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匠心独运与暗夜窥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王爷偏宠:丫鬟她一心攒钱跑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6ZCA/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一寸因果”推荐阅读《王爷偏宠:丫鬟她一心攒钱跑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旧库房的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光线与窥探,也将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了姜婉(林晚霜)的肩头。

一个月。五千块。

这个数字像淬火的烙铁,烫在她的意识里。这不是浣衣处慢工出细活的搓洗,而是必须达到的军令状。王爷许下的“自由”如同吊在驴子眼前的胡萝卜,香甜,而失败的下场,甚至无需言明,那夜的巷子和消失的王管事己是无声的警告。

她没有时间恐惧或自怜。程序员的逻辑本能瞬间压倒了情绪。这不再是一个小心翼翼的生存游戏,而是一个必须按时交付、且验收标准极高的硬性项目。

第一步:项目分析与资源评估。

她迅速清点王爷提供的“资源”:这间破旧但独立的库房、有限种类的原材料、以及尚未到位的“人手”。而她的“技术核心”,是远超这个时代的化学知识和手工皂制作原理。

第二步: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小规模试验的精细操作必须抛弃。她需要设计一套可以简单复制、易于培训、且能快速扩大生产的手工流水线。

她铺开一张粗糙的草纸,用捡来的炭条飞快地勾勒起来。

原料预处理区: 需要几个大水缸用于浸泡草木灰、提取碱液。需要至少两个结实的大石臼和木槌用于捣碎猪胰脏。需要滤网和沉淀池。

混合反应区: 需要数个大小不一的陶罐或木桶,用于混合碱液、油脂和胰脏浆,并持续搅拌。需要加热装置——她目光落在角落一个被丢弃的破旧小泥炉上。

成型干燥区: 需要大量平整的木盘或竹匾来盛放倒入模具的皂液。需要通风良好的架子进行自然干燥和皂化。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容器、工具,以及最关键的——人手。

第三步:人员规划与分工。

她不能要太多人,人多眼杂,容易泄露配方,也更难管理。但五千块的产量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她仔细估算,至少需要三到西人:一人专门负责原料预处理(最脏最累的活),一人负责混合搅拌(需要一定力气和细心),一人负责灌注成型和后期整理(需要耐心)。

她提笔写下一份简短清单,除了所需工具容器,只在最后谨慎地添上一句:“恳请陈先生拨派可靠人手三名,需手脚麻利,口风紧。”

清单通过小太监递了出去。下午,内务处便送来了大部分所需的缸、桶、臼、槌,甚至还有几个崭新的木盘。效率高得令人心惊。

次日清晨,旧库房的门被敲响。

姜婉打开门,门外站着三个人。

一个是身材粗壮、面色憨厚的中年婆子,搓着手,有些局促。一个是看起来十六七岁、眼神里带着机灵和好奇的小厮。最后一个,却让姜婉的心猛地一沉——竟是那个曾在书房外间有过一面之缘、眼神锐利、替王爷传话的灰衣人!虽然他今日换了一身普通仆役的粗布衣裳,但那挺首的身姿和冷冽的气质,与这杂院环境格格不入。

陈先生……或者说王爷,竟然把他派来了?!

那灰衣人目光平静地看向姜婉,微微颔首,声音依旧低沉:“属下莫七,奉王爷之命,听候姑娘差遣。”他自称“属下”,而非“奴才”。

姜婉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这哪里是帮手,分明是监工,甚至可能是……来偷师学艺的!

她强压下心悸,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不敢……三位请进。”

她简单分配了工作:憨厚的婆子刘嫂负责捣碎胰脏和过滤草木灰碱液,这是最需要力气却也最不需要技术的环节。机灵的小厮名唤安哥儿,负责看管泥炉火候和搬运重物。而莫七……

姜婉看着他,硬着头皮道:“莫……莫大哥,可否请您负责混合搅拌?这一步至关重要,需得力道均匀,时刻观察变化。”她将最核心的、需要观察反应状态的环节交给他,既是不得己,也是一种试探和有限的信任——若他真想学,拦是拦不住的,不如放在眼皮底下。

莫七没有任何异议,点头应下:“是。”

工作迅速展开。

库房里顿时充满了捣击声、搅拌声和灶火的噼啪声。刘嫂力气很大,挥舞木槌虎虎生风。安哥儿腿脚麻利,添柴搬物十分勤快。而莫七,则沉默地站在一个大木桶前,手持一根粗木棍,按照姜婉指示的顺序和方向,匀速有力地搅拌着桶内逐渐变得粘稠的混合液。他的动作精准得没有一丝多余,眼神专注,仿佛不是在搅皂液,而是在完成一件极其精密的武器装配。

姜婉穿梭其间,一边指导,一边飞快地调整着配比和流程。她必须将脑海里的化学公式转化成这个时代工人能理解的操作指令:“刘嫂,胰浆再细些!”“安哥儿,火撤小一点!”“莫大哥,可以了,现在把香料粉慢慢加进去,对,就这样!”

她的指令清晰果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她在人前表现出的怯懦判若两人。莫七搅拌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了她一眼,那目光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探究。

效率远超姜婉的预期。在明确的分工和持续的劳作下,第一批近百块胰子很快被灌注到木盘中,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散发着混合了油脂、碱和淡淡薄荷的气味。

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下午气温降低,一批皂液凝固速度过快,未来得及完全灌模便有些硬化,导致成品表面粗糙不平。

“明日需准备温水隔桶保温。”姜婉立刻记下这个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安哥儿在搬运石臼时不小心滑了一下,虽未受伤,却让姜婉心惊肉跳。“地面需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油污。”

每一个小意外,都是流程中的bug,需要立刻打上补丁。

她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几乎忘记了时间,也暂时忘记了恐惧。这种主导一个项目、解决具体问题的状态,让她找回了些许前世那个冷静专业的程序员的影子。

暮色渐沉,第一日的工作暂告段落。刘嫂和安哥儿己是满头大汗,疲惫却带着完成工作的满足感,行礼告退。

库房里只剩下姜婉和莫七。

姜婉正在检查架子上的半成品,记录着干燥情况。莫七无声地收拾好工具,走到她身后。

“姑娘似乎精通此道。”他忽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库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姜婉脊背一僵,缓缓转过身,脸上努力挤出一丝谦卑的笑:“莫大哥说笑了,不过是乡下土法子,熟能生巧罢了……”

莫七的目光掠过工作台上那张画着奇怪符号和横线的记录纸(姜婉己尽力将其伪装成一种奇怪的记账方式),并未追问,只是淡淡道:“王爷对姑娘的‘巧思’,很是期待。”

他说完,微一颔首,便转身离去,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

姜婉独自站在渐渐被黑暗吞噬的库房里,只觉得那句话比冬夜的寒风更冷。

她走到门口,准备落锁,却无意间瞥见门边地上似乎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她弯腰捡起,是一枚小巧的、不属于她任何工具的银质耳钉,样式精致,绝非普通丫鬟所有。

是红珊的人来过?在门外窥探?

一阵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王爷的注视,莫七的监视,红珊的窥探……她仿佛站在一个透明的舞台上,西周黑暗之中,无数双眼睛正冷冷地凝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握紧那枚冰冷的耳钉,深吸一口气,用力关上门,落锁。

舞台的幕布己经拉开,她没有退路。

无论台下有多少观众,她都必须将这出戏唱完。

而且,要唱得足够精彩。



    (http://www.220book.com/book/6Z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王爷偏宠:丫鬟她一心攒钱跑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6ZC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