上眼,强迫自己忽略胸口的闷痛,把意识沉进体内。他想象着丹田的气流是条被冻住的小溪,而自己的意念是暖阳——先让暖意包裹气流,再慢慢引导它往肺部钻。吸气时,气流顺着鼻腔往下,像带着细碎的氧分子,轻轻蹭过缺氧的肺泡;呼气时,又裹着体内的浊气,慢慢从嘴角飘走。
10秒,20秒,30秒……当他再睁开眼时,眼前的模糊己经散了,胸口的压迫感也轻了大半。林晚盯着血氧仪,声音里满是惊喜:“88%!你刚才那一下,居然把血氧提上来了!”
“是观想法起作用了。”陈默接过她递来的温水,刚喝了一口,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带着傲气的嗤笑。
“呵,业余选手就是业余选手,跑800米就要吸氧,还敢来凑高原马的热闹?”
陈默回头,看见个穿红色运动服的男人站在不远处。衣服左胸印着“中国田径”的白色字样,背后还绣着“国家队”的徽章,下身的黑色压缩裤上,别着块印着“马涛”名字的号码布。男人比陈默高半个头,肩宽背厚,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像被雕刻出来的,一看就是常年泡在训练馆里的专业选手。他双手插在运动服兜里,下巴微抬,看陈默的眼神,像在看个不懂事的孩子。
“我叫马涛,全马PB2小时12分。”男人走过来,语气里的居高临下几乎要溢出来,“去年青海湖高原马,我拿了亚军。你这种连低氧都扛不住的业余选手,还是趁早退赛吧,别到时候在赛道上晕倒,还要我们国家队的人帮你抬担架,丢不丢人?”
他身后跟着两个队友,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跟着笑:“涛哥说得对,这高原马不是谁都能跑的。去年有个业余的,跑了15公里就坐在地上哭,说‘我不跑了,我要回家’,跟个娘们似的。”另一个矮胖点的则晃了晃手里的运动手表:“我们涛哥在高原适应三天,5公里就能跑到25分钟,你刚才那800米的样子,估计5公里得跑半小时吧?”
林晚刚想替陈默反驳,就被陈默拉住了手腕。他知道,跟这种被专业光环裹着的人争嘴没用,实力才是最硬的道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平静:“比赛还没开始,谁能不能跑,不是靠嘴说的。”
“哟,还挺横?”马涛挑了挑眉,突然伸手拍了拍陈默的肩膀。那力道不轻,陈默能感觉到肩膀被拍得往下沉了沉——这是故意的挑衅,想试探他的肌肉力量。“我劝你还是认清现实,专业和业余的差距,比这青海湖的海拔差还大。你要是想体验高原,不如去日月山景区爬爬台阶,别来赛道上给我们添乱。”
说完,马涛就带着队友转身去了另一边的训练区。走的时候,那个瘦高个还回头瞥了陈默一眼,嘴型比了个“菜鸟”的口型。
林晚气得攥紧了拳头:“他也太过分了!什么专业选手,根本就是仗着自己是国家队的欺负人!”
陈默却笑了笑,活动了下被拍的肩膀:“没事,他越轻视,我越有动力。咱们继续训练,让他看看,业余选手也能跑得比他快。”
中午的适应跑,陈默特意选了跟马涛同一条赛道。马涛一开始还故意放慢速度,跑在他前面100米的地方,时不时回头嘲讽两句:“怎么?想跟我学两招?可惜你这底子,学了也没用。”可跑了3公里后,马涛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他的步频从一开始的190降到了180,摆臂的幅度也小了,原本挺首的后背,悄悄弯了点弧度。
陈默却越跑越稳。他把观想法“守静”和八段锦的“自然共振”结合起来,每一步落地时,都借着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力道,让气流在体内轻轻震荡。这样一来,氧气能更快地被肌肉吸收,连呼吸都变得更省劲。跑到5公里时,他看了眼运动手表——用时25分钟,跟马涛早上说的“专业成绩”一模一样!
“不可能!”马涛回头看到陈默的手表,脸色瞬间变了。他早上跑5公里用25分钟,是在高原适应了三天、热身充分的前提下,陈默刚到第一天,居然就能跟他跑平?他不服气,咬着牙加快了步频,想把陈默甩在后面。可刚加速没200米,就因为缺氧剧烈咳嗽起来,不得不扶着路边的护栏停下。
陈默跑到他身边时,递过去一瓶温水:“别硬撑,低氧环境下,节奏比速度重要。”
马涛没接水,只是盯着地面,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他身后的两个队友也没了刚才的傲气,站在旁边不敢说话——他们都看出来了,这个叫陈默的业余选手,比他们想象中强太多。
下午训练时,陈默发现马涛在偷偷加练。夕阳把训练基地的跑道染成了金红色,马涛穿着短袖运动服,在跑道上反复练冲刺。他的脸色很白,嘴唇也有点发紫,显然还没适应低氧,可每一次起跑,都拼尽了力气。陈默没打扰他,只是默默在另一边练观想法——他盘腿坐在草坪上,把氧气瓶开了最小档,让稀薄的氧气慢慢进入鼻腔。意识沉入体内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气流与氧气的结合度越来越高,像两条小溪汇成了一条河,在经脉里顺畅地流转。
“你就是陈默?”傍晚收拾东西时,一个戴棒球帽的中年男人拦住了他。男人手里拿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训练数据,“我是马涛的教练,姓张。上午我看了你训练,你那套呼吸方法,很有意思。”
陈默愣了愣,点头说:“是传统武术里的观想法,能调呼吸,适应低氧。”
“观想法?”张教练眼睛一亮,翻开笔记本快速记了几笔,“我刚才跟马涛聊了,他说你5公里能跑25分钟。有没有兴趣加入国家队的陪练组?我们给你提供专业的训练资源,还能帮你调整饮食,说不定你能跑得更快。”
林晚正好走过来,听见这话立刻摇了摇头:“谢谢张教练的好意,但我们不打算当陪练。陈默是来参加比赛的,不是来帮别人热身的。”
张教练愣了愣,显然没料到会被拒绝。他看了看陈默,又看了看林晚,最终叹了口气:“太可惜了。不过我尊重你们的选择。要是比赛前想调整训练计划,随时来找我,我给你点建议。”
回到酒店房间,陈默躲在阳台看面板。淡蓝色的光幕在暮色里格外清晰:
【跑步:大成1780/2000→1800/2000(高原适应跑提升,低氧环境刺激肌肉耐力与呼吸调节能力,经验+20)】
【体质:1.89→1.9(低氧环境激发身体潜力,肌肉密度与氧气利用率同步提升,体质微量增长)】
【金刚体观想法:熟练75/100→78/100(低氧环境下呼吸调节练习,气流与氧气结合度提升,经验+3)】
他关掉面板,林晚端着刚炖好的黄芪鸡汤走了进来。汤碗里飘着几片黄芪,热气裹着淡淡的药香,瞬间驱散了房间里的寒气。“我查了,黄芪能补气血,适合高原喝。”林晚把汤碗递给他,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的脸颊,“刚才张教练找你,是不是想让你当陪练?”
陈默喝了口鸡汤,温热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丹田的气流更活跃了:“嗯,但我不想去。当陪练太束缚,我还是想按自己的节奏来。”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选。”林晚笑了,坐在他身边,指着窗外的青海湖,“你看,今晚的月亮好圆。阳阳在家肯定又在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去教他练跑步。”
提到儿子,陈默的眼神软了下来。他掏出手机,翻出陈阳昨天发来的视频——视频里的小家伙穿着迷你运动服,在客厅里学着他的样子练八段锦,动作歪歪扭扭的,却格外认真。“等比赛结束,咱们就回家。”陈默把手机递给林晚,“到时候我教阳阳跑步,你教他做饭,咱们一家人,一起进步。”
林晚靠在他肩上,看着视频里的儿子,眼里满是温柔:“好。不过你明天训练,可得注意安全。马涛那个人,看起来有点急眼了,别跟他硬拼。”
陈默点点头,把剩下的鸡汤喝完。他知道,马涛的轻视己经变成了警惕,而这只是比赛前的小插曲。真正的较量,还在几天后的赛道上。但他有信心,只要保持自己的节奏,用观想法适应低氧,就算是国家队的选手,他也能赢。
面板觉醒:从社畜到宇宙进化导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面板觉醒:从社畜到宇宙进化导师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VN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