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的胜利为警方争取到了宝贵的调查空间,但压力依然巨大。
王崇山和高波(称病中)如同缩进壳里的乌龟,难以触及。星辉科技和王氏集团都加强了安保和法律应对,常规调查手段效果甚微。
那个神秘的间谍装备箱和里面的SD卡,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
技术队日夜不停地尝试破解电脑和硬盘的加密,但进展缓慢。对方的加密技术是顶尖的。
而那张“意外”发现的、未加密的SD卡,其来源愈发显得可疑。
如此专业的间谍团队,会犯下遗漏关键存储卡的低级错误吗?
陆小疯反复观看着那段模糊的视频,听着那些断续的对话。
“清理人”……“老板们”……
王崇山和高波背后,还有更高的“老板们”?这符合之前关于多方势力的猜测。
但那个“清理人”指的是谁?女“变色龙”?
他想起廖文斌在陷阱中说的“各为其主”。廖文斌效忠的是哪一方?他引诱自己,是为了帮谁拿到“眼睛”(录像)?或者除掉自己这个搅局者?
思路再次回到那枚被遗漏的SD卡上。
如果这不是疏忽,而是故意留下的呢?
谁会这么做?而且是在那样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陆小疯脑中浮现:那个装备箱的使用者,那个布置陷阱的团队成员之一,会不会本身就是一个双面间谍?或者对某个“老板”产生了二心?他/她故意留下这张卡,是想借警方的手,除掉某些人?或者搅浑水,从中渔利?
这个猜测让陆小疯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还要浑浊。
他让王小萌再次仔细分析SD卡里那些模糊的音频,试图从中找到被忽略的细节。
王小萌利用音频增强软件,将一段背景噪音最弱的通话反复处理放大。
终于,在极其嘈杂的底噪中,他分离出了一段极其微弱、被主要对话掩盖的背景音——那是一个很轻微的、有节奏的“滴答”声,像是某种老式钟表的声音,中间还夹杂着极短暂的、类似电流的微弱嗡鸣。
这个声音特征……很熟悉!
王小萌立刻在数据库里进行声纹比对。
结果令人惊讶——这个声音特征,与之前监控到的、莫娜失踪前最后出现的那个私人图书馆——“故纸堆”图书馆里,那个白发老者工作台上放着的一个老式座钟的声音,高度吻合!
不仅如此,那短暂的电流嗡鸣,也和老式图书馆那种日光灯镇流器的老化噪音频谱一致!
这段音频,是在“故纸堆”图书馆里录制的?!
王崇山和那个阴影中的人(很可能是高波),他们曾在“故纸堆”图书馆里进行过密谈?!而这次谈话,被这个间谍箱的使用者窃听了?!
图书馆那个看似普通的老者……他到底是谁?他知情吗?还是他的图书馆被无意中当成了密谈地点?
这个发现,再次将“故纸堆”图书馆推到了风口浪尖。
程功立刻派人再次秘密调查图书馆和那个老者。但反馈回来的消息是:图书馆大门紧闭,门上贴着“东主有事,歇业一周”的告示。老者不知所踪。
又晚了一步!
老者是恰好有事离开?还是因为图书馆被提及(虽然警方未公开SD卡内容)而提前撤离?
他的身份变得更加可疑。
与此同时,技术队对间谍装备箱的破解终于取得了一丝进展。他们在一个硬盘的加密分区里,发现了一份被多次覆盖删除的操作日志碎片。
通过数据恢复,日志显示,这个箱子的使用者,在近期频繁与一个加密的卫星通讯频道联系,接收指令和发送报告。而其中一个指令的接收时间,恰好就在钱浩被杀前一天!
指令内容经过破解,只有一句话:
【“棋子不安分,清理掉。取回‘钥匙’,必要时可舍弃。”】
“棋子”指的是钱浩?“钥匙”是莫娜?
这条指令,冷酷地决定了钱浩的死亡!
而下令者……技术队追踪那个加密卫星频道的信号源,最终指向了一个……公海区域的坐标范围!
根本无法确定具体来源!
“老板们”藏在公海?或者只是使用无法追踪的卫星通讯?
案件查到这里,虽然获得了大量信息,但核心的谜团——莫娜的下落、“遗产”的具体内容、真正的幕后“老板们”——依然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对手的庞大、狡猾和残忍,远超想象。
廖文斌、女“变色龙”、图书馆老者……这些关键人物如同幽灵般隐现。
王崇山和高波虽然被暂时压制,但远未被击败。
陆小疯站在侦探社的窗前,看着窗外城市的夜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
但这繁华之下,却暗流汹涌,隐藏着如此多的阴谋与罪恶。
他想起苏冷筠在听证会上冷静而坚定的身影,想起程功疲惫却不肯放弃的眼神,想起失踪的莫娜和死去的王鑫……
他知道,这场战斗还远未结束。
第二卷的故事,在这片错综复杂、敌友难辨的迷雾中,暂时画上了一个顿号。更大的风暴和更艰难的挑战,还在第三卷等待着他们。
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4P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