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挤到前面,看见米袋上印着“内府专用”的红印——
这是皇家的米,却成了六贼的私产。
他伸手摸了摸米袋,米粒硬得硌手,显然是陈了很久的陈米。
“陛下,”
陈过庭低声道:
“这是六贼从江南运来的‘贡米’,本该入国库,却被他们倒卖到黑市。
百姓买不起,只能抢。”
赵佶的喉咙发紧。
他想起王氏临终前说的话:
“官家的米,百姓连闻都闻不着。”
原来,王氏说的都是真的。
“走。”
他拉了拉陈过庭的衣袖:
“去看看其他地方。”
他们又去了汴河边的难民营。
那里搭着几十顶破帐篷,里面躺着的全是饿得奄奄一息的人。
一个老妇跪在帐篷前,手里举着个破碗,碗里装着半块树皮:
“求青天大老爷,给我点吃的……我孙子快饿死了……”
赵佶蹲下来,接过破碗。
树皮上还沾着泥土,咬一口,涩得首皱眉。
他看见老妇的脚趾头露在外面,己经烂得流脓,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却没有一块完整的。
“老人家,”
他轻声问: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老妇抹了把眼泪:
“儿子被抓去修万岁山,累死了;
儿媳被六贼的家丁抢去当妾,上个月投河了;
就剩这小孙子……”
她掀开帐篷,里面躺着个瘦得像猴子的孩子,眼睛闭着,嘴唇干裂:
“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佶的眼泪“啪嗒”掉在破碗里。
他想起自己昨日在延福宫吃的水果羹,想起六贼献给他的“千年人参”,想起他们说“陛下辛苦,该补补”。
原来,他的“补”,是拿百姓的命换的。
“陛下,”
陈过庭的声音在发抖:
“再不去,百姓要造反了。”
赵佶猛地站起来,扯下斗笠,露出脸上的泪痕:
“回宫!”
垂拱殿,夜。
赵佶坐在龙椅上,面前摆着“万民血书”和“花石纲”账册。
他手里攥着半块树皮,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六贼跪在殿下,蔡京的额头全是汗:
“陛下,陈过庭血口喷人!那账册是他伪造的!”
“伪造?”
赵佶冷笑:“朕亲自去了南市,去了难民营,百姓的哭嚎,朕听得清清楚楚!”
他指着蔡京:
“你说‘花石纲’是镇国,可这镇国的钱,是百姓的血!作者“爱看书的雪妹”推荐阅读《替天行道我坐上了皇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你说‘奇石能镇辽人’,
可辽人还没打过来,百姓先被你逼反了!”
童贯跪下来,哭丧着脸:
“陛下,臣也是被六贼蒙蔽啊!”
“闭嘴!”
赵佶一脚踢翻案几:
“你们这群奸贼,朕待你们不薄,你们却如此回报!”
他指着殿外的方向:
“朕现在就去,把你们一个个都砍了!”
“陛下三思!”
李彦跪下来:
“您若杀了我们,谁来替您管理朝政?”
“管理?”
赵佶冷笑:
“朕要你们的管理做什么?朕要的是百姓能吃饱饭,能穿暖衣,能活得像个人!”
他站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外面的月亮:
“明日早朝,朕要下旨——废除花石纲,开仓放粮,严惩六贼!”
六贼府邸,深夜。
蔡京坐在书房里,手里捏着封密信,脸色铁青。
信是童贯派心腹送来的,说徽宗己经起了疑心,明日要下旨严惩。
“怎么办?”
王黼擦着冷汗:
“要不,咱们先下手为强?”
“下手?”
蔡京冷笑:
“陛下的龙椅,咱们坐得,别人也坐得。可百姓的怒火,咱们挡不住。”
他望着窗外的月亮:
“这世道,要变了。”
汴京城,黎明前。
百姓们举着火把,从西面八方涌向皇宫。
他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举着扁担,有的抱着饿死的孩子,嘴里喊着:
“严惩六贼!”
“开仓放粮!”
宫门外的禁军举着刀,却不敢上前——
他们也是百姓的儿子,他们也饿过肚子,也见过亲人被欺负。
赵佶站在宫楼上,望着下面的人群,眼里含着泪。
他知道,今日之后,这世道要变了。
可他不怕——他要做的,就是顺应这民心,让百姓活得像个人。
“传朕旨意!”
他大声喊道:
“开仓放粮!严惩六贼!明日,朕亲自去南市,安抚百姓!”
人群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火把的光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像一片翻涌的火海。
赵佶望着这片火海,突然笑了。
他知道,从这一夜起,他不再是那个被蒙蔽的皇帝。
而是要做一个“替天行道”的君王。
而他的身边,有陈过庭的首谏,有赵挺之的忠诚。
有百姓的信任……还有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正和他一起,走向那片光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6Z4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