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晨雾还未散尽,太和殿的铜鹤香炉己飘出沉水香。
宋钦宗赵桓穿着赭黄色龙袍,端坐在御座上,。
指尖无意识地着案头的“皇帝信玺”。
下方丹墀上,宋谦立在最前,玄色常服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
腰间“替天剑”的剑穗随着他的动作轻晃——
那是陈过庭临终前亲手系的。
“陛下,”
宋谦的声音像敲在青铜上:
“臣昨日拟了份《改革书》,请陛下过目。”
他展开一卷绢帛,朗声念道:
“其一,废除‘花石纲’‘榷茶法’,停止强征民夫采石、垄断茶税;
其二,减免天下三年赋税,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其三,裁撤冗余官职,三品以下冗官一律裁汰;
其西,严惩贪腐,凡贪银千两以上者,斩首示众。”
殿内霎时安静。
几个老臣的胡子抖了抖,户部尚书李邦彦眯起眼,指尖敲着朝笏:
“宋大人,这‘花石纲’是先帝钦定的,再说采石修园,也是为了皇家体面……”
“为了皇家体面?”
宋谦转身看向他:
“李大人,您可知江南的百姓为采奇石,卖儿卖女凑运费?
您可知福建的茶农被茶税压得揭不开锅,只能喝观音土?”
他举起手中的绢帛:
“这书里写的,不是臣的主意,是陈过庭的血书,是汴京城十万百姓的签名!”
赵桓的手指在御座上蜷起。
他昨日深夜翻看过《改革书》,墨迹未干处还沾着陈过庭的血——
那血渍像朵红梅,刺得他眼睛疼。
他想起了即位那日在午门,宋谦将玉玺递给他时说的话:
“这玉玺不是你的,是天下人的。”
可如今,这“天下人”的要求,未免太苛刻了。
“宋爱卿,”
他放缓声音:
“朕初登大位,许多事还要从长计议。比如‘花石纲’,能不能先停采新石,旧账慢慢算?”
宋谦摇了摇头:
“陛下,百姓等不起‘慢慢算’。昨日臣去汴河渡口,见有灾民抱着饿死的婴孩投河——
他们等不到‘从长计议’了。”
殿内响起抽噎声。
一个老妇人突然跪下来,是陈过庭的遗孀:
“陛下,民妇的丈夫被‘花石纲’逼死!
儿子被官差打断腿,求陛下开仓放粮,救救我们这些苦命人!”
赵桓慌忙起身,扶她起来:
“婶子莫跪,朕……朕准了。”
他的声音发颤,目光扫过殿下的宋谦:
“宋爱卿,朕答应你,作者“爱看书的雪妹”推荐阅读《替天行道我坐上了皇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三日后便开仓放粮。可这裁撤冗官……”
他顿了顿:
“会不会寒了旧臣的心?”
“陛下,”
宋谦的目光如刀:
“旧臣若寒的是贪腐之心,那是好事;若寒的是为民之心,那该寒!”
他转向李邦彦:
“李大人,您说我苛刻?那您可知,去年黄河决堤!
您管着户部,却把十万石赈灾粮卖去了江南换丝绸?
那些丝绸如今在您的私库里,可黄河边的百姓,啃了三个月树皮!”
李邦彦的脸瞬间煞白:
“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查账便知。”
宋谦从袖中掏出一叠账册:
“这是臣让神偷鼠从户部库房抄的,每笔账都记着您的私印。”
赵桓接过账册,翻了两页,手越抖越厉害。
他想起昨日李邦彦递来的“灾情奏报”,说黄河决堤“损失轻微”,原来全是谎报。
他突然想起即位前,梁成甫对他说的话:
“新君若想立威,先从贪腐开刀。”
“李邦彦,”
赵桓猛地拍案:
“你可知罪?”
李邦彦“扑通”跪下来:
“陛下饶命!臣一时糊涂……”
“糊涂?”
宋谦冷笑:
“你糊涂了十年!从你当上户部尚书起,每年贪银不下十万两!
这些银子,够买多少粮食?够让多少灾民活命?”
他转向赵桓:
“陛下,臣建议将李邦彦革职查办,抄没家产,分给黄河灾民。”
殿内一片寂静。
赵桓望着李邦彦老泪纵横的模样,又看了看宋谦冷峻的侧脸。
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
“桓儿,做皇帝要狠,更要明。”
他深吸一口气,点头道:
“准奏。”
退朝后,宋谦跟着赵桓进了御书房。
赵桓关上门,转身时眼里带着几分戒备:
“宋爱卿,今日的事,朕……谢你。”
宋谦摇了摇头:
“陛下不必谢臣,这是为天下百姓。”
他走到案前,指着案头的《改革书》:
“陛下若真心想治世,便该把这书贴遍全国,让百姓监督。”
“朕知道。”
赵桓的声音低了些:
“可朕怕……”
“怕什么?”
“怕你功高震主。”
赵桓终于说了实话:“你带兵打进汴京,杀了六贼,救了朕的命。
如今你要改祖宗的法,朕……”
他顿了顿:
“朕怕你成了尾大不掉的权臣。”
(http://www.220book.com/book/6Z4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