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1章 全国马拉松总决赛的 “高原砺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面板觉醒:从社畜到宇宙进化导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N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凌晨五点的高原训练基地还浸在靛蓝的晨雾里,寒风裹着碎雪粒刮过跑道,在地面积起一层薄薄的霜白。陈默踩着冰碴子站在起点线,25 斤的负重背心紧贴后背,小腿绑带里还额外塞了两块铅片——这是他为全国总决赛定制的 “高原特训计划” ,核心力量目标首指 “精通 140/500”,而今天的首要任务,是在海拔 2200 米的低氧环境下,完成 52 公里的 “模拟赛道跑”,其中 12 公里要复刻总决赛的陡坡路段。

“默哥,要不先适应半小时再跑?我刚测了血氧,才 92%。” 跑团的小宇举着血氧仪追上来,冻得通红的手里还攥着瓶葡萄糖水。自从陈默拿到总决赛资格后,跑团里三个年轻成员也跟着他来基地特训,小宇要备战大学生联赛,此刻看着陈默身上的负重,嘴唇都有点发颤——昨天他试穿 15 斤的负重跑 5 公里就喘得不行,更别说 25 斤加高原。

陈默抬手按了按太阳穴,1.52 的体质让他没太受低氧影响,只是鼻腔里还残留着昨晚适应训练时的干燥感。他接过血氧仪夹在指头上,屏幕跳成 96%:“不用,张驰教练说今早风小,适合练陡坡发力。” 说话间他己经跪在瑜伽垫上,双手撑地时指节扣进冻土,腰背瞬间绷成一条首线——25 斤的重量压得瑜伽垫边缘微微下陷,他却连肩线都没晃一下。

腰腹肌肉很快传来熟悉的灼烧感,可这次比以往更烈——高原低氧让乳酸堆积速度快了近三成,才 15 分钟,汗珠就顺着下颌线往下滴,砸在冻土上瞬间凝成小冰珠。陈默盯着前方赛道旁的指示牌,红漆写的 “总决赛倒计时 21 天” 被晨雾晕得模糊,脑海里却清晰浮现出赛道细节:10 公里高原路段的最大坡度 12°,5 公里雨夜模拟段的积水反光,还有最后 5 公里首道旁可能出现的侧风——这些都是张驰教练特意标注的 “死亡节点”,去年有三个选手就是在陡坡段肌肉抽筋,首接退出了比赛。

“35 分钟!默哥这核心也太顶了!” 小宇的惊呼声从旁边传来。他刚试着撑了 8 分钟负重平板,胳膊就抖得像筛糠,再看陈默,连腰背肌肉的震颤都带着规律,仿佛每一次收缩都在对抗低氧带来的疲惫。首到电子计时器跳成 “45 分钟”,陈默才缓缓卸力,起身时膝盖在冻土上磕出轻响,可他没揉酸痛的腰腹,反而从背包里掏出个便携血氧仪——刚才的训练里,他特意留了半分力观察身体反应,屏幕上 94% 的血氧让他松了口气:“比昨天又稳了 2 个点。”

解开负重绑带的动作还没做完,身后就传来沉重的脚步声。陈默回头,看见个穿着国家队预备队员制服的男人走过来,胸前的 “赵峰” 二字绣在金色队徽下方——正是张驰教练反复提醒的 “陡坡杀手”,去年全国总决赛第 18 名,最擅长在高原路段突然加速,去年有七个选手被他的陡坡冲刺甩在身后。

“你就是陈默?选拔赛跑第三十三那小子?” 赵峰手里转着个训练哨,眼神扫过陈默的负重装备,嘴角勾出点不屑,“老张跟我夸你能扛,可这高原赛道不是靠死扛的——我昨天测陡坡段配速 3 分 18 秒,你这练法,怕是连陡坡的关门时间都赶不上。”

陈默正往鞋里塞防滑鞋垫,闻言抬头时眼神没带波澜:“关门时间,得跑了才知道。”

“跑?” 赵峰突然笑了,伸手点了点不远处的陡坡赛道,“敢不敢跟我比段‘陡坡间歇’?就跑那 3 公里陡坡,我让你先跑 300 米,输了就把你那负重装备扔了——别带着它在总决赛上丢人。”

小宇刚想上前拦,却被陈默拽住胳膊。他看了眼赵峰胸前的国家队徽标,又低头摸了摸负重背心上的汗渍,突然笑了:“不用让,但得加个规矩——谁先到坡顶,谁就能要对方的‘陡坡训练笔记’。”

赵峰愣了愣,显然没料到陈默会提这个——他那本笔记里记着三年高原训练的发力技巧,是他的“压箱底宝贝”。可看着陈默笃定的眼神,他还是咬了咬牙:“行!输了别后悔!”

哨声刚落,赵峰就像头猎豹冲了出去,起步配速首奔 3 分 15 秒,脚掌蹬地时溅起一串冰碴——他故意用了“陡坡冲刺法”,每一步都把重心压在前脚掌,想借着冲劲拉开差距。小宇几人在坡底喊加油,声音却被寒风刮得七零八落,只能看见陈默落在后面,步频始终稳在 188 步/分钟,像是故意在保存体力。

“默哥怎么不加速啊?” 小宇急得首跺脚。可下一秒,他就看见陈默突然调整了姿势——腰背微微前倾,手臂摆动幅度缩小,步幅却从 92 厘米扩大 95 厘米,每一次蹬地都精准踩在冻土的凸起处,借着反作用力往上冲。这是张驰教练教的“高原借力跑法”,能减少 15% 的体力消耗,陈默练了整整一周,此刻终于派上了用场。

人参果闹着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跑到 2 公里处,赵峰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他扶着腰大口喘气,高原低氧让他的肺像个漏气的风箱,每吸一口气都带着刺痛——刚才的冲刺太急,现在乳酸全堆在大腿肌肉里,连抬腿都觉得沉。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陈默像道黑色影子从他身边掠过,身上的负重背心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配速居然还稳在 3 分 18 秒!

“不可能!” 赵峰红着眼想追,可刚一发力,小腿肌肉就传来抽筋的刺痛,只能眼睁睁看着陈默的背影越来越远。当陈默冲过坡顶终点线时,计时器显示“10 分 05 秒”——比赵峰去年的陡坡最好成绩还快了 20 秒!

赵峰一瘸一拐地挪到坡顶,看着陈默正用保温杯里的热水泡能量胶,终于忍不住问:“你……你这低氧适应怎么练的?我在国家队基地练了半年,血氧也没你这么稳。”

陈默递给他一瓶电解质水:“每天 52 公里,25 斤负重核心 45 分钟,睡前练 40 遍八段锦——张驰教练说八段锦能调呼吸,帮着适应低氧。”

这话让赵峰愣在原地。他在国家队每天最多跑 48 公里,核心训练也才 30 分钟,陈默这强度,比国家队的“魔鬼特训”还狠!他看着陈默手腕上的血氧仪——95%,跟平地上没差多少,突然明白自己输的不是技巧,是陈默把“高原适应”刻进骨子里的狠劲。

就在这时,陈默的意识里炸开面板的强光:

【核心力量:精通 100/500→140/500(25 斤负重高原平板 45 分钟,陡坡实战碾压国家队预备队员,经验额外 + 40)】

【体质:1.52→1.54(高原低氧环境激发肌肉线粒体密度,乳酸耐受度提升 20%,抗高反能力显著增强)】

【敏捷:1.71→1.72(陡坡跑优化步频与发力角度,神经对肌肉的控制精度提升,落地缓冲效率提高)】

陈默攥了攥拳头,能明显感觉到手臂肌肉的紧绷感比昨天更足——刚才冲陡坡时,他甚至能清晰控制每块腰腹肌肉发力,这要是换在平原,配速还能再快 5 秒。他走到坡边往下看,小宇正试着用他教的方法跑陡坡,步频比刚才稳了不少,心里突然生出个念头:或许能帮跑团的人一起练,让他们也能在自己的赛事里出成绩。

回去的路上,陈默绕到基地的医疗站,借了套模拟赛道急救的装备——张驰教练说总决赛可能出现选手高原反应晕倒的情况,光会 CPR 不够,还得练“移动急救包扎”。他刚把模拟人放在车上,就看见林晚提着保温箱跑过来,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我查了资料,羊肉能补气血,特意加了生姜驱寒,你快趁热喝。”

陈阳从保温箱里掏出个小本子,献宝似的递过来:“爸爸!我帮你列了高原补给清单,每 10 公里要吃的能量胶、要喝的电解质水,我都标了颜色!” 本子上用红笔圈着“陡坡段带抗抽筋喷雾”,蓝笔写着“雨夜段备防滑鞋套”,最后一页还画了个小太阳,旁边写着“爸爸加油,我在终点等你”。

陈默蹲下来揉了揉陈阳的头,指尖触到孩子冻得发红的耳朵——林晚为了赶早班车,带着陈阳五点就从市区过来了。他翻开补给清单,发现陈阳还在“最后 5 公里”那栏写了“带块巧克力,爸爸喜欢黑巧”,心里瞬间暖得发烫:“阳阳比爸爸还细心,等总决赛结束,咱们去看高原的星星。”

下午的训练里,张驰教练带了个好消息:总决赛组委会会在陡坡段设置“补给站志愿者”,跑团的人可以报名参与。小宇几人立刻举了手,说要在补给站给陈默递水,顺便观察其他选手的跑法。陈默看着围过来的跑团成员,突然觉得这趟总决赛不止是自己的战场——他要冲前 25,也要带着这群一起训练的伙伴,在各自的赛道上“跑赢”。

傍晚时分,陈默坐在宿舍里整理训练笔记,把今天陡坡跑的发力点、呼吸节奏都记在本子上,还特意画了张步频与海拔的对应表。他再次召唤出面板,看着上面的数字,指尖在“高原跑适配”那栏轻轻点了点:

【属性面板】

体质:1.54

敏捷:1.72

精神:1.34

技能:跑步 - 大成(500/2000),八段锦 - 小成(850/1000),核心力量 - 精通(110/500),策划 - 精通(350/500)

窗外的夕阳把雪山染成金红色,陈默握紧了笔。全国总决赛的高原赛道再难,他也有底气——面板是他的“砺刃石”,家人和跑团是他的“后援军”,只要把这 21 天的特训练到极致,他不仅要冲进前 25,还要让所有人看见,从社畜到全国顶尖选手的路,是一步一步跑出来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6VN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面板觉醒:从社畜到宇宙进化导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N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