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的百姓哄笑起来。周敦颐的脸涨得通红,指着宋谦:
“你……你这是要颠覆祖制!”
“祖制?”
宋谦冷笑:
“太祖皇帝当年在汴京街头,见过卖儿卖女的百姓;
真宗皇帝在泰山封禅时,见过跪地求粮的灾民。
他们若知道今日的女子还在为不认字受气,怕是要从棺材里跳出来!”
他举起手中的《女诫》——这是他从民间收来的旧书,封面己磨得发白:
“这书里说‘女德’,可没说‘女愚’。
真正的‘德’,是让女子有本事活得体面,让家庭有奔头。”
他转向赵芸:
“从今日起,女学每日卯时开课,申时散学。
我让户部拨二十石米,给学生们当饭钱;
让工部送些旧书,在院里开‘山月书斋’。”
赵芸眼眶一热,低头抹了把脸:
“谢谢大人。”
宋谦摆了摆手:
“谢什么?这是你们该做的。”
他走到阿菊身边,蹲下来看她的本子:
“阿菊,你这画画得不错,改日教你画地图——
等咱们收复燕云十六州,你能在地图上标出咱们的疆土。”
阿菊用力点头,手指在本子上蹭了蹭,把“花”改成了“城”。
午后的阳光里,女学的院墙上多了块新木牌,上面写着“汴京女学·开蒙启智”。
方敏坐在台阶上,给春桃整理被汗水浸湿的发梢:
“今日背会了‘七八个星天外’,明日教你‘九月初三夜’。”
春桃憨憨地笑:
“方教头,我能学剑术么?”
“当然。”
方敏抽出腰间的短刃:
“剑术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护着你自己。等你学会了,我带你去山上打兔子——
兔子跑得快,可比背诗有意思。”
赵芸抱着一摞新抄的书走进来,封皮上写着《算经》《女训》《农桑要术》:
“墨竹先生说,这些书是从江南运来的,最是实用。”
宋谦接过《农桑要术》,翻到“种棉”一章:
“好,就从种棉开始。等明年春天,让百姓们试试新法子,说不定能多收两成棉花。”
傍晚时分,女学的学生们排着队往家走。
阿秀蹦蹦跳跳地拽着宋谦的衣角:
“宋大人,我娘说明日要做桂花糕,您一定要来!”
宋谦笑着点头:
“一定。”
他望着孩子们的背影,突然想起陈过庭临终前说的话:
“这世道,要变了。”
而现在,他看见这变化正从一间小小的女学开始——
从阿菊的本子上的“城”,从春桃的短刃,从阿秀的桂花糕,从每一个女子抬起头的模样里。
夜风卷着“开蒙启智”的木牌影子,在青石板上摇晃。
宋谦站在女学的院门口,望着天上的启明星。
方敏走过来,手里攥着半块桂花糕:
“阿秀她娘让我带给你的。”
宋谦接过,咬了一口,甜得眯起眼:
“真好吃。”
“比御膳房的点心还好吃。”
方敏笑了:
“阿秀她娘说,等女学大了,要在院门口种两棵桂树,每年秋天都给学生们做桂花糕。”
宋谦望着远处的宫墙,那里的灯火还亮着。
他突然想起今日在朝堂上,赵桓说的话:
“宋爱卿,朕听说你要办女学?”
“是。”
他当时答得干脆:
“女子读书,利国利民。”
赵桓笑了笑:
“朕准了。朕还听说,你要让女子参政?”
“是。”
他望着方敏:
“我要让天下人知道,女子不是附属品,是能与他并肩的人。”
此刻,方敏靠在他肩头,轻声道:
“宋大哥,明日我想去书斋整理旧书。”
“好。”
他应着:
“我陪你。”
月光透过院墙上的木牌,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桂花糕的甜香混着墨香,在夜风中飘得很远。
飘过汴河,飘过太行山,飘向更辽阔的远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6Z4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